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今年多大(78年今年多大年龄2023)

倚势凌人 2023-06-01 20:50:18 用户分享

有史以来最恐怖的一期!2023一个正在发生的预言,人类结局已注定?

点击此处观看完整版视频

今年9月,英国《太阳报》发布了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盲人「预言家」巴巴万加对2023年做出的5个预测。

包括,一,地球轨道会改变,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太阳风暴将来袭,这个我们在之前的视频曾经聊过,有兴趣的可以回看。

三,生化武器将杀死数十万人。

四,可能会发生核电站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伤亡。

五,2023年,将不会再有人类出生。人类被禁止生育,所有人类的后代都将出生于实验室。

这5条预测听起来条条劲爆,但别忘了《太阳报》是英国著名的小报,

其报道往往水分很大,所以不排除是有人托巴巴万加之名做出的预言。

但预言中的第五条还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条预言的灵感应该是来自Elon Musk五月份的一条twitter。

Musk说,如果韩国保持现有的低生育率,未来3代人之内,人口将锐减6%。

韩国网友看了Musk的twitter后表示:马兄,你还是保守了,什么6%,看不起谁呢?60%还差不多。

在低生育率的这条路上,韩国一路狂奔,越走越远,自2018年起,已经连续4年,全国总生育率不足1.0了。

韩国已进入深水区,而全世界都在他身后排队,也许人类命运的转折真的即将到来。

今天这期视频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一期。

公元2750年,首尔,凌晨2点半。

韩国人朴贤宇,在楼顶满足地吃完了一碗用黄铝锅煮的拉面。

从千百年前起,对泡菜和拉面的热爱就深深地刻在了韩国人的骨子里。

深夜与拉面总是绝配,而且一定要用黄铝锅煮,才是那个味儿。

虽然夜色已深,但朴贤宇迟迟舍不得入睡。

他回忆起昨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100多个国家的代表为他热烈鼓掌,有的甚至潸然泪下,而他却暗自神伤。

只要朴贤宇不睡,韩国就没有人会提前入睡,因为,他,是活着的最后一个韩国人了。

朴贤宇年龄已经非常大了,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终将告别这个世界。

如果那一天来临,他希望自己能够死在深夜,这样他就能够为韩国关上最后一盏灯。

而韩国的历史也会随着这盏灯的熄灭,陷入永恒的黑暗当中。

不要以为这是我给你胡编乱造的故事,虽然它确实是。但这个故事的编造也是有依据的。

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发出预警,

随着出生率持续下跌,韩国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然消失的国家。

当年,韩国的生育率为1.13。

2014年,韩国国会立法调查处(국회입법조사처NARS)发布了一份报告,

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2013年生育率1.19计算,到2750年,韩国将成为一个「空国」。

但接下来每一年的生育数据都在告诉政府,你们还是乐观了。

2018年,韩国生育率首次破1,跌至0.98. 2020年,韩国生育率创世界最低记录,跌至0. 84。

当年韩国首次出现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口的现象,人口开始负增长。

2022年8月,韩国统计厅发布数据,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韩国的出生率已经下降到了0.75. 。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朴贤宇最后一个韩国人的荣耀将会提前到来。

根据韩国日报的报道,过去15年间,

韩国政府为解决低生育率的问题,总投入已超过2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万亿元),但生育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持续下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798年,英国牧师、人口学家、经济政治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了「马尔萨斯陷阱」理论。

他认为人口的增长速率是呈几何级的,但生存资料,当时指的是粮食,却是按算数级增长的。

多增加的人口总是会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比如说瘟疫、饥荒、战争等等。

这是人类无法突破的生态墙。

然而,工业革命让人们的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生存资料的增长速率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率。

各国陆续越过了马尔萨斯所预期的生态墙。

以英国为例,19世纪的100年间,虽然人口增加了三倍以上,但经济增长得更快,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

而如今社会发展仍处于上升时期,既没有大规模持续性的饥荒,也未见严重的资源枯竭,马尔萨斯的理论无法解释盛世中所蕴藏的人口困境。

但另一位动物行为学家John B. Calhoun(约翰.卡尔宏)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场著名实验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来自25号宇宙的警示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迎来了战后婴儿潮,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

