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属虎人长期佩戴的吉祥物(适合属虎人长期佩戴的吉祥物旺财)

伸手挽明月 2023-06-19 04:29:14 网友整理

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着虎衣、抱虎枕。虎年大吉

原创 冯勇 永宝斋 2022-02-01 20:27 公众号:永宝斋

《壬寅年》特种邮票 国运昌隆

清康熙年间,画家华嵒(yán)有一天到访一个叫苏家坡的村子,刚一进村就听到阵阵哭声,原来一家人辛苦一年养了几头猪,一夜间糟狼群吃掉了。华嵒决定画虎驱狼,于是进出村子的小道旁有了“猛虎”的护佑,村子从此恢复了平静。

猛虎不但可以保家,还能卫国,但使虎狼之师在,不叫太平洋横行自由。这说的是老虎威武的一面。

虎头帽

古时为了让小朋友能健康成长,就有这样的风俗:给小朋友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着虎衣、抱虎枕。这是老虎具有“神力”的一面,也是古老的华夏民族老虎图腾的文化内涵吧。

周星驰的老虎帽子

这应是老虎除了有可爱的一面之外,还具有了某种“神力”。

马未都先生说:新林海雪原里的老虎就如他家的猫一般,说的应是他家的马都督。

观复猫马都督

就是这位马都督啦,这个我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永宝斋冯都督

左边是没有学会爬树的老虎 右边:冯都督

老虎虽然没有学会爬树,但这个爬树的姿势却给我们的古人印象非常深刻,看看甲骨文的老虎是怎么写就知道了。

在民间,老虎被尊崇为祥瑞兽,所以有着“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等吉祥寓意,“虎”又与“福”、“富”等字谐音,被人们寄托了福运、富贵的美好寓意。

老虎虽然威风八面,但因为其在凌晨3-5时最活跃,此时是寅时,因此寅虎也只能排在老鼠的后面了。 子鼠、丑牛的出场时间分别是晚上11至凌晨1点和凌晨1点到凌晨3点。

唐-五代越窑青釉十二生肖纹三足盘 永宝斋藏

唐-五代越窑青釉十二生肖纹三足盘 永宝斋藏

唐-五代越窑青釉十二生肖纹三足盘 永宝斋藏

金山西南部窑场三彩虎形刻诗文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金山西长治窑褐地黑白彩虎形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金代褐釉彩绘虎形枕 故宫博物院藏

金河北磁州窑“张家造”白底黑花虎纹形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宋河北磁州窑黑褐彩雁兔纹卧虎形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宋河北磁州窑“张家造”开光坐虎纹腰圆形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2022属虎本命年戴什么好?

翻看日历,12月早已过半,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新年的仪式感总是少不了“穿金戴银”。将金银首饰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自己/家人,不仅尊贵、体面,更有平安顺遂、富贵吉祥等美好祝福。饱含吉祥寓意的红手绳,也承载了人们的种种祝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在即将到来的虎年,拥有一条“五虎”黄金小红绳,戴上它,为家人祈福,也为自己讨个好彩头。希望来年的小日子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它出自珠宝界的国民新贵品牌——【贝诗珠宝】。贝诗依托创始人家族30多年积累的强大海内外品牌资源,通过全球采集, 国内自主研发设计,打造更适合当代女性审美的轻奢饰品,只为恰到好处的奢侈!有单只金虎红绳手链和五福金虎红绳手链2款可选。全部采用999足金,配合3D硬金工艺,戴在身上尽显尊贵,高级感呼之欲出,不仅有美好的寓意,更有珍藏价值!五福金虎手链足金鉴定证书☟点击下图即可购买12生肖里最霸气的动物非虎莫属。虎是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的象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虎更是代表吉祥与平安的瑞兽,有强壮、热情、勇敢的含!这款手链就是以此为灵感创作,用999足金+3D硬金工艺打造5只憨态可掬又活灵活现的小金虎~磨砂与抛光工艺相结合,线条流畅,圆润饱满立体,憨笑的表情更增添了祥瑞萌态,让小金虎有趣又灵动~它们分别怀抱葫芦、如意、元宝、寿桃、福字,将美好的祝福与小金虎的吉祥寓意融为一体。寓意着“五虎迎五福,五福保五运”~一条小红绳不仅能点缀整套造型,又有着守福纳财、平安如意的好寓意,配黄金做的小金虎,更显得贵气,贵而不俗!戴上它被可爱与福气加身,带给你美好的祝福,2022年正是虎年,拥有它再应景不过了~999足金3D工艺制造,精美包装,送礼佳品,真材实料证书可查!单只小金虎手链足金鉴定证书☟点击下图即可购买开运小红绳的细节更经得起反复推敲,经典中国红,韵味典雅又不失精致。手工编制金刚扣,更加坚固牢靠,新的一年好运不“断”!金刚扣一直是平安符的专用扣,用在小红绳上也寓意保佑佩戴者健康如意,万事顺遂~尾部精巧设计可自由调节大小,各种围度的手腕都能戴!小金虎搭配幸运红绳,红与金的碰撞戴在手上高贵感十足!新的一年给自己安排上一个小老虎红绳手链,像小老虎一样活泼洒脱,在事业、爱情、学业上如虎添翼!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50元无门槛券、康熙青花杯

数量有限,抽完即止,立即参与抽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