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兔子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痴人痴梦 2023-06-22 02:38:21 网友上传

蛇獴vs眼镜王蛇,当老蛇克星遇到蛇中之王,谁会笑到最后呢?

蛇獴vs眼镜王蛇,一个是蛇见蛇怕的老蛇克星,一个是见蛇吃蛇的蛇中之王,如果这两种野兽一对一正面硬肛,谁会笑到最后呢?本期内容,探索局局长将为你解密。

1、 蛇獴

蛇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和东南、东南亚以及印度次大陆,通常藏身于洞穴中。它们可以在开阔的森林、灌木丛和耕地中找到,也会出现在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雄性比雌性长得更大,有45厘米长的身体和同样长的尾巴。它们可重达3公斤,有锋利的牙齿,有力的咬合力和锋利弯曲的爪子。它们有一层厚厚的粗糙的皮毛,用来防御蝎子和蛇的咬伤。就它们的体型而言,这些多产的捕食者速度相当快,它们追逐猎物的速度估计可达每小时32公里。

蛇獴是杂食性的机会主义掠食者,饮食多种多样。它们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啮齿动物,比如老鼠和鼬鼠,但它们几乎会吃任何它们能杀死的东西,包括蜥蜴、蝎子、青蛙、鸟类、鱼类在内的昆虫,甚至野兔和白鹭等较大猎物都是菜单上的常客。但它们最出名的,是它们无畏地愿意对抗像眼镜王蛇这样的毒蛇。

虽然它们在生理上对眼镜王蛇毒液有半抵抗力,但也不是完全免疫,如果眼镜王蛇咬它们的次数足够多,它们人就会死亡。它们厚厚的皮毛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它们会竖起皮毛,让自己在眼镜王蛇面前显得更大,不太可能被咬中要害。如果眼镜王蛇击中了它们,它们的厚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眼镜王蛇用短尖牙注入大量毒液。

它们捕杀眼镜王蛇的主要策略就是让对方筋疲力尽。

首先,蛇獴会攻击性地露出牙齿,试图激怒眼镜王蛇。一旦眼镜王蛇处于警戒状态,游戏就开始了。眼镜王蛇会一次又一次地攻击,但蛇獴的快速反应能够让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躲避掉眼镜王蛇的攻击。最终,眼镜王蛇会感到疲劳,攻击速度会减慢。而这时就到猫鼬攻击的时候了,它们会冲过去,试图咬眼镜王蛇的后脑勺。通常情况下,眼镜王蛇可以忍受一两口咬伤,但这只会让眼镜王蛇的速度更慢。蛇獴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它能够深咬一口,把对方的头骨咬碎。

据估计,在与眼镜王蛇的战斗中,80%的情况下都是蛇獴获胜。这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想象一下,如果蛇獴遇到一条战斗经验丰富的眼镜王蛇,它会远离这20%的失败率吗?

2、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原产于非洲和亚洲,喜欢在大草原、岩石山坡和开阔的林地生活。它们可以长到5.5米长,重达9公斤,这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眼镜王蛇属于眼镜蛇科,属于这一科的蛇不能像蝰蛇那样将毒牙向下折叠,因此一般毒牙都相对较短。在狩猎时,眼镜王蛇通过尖牙向猎物注射具有神经毒性的毒液来杀死猎物。这种剧毒能使受害者停止呼吸和心跳,被眼镜王蛇咬一口会让成年人在30分钟内无法呼吸。

这些致命的蛇科动物可以以惊人的速度攻击,它们的攻击速度大约为3米/秒。由于它们的尖牙较小,它们经常会多次攻击以确保毒液发挥作用。眼镜王蛇的饮食主要由其它蛇组成,包括有毒的和无毒的。它们还以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和兔子为食。虽然它们的致命毒液令人敬畏,但它们也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物种,因为它们能够消灭有害物种,如老鼠和其它毒蛇。

眼镜王蛇以其威胁姿态而闻名,它们将头举向空中,将身体的三分之一抬高,同时仍然能够向前移动,并将颈部肋骨和头部周围的肌肉压扁,形成一个可以和成年人的手掌一样宽的兜帽。如果一条5.5米长的眼镜王蛇这样做,它将可以直视一个1米8高的人的眼睛。就它们的体型而言,眼镜王蛇的速度也非常快。大家要记住,你不需要比眼镜王蛇快,你只需要别去招惹它就行了。

3、 终极之战

经过以上分析,现在是战斗的时候了!蛇獴vs眼镜王蛇,究竟谁的战斗力更强呢?