彼时供职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动物行为学家John B. Calhoun认识到了马尔萨斯理论的局限性,

于是开始着手设计一系列大规模的动物行为实验,试图探究种群数量过多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后果。

Calhoun将实验对象定为老鼠,因为老鼠和人类一样,都是社会性动物。

他为老鼠建立了一个「天堂般」的生存环境。

栖息地是一个长宽各2.5米,高1.5米的大型立方体盒子。盒子被分为了16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里有饮水机、食物投放器。

墙上还搭建了老鼠窝,一共256个窝,每一个老鼠窝至少能为15只老鼠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

也就是说这里可以至少容纳3840只老鼠,而老鼠的数量达到6100只时,水才会供应不足,达到9500只时食物才会出现短缺。

此外,为了保证老鼠们生活舒适,Calhoun还给这个人造天堂配备了恒温系统,派人严格看守,防止老鼠的天敌入侵天堂。

Calhoun给这个人造天堂取名「25号宇宙」。

为什么叫25号宇宙呢?因为之前Calhoun还搭建过24个类似的宇宙。

但之前的24次实验都因为食物和水的缺乏,让老鼠的世界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值之后开始下降,之后再上升,周而复始。

Calhoun认为这是物质资源有限造成的,于是这次他就创造了一个几乎没有物质资源限制的「25号宇宙」。

可25号宇宙的结局却比之前的24个宇宙更加让人脊背发凉。

最初,Calhoun将4雌4雄8只健康的老鼠放进这个天堂。

宇宙的前十个月里,一切正常。Calhoun把这10个月分为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104天,被称为「适应期」。在这个阶段里,老鼠们探索环境、划分领地,完成了社会构建。

第二阶段是104-315天,被称为「发展期」。

老鼠种群迅速扩大,从8只到16只32只,几乎每55天老鼠数量就能翻一倍。

与此同时,鼠群里渐渐出现了「阶级性」。

一些身强体壮的雄鼠在鼠群中表现出了支配行为,它们会把雌鼠占为己有,并禁止其他老鼠擅闯他们的领地。

然而,就在鼠群进入到第三阶段的时候,诡异的现象发生了。

第三阶段是315-560天,被Calhoun称为「停滞期」,这个阶段老鼠数量增速比之前减缓了3倍,行为和心理也都出现了异常。

此时的雄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统治阶级的雄鼠,它们数量众多。

另一类是统治阶级的雄鼠,它们数量少,但身体强壮,霸占着最舒适的老鼠窝,和很多雌鼠。

非统治阶级的雄鼠被挤兑到了25号宇宙的中央位置,它们没有鼠窝可以住,只能睡在廖天野地。

其中一部分,每天就像躺平了一般,时常处于睡眠或者催眠状态,醒着的时候除了吃饭、喝水,就是梳毛。

也不与雌鼠交配,更不在意其它老鼠的存在。

它们看起来「自闭又自恋」,Calhoun将这些非统治阶级雄鼠称为「梦游者」。

另一部分非统治阶级雄鼠开始和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老鼠交配,包括和所在领地的雄鼠交配。

Calhoun将这类鼠称为“泛性者”。

这一时期,统治阶级雄鼠则变得更具侵略性,时不时地还会攻击雌鼠和幼鼠。

失去了雄性保护的雌鼠也变得异常暴躁,有的甚至会把幼崽遗弃在鼠窝周围。

最诡异现象是,似乎越来越多的雌鼠失去了生育能力。

一些已经怀孕的雌鼠,它们的身体竟然会把子宫内的幼鼠胚胎吸收掉。

第560天,25号宇宙进入最后阶段:死亡期。

这一天老鼠的出生数与死亡数持平。

此时老鼠的总量是2200只,也是这个世界的人口巅峰。

这个数字动态维持了40天左右。

第600天时,死亡率彻底超过了出生率,此后老鼠数量开始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第1588天,25号宇宙里只生下了27只老鼠,其中23只雌鼠4只雄鼠。

