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虚岁对照表(1987年虚岁对照表2022)

凉话刺骨 2023-06-03 16:06:48 网友投稿

说说我的本命年

说说我的本命年

作者:张献民

我是苏村乡南苏村人,生于1951年,农历辛卯年,生肖属兔。每隔12年一遇的卯兔年,即是我的本命年。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卯字本意描绘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的一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谓短暂的一瞬。转眼间60年过去,我已渡过五个卯兔年,今年既是我的本命年,又是花甲之年和工作退休之年。回想起我所经历的五个本命年,都有一个与己与国紧密相关的故事发生,也可以说是人生之路的巧合,令人难以忘怀。

1963年,农历癸卯年,是我的第一个本命年,13虚岁。6月中旬,全县普降暴雨,7昼夜降雨941毫米,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巨大洪峰犹如奔腾的蛟龙,咆哮而下,涌入“八一”水库。17日凌晨,村庄自东向西渐渐进入洪水之中。房屋倒塌,人喊马叫,犬吠鸡鸣。全村人扶老携幼,肩扛粮食,身背包袱,在暴雨中踏着泥泞的小路缓缓向孔村和齐范两村移动。当日傍晚,整个村庄被淹没在库区之中,只露出细细的树梢随波摇摆。梁檩木椽,桌椅箱柜,家畜家禽水面飘浮,人人为失去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可爱家园而伤心落泪,妇孺皆仰天嚎啕,场景不忍闻睹。

县委领导及时赶到,指挥抗灾自救,组织打捞物品,修建简易住所,选择新村位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解放军出车运送物资,救济款、木材、砖瓦、衣服、被褥、粮食、蔬菜、燃料、食品陆续发放到乡亲手中,周围县市民工纷纷而至,县拖拉机站也派拖拉机赶赴现场,昼夜支援,一派重建家园的繁忙景象。春节前夕,就有半数乡亲入住新居。在党的亲切关怀之下,当年春节仍按本村传统风俗进行了热热闹闹的辞旧迎新庆祝活动,祥和快乐,人人欢欣。有的社员为自己当年出生的婴儿取名“移民”和“建房”。村文艺骨干将“淹村搬家”编成节目演唱数年,以示纪念。

200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继续对库区移民进行经济补贴,全村群众奔走相告,无不欢欣鼓舞,盛赞党的恩情。

1975年,农历乙卯年,是我的第2个本命年,25虚岁,是我参军入伍的第5个年头。3月份,我的女儿出生,成为人父。9月份,部队党委根据个人表现和工作需要,提升我为排长,穿上了4个兜兜的军装,成为南苏村自国家1955年颁布兵役法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以来唯一提干的现役军人,也是苏村公社同年入伍16个人中唯一提干的军人。从此我的人生之路发生了重大转折。随着职务的提升,妻子儿女成为随军家属,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妻子又安排了工作,在当时,村里谁家出了个当“官”的,或吃上商品粮的,众人便羡慕的不得了,这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1987年,农历丁卯年,是我的第3个本命年,37虚岁。当时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全国裁军100万,确定把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移到和平时期建军轨道。在这一战略思想转变下,进行了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因此,根据部队安排和个人要求,我告别了18年的军旅生涯,由正营职侦察科长转业到元氏县税务局,成为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当年春节,我撰写了一幅对联:玉兔年解戎装归故里,神龙岁穿税服建家乡,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经过参加地区税务局军转干部培训班,逐步适应了3个转变,即:从正营职干部转变为普通税务干部;从扛枪杆转变为掌握税收杠杆;从优越生活环境转变为艰苦生活环境。在税收工作中,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深入一线挖掘税源,加强征管,堵漏增收,着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税务干部,年年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为我县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每当回忆起火热的军营生活,我内心都感慨万千。虽然已事隔二十多年,但那段充满、饱经风霜的峥嵘岁月,仍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永远给予我无尽的勇气和信心,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和幸福。

1999年,农历己卯年,是我的第4个本命年,49虚岁。迎来了新中国50华诞和世纪大阅兵,这是新中国50年来举行的第13次阅兵仪式,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作为一名军转干部,对国庆阅兵情有独钟,阅兵是国庆的重头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10月1日上午8点半左右,我就把电视调好,等待着盛典的开始。10点整,激动人心的盛大庆祝活动开始了。看着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等诸兵、军种组成的威武雄壮的一个个方队,看着一队队由我国研制的现代化的新型主战坦克、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各种导弹,我的心情激动不已,仿佛又回到了12年前的军营生活,仿佛也加入到了阅兵的行列,不由自主地挺胸摆臂、走起正步、喊出口号来。为了纪念这个盛大节日,我专门购买了阅兵光盘,收集了有关阅兵资料,将其永久收藏。以后我又多次观看阅兵录像,每次都被那威武壮观的场面所吸引,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伟大祖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感到无比自豪。

