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时间表怎么读(十二时辰时间表怎么读音)

落荒而逃 2023-06-01 16:47:29 网友上传

高考文常考点:古代十二时辰的各种叫法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日晷

  那么古代十二时辰和现在的时间怎么对应呢?

  23~1 :子时、 三更(三鼓、丙夜)、夜半

  1~3:丑时、四更(四鼓、丁夜)、鸡鸣、荒鸡

  3~5:寅时、五更(五鼓、戊夜)、平旦、平明(黎明前)

  5~7:卯时、日出

  7~9:辰时、食时

  9~11:巳时、隅中

  11~13:午时、日中

  13~15:未时、日昳déi、日仄

  15~17:申时、中晡bū、晡时

  17~19:酉时、日入

  19~21:戌时、一更(一鼓、甲夜)、黄昏

  21~23:亥时、二更(二鼓、乙夜)、人定

在高中只积累到这些,可能各地还有别的叫法。

  

  

全国十二时辰,你家在干嘛

马伯庸在知乎上的一条高赞回答,近来被频繁引用。

提问: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回答: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

这个回答后来成为了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的开篇,也成为了同名网剧的第一镜。

随着马伯庸的一条微博,成都十二时辰迅速登上热搜;也让更多人再一次发起了提问:如果用这十二时辰来记录自己生活的城市,会是什么样?

有网友提醒马伯庸,\"火锅\"在《成都十二时辰》中也应该有姓名;马伯庸的回答,则展现了剧本的巨大留白。

马伯庸对《成都十二时辰》的脚本设定虽是调侃,但却彻底打开了全国各地网友的脑洞,结合剧情,我们一一来看。

北京的堵,当然是无可争议。又或者,狼卫进城后,会因为是外地牌照而被限行,最终本剧只能草草收场。

北京的问题是进不了城,重庆的问题是找不到路。

在重庆,一个恍惚之间就是1楼和18楼的分野;轻轨钻进居民楼的视觉冲击,如同观看一部26世纪的赛博朋克大片;现实版的\"重庆折叠\"营造了一种\"哪都去不了\"的无力感。

还有一个可能会给狼卫造成交通困难的城市是武汉。

自2008年开始,武汉进入了\"满城挖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无处不在的基建工程将武汉变成一个大工地,许多建筑早就物是人非。

同时,狼卫还要小心武汉公交司机。

据说每一个武汉公交司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飞行梦。论飙车,他们从来没在怕的。

如果狼卫们此时进入魔都,那大概率会碰上负责垃圾分类的保洁阿姨。

按照标准:伏火雷属于有害垃圾,石脂属于可回收垃圾,肥料和残渣属于干垃圾,而废水则属于湿垃圾。

阙勒霍多在魔都是垃圾,在山西却是最普通的商品。

剧中,狼卫们可是赶着300桶石脂进城的,如此行囊,很可能被山西人民当成做批发生意的小贩。也许,龙波还没来得及加工,就被某煤老板高价收了。

《东北十二时辰》就简单了。

有诗云: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扒蒜烧烤小龙虾,青岛百威大雪花。

到了晚上,东北还有乔杉大澡堂和刘老根大剧场,保证你舒舒服服,老带劲了。

据说张小敬的老家也是东北的。老乡见老乡,还整啥刺杀呀!

其他一些城市里,狼卫可能无法适应当地饮食。

在湖南,如果吃饭点一个微辣,会暴露自己外地人的身份,引起他人的侧目和关注;

在贵州,如果没有两升的酒量,就会因为沉醉茅台而误事;

在山东,狼卫会惊讶地发现石脂被当成了煎饼卷大葱的蘸料。

而在广州,狼卫最应该操心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如何才能不被吃掉。

除了城市之外,十二时辰之火已在坊间蔓延,甚至出现了\"万物皆可十二时辰\"的盛景。

全国网友的十二时辰,随时在准备开喷。

至于普通社畜们,也在周末和上班时度过了完全不同的十二时辰。

或许你的十二时辰不是这样子的?也许你生活的的城市十二时辰不是这样的,不妨扫描下方二维码,随时准备开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