Calhoun之前搭建的24个老鼠宇宙中,种群的数量达到峰值后会开始下跌,但之后还会再度反弹,重新出现鼠丁兴旺。

但这一次,即使把老鼠们转移到新的天堂,并给它们配上新的配偶,它们依然不再繁殖后代。

实验第1700天,随着最后一只老鼠死亡,25号宇宙消亡。

没有天敌,没有疾病,食物丰富,环境舒适,不存在「马尔萨斯陷阱」的25号宇宙为什么还是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Calhoun自己的解释是行为沉沦(Behavioral Sink)。

他认为,在一个社交密度过大,不会饿死,却又无法逃脱的环境中,

物种会放弃挣扎,变得迟钝,同时封闭、烦躁,攻击性增加,最终因为心理「沉沦」走向灭亡。

1973年,Calhoun将他的研究成果以《死亡方块:一个鼠群的爆炸性增长和死亡》为题,发表在了《皇家医学会院刊》上。

直到今天,这场实验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很难不把实验结果与现今人类社会联系起来。

25号宇宙中老鼠们的种种行为就像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

节奏快、压力大、社会地位固化、父母疏于照顾子女,犯罪高发……

如果要给人类文明史画一个时间轴的话,我们现在可能就处于25号宇宙的「停滞期」。

更悲观一点地说,不少国家正从「停滞期」大步迈向「死亡期」。

25号宇宙的结局会是人类的未来吗?这个问题,我想谁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其实我个人认为,比起25号宇宙,1939年耶鲁大学进行的另一场老鼠实验似乎更能解释人类如今病入膏肓的生育率。

老鼠阶级实验

1938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设计了一款著名的、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装置,被称为斯金纳箱(Skinner box)。

箱子的一侧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杠杆旁边有一个食物投放装置。

小动物在箱内按下杠杆,食物投放装置就会释放食物进入箱内,动物可以取食。

斯金纳用他的斯金纳箱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将一只禁食24小时的小白鼠放入箱内。

小白鼠开始在箱内探索,偶然间按压了杠杆,获得了食物。

白鼠起初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复后,就形成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

后来,斯金纳又给箱子通电。

电流不会杀死小白鼠,只会让它稍感不适,小白鼠按压杠杆,通电停止,于是,小白鼠又形成了压杆断电的条件反射。

到了1939年,耶鲁大学人际关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奥维尔·莫瑞尔,决定升级斯金纳箱实验。

以前箱子里都是被放进一只小白鼠,如果这次一次性放进3只小白鼠,会发生什么事呢?

实验结果让Mowrer教授大吃一惊。

Mowrer先用黑点在每只小鼠的背上做了标记。

一个黑点代表1号小鼠,2个黑点代表2号,3个黑点代表3号。

这三只小白鼠的体格与健康程度都是一致的,也都接受过斯金纳箱的初步训练,已经产生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

Mowrer将斯金纳箱做了稍许改动,把食物投放装置移到了压杆的对面。

也就是说,如今按一下压杆,小鼠们需要跑到对面去取食,工作量更大了。

实验第一天,三只小鼠都拼命地去按压杆,然后跑到箱子的另一侧寻觅食物。

90分钟的劳动过后,它们都已筋疲力尽,但依然没有填饱肚子。

实验第二天,结果类似,小鼠们争相去抢着按压杆,忙活了半天,得到的事物还是很有限。

实验第三天,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起初小鼠们都变得非常暴躁,甚至开始敲击敲击食物槽。