2011年,农历辛卯年,是我的第5个本命年,61虚岁。现已办理退休手续,进入退休干部行列。这也是人生之路的又一重大转折。我认为,工作可以退休,但身体不能退休,思想更不能退休,要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主动去寻找快乐,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充分发挥本人“一动一静”的两个特长,“一动”就是坚持每天抖空竹,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抖出乐趣,抖出健康。“一静”就是坚持练书法和写文章,撰写一些喜闻乐见的小文章来陶冶情操。近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北京、保定、东营等全国空竹文化艺术节,并受河北电视台邀请,参加了《我要上电视》栏目的节目录制和现场直播。书法作品先后荣获省级三等奖两次,市级一等奖一次,多次参加全县书画展。我县《元氏风采》、《元氏文艺》、《晚霞》等报刊创刊以来,我踊跃投稿,累计被采用稿件数十篇,受到同行的普遍好评。

今后的本命年,自己是什么状况很难预测。但我相信,在下一个本命年到来之时,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元氏将更加秀丽辉煌。

手书村志:留住乡村根与魂

手书村志:留住乡村根与魂

九旬老人章林桥的72载与60余万字

1950年以来,章林桥认真记录、观察着小山村的大事小情,72年间书写60余万字的乡村志。如今年至九十,他依旧努力记载。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志作为一种特定形式,在记录乡村嬗变、传承乡土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具有存史、资治、育人等功能。

章林桥老人在其书柜前留影。(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高材生”

汽车沿着乡间公路行驶,不久就到了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姚绍畈村岩畈自然村。眼前是典型的江南农村模样:见山见水见农田,村内楼房盖得宽敞,但少了些许热闹,居住的多是老年人。

看见访客到了,坐在门口竹椅上早早等候的章林桥赶忙起身相迎,笑容可掬。生于1933年、虚岁90的他满头银发,身材瘦削但并不佝偻,衣着整洁斯文。

老人领着记者进屋,直接走到二楼的一间卧室,里面的床和书桌已然有些年头,鲜有摆设。屋内的大立柜则是满满当当,整齐摆放着用档案盒装好的60多本记事本,以及大小不一的相册、信件等。

打开话题的,是章林桥孙子的相集:第一页是出生证明,往后翻是幼儿园的照片、小学的奖状、高中的饭卡、大学的毕业证书。相册里还夹着纸,上面记着“100个第一次”,第一次剃头、第一颗换牙、第一次走路……

自1950年以来,老人提笔记事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按顺序翻出记事本,平摊在床铺上,动作娴熟而有分寸感。

章林桥出生在木匠之家,儿时因为个头小、力气弱,没能继承父亲的手艺,13岁那年被送去学堂,当时整个村子只有3个人上过学。他是读书的好材料,小学毕业后考入学勉中学,此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金华一中,却因凑不出学费而辍学。

回村后,上过学、会打算盘的章林桥是村里难得的“高材生”,此后几十年里做过会计、教师、收粮员等。从零碎的收支账目,到村里的大事小情,再到有意记录变化,72年来形成60余万字的手书资料。

记者翻看记事本,透过娟秀的文字,随口问起某年某事,这位九旬老人大多记得清楚、答得清晰,展现好于同龄人的视力、听力和记忆力。

章林桥说起,去年五一假期到江苏扬州的小女儿家里居住,因为住不习惯,待了十几天就急着要回来。对他来说,在村里写字记事的时光最自在。

手书村志

众多资料中,一本毛毡封皮的大号记事本被翻得最旧。它是章林桥近20年归档的心血——岩畈村志,现已累计10多万字,共划分人文历史、交通医疗、商贸工农等24个章节。

在中国农村,村志是全面记载农村历史的重要载体,涵盖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

老人以黑字为基底,以红笔和蓝笔在其中做注疏及补充,并插入有关报刊剪贴和图片,尽力记述岩畈村的发展脉络。

1956年,全村第一家小店,长寿小店;1979年,全村第一个女驾驶员,章月芹;1982年,全村第一只手摇电话,章高生;1987年,全村第一台彩电,章仲苗;1988年,全村第一台冰箱,章尧法

……

记事本写有岩畈村的“百个第一”,以及实行联产计酬、安装有线电视、道路硬化、开通公交车、并入姚邵畈村等标志性的“大事记”。

文字资料中,还记录有岩畈村革命军人章楚良、竹刻艺人章高军、拾金不昧好“的姐”章月芹等“几个有名望的人物简历”。

“31年前,下姚发生一场火灾,好多户受损,当时岩畈任大队会计章仲苗的父亲章金相,自发向邻村捐款捐物(附清单)”——

在一则题为“水火无情人有情”的记事中,章林桥点评:当前来说,这些东西每户都拿得出,据当时情况却难能可贵,值得表扬。

70多年的时间跨度,具体入微的细节,这些手书文字串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岩畈村发展的点点滴滴。

章林桥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他去枫桥镇读初中,20公里的路旱季扬尘、雨季泥泞,要靠双脚来回;70年代需要步行到东和乡,才能乘坐中巴汽车进城;90年代步行到邵家埠就能坐车,2000年家门口通了公交车,如今家家户户小汽车,到哪里都方便。

根据章林桥的记录,1987年村里有人家迎娶了一位外村姑娘,嫁妆里头有个“稀奇古怪”的东西——煤气罐。那个年代,村民都没见过这个又长又圆的东西,纷纷跑到人家里看,嘴里还念叨着:“怎么像炸弹啊,不会炸开吧?”

