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际人口有多少(中国实际人口有多少人)

横行天下 2023-05-31 23:49:06 互联网

2022年我国人口负增长85万,但大家别忘了还有3237万光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新生儿数量956万,但死亡人口为1041万。也就是说:我国在2022年人口实际负增长了85万人,这一数据引发了老百姓的激烈讨论。

然而,统计局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则被无意间被大众冷落了——截至到2022年末,全国男性人口为72206万人,女性人口为68969万人,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了整整3237万。这就意味着,按照目前的一夫一妻制度,不考虑出国移民、疾病等因素,我国至少有超过3000万的光棍。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现代女性“独立思想”越来越严重,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女性加入到不婚不育的行列中来,到时候光棍问题将加剧,预计我国光棍数量会达到5000万的规模,届时“娶妻难”问题会越发严峻。

事实上,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大龄男性娶不到媳妇的情况。就拿笔者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一个1000人的村子,就有八九十个左右的光棍,这个比例可是非常惊人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光棍“扎堆出现”呢?

第一个:计划生育的影响。

当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加速资金积累,提高了全民族的人口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对我国长远发展是有重要意义。

然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计划生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男多女少”现象。毕竟多年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在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传宗接代”的思想,而生女儿是不入嗣的,所以在当时很多家庭都想办法生男孩,这一过程也使得很多女孩无常降生,加剧了男女比例的失调。

第二个原因:现代年轻男性结婚成本太高。

由于男多女少的出现,使得女性们对结婚对象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现在的女性基本上都要求男性在城里有一套婚房,不能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除此之外,男性结婚之前还要有汽车、要给女方足够的彩礼,否则就不同意结婚。

算下来,男性想结婚,哪怕是在三四线城市至少只要也要准备一两百万,这个经济压力他们实在难以承受,甚至于说很多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因而,很多男性只好被迫选择单身,这也是令人感到无奈的事情。

第三个原因:农村女性大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了。

在以前,农村的女性基本上也只是嫁到农村,所以老一辈人娶媳妇不会感觉到困难。但是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农村女性读完大学后,基本上都在城市工作,并在城里结婚生子。

另一方面,即便是没有什么学历的农村女性,她们在成年后也会去城市打工,主动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妇女”的女性已经非常少了;而另一方面,城里的女性又不肯嫁入农村,为此农村男性的结婚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

农村光棍越来越多,不仅会给国家带来负担,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发生。于是,有专家纷纷提出解决方案,有的建议城市女性回到农村发展,有的则建议年轻人去女多男少的国家找老婆......

然而,这些建议根本解决不了光棍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思路是不对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光棍太多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光棍太多的问题,则需要想办法振兴乡村经济,解决农村地区很多男性收入低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男性的收入,减小他们和城市女性的收入差距,才有望让农村的剩男和城市的剩女“成功配对。

不知道大家对此现象怎么看呢?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这个省增量居榜首

央视网

随着各地人口数据的陆续出炉

中国最新的人口版图也逐步清晰

截至4月26日

31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

已全部出炉

哪里的人口最多?

哪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带着这些疑问

记者对数据进行了梳理

↓↓↓

广东稳居人口第一大省

从常住人口总量上看,广东、山东、河南前三的地位稳如泰山,2022年末依次为12656.8万人、10162.79万人、9872万人。广东和山东也成为“唯二”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

此外,记者结合各省份GDP数据发现,经济大省的常住人口排名也相对靠前。2022年GDP排名前10的省份,除福建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9省份均位居常住人口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广东常住人口出现下降,但该地出生人口仍是最多。

广东省统计局发文称,2022年,广东全省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8.30‰,死亡63.0万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42.2万人,自然增长率3.33‰。广东出生率不但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3个千分点,也高于人口第二大省山东1.59个千分点;而死亡率持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比同期全国平均值低2.40个千分点。

“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五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广东省统计局表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记者表示,广东人口基数本来就比较大,此外该省一些地区传宗接代的愿望更强烈,因此广东的出生率相对较高,这两方面促使广东的出生人口最多。

广东省统计局还提到,据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返乡的跨省流动人口,2月已有84%回流广东。广东省统计局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常住人口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18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

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具体到地方上,2022年,仍有18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

这些省份分别是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江苏、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宁夏、甘肃、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福建、重庆、山西。

其中,浙江常住人口增量位居榜首。数据显示,2022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6577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6540万人相比,增加3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全省出生人口为41.2万人,死亡人口为40.9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为0.3万人。由此可见,浙江人口增长主要归功于人口流入。

在苏剑看来,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的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发展比较快,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向这边流动。

记者注意到,浙江近年来也在“抢人”方面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口和人才的政策。

以杭州为例,该地落户门槛逐渐降低。其中杭州在2022年规定,针对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可在杭州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今年4月,杭州再次出台政策,明确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不含35周岁)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毕业生可以落户市区,4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

记者还注意到,受益于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多个中西部省份吸引人口回流。

其中,江西2022年末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0.58万人。

江西省统计局对此表示,全省人口总量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净流出规模减少,据测算,2022年全省净流出约506万人,比2021年减少约9万人。一是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回流。2022年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大,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返乡创业或就近务工;二是人才吸引力度加大。全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地相继推出人才发展新政策,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

四川2022年末常住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从人口流动来看,净流入24.2万人,人口来川回流趋势明显。

对此,四川省统计局分析称,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就业机遇增加,四川吸引了更多人口回流。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更多青年人才面临的户籍、安居等痛点难点也逐步被解决。

长沙、合肥增长明显

和很多人印象中“一线城市、东南沿海城市最吸引人才”的情况不同,2022年,长沙、合肥、西安、武汉、南昌等中西部强省会城市人口聚集能力明显提升。

2022年,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长沙以18.13万的常住人口增量,位居第一。此外,杭州(17.2万人)、合肥(16.9万人)、西安(12.29万人)、武汉(9.01万人)的人口增量,分别为位列第二到第五位。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长沙打造的“房价洼地”效应,正在凸显。

最近几年,在全国多城因“炒房”问题被住建部约谈时,长沙却以“让炒房客有去无回”而著称。住建部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建设工作简报》中,曾刊载《长沙市落实主体责任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文,公开表扬长沙。

2023年初,长沙房价均价约为1万元左右,在全国排在60名之外,不及不少东部地区的普通县城。

此外,2022年,长沙GDP约1.39万亿,同比增长4.5%,在各大城市中,增速靠前。目前,长沙拥有85家A股上市公司,位居中部城市之首。

除了长沙之外,2022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为16.9万人,成绩同样较为亮眼。

近年来,被誉为“最强风投城市”的合肥,不仅坐拥一众半导体龙头企业,还牵手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这些新兴产业,同样吸纳大量外地人口的流入。

根据2023年合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招引大学生首超30万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