此时,3号小鼠按下了压杆,而1号小鼠和2号小鼠恰巧就在食物槽旁边。

食物一落下来,他们就立刻吃了起来,等3号小鼠从对面跑过来时,食物已经被吃干抹净了。

3号小鼠只能回去再次按压杆,可结果还是一样的,落下的食物又被1号、2号立刻吃掉了。

90分钟过去了,3号小鼠共计按下压杆300多次,但依然饥肠辘辘。

1号、2号小鼠分别按下压杆不到50次,但已酒足饭饱。

实验第四天,饿得不行的3号小鼠一进入箱子就立刻开始工作。

而1号、2号就等在食物槽旁边。

90分钟下来,3号小鼠共按下压杆1156次,平均每分钟得跑十几个来回。

而1号小鼠只触动了压杆2次,2号小鼠更夸张,就在食物槽旁边,一动都没动。

仅仅4天,小鼠的社会就产生了阶级。

2号小鼠是毫无疑问的剥削者,1号小鼠相当于中产阶级。

可怜的3号小鼠自然是最底层的劳动阶级。

这场实验后来被称为「老鼠阶级实验」。

实验中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是,小鼠社会阶级的产生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条件下,2号和1号小鼠恰好食物,也就是资源比较近罢了。

时至今日,人类早就依靠智慧,打破了食物匮乏的死循环,也越过了「马尔萨斯陷阱」。

但稀缺感依然萦绕在绝大多数人的心头。

这是因为如今的竞争标的物早已不是食物,而是权利的分配。

人口浪潮最后的浪头

我们一直在说生育率生育率,那究竟什么是生育率呢?

这是人口统计学里的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每名女性,所生育的子女的数量。

生育率等于1,也 就是说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女性一生中平均只会生一个孩子。

人口统计学家通常将总和生育率达到2.1,界定为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能维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

为什么是2.1呢?简单来说,造人这事儿,需要1男1女两个人。

孩子长大之后,父母终有一天会死亡。

如果再综合考虑车祸、疾病等意外因素,2.1的生育率是保持现在人口的一个比较稳妥的数字。

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能一概而论。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男女比例并不是1:1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1996年至2005年间出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达到了127:100。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3左右,才能维持世代更替水平。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人口约78亿左右。

在深入讨论为什么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家生育率都半死不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智人是如何发展为如此庞大的一个族群的。

根据一个在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理论,大约在距今7万5千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一场超级火山大爆发。

3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被抛入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急剧下降。

低温维持了数百甚至上千年,杀死了世界各地的其他史前人类种群,仅有非洲一支1000到10000人的群体幸存下来。

部分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智人出现后,面临的第一次灭顶之灾。

气候稳定后,这支不到1万人的族群开始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扩散。

换句话说,目前全世界78亿口人都是这1万名非洲智人的后裔。

虽然非洲起源说还是存在争议的,但主流学术界一致认为,智人确实花了7万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1万人繁衍到了公元1800年的10亿人。

英国人口学家保罗·莫兰在2019年出版了《人口浪潮》一书,

详细描述了自1800年英国现代化肇始以来的全球人口大势。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英国,英国也成了人口浪潮的发源地。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婴儿死亡率骤降,普通人的预期寿命大幅提升,女性的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在前现代的高水平范围。

从这幅生育率地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口浪潮的模样。

它从英国散射开去的,往西越过大西洋并抵达了美洲,

往东横贯欧洲大陆,进而波及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往南则漫过了北非等地,还影响了澳大利亚。

1927年,世界人口达到20亿, 这次从10亿翻一番达到20亿,人类只花了123年。

47年之后,1974年,人口再次翻倍,达到了40亿。

如今距离1974年已经过去48年了,虽然世界人口还没有翻倍,但也已经快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化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生育率已然开始下降。

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人们愿意生孩子,因为人口就是生产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不再是家庭的劳动力和重资产。

不少人发现如今生孩子非但不能提高家庭的整体竞争力,还能把父母累死。

工业革命成了现代社会最好的避孕药。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低的地区,也是人口浪潮的最后一个浪头。

可以想象,当非洲也实现全面现代化之后,人类将彻底步入25号宇宙的最后一个阶段。

首尔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崔才天Choi Jae-cheon (최재천)曾经发表过一番惊人言论,

也说出了韩国生育率病入膏肓的根本原因。

他说在韩国选择生孩子的人一定都是傻子,智商估计连两位数都没有。

的确,在韩国,活着都已经太难了,更别说养孩子了。

一个人口5000多万的国家,记录在案的补习班就有10万多个。

普通家庭70%的收入都用在了孩子的补习上,不少家庭宁愿负债也要送孩子上补习班。

韩国的教育有多卷还请回看我之前的视频。

然而辛辛苦苦「四当五落」考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呢?