紧接着,手中的笔赶不上变化了。村里出了多少大学生,添了多少小汽车,办了多少企业,有了多少高级电器,这些靠笔头统统记不过来了。

章林桥1956年结婚时,喜酒钱花去12元钱,贺喜的亲友带来的则是生活用品,记事本写下了簸箕、脸盆、毛巾……30多年前,大女儿结婚花销200元;20多年前,小女儿单是婚酒就花掉2万多元;村民彩礼开始直接送钱,500元起步,多则上万元。

记事本中,村里婚丧嫁娶的风俗近些年有了可喜变化。富裕起来的村民,自觉响应“办酒不铺张、礼金不攀比、丧葬不迷信”号召,一桌饭菜标准从“千元级”降到“百元级”,还捐钱到村里的慈善关爱基金。

留住乡村根与魂

40多年前,岩畈村一个小女孩“芳芳”与家人失散,辗转在上海长大。2018年,她到诸暨“春风十里”小镇休假,沿路打听自己的老家在哪里,父母还在不在,兄弟姐妹有几个。村民建议她去问章林桥,结果真找到线索确认了身世,得以与失散的姐妹相认。

对于家里这一摞资料,在读高二的孙子并无太多兴趣。章林桥笑着说,他还没到那个年纪。

为了准确整理村志,近20年来,章林桥除了在自己的日记、账本中寻找蛛丝马迹,还跑到东和乡档案室、诸暨市档案馆、章氏研究会等地搜集资料、校对内容。

1980年岩畈人口最多,479人;1964年岩畈出生人口最多,22人……村里人口变化、劳动报酬水平、粮食产量、广播电视收费、电话号码、养老保障等数据,大多能在章林桥厚重的记事本中找到。

编写乡村志史,让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历史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章林桥正在做的事,也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一些早年从村里走出去、如今回望故土的人,也尽己所能提供信息和帮助。从保留的资料看,前些年有多位长辈、老师来信表示支持,一些在江苏、新疆及浙江省内多地工作的乡贤也记挂这件事。

目前,章林桥的62本记事本已被诸暨市档案馆收藏。东和乡孝德文化协会会长、姚邵畈村村委会副主任姚松表示,正组织志愿者帮助老人把60余万字的手写笔记复录成电子稿,东和乡乡贤联合会也在提供支持。

“只要还握得住笔,我就会一直记下去。”章林桥表示,除了记录,还忙着将资料编册成书,完善村志、出版村志。(记者 方问禹)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年将至,仙兔庇佑,国泰民安,疫情消散

2022,痛苦终将逝去

2022年已经接近了尾声,迫不及待的想着迎接我们新的一年。2022年终究是要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人们苦不堪言,饱受疫情肆虐,时不时的居家隔离,时不时的在外有家不能回,时不时的全民核酸,时不时的缺药少食,时不时的人心惶惶,时不时的身心俱疲......凡是终有终了,希望疫情也是。

2023年,仙兔救世,否极泰来

2023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带着新春的希望,带着洪福齐天向我们走来了。2023年,生肖属兔,生肖兔在12生肖中排第四,地支的第四位,在中国,兔子代表着长寿,道教把兔子当做能制作长生不老药的仙兔,让兔子在桂树下用过研钵来捣碎药品,后来兔子就慢慢演化为医药的象征了。在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前世出家修行,在森林中断炊,当生命垂危时,兔子跳入火中后成了熟肉,拯救了佛主的生命,为了表达兔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佛门从此便食素食斋饭,自此,兔子便是救世之象征。可见2023年定是否极泰来之年,有仙兔救世,相信一切病痛折磨,一切黑恶势力统统都会见光消散。

兔年本命年岁

1939年出生属兔,虚岁84岁;

1951年出生属兔,虚岁72岁;

1963年出生属兔,虚岁60岁;

1975年出生属兔,虚岁48岁;

1987年出生属兔,虚岁36岁;

1999年出生属兔,虚岁24岁;

2011年出生属兔,虚岁12岁;

兔年祝福

恭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如意,前“兔”似锦,大展宏“兔”,在新的一年里,好事接二连三,心情四季如春,生活五颜六色,七彩缤纷,偶尔八(发)点小财,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