01年的多大(01年的多大年龄了)

旧事重提 2023-05-29 00:44:30 互联网

97年逝世,留下四个遗愿和一个“严厉”要求,妻子忍痛公开

“我是中国的儿子,我永远深爱祖国和人民。”

这是同志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一点。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国家的贡献极大。

1997年2月19日,我们敬爱的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3岁。

邓公的离世为全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其夫人卓琳含泪公开了他的遗嘱后,更是举国悲恸。

带头开启退休生活

1989年9月4日,同志辞去党内所有职务,正式宣布退休。

从此他和妻子卓琳便开始了愉快的晚年生活,没事就种种花、读读书,曾经没时间读的武侠小说也有时间看了。

退休后的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尤其是1994年之后,他一直都在幕后工作,尽管身体确实有些不舒服,但远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病危”。

退休后,他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在他居住的宅院里,可以说每天都能听到他和妻儿的欢声笑语。

北京的冬天很冷,因此他每年冬天都会到上海小住一段时间,开春再回到北京。

在那时,寻找的身影是媒体们最爱做的事情,即便已经远离政治,人们也非常关心他的一举一动。

不过,远离了政治中心的他,依旧十分关心国内发展,因此每天他都会读报纸,让自己时刻了解国内的形势。

退休时,已经85岁高龄,他清楚地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让自己看到祖国有蓬勃的那天,他一直很注重锻炼,为此还编了一套健身操。

曾经的他嗜烟酒如命,为了身体健康,也通通戒掉了,坚决不给照顾他的护士添麻烦。

那时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身体硬朗的邓公会突然病倒。

突然病重措手不及

其实邓公的病在1994年就已经有征兆了,虽然被查出是帕金森综合症,但症状较轻,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每天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作息,手抖得拿不起笔时,他就会让工作人员帮忙记录,每天还有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

然而到了1996年12月底,他的病情却毫无预兆地严重了,不仅弯不下腰,就连呼吸也变得异常困难。

12月12日,被紧急送往了301医院,刚开始经过治疗,他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到后来病情越发严重,只能躺在病床上,想动都动不了。

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伟大领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医护人员们在背着他的地方,还会默默掉眼泪。

工作人员尚且如此伤心,何况是他相伴一生的妻子和儿女呢?

到了1997年元旦,原本新年伊始的欢乐日子,医院里却因邓公病情的再度恶化,而覆盖了一层悲伤的情绪。

不过邓公自己却已经看透生死,还和护士讨论起当下的热播电视剧,正是讲述关于他的丰功伟绩,这让一向风风火火的邓公,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害羞”的表情。

就在邓公离世前几天,他深感自己时日不多,便将妻子卓琳叫到身前,把自己的遗愿郑重地告知于她,并嘱咐她要在自己离开后,立刻交给。

听到丈夫的嘱托,卓琳纵然心有万分不舍,也只能含泪点头。

四个遗愿一个要求

同志没能过完正月,于1997年的正月十三溘然长逝。

当晚,中央发布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向中国人民沉痛宣告同志逝世一事。

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国内的百姓悲伤送别伟大领袖,而国外媒体也纷纷想要抢占第一波热度。

作为第二代党领导核心人物,对于邓公的后事该如何进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就在大家争执不下之时,卓琳将邓公遗嘱写成一封亲笔信。信中包含了邓公的四个遗愿和一个要求。

当遗嘱被公开后,中央领导层无不感叹于邓公的深明大义。

四个遗愿分别是:

一、坚决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

二、遗体可解剖供医学研究;

三、将眼角膜捐献;

四、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这四个遗愿能够看出邓公的深谋远虑,他明白自己作为领导人物,身死后必定会被举国悼念,但他不希望国家对于他的后事铺张浪费,因此不搞仪式不设灵堂。

当时中国的医学也处于上升阶段,很多医学领域都是空白,他自愿捐出遗体和眼角膜,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贡献。

此外,邓公还提到了一个有些“难为人”的要求,那就是希望上述的这些遗愿,能够在他去世后立刻完成,不要让他的事情浪费那么多人的时间。

97年2月20日早上7点01分,哀乐响彻整个广场,下降的半旗意味着一代伟人的离去,和哀乐交相辉映的,是自发聚集的百姓们的阵阵哭声。

从此,世上再无,但邓公的精神,却传承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永远铭记。

同志,永垂不朽!

(参考自:《文选》、纪念网)

#历史开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