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毕业之后,你也注定就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고용노동부)2019年公布的数据,

长期雇员超过5人的韩国企业2018年人均工作时长达到了1986小时,

远高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工时1763。

中国所说的996、007,在韩国人眼里都算是休息了。

工作占据了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留给韩国人睡觉的功夫也就不多了。

2021年全球睡眠日3月19日,

经合组织(OECD)与席梦思调查联合公布了韩国人的睡眠情况:

韩国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小时51分,相比于其他OECD成员国来说,处于垫底水平,妥妥的「睡眠贫困国」。

长期处于工作与休息的失衡状态就算了,上班时还要面临职场欺凌。

根据韩国国家委员会(국가인권위원회)2017年公布的数据,

过去一年里,75.7%的20多岁的韩国人至少1次在职场上遭遇过欺凌。

对于30多岁的韩国人来说,这个百分比降到了70.9%。

最恐怖的是韩国统计厅公布的《2021年死因统计》报告。

从各年龄段来看,10~39岁年轻人群中自杀是第一大杀手。

2021年,韩国共有13352人死于自杀,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36.6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韩国已经连续数年蝉联OECD成员国自杀率第一的宝座了。

首尔汉江上有一座两端连接着首尔麻浦区和永登浦区的大桥。

这座桥虽然不是汉江上最宏伟壮观的大桥,但却是最诡异的一座桥。

因为它除了正式名称「麻浦大桥」之外,还有一个别名「自杀大桥」。

2009年到2012年间,从麻浦大桥跳下自杀的人数高达110人。

2012年中旬,首尔政府与三星保险公司举办了「建设生命之桥」的活动。

对这座大桥进行了重新装修。

每当有行人走过时,桥护栏上的灯就会亮起,并且显示出一连串温情的问候信息。

比如,「很累吧」「别伤心」「抬头看看」之类的。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桥重新装修后的第二年,这里的自杀率竟然翻了6倍。

有专家分析说,普通人看到这些标语可能会觉得温暖,

但对于已经有轻生念头的人,这些标语就显得格外刺眼。

「我都已经如此绝望,连一座桥也要讽刺我吗?」

对于韩国年轻人来说,人生从起跑线开始就充满荆棘,

在这种内卷、压抑、甚至是畸形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又怎么会期盼新生命的到来呢?

生育率倒数第一,自杀率正数第一,韩国果然霸气。

不过咱们也用不着嘲笑韩国。

全球有30多个国家的生育率已经跌破了1.5的警戒线,其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国际上通常认为,生育率1.5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

一旦生育率跌破1.5并且维持一段时间,该国家或地区就很有可能掉进「低生育率陷阱」,再也爬不出来。

不少国家正跃跃欲试,跟韩国争夺低生育率的冠军。

亚洲实力问鼎的国家包括日本、新加坡,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芬兰也虎视眈眈。

发达国家中,只有以色列的生育率达到了2.1的世代更替水平。

以色列生育率一枝独秀的原因,除了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以及独特的教育制度之外,还有历史因素。

我们之前讲过历史上犹太人屡遭欺凌和,犹太民族始终无法忘记亡国灭族之危。

近些年来,就连中国也敲响了人口警钟。

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度超过6,此后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计划生育政策。

80年代以后,政府规定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超生的要接受经济和行政处罚。

独生子女政策一直延续了30多年,直到2011年开放「双独两孩」,

2013年开放「单独两孩」,2016年全面启动二胎政策。

2021年,中央又推出了三胎政策。

但此时一路下跌的总和生育率了已经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拉也拉不住了。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跌至1.3,全球倒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的生育率更夸张,仅为1.15。

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生育率还有1.3呢。

房价居高不下,教育疯狂内卷,工作钱少事多,再加上疫情带来的经济停摆,现在年轻人连婚都不敢结了,你还人家生孩子?

