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公开的风水事件(国家为什么不禁止风水迷信)

樱花飘落 2023-05-29 20:06:08 网络

中国的风水学术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它有必要被传承吗?

大家好,我是凡尘,前两天看微博,有个讲明星八卦的娱乐博主说,娱乐圈很多人都相信风水?在小编的记忆中,我们一直把风水看作为迷信的代表。那“风水”之说真的值得今天的我们重视吗?据说我国的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的三僚村,还是闻名全国的风水村,这样看来“风水”在我国一些地方还有了传承,那它真的值得被今天的我们传承吗?话题开始之前,大家别忘记点击关注,以防下次找不到我了。

“风水”二字自古有之,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东晋时期有个文学家叫“郭璞”,他被称为风水学的鼻祖。因为“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他撰写的《葬经》里,这本书的直接影响了中国以后几千年的丧葬文化。当然说郭璞是风水学的鼻祖也是不太严谨的,因为他的本领也是和一位自称“郭公”的人学的《青囊中书》(可能就是《青囊经》)。可见风水学说早在郭璞之前就有,之前不叫风水,风水一词是郭璞发明的叫法,后来就流传开了。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风水。

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就是土地、空气还有水。其中又以空气和水的比例最重,所以他们就把这种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学问称为风水学。最早的风水师他们的工作非常的单纯,就是负责帮大家找适合居住的地方。举个例子来说,在很早的时候,古代人还不会说挖井取水。那生活中又离不开水,洗衣、做饭,都离不开水,所以大家一定要沿着河边来生活。而风水师其实就是负责去判定,这一代的水域会不会很容易发生暴涨或是干旱之类的。周围的山有没有山崩的可能?会不会有地震、龙卷风、雪灾的危害?年降雨量大约是多少?土质是不适合耕种,还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对当地农作物的影响等等。

所以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最早风水师的作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环境学家、还有天文学家的综合体。风水师的能力越强,那在群众里的地位也会逐渐增高,小到母猪下崽,大到娶妻生子,大家都会问问风水师的意见。以至于风水师的名头在老百姓里口口相传,那古代官员就会注意到他们这些的人,也会请风水师来到自己家给瞧瞧。逐渐地这些风水师就实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阶级跃升,通过官员引荐,受到更高级的官员,甚至皇帝的重视。毕竟每个皇帝都在乎自己的江山社稷是否能万年永驻,风水师不可能知道,那他为了保命就只能发展出“风水”这样的学说。皇帝你死后住的地方风水越好,你越能保佑子孙社稷永存,也就是所谓的“龙穴”。哪怕不永存,我到时候也死了,就不关我事儿了。可见,第一个真正发明风水学说的人是有大才的。

皇帝这条龙死了葬入“龙穴”,活着当然要住安稳的“龙窝”了。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历代的首都,比如唐朝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宋朝的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还有元、明、清三朝都城定都过的北京。这几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大型天灾的比例都略低一些。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皇帝觉得风水师是应该专职负责给自己找龙穴的,怎么可以为平民来服务?所以将看风水变成朝廷的专利,讲难听一点就是怕平民也住在龙穴上,有一天会造反,然后搞个什么谋朝篡位之类的。从此以后,风水师的地位就变高了,成为朝廷御用的风水大师,在类似于钦天监的地方上班,相当于今天的天文台台长。

其实这个在古代也没什么,因为人性永远离不开贪婪这两个字。皇帝总是会想把最好的纳入自己手中,得不到就毁掉,这是人性使然。那风水师既然服务皇帝了,那皇帝的赏赐就不是老百姓可以比拟的了,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赏赐,就不可能仅仅靠找个“龙穴”取悦皇帝。让皇帝频繁迁都更不可能,那怎么办呢?必须想到一个物超所值的办法,于是这一行就开始衍生出了所谓的室内风水学,反正只要皇帝肯花钱,这些鬼点子永远都不嫌多。比如说在北方摆一个什么东西就可以国运昌隆,搞个紫水晶,搞个御花园喷泉就可以国泰民安之类的就好,就连和珅都对风水深信不疑。至于有没有用呢?那就见仁见智了。

我只能说心理作用成分比较高,换个方式说如果光凭一个风水就有用的话,那怎么还会有改朝换代,甚至是被外族给推翻的情况发生呢?一个国家能不能风调雨顺,最主要还是靠一个君主,会不会治理国家,会不会任用贤能。至于风水到了近现代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本应该是很科学的东西,道教非把它跟玄学扯在一起,还直接把它归类在中国五术之一。

其实古代的风水其实就是当时的当代科学,后来道教兴起,风水被加入了玄学迷信成分,到了现代的风水还被多加了商业成分。所以对风水这种东西我不会全盘否认,因为确实是有古人的智慧在里面,就像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地球毁灭前都是适用的。其实风水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比如他其中蕴含中国千年的建筑学文化。

