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五行属什么(丁五行属什么火)

作茧自缚 2023-06-02 13:31:30 网络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丁”姓

丁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八位姓氏,在苏鲁豫皖地区最有影响。当今丁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43%,总人口大约在576万。

丁的名义

《说文》说:丁,本义为夏天的万物都很壮实,其时形体壮大且结子实。象形字,像植物挺然成立之状。后来借丁为天干第四位,按照五行学说,丁位南方,南方属夏,也是丁本义的引申。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圆实点或圆圈,像钉子的俯视形,而篆体乃钉的侧视形。最早的丁人以此为氏族原始图腾,以丁名氏族名和族徽,丁人长期居住的地方称丁,建成的城堡称丁邑,进而发展成国家,最终形成姓氏。

丁姓起源

丁氏始祖——丁公伋

丁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古丁国

《郡国志》载:“商时丁侯叛,武丁讨之”。古丁国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已经存在,但不知其世系和姓属。直到商末,周武王灭商时丁侯国还存在,商末时丁侯国大概在河南,不久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古丁国的丁氏的历史至少有3100年。

二、出自姜姓

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商末,后裔吕尚,也称姜子牙、太公望,辅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齐,国都山东临淄,为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太公之子丁公伋继位齐国,丁公之庶出之子以次序为氏。姜姓丁氏的历史约有30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丁姓是一族比较复杂的群体,除了以上二支正统的起源外,其他姓的改姓,以及明朝以后,进入中原的西域人,因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无姓,译名中间多带有丁字,其后代子孙汉化入汉族,多以丁为姓,这部分丁姓是组成丁姓汉族的重要成分。改姓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三国东吴孙权的族人定武中郎将孙匡的改姓,在抵御曹操的军事行动中,孙匡因犯军纪,“烧损茅芒,致乏军用”,孙权命其族别为丁姓,从此以后江东地区多了一支丁姓。从丁姓的同姓不同源的现象告示天下:那并非同姓男女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也不一定宜于联姻。

丁姓分布

丁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丁姓人口由40万增加到了576万,增长了14倍多,丁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等同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丁姓人口呈厂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山东,这四省的丁姓人口大约占了总丁姓人口的41.8%。其次分布于湖北、浙江、湖南、江西、四川、河北、辽宁,这七省又集中了丁姓人口的28.9%。江苏省的丁姓人口占丁姓总人口的12.7%,为当今丁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丁姓分布状。在600年期间,丁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丁姓血型

丁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丁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2.2%,A型占28.6%,B型占29.8%,AB型占9.4%。

丁姓名人

丁敬

丁敬(1695年—1765年),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有《武林金石记》《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

丁日昌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潮汕先贤,晚年定居揭阳县榕城梅林巷内。潮汕诗人,梅州八贤之一,客家先贤,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1895年),别名丁先达、丁禹廷,字禹廷,晚清北洋海军提督。1879年,丁汝昌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之后率北洋水师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丁汝昌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后,指挥北洋舰队在黄海与日作战。次年在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弹尽粮绝,丁汝昌拒绝投降,服毒自尽,以身殉国,年仅59岁。

丁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丁姓除了有与郡望同名的堂号外,著名的堂号还有驯鹿。“驯鹿” 堂号出自东汉丁茂,小时丧父,家中很穷,他对母亲很孝。母亲死后,他自背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其孝感化了山上的白鹿来到墓旁与他一起护墓。为此,太守推举他为孝廉,丁茂婉拒不受。

丁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飞凫驯伏;化鹤归来。

留仙女塔;入室宦祠。

梦松应兆;刻木事亲。

麟分帝里;凫宿家池。

刻木孝亲绵世泽;梦松应兆振家声。

天干地支话癸卯

天干地支话癸卯

文/傅先河

2023年元旦前后,特别是临近春节,关于生肖兔和癸卯年的话题多了起来,有人(还是权威人士)说:农历癸卯年全年共有384天,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民间称这种现象为“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从天干地支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癸卯”。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古人把它们依次从头到尾一个循环,通称“六十花甲子”,他们的次序是:1、甲子,2、乙丑,3、丙寅……、60、癸亥。

天干地支皆分阴阳,阳天干配阳地支,阴天干配阴地支,“卯”在十二地支中排序第四,为阴支,有五个阴天干与其相配,形成五个组合,分别是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农历的2023年是癸卯年,上一个卯年是2011年辛卯年,1999年是己卯年,1987年是丁卯年,1975年是乙卯年,每个卯年相隔十二年,往前推60年的1963年又是癸卯年,一个“甲子”循环完成。

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龙、巳配蛇、午配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鸡、戌配狗、亥配猪。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虽然是子鼠开头,但农历正月不是子月而是寅月,子月是农历的十一月。