迟滞的政策、不友好的生育环境,匮乏的育儿支持,中国是否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谁也说不准,但目前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最恐怖的是,《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

中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已经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了如今12.5%~15%。

25号宇宙中老鼠们身上的不孕诅咒,正在人类社会应验。

我们丧失的可能不仅仅是今天的生育意愿,更是明天的生育能力。

联合国曾经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80年左右达到峰值104亿,

并且动态维持这个数字到2100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

但不少人口学家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人口的转折点近在眼前。

说到这儿,肯定该有人问了,人口减少,不是好事吗?

人少了,工作应该更好找了吧?竞争应该没有那么激烈了吧?

房子应该白菜价了吧?日子应该更好过了吧?

如果这是你的真实想法,只能说你还是too young too 了。

低欲望社会

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Hirohito)与世长辞。

当天晚上,东京银座挂满了白色灯笼。然而灯笼下的人们无心悲伤,

他们流连于明亮橱窗前,嬉笑于豪华餐厅内,有的还因为国丧期间偶像的演唱会被取消而失望不已。

二战后,日本迅速从废墟中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日本第一」「日本没有穷人」等想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神话贯穿在整个80年代。

昭和最后5年,也就是1985年到1989年,日本个人财富翻了一番。

东京企业年底都要发十几个月的月薪做年终奖。

传说,有家建筑公司只发了6个月,结果高管四处抱怨说「不景气啊」。

1990年,美国《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新闻,

面积只有加州大的日本,其土地总市值估计为15万亿美元,是整个美国的5倍。

这让美国人不禁感慨,究竟是谁打赢了二战?

当时所有日本人都认为,他们的经济列车会生生不息,永不停歇。

平成元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1989年12月29日,列车时速达到巅峰,

日本股指高达38915点,随后,刺耳的刹车声响起,列车出轨,冲入荒野。

此后,日本经济开启了失落的30年。

平成7年,1995年,日本生育率跌破1.5,从此再也没能走出「低生育率陷阱」。

2003年之后,日本未满15岁的儿童人数还不及日本猫狗宠物的总数量。

2010年起,日本总人口开始减少。那么日本人如今的日子有过的更好吗?

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2015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低欲望社会》。

他在书中感叹道:如今的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

所谓低欲望社会的概念是,无论物价如何变化,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

年轻的购房者人数逐年下降,大部分年轻人对于买车、买房、结婚、生孩子毫无兴趣,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从简。

日本股指从3万8千多点一路下跌,最低时跌到七千多点,

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化为乌有。楼市也没能逃过崩盘的命运。

买房子的人少了,房价下跌似乎是理所应该。

但很多人在高价时买了房子,后来房价跌到原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可贷款却一分不少,只能节衣缩食,用后半辈子来还债。

与低生育率如影随形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老龄化了。

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2021年的数据,

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3627万,占日本总人口数的29.1%。

是全球名副其实的「最老」国家。

有25.1%的65岁以上的日本老人还在工作。

如果将年龄范围缩小到65岁到69岁,其比例则高达50.3%。

老人不退休,年轻人哪来的机会上岗?

有人说,老人总有去世的一天,到时候人少了,竞争自然没有那么激烈了。

可看待人口与就业的关系时,不能只看到人口作为「生产者」的一面,

还要看到人口作为「消费者」的一面。

少子老龄,社会缺乏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消费能力。

当人口减少、社会总体消费下滑时,资本家自然减少招工。

更不幸的是,在这场劳动者与资本家的赛跑中,

嗅觉更敏锐的资本家们总能跑在前面,岗位数量的下降速度,

总是快于劳动者数量的下降速度的。

日本的今天可能就是很多国家的明天。那么有没有办法扭转颓势呢?