就在昨天,我的一个印度朋友给我讲述了他亲眼看到的一个场景。

一只蛇獴正在一个农民的田地里捕老鼠,这时它遇到了一条眼镜王蛇。之后,它们都跟着一只老鼠的气味钻进了老鼠的洞穴。这只投机取巧的蛇獴很快放弃了寻找老鼠的计划,追捕享用另一顿大餐。它咬住眼镜王蛇的尾巴,把它从洞里拉出来。眼镜王蛇迅速转身准备攻击,但蛇獴速度太快,眼镜王蛇扑了个空。

来到洞外,眼镜王蛇处于高度警戒状态,抬起它的身体,延伸它的兜帽,看起来更吓人。蛇獴以前肯定也见过这种把戏,所以它不会被这种气势所吓住,它像拳击手一样在眼镜王蛇的活动范围内来回摆动。眼镜王蛇再次发动攻击,这一次,蛇獴感觉到眼镜王蛇的头可能会接触到它的身体,它通过自己浓密的毛发感觉到了眼镜王蛇的毒牙,不过对方并不能咬破它的皮肤。蛇獴继续前进,它绕着眼镜王蛇转,迫使对方也跟着它转。眼镜王蛇被动地转了几圈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展开攻击,但再也没有靠近过蛇獴。

最终,蛇獴意识到眼镜王蛇在减速,知道是时候发起进攻了。眼镜王蛇虽然再次攻击,但这一次,蛇獴成功避开了它的攻击,将牙齿咬进了眼镜王蛇的脖子。蛇獴没咬中头骨,但仍足以让眼镜王蛇受伤流血了。被激怒的血腥眼镜王蛇又盲目地攻击了,这一次,蛇獴转到另一边,又咬了它一口。这次离眼镜王蛇的头骨更近了,它紧紧地抓着,眼镜王蛇则痛苦地扭动着有力的身体,流下了眼泪。

现在眼镜王蛇正在大出血,它很累,速度越来越慢。眼镜王蛇为了保命做了最后一次勇敢的努力,它集结了所有的力量,再次攻击。不过因为之前体力消耗太大,这一次攻击太慢了。蛇獴用力咬住眼镜王蛇的头骨,成功地咬碎了它,用犬齿刺穿了眼镜王蛇的大脑。虽然眼镜王蛇痛苦死掉了,蛇獴也累得趴在地上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开始享用它的下酒菜。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虽然蛇獴最终成为了最终的赢家,但整个过程并不那么轻松,在惊险的打斗过程中,蛇獴随时都有可能被眼镜王蛇干掉。所以,最后局长得出的结论是:蛇獴将会有52.9%的机会战胜眼镜王蛇。你认可局长的分析和结论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狼的天敌是什么?猞猁真的能成为“屠狼机器”吗?

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种体型稍大的狗,其实这样想也没有错,毕竟人类驯养的狗无论是什么种类,它们都属于灰狼的亚种,本质上来说还属于同一个物种,甚至还可以完成交配产生后代。但是狼作为野生食肉动物,它们的战斗力攻击性自然不可小觑。尤其是狼作为群居动物,纪律严明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很难想像出狼群还有天敌的存在。

如果硬要说狼的天敌,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算,当然人类的快速发展扩张以及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对于地球上大部分物种来说都算是天敌了。看到有人说金雕还能成为狼的天敌,怕是对天敌的概念有一种误解。

所谓的天敌关系,更加准确的是一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在食物链之中处在上级的,对下级生物有着绝对的压制性,并且是专门以此为食物。在天敌关系中你可以找出一种恐惧感,简单来说就是老鼠见到猫一样,根本升不起一丝反抗的机会。但是狼群面对任何生物应该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金雕就更不至于了。

狼也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也许有些人认为老虎可以对狼群造成压制,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在老虎的领地分布附近很少见大型的狼群。当然老虎并不是狼的天敌,但却可以给狼群造成很大生存压力。

狼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天敌,但是有两种动物对狼有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特别的天敌吧!

猞猁,传说中的“屠狼机器”?

