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婚姻是危险期(十年的婚姻是危险期说说)

超甜的布丁 2023-06-12 18:35:30 网友整理

婚姻存在四个危险期,无论曾经多喜欢,婚后都会出现“厌恶”情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婚姻是复杂的,而爱情浪漫永恒。婚姻本身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爱情则是情绪化冲动。

要将情绪化冲动以固定的方式留存下来,而且还要辅以合理的社会角色,两个人的关系才能嵌入正常的社会结构,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效果。

所以,婚姻从来不是单纯的爱情结果,而是一段关系要保持生长状态必须经历的门槛。

婚姻的社会属性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婚姻就是男女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契约关系。

当两人缔结婚约之后,双方父母亲族之间,就形成了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相互融合或法律约束。结婚的原因很多,比如最常见的是出于情感、经济、精神信仰、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要。

婚姻,就是一种合法结合的契约,是由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社会现象。

从表现形式上看,婚姻其实是双方在财富、心理和生理上三重结合;从本质上看,婚姻其实是男女双方一种特定的社会盟约。自人类社会以来,风俗、伦理和法律使双方的结合趋于规范化,并成为了主要手段。

所以,婚姻动机完全不止于只满足性需求,它的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动机。

关于这些复杂动机,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曾将其归结为三种,即经济、子女和感情。

在古代社会,婚姻动机源于当时的妇女是创造财富的活动工具,娶一个妻子是为了给自己家庭增加劳动力,而人的在婚姻之外可以得到满足。

到了人类婚姻史的第二阶段,妇女劳动的范围日渐变小,财富和继承等关键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于是关于要有个人的至亲骨肉的后代观念,就成为了那个时期人类婚姻的主要动机。这一时期婚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育合法的儿女并且管理一个大家庭内外。

及至第三时期,随着生产力和人自身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起了明显变化,个人自由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而生儿育女和掌管经济则排到了第二位。

到了现当代社会,经济和子女,仍然是婚姻中居主导性作用的因素。

四个婚姻危险期

第一个危险期:孩子出生时

小天使的到来,让毫无经验的夫妻两人生活压力骤然加大,原来的正常生活嬉戏和娱乐被严重干扰和打断,不仅仅这方面大大减少,两人的性生活质量和数量也严重下降。

而孩子到来后产生的“新三角”关系,大幅度改变了原来的“二人世界”,所以夫妻俩会顿时对婚姻感到紧张、茫然、烦躁。

第二个危险期:婚后四到五年

婚后四至五年,新鲜劲过了之后这时期,两人都容易觉得生活乏味。

丈夫忙于毫无升职加薪可能的工作,回家则有可能更懒于做家务;而妻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两人都在同一个生活圈里,却都没有从前的闲情逸致,卿卿我我。

也恰巧在这时候,两人中的男人性,更可能另觅新感情更容易出现新动向。

第三个危险期:七年之痒

婚后七年左右是夫妻两对婚姻满足感最低的时候。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发现,夫妻在婚后第六至十年之间,对对方的满意程度降到最低,对婚姻生活感到乏味。

实际上,社会离婚发生率的高峰期,也往往是在婚后第七至第十年。

既然人性如此,那么这时候夫妻双方应以最高程度的忍耐和最多的关怀来帮助对方重新走进自己的内心,以维护婚姻。

第四个危险期:婚后二十年

这个时期非常关键,因为这个时期的男女,各自的身体状况都逐渐在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妻子会进入更年期,往往心情烦躁不安,非常担心自己在丈夫眼中魅力的丧失。

丈夫则为日渐衰老而担心——自己精力不再充沛,才干不再渐涨,社会角色的提升也全然无望,此时两人均存在着同样要求。此时如果夫妻双方不能相互弥补和互助,那么婚姻破裂在所难免。

为什么婚前曾经喜欢的人,婚后却越来越讨厌?

许多夫妻,在婚前浓情蜜意,婚后却相互丧失吸引力。是因为距离产生的美,已经在婚后失去了效力,而近距离的相处往往使对方的优缺点同时暴露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不能非常全面的衡量和看待对方,感情上就会极速降温。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喜新厌旧心理,在心理学上解释为“近因效应”。

即新近获得的信息,会比从前获得的信息量,对个人的认知影响更大,而且新近的信息会日渐冲淡或代替他人在心中的旧日印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近因效应的效果和首因效应的效果完全是相反的,但二者并不矛盾。

首因效应经常表现在陌生人之间,但近因效应则表现在熟人之间。

维护与身边人的人际关系,就一定要认真利用好近因效应,也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深化身边亲近人之间的关系。

从前面婚姻的四个危险阶段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或婚姻,在走过四个阶段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婚姻问题。

如果事先能够理性的对此做好准备和规划,当这些容易发生问题的阶段出现或来临的时候,就能够提前做好安排和规划。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Harrison, M. A., & Shortall, J. C. (2011). Women and men in love: who really feels it and says it first?

[2] Montgomery, Marilyn J, and Gwendolyn T Sorell. “Love and Dating Experience in Early and Middle Adolescence: Grade and Gender Comparison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21, no. 6, 1998, pp. 677–689., doi:10.1006/jado.1998.0188.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