很遗憾,在阶级固化严重的世界里,想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难如登天。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山伯爵》结尾的一封信里说:

人类的全部智慧都蕴含在两个词里面:等待与希望

(The sum of all human wisdom will be contained in these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如今人们不婚不育的真正原因正是丧失了对明天的希望。

哪有什么低欲望,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罢了。

也许我们能在未来找到某种解决之道,但不知道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作为2023年的预言视频,其实我也不想这么丧的。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罗翔老师的话,希望可以治愈你的每一天。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必须是「先挣他个一个亿」,

也不是只有摄影潜水环游世界才能被称为爱好。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但终点却有无数个,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会有很多的痛苦。

但体会到了痛苦之后才更能理解平凡的幸福,有多么的幸福。

预祝大家在2023年,无病无灾,喜乐安康,不经历痛苦也能感受平凡的幸福。

2023初三四调英语整体分析,考点分析及题目解析!

2023初三四调英语整体分析

(一)难度分析

在试卷构成上与往年保持一致,202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英语试卷满分为120分,第一卷为选择题(分值85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35分)。202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英语试卷题型整体与去年保持一致,整体难度中等,以低中档题为主。听力部分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单选部分整体难度不大,考察语境的基本理解,但时态题出题与以往有所不同,容易出错,词汇辨析和短语辨析需要学生具备灵活分析语境和排除能力。完形难度不大,可以根据上下文排除,难点在于43、44、49词语辨析,要求学生熟知选项含义。

阅读板块难度中等偏上,阅读AB篇难度适中,难易分布均匀,但是标题题58、65容易出错,阅读C篇66、67容易出错,干扰项比较模糊,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整合推断能力。词与短语填空回归课本,重视基础。阅读理解填词变成首字母填空和语法填空结合的题型,难度较二调有所下降,难题主要集中在首填部分。书面表达呈现形式上有所改变,延用二调出题模式,话题比较熟悉,但是容易忽略整体内容构思,需要学生具备要点间衔接能力。

(二)试题特点分析

笔试内容分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两部分,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对英语基础语法和词汇辨析的灵活运用,测试内容重视基础的考察,同时重点突出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突出对语篇的考察,考察篇章的上下文语境和细节推断和概括能力,强调答案与语篇的关联性,鼓励学生从文本出发,客观分析文本,并适度进行内容推断。

总体来说,整张试卷难度适中,重视基础,对学生的语境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要求有所提升,强调英语语境意识的培养。

2023初三四调英语考点分析

就题型来看, 202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英语试卷有七种题型, 其中考点包括听力测试、选择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与短语填空、阅读理解填词以及书面表达。

完形填空难度较大,为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卡尔作为凯文的大粉丝,相约去取凯文的运动鞋的路上,自己的鞋子掉了,凯文善良地将原本属于自己的鞋子要求店长换成小码送给需要的卡尔,店主被他们感到了,决定大甩卖的故事。本次完形填空对词性的考查包括:动词以及动词辨析4题,形容词和副词的辨析5题,动词短语辨析2题,名词辨析4题。需要考生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关注动词词义的辨析以及词汇用法搭配,提高在语篇情景中准确激活运用词汇的能力,注重思维和理解,语篇分析注意词义复现,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立足于全篇分析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理解作者意图和故事人物观点态度。

阅读三篇文章难度逐渐递增。

A篇文章中等难度,为记叙文,内容理解难度不大。主要讲述制作三种不同尺寸最大的食品,有人制作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披萨,并且打破了记录。有人制作了最宽的寿司卷,有人制作了巨大的面包。

阅读B篇文章难度,为记叙文,中等偏上难度。文章讲述趴板冠军在冲浪过程中那个遇到危险,被他人挽救生命的故事。

阅读C文章中等偏上难度,为说明文,常有人认为植物学家所研究的东西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它可以解决全球粮食不足,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改变对植物学的看法,这样才能去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综合填空是一篇人物介绍,讲述了航空母舰上的女兵Lin的经历严苛的训练,完成艰巨又光荣的任务。其中5题已经改为和高考的语法填空一样的形式,比较考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做题步骤合理性。

书面表达达延续之前的命题思路,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考察咨询信的写作,难度中等偏上,较之前考试难度有加大。文章主要是以4个问题作文写作的线索部分,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写作线索的方式。需要学生自己整合思路并且填充写作内容部分。