说猞猁是狼的天敌这多少还是有些争议的,但在野外猞猁猎杀狼的行为的确存在。猞猁是猫科动物下的成员,体型中等,它们拥有非常明显的外形特征,例如短尾巴大长腿、同时耳朵上还扎着两个小辫子,在猫科动物中非常具有辨识度。

在生物学分类上猞猁是猫科-猫亚科-猞猁属下的成员,现存共4种,分别为分别为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亚猞猁和短尾猫,在我国分布的猞猁一般都指的是欧亚猞猁,在我国的大西北以及东北地区都有它们的存在。猞猁的体型比猫大,但是比一些豹子要小,虽然体型上并不占优,但是它们却是猫科动物中名副其实的“大佬”,民间还有人管猞猁叫山猫或者野狸子。

猞猁喜欢独居但有的时候也结群生活,它们的食物中80%以上就是兔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哺乳类动物,小鹿或者小野猪等。

猞猁并不喜欢吃狼,但是它们会主动的攻击狼,当然大型的狼群并不是它们可以随意招惹的,狼自身的攻击能力就比较强,而整个狼群团队合作攻击性更强,猞猁是无法应对的。但是一些独狼,只要被猞猁发现,那么它们就会主动发起攻击,同时猞猁还会袭击幼狼。这一切都出于自身种群的发展利益,因为从生态关系上狼和猞猁存在食物的交集,因此猞猁会尽可能的减少狼群的数量。

但是很少见狼群猎杀猞猁的情况,因此说两者的关系是天敌并不准确,应该是竞争关系。当然,这种竞争关系中猞猁要更有优势。这就好像是非洲草原上狮子和斑鬣狗之间,雄狮就经常性猎杀成年斑鬣狗以及小斑鬣狗,这些都是为了减轻种群的压力。

棕熊掏狼崽子的高手

在熊科-熊属下的一些成员它们的分布和狼群有交集,同时食物上也有交集,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和猞猁的情况类似,棕熊就经常性的寻找狼窝掏狼崽子。

在去年的5月份,白俄罗斯动物学家瓦蒂姆·西多洛维奇团队就拍摄过这样一段内容,一只棕熊偶然间发现狼窝的存在,并且在洞穴里还有6只刚出生十几天的小狼崽子。由于棕熊的体型无法进入狼窝,它开始不断的向外挖土,拓宽狼窝的入口。在不远处的狼爸狼妈不敢上前查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六只幼崽被棕熊杀死吃掉。

动物学家认为棕熊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个例,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

科学家分析认为棕熊的行为跟猞猁也是类似的,就是为了排除未来的潜在危险,因为成年狼群有的时候会攻击棕熊,尤其是那些带着幼崽的母熊。熊和狼群的矛盾点集中在食物上,棕熊是杂食性动物,自身的狩猎能力并不强,在冬天其它食物减少的情况下,它们会抢夺狼群的猎物。

总之熊和狼群在生态关系上并没有明显的上下级,是一种竞争关系。实际上肉食动物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行为,那就是杀死对方的幼崽,这是性价比最高的行为。

独狼的战斗力并不是最强的,但是当面对整个狼群,即使老虎都会打怵,因此说狼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天敌,最多是一种一方占据优势的竞争关系。

说在最后

野生动物面对自然界中的天敌或者竞争者,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稳定关系,不会对种群的发展造成致命影响,但是人类的干预侵扰下,是真的会导致很多物种走向衰落甚至灭绝。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兔子的“百年大战”,背后的原因却不值得同情

外来物种引发的生态问题数不胜数,为何兔子会成为澳大利亚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呢?这还要从澳洲大陆板块开始说起。

澳大利亚又被称为“最年轻的国度,最古老的大陆”。澳洲曾和其他陆地接壤过,6600万年前才与北方大陆分离,物种间的交流也由此中断,开始了漫长的独立进化的进程。所以澳大利亚至今,仍存有大量有独特的袋哺乳动物、鸭嘴兽等古老物种。

1788年英国人的殖民活动,不断将本国的罪犯流放到此,开启了对澳大利亚原有生态系统的全面干扰。殖民者将物种引入新大陆,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1803年将梅花鹿来到悉尼,1830年猴子到达霍巴特,1864年鳟鱼和鲑鱼进入澳大利亚水域,1885年狐狸在维多利亚和南澳扎根……澳洲本地的草种经不起牛羊的啃食和有蹄动物的踩踏,几乎全被英国的牧草所取代,大量有袋动物数量骤降,甚至灭绝。