正月建寅,寅月,立春后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节气是立春和雨水。

二月建卯,卯月:惊蛰后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惊蛰、春分。

三月建辰,辰月:清明后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清明、谷雨。

四月建巳,巳月:立夏后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立夏、小满。

五月建午,午月:芒种后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芒种、夏至。

六月建未,未月:小暑后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小暑、大暑。

七月建申,申月:立秋后戊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立秋、处暑。

八月建酉,酉月:白露后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 白露、秋分。

九月建戌,戌月:寒露后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寒露、霜降。

十月建亥,亥月:立冬后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立冬、小雪。

十一月建子,子月:大雪后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大雪、冬至。

十二月建丑,丑月:小寒后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小寒、大寒。

比如2023年农历闰二月,闰二月出生的孩子算在哪个月呢?这要看是出生在清明节前还是清明节后,出生在清明节前算二月,即卯月,干支是乙卯;出生在清明节后是三月,即辰月,干支是丙辰。

古代的音乐称作声律,声有五即宫、商、角、徵、羽,称作五声。律有十二,阳六称律,阴六称吕,因此又称十二律吕。每一律吕有五声,十二律吕共得六十音。此数正与六十甲子数合,后人便把音律与六十甲子相配,称作纳音五行。现将纳音五行列表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壬寅虎年即将结束,癸卯兔年马上到来。那么,癸卯兔年从那一天算起呢?有人说从正月初一,也有人说始于立春,笔者认为应从立春之日始,也就是说,从2023年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至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为癸卯年,不是从2023年正月初一至腊月三十。因此,2023年的癸卯年全年共有384天,“一年两头春”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从2023年正月初一至十二,在此期间出生的孩子,仍然属相为虎而非属兔,只有从2023年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至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期间出生的孩子才属兔,干支为癸卯。2023年腊月二十六以后出生的孩子属龙,而非属兔,2023年腊月二十六至2025年正月初五是甲辰龙年,在此期间出生的孩子属龙,2025年正月初一至初四是甲辰年,而非乙巳年,属龙而非属蛇。如果立春当天出生的孩子要确定好具体时间,分清立春之前还是之后,否则就会出错。

十二时辰配十二地支,卯时是凌晨5点至7点,现在人们上班报道叫“打卡”,古代叫“点卯”,应该是卯时上班,“点卯”沿用很多年,现在仍然还有人在说先“点个卯”去。

2023年癸卯纳音五行是金薄金,卯对应的五行是木,方位为东方,季节为春季。有人说癸卯年是黑兔年,也有人说水兔年,源于天干癸,五行属水,水代表北方,颜色对应黑色。以此类推,辛卯年是金兔、白兔,因为天干辛五行属金,金代表西方,颜色对应白色。己卯年是土兔、黄兔,因为天干己五行属土,土代表中央,颜色对应黄色。丁卯年是火兔、红兔,因为天干丁五行属火,火代表南方,颜色是红色。乙卯年是木兔、青兔,因为天干乙五行属木,木代表东方,颜色对应青色。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征稿进行中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了解不同味道五行属性的意义

世界万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不同的五行可对应不同的滋味和气味,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一一对应的呢?于人们又有何种意义呢?

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说:气为五味。东汉的儒学家经学家郑玄说:通口者为五味,通鼻者为五臭(读音为秀)。按照万物都有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规则,个人觉得我们口舌尝到的滋味为阳、鼻子闻到的气味为阴。阴阳一对构成完整的味道体系。

春天之气属木,对应五味中的酸味,闻起来是一种膻味,酸也为钻,春天时万物从土中钻出来之意,中华文字是很神奇的,可象形喻物,可通假可同音。所以春时吃羊去春寒,羊为未,味膻,亦为卯未合的道理。

夏天之气属火,对应五味之中的苦味,闻起来是一种焦味。苦也是勤苦,苦的方言是快。民间有一种说法"苦夏″就是依此而来。说到此想到北方夏夜吃烧烤,海边大排档烤海鲜,原来都是这么应夏景呢。每到夏季各城市都举办啤酒节,啤酒的味道是先苦后甜的。而到了夏末土气较厚重(火生土),味有所变,礼记上说:季夏之日。其味甘。其臭香。土味对应甘甜之气,闻起来是香的,香甜即是此。因为土居中央可生万物,固为甜,而夏天时人们喝冷饮、吃雪糕都是甜的啊!夏是先苦后甜,又是水火既济呢(啤酒饮料配烤肉一起吃喝,哈哈)。

秋天之气属金,对应五味之中的辛味,闻起来是一种腥气。辛也是辛辣,是比较刺激的味道,辛为西方之金。也金主肃杀刀剑,刃上是带腥的。元命苞中说:阴害故辛。杀义故辛刺。

冬天之气属水,对应五味之中的咸味,闻起来是一种朽腐之气。水之本气若有若无,而水被污染后就会有一种腐烂之气。咸也为衔、鎌,清的意思,至寒之气。冬天吃牛肉可谓子丑合呢。

对应人体:木为骨骼所以酸可养骨,钙是酸味的。火为心脏所以苦养气,心气不足人就气衰。金也为筋所以辛养筋,一些按摩筋络的药物都是辛辣的。水也为肾气膀胱所以咸养肾利尿,但是若太过了就是水克火,所以吃咸过多伤心脏。而人们如感觉胃酸也是木气太盛克脾胃之故(脾胃属土)。

所以五行五味都贵在中和,相生得宜方可安康。宇宙万象的规律与人是一致的,因为人自身也是个小型能量场。中华之智慧太博大精深了,其理奥妙绝伦,学之其乐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