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令人讨厌的省份排行(全国最令人讨厌的省份排行表格)

稳走感情路 2023-06-06 08:06:16 互联网

对一个地区而言,能吸引多少外来人口,是检验城市发展的试金石。人口是经济最真实的晴雨表,通过人口增减可以准确判定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形势,尤其是就业形势和工资水平。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外地人最不想去的3个省份,看看有没有你们的家乡。

NO.1 河南

外省人口比例:1.28%

河南,2021年GDP总量58887亿元,排名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第5;按可比价计算,GDP增长6.3%,实际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

这是河南连续第15年坐上全国经济大省第五名的宝座。如此靠前的排名,似乎与我们常年被贴的标签不太相符。一直以来,提起河南,印象里都是农业大省、人多且穷。因为穷,大批河南人出走他乡,在全国各地,到处都能见到打工的河南人。2021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减少58.2万人,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河南人口在持续流出

河南居于华北平原,这里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因为气候宜人适合耕种,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进行开拓。从夏朝开始,河南地区就成为华夏文明重要的文化、政治中心。

早在古代时期,这里是很多兵家必争之地,河南在中原地区,“得河南者”就可以得到天下。因此,大批量的有志之士都冲向这里,都想占据这个地理优越之地,尤其是洛阳市,十三朝古都,整个历史都在那里,古代最繁华的都市,也是达官显贵聚集地,很多有梦想有理想的者,千里迢迢来此谋发展。就好比今天的北京,拥挤着大量的有志之士的北漂者,因为那里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而且,河南位于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降水适中,适宜种植多重农作物。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河南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供应中心,是全国棉花、烟草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早期农业社会,这些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人口增加提供了保障。不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钱和机械取代了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人财物大流通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传统的内陆省份,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上,河南有着浓厚的北方色彩。按照我们2021年的GDP数据,第二产业24331.65亿元,第三产业28934.93亿元,这两者合起来,占了总GDP的90.5%

而在河南前20强企业的名单中,除了食品加工业和房地产,剩余的多是重工业的国企。搞重工业的国企,规模足够大,扛GDP没问题。但国企赚的钱,除了发工资外,是用来投资做再生产的燃料的,是来支撑财政的,是来搞公共领域基建与投资的


一句话,国企赚钱,是用在公共领域造全民福利,与普通个体的收入关系不大。

因此,河南省人都大量外出务工,更别说对外地人有啥吸引力了。

NO.2 湖南

外省人口比例:2.37%

2021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前公布。其中,全年GDP为46063.1亿元,较上年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的经济虽然处于中游,但是人口却排到了前几名,湖南是人口大省,户籍人口7350万,常住人口6920万,仅次于豫鲁粤川苏冀等省,但上述省份都有至少一个特大城市,广东江苏甚至有三个以上,河北虽然本身没有特大城市,但京津从地理上看就是河北孕育出来的城市,而湖南居然一个没有。

整体而言,湖南的工业化水平很低,2020年湖南GDP全国排名第九,但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排名第11,而且领先安徽、江西的幅度非常小,很有可能在未来三年被超越。其实从工业利润来看,湖南已经被安徽、江西超越。

湖南人口比江西多近3000万,工业反而没有差距,人均工业产出只有江西的68%。工业化滞后,就业机会少,人口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湖南城市的发展,外地人就更不愿意来湖南发展了。

其实,湖南的人口流出一直蛮严重的 ,特别是邵阳,近10年来,邵阳人口净流出50多万。同为近人口净流出的城市,还有岳阳,常德,益阳,衡阳,怀化,湘西,湘潭。邵阳人口从2010年的707万,当时人口数量还超过长沙,是湖南的第三大人口城市,掉到如今的650多万,确实令人唏嘘。

不发达的产业,农业发展滞后,很多邵阳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打工或者是做生意谋生,尤其是湖南靠近珠三角,前去打工者甚多,在深圳和广州的街头经常可以听到邵阳口音,珠三角湖南人口有将近400万,深圳外来人口中湖南人排名第一

NO.3 安徽

外省人口比例:2.54%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深受江浙沪虹吸,大批劳动力向外省流出,据统计,全省约有一半农民劳动力出外务工,人数达1000多万。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北京,深圳等地。最近的一些数据则显示,在上海的外来人口中,安徽人占了近30%,尤其以六安、阜阳、安庆、亳州、合肥人为主。

近年来,安徽凭优良区位承接了不少苏南、上海制造业,开始回吸外流人口。2021年安徽省GDP为4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8.3%,总量排名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第11位。之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安徽有8个城市被纳入城市群规划(总共26个),省会合肥被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和杭州并列。安徽也正式从“泛长三角”进入“长三角”的范围内,而长三角从“两省一市”扩充为“三省一市”。

但安徽总人口超7000万,目前本地工业人无法安全消化,所以留给外地人的岗位更少了。

口碑最差的省份排行榜

全国口碑最差省份排行,甘肃省、云南省、黑龙江省、广西等大肢雀。

甘肃省在2015、2016年都是排名第一,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滚早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饥唯壤。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气候特征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甘肃省

全国最没存在感的10大省份有哪些?你认同这一榜单吗?

众所周知,我国共仿察有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含了几百个城乡县镇,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正是这些城市构建了我们和谐的社会,因此,任何一个地区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就在近日,青年文摘网列举出了一个全国最没存在感的10大省份,一时间让不少该省份的辩森人觉得扎心了,这十个省份分别是——1、安徽。2、贵州。3、河北。4、甘肃。5、青海。6、海南。7、吉林。8、澳门。9、宁夏。10、江西。

虽然新闻内容的确说得破有道理,可能也是经过大数据的比对才得出的结论,但从个人角度来看,我是不太认同这个榜单了,理由有两个。

一、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地方,也都为社会作出过很多的贡献,并不是所谓的没有存在感。

抛开数据不谈,每个省份都是我国的土地,也都拥有着几十上百万的居民,可能的确在一部分人眼里没有存在感,但依旧不可否认这些省份是一部分人的故乡,仍然在我国地图和省份介绍中占据一席之地,且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光从这点来看,就不适合用没存在感来定义了。

二、在该榜单中列举的城市里,澳门和安徽也在其中这件事着实令我意外。

毕竟学过初中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澳门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其名字总和香港并列出现,几乎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澳门是我国备灶茄的特别行政区,而同时,安徽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省份合肥更是新一线城市,且与江浙沪三大知名省份临近,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没有存在感,其余的城市也都有各自的地方特产在全国火热销售,自然算不上没有存在感。

口碑最差的省份排行榜

全国口碑最差省份排行,甘肃省、云南省、黑龙江省、广西等大肢雀。

甘肃省在2015、2016年都是排名第一,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滚早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饥唯壤。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气候特征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甘肃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