这样看来,兔子还是扮演着“复仇”的角色。1859年,一位英国的农场主托马斯•奥斯汀来到澳洲,他打算在这里圈地养殖,经营农场。闲暇无事时,他还喜欢狩猎。由于当地没有适宜狩猎的品种,托马斯就让侄子从英国寄来了24只穴居兔(其中有5只欧洲野兔),还有72只鹧鸪和麻雀。托马斯在维州的温彻西小镇附近将这24只兔子散养,让它们自由繁殖。

自然界里,兔子的天敌举不胜举:猞猁、蛇类、老鹰,以及各种比它们大的食肉动物。野兔需要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才能确保多子多孙,种群不会在短时间内灭绝。据研究发现,野兔有两个子宫,可同时怀孕。成熟的野兔一年可繁育6次,每次4只。小野兔只需5个月就可性成熟,继续繁殖。

澳大利亚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草场肥美,且面积广大。对于远道而来的兔子们来说再合适不过,简直就是个快乐的欢乐窝。澳洲本土的袋狼、野狗根本不是兔子的对手。1965年,托马斯·奥斯汀的农场已拥有了1万只兔子,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托马斯·奥斯汀农场的草地都啃食殆尽后,因为附近没有食物,兔子们开始向更远的地方迁徙。

到了1907年,整个澳洲遍地都是兔子,简直是呈几何级数递增!由于错过了最佳猎杀时间,等到人们反应过来时,兔子已经泛滥成灾了。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数量已经达到了100亿只规模,当时澳大利亚总人口才600多万,出门可能不是人挤人,而是兔挤兔兔兔兔兔兔兔...

兔子的大量出现,使得农场主饲养的牛羊缺少口粮。狡兔三窟,兔子又天生爱打洞,它们在农场里大肆土建,让耕种的机械无法在松动的地面工作。澳洲的兔灾终于到了政府不得不管的地步。

为了灭兔,澳洲政府引进了狐狸、野猫等动物,来捕食野兔。但由于澳洲当地的鸟类以及其他小型动物,没有演化出应对狐狸、野猫等生物的到来,反而比兔子消失得更快,后来连清道夫的狐狸也在澳洲泛滥了。一败!

生物方法碰壁,澳大利亚就鼓励人们去打猎、食用兔子,他们建立了一个兔子的产业链,出售兔子的皮毛,将兔子肉做成美食。1964年,澳大利亚通过兔子的皮毛和肉净赚10万澳元,可收入远远低于损失,简直是用大炮在打蚊子,得不偿失。二败!

为了防止兔群肆虐整个澳洲,继而向西部最肥沃的农业区扩散。1901年12月,澳洲政府又决定修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篱笆长城!一条蜂窝状的防兔围栏,深埋地下至少 30 厘米。经过7年的艰苦施工,全长5614公里,贯穿澳洲大陆南北的篱笆终于竣工了。理论上是可以防止兔子的挖洞和跳跃,不过在他们修好之前,发现兔子早已在那安家落户了,篱笆长城成了不实用的摆设。三败!

接连的失败让澳洲政府陷入疯狂,子弹不够,轰炸机上;生物战不行,来病毒战。50年代,澳大利亚人尝试释放带有多发性粘液瘤病毒来剿灭兔子;97年,又引进一种RHDV出血病毒;最近几年又迷上了K5病毒。......撒药不久兔子们确实死伤累累,可一旦停药又一片兔兔生机,且病毒也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差不多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五。四败!

纵观澳大利亚兔灾的演变史,蛋哥看到的绝非是简单偶发的生物入侵事件,而是人类蓄意的,主动且盲目自信的人工筛选物种的行为。可以说,自然界任意一方的生态平衡,都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漫长演化,什么是天灾人祸?这就是,真不该说是大自然拿错了脚本,完全是人类咎由自取,失道寡助。

墨西哥往事,跟美国人做邻居真的太难了

法国往事,革命尚未成功

“欧洲第一美人”,命中注定是个悲剧,这里的爱情寸草不生

切尔诺贝利的尘土与福岛的核废水

美国往事,战争之王的烦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