2023初三四调英语难易点分布

选择填空和书面表达难度适中,属于学生容易拿分的点。

难题和易错题:第58、65、43、44、49、66、67题

2023初三四调英语后期学习建议

1、英语学科作为语言类科目,需要长时间的记背和积累,基础夯实不能跳过,也没有捷径,需要同学们每天投入一部分时间坚持学习积累;

2、英语学习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总结、梳理,无论词法、句法还是阅读、写作,都有一定规律可循,都是在生活常识、学科知识中提炼出的语言现象和规律,这些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内化,先思考,再理解,最后形成更加牢固的记忆;

3、英语不仅仅停留在对单词、语法的认知,还需要对各种英文素材有所认知,比如选择填空题中运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再比如阅读A篇的新闻类素材,就需要我们通过刻意练习,掌握从这类素材中提炼所需信息的能力;

4、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中考前合理有序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对英语学科中自己的知识盲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注意对近期错题进行重点回顾和归类,有意识地进行重点查漏补缺,高效复习,力争中考拔得头筹!

2023初三四调英语具体题目解析

【完型】

41.根据后文 winning the game得知凯尔很兴奋,所以选择B,excited.

42.根据 Kevin talked about the dreamy pair of sneakers(运动鞋) he would get soon.得知这里在谈论鞋子。

43.根据These are really old得知鞋子是wear out,磨损了。

44.根据后文对卡尔的鞋子的描述 There were holes in the sole(鞋底).可知他自卑,把鞋子藏在座位下面。

45.根据 There were holes in the sole(鞋底).可知鞋子已经穿了很多年。

46.根据The two boys didn’t know what to say to each other 可知卡文尴尬了。

47.根据Just then, the bus jolted(颠簸),得知他们在一起坐公交。

48.根据后文At 5 p.m., the two boys met 得知他们相约5点见面。

49.根据前文You should see the new ones I’ll be getting ...得知来店里取鞋子。

50.根据后文“Not for me, but for my friend here,” Kevin replied.可知店主开始是惊讶的。

51.根据前文Hi, Kevin! I’m Carl, your biggest fan!”得知凯文是卡尔的英雄。

52.根据后文a BIG SALE should be starting right now .可知店主被他们感动了。

53.根据delivering(递送)newspapers可知凯文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攒钱买鞋子。

54.根据前文and one of Carl’s shoes fell off onto the bus floor可知卡尔丢了一只鞋子,所以需要鞋子。

55.根据Mr. Manning thought and a great idea came out: a BIG SALE should be starting right now ...可知店主认可这种善良,觉得应该被庆祝。

【阅读A篇】

56. C 栏目猜测题,常规题,难度不大。

57. C 细节题,定位到文中第一段,直接定位答案。

58. A 标题题,直接读完整段,可以选出答案。

59. D 猜测题,根据文中讲述内容,可以选出答案D

60. B 文章主旨大意选择,需要总结每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答案。

【阅读B篇】

61. B 细节题,直接定位到第一段最后一句话。

62. D 新题型,选句填空部分,难度比较大,需要结合上下文逻辑来理解。

63. A 猜词题,也是文章上下文逻辑的考察。

64. D 细节推断题,需要定位到原文进行理解。

65. B 标题题,需要总结全文故事,进行选择。

【阅读C篇】

66. D 细节题, 定位在第一段第2句话。

67. C 细节题,定位在第三段倒数2句话。

68. A 细节题, 定位在第四段倒数第3和4句。

69. B 细节题,定位在最后一段第4句。

70. A 目的意图题,定位在最后一句。

【综合填空】

76. serves 考查动词时态。

77. stop考察动词。

78. dream考察名词及后文逻辑推导。

79.chose 考察过去时。

80blems考察名词复数

81. Luckily考查形容词变副词

82. safe考察形容词及句意推导。

83. on 考察介词搭配。

84. landed考察现在完成时。

85plains 考察时态单三及句意推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