我们不在乎的东西,总有个“文化窃贼国”想把它偷走。韩国90%的国民都相信风水,甚至还曾经想把“风水”申遗?可是被我们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古建筑专家王其亨教授给成功阻止了。

王老认为,中国的风水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它是现代的景观建筑学的鼻祖。王老也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究出了国家宝藏的样式雷图档。他帮助中国人民树立了对古代建筑的信心,对中国文化的全身心热爱,给当代中国人深深上了一课。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中国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的基石,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对历史充满信心,才能把握时代和未来。对于我们五千年文明中蕴含的智慧,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它焕发新的生命,重新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喜欢的别忘了关注我,下期再见,拜了个拜。

为什么说“风水”不可信?

1

隋文帝杨坚在世的时候,他坚决不相信风水,他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我不当贵为天子;若云吉,我弟不当战死。”隋文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我家的祖坟,你说是风水宝地吗?是,你看我不是当皇帝了吗?可是大家也可以说,我家的祖坟,是一片凶地,为什么?因为我的弟弟杨整,战死沙场,我和我的弟弟,都是同一个祖坟的,一个当皇帝,一个战死沙场,你说,我们家的祖坟,是不是风水宝地?

逻辑推之,只有一个合理解释,那就是: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风水宝地。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智者,远远不止杨坚一个,中国有一首古诗,年份很久了,就是讽刺风水学的,这首古诗是这样的:

风水先生惯说空;

指南指北指西东。

倘如真有龙虎地;

何不当年葬乃翁?

这首诗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啊,你们这些风水大师,指点江山,装模作样,别骗人了,如果世上真有什么风水宝地,你当年为什么不用来埋葬你爸呢?

2

“破除迷信”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一百年,但至今迷信在我们的社会仍然大有市场,其实破除迷信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只要智力正常,只要愿意稍微动那么一下脑筋,我们就能明白迷信是多么不靠谱。以下我就从最简单之处入手,谈谈风水迷信,到底荒唐在哪里。

香港曾经有一位非常出名的风水大师,名叫郑国强,他曾经为香港相当多的富人和明星看风水,帮人“转运”,出入上流社会。可是2014年3月30日,这位大名鼎鼎的风水大师在为客户看墓地勘测风水的时候,遇上山体滑坡,惨遭山泥活埋。这件事确实让风水大师界蒙羞,谈及此事,风水界都不敢启齿。一位知名的风水大师,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利用风水去改变,凭什么去改变别人的命运?

也许你以为郑国强只是一起个案。错了。案例多的是。东晋时期同样有一个名震天下的风水大师,名叫郭璞,郭璞是怎样死的?郭璞是在给客户算命看风水的时候惹怒了客户,被客户当场杀死的。这又是一起风水大师死于非命的案例,令人啼笑皆非。

3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小说《镜花缘》中这样质问风水学:“况善风水之人,岂无父母,若有好地,何不留为自用?如得一美地,即能发达,那通晓地理的发达曾有几人?”这段质问翻译成白话文,是这个意思:“风水大师也有父母,他们四处帮客户寻找风水宝地,可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为何不留给自己、用来安葬风水大师的父母呢?既然有风水宝地安葬自己的父母,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飞黄腾达的风水大师又没有几个呢?”

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位名叫李汝珍的清代文人,真是一位智者,应该说他对风水学的深刻质问是铿锵有力、无可辩驳的,无奈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反智的社会,智者的声音从来都容易被忽略。

风水迷信的主要漏洞是十分明显的,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共享同一个祖坟的后人,他们的命运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同一个祖坟,坟主的各个儿子当中,有飞黄腾达的,也有颠沛流离的,甚至有死于非命的,这种现象是不证自明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见得太多了,就拿我一个朋友为例,同一个祖坟,孙辈当中有三个早夭的,但是有一个非常富有,是当地十大杰出企业家,富得流油。

在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当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同一个祖坟的兄弟命运迥异,有人贵为天子,有人丧命法场;同一个祖坟的后代,有人贵为开国大将,但其亲属却惨遭灭门,由于不便描述的原因,在此不便点名,但是稍微懂点近代史,都知道这些例子。同一个祖坟,后代命运根本不同。我想说到这里,只要是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一个人的祖坟和他的命运,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4

那么风水大师是如何解释“同祖坟不同命”的现象呢?他们说:一命二运三风水,那些倒霉的人,不是因为祖坟不好,而是因为他的命运太差,怪不得祖坟。

这就是风水大师的流氓逻辑:给你选个祖坟,你日后发达了,是我的功劳;你日后倒霉了,是因为你命不好,不能怪我。

总之,风水大师总是对的,对了算我的,错了算你的,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我独尊,天下无敌,让你无从反驳,真是不服不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