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还会有仙缘吗(学佛的人还会有仙缘吗为什么)

简单的爱 2023-06-08 21:39:32 网络

佛是觉者,觉者就是彻底醒来的人。

因为我们没有觉,也没有醒来,所以我们需要向佛陀学习。

学佛就是让我们向佛陀学习彻底醒来......

文/静波法师

01、佛教徒须厘清:信佛和信神不是一回事

说到信仰,有一点大家必须要认识清楚:信佛与信神是不一样的。这应该是佛教徒需要厘清的规则。

过去在科学没有发达之前,人们并不知道自作自受的道理,怀疑有神祇的控制,于是疑神疑鬼而不自信。

记得若干年前,极乐寺西北角的地方是原来寺院的会堂,有好事的人把一些仙家的牌位挂在那里。后来寺院把那个房子拆了,于是问题出现了,很多人不敢动。为什么不敢动呢?其实就是一张纸上写的字,于是包括一些佛教徒在内的人,心里开始恐惧打悚,认为那个不能动,一动就要倒霉。虽然没有什么切实的麻烦,但是我们很多人却是六神无主。

如果三宝弟子学的应该是佛的话,那么为什么要供奉这些与佛教信仰没有关系的内容呢?虽然佛教的普度众生不会拒绝他们,但是并不是要改变佛教徒自己皈依三宝的根本内容。这一点我们既要澄清,也要坚持。否则,应该是忘失根本、没事找事、无事生非。

因为你的恐惧作崇,所以不知道这些仙家到底有没有本事,就是不敢面对,也不敢动。


因为自己没有本事,加上有人故弄玄虚地吓唬、忽悠你,所以总希望外在的力量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疾病。

它们真的会决定自己的命运和疾病吗?其实连它们自己的生命和生存都无法保障,你能相信它们可以依靠吗?

如果它们自己都是苦恼、焦虑的众生,那么你供奉皈依它们,又能学习、解决什么呢?


02、为何佛教徒会迷失自己的信仰

我们所谓的佛教徒为什么会迷失了自己的佛教信仰?如果我们需要按照路标行路,我们需要按照铁轨行车,那么就会安全和保险,才会真的到达目的地。否则一不小心,我们就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这确实是佛教徒面对的问题。

过去有一种黄历,前些年有人送给我一本,什么宜不宜出门,宜不宜动土,宜不宜签什么约,上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宜不宜,当成了人生指南,于是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事情时有发生。人生似乎有了方向,只是新的迷茫和困扰又困扰了自己。

我后来找了几本老黄历一对照,发现漏洞百出: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如果看到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怎么办呢?肯定会没有办法做决定了。到底靠不靠谱呢?

要知道:年年难过,不是年年过吗?事事难成,不是都事事成吗?

正所谓:法无定法,这可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只有不固定的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03、白白耗费生命和慧命,实不应该!

我们还会因此执着吗?面对现实,我们只能接受、处理、放下。我们没有时间犹豫和烦恼,当务之急:就是担当、负责、行动。我们不应该徘徊和逃避。现在我们很多人白白耗费了生命,耗费了生命,这绝对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记得释迦牟尼佛时代,在恒河边上有一个婆罗门教徒,每天要到恒河里洗三次澡,然后祈祷。这是印度教徒的习惯,也正是古代婆罗门教徒必修的功课。当婆罗门在恒河洗完了之后,会像坐禅似地坐在岸边祈祷。

直到有一天,佛陀走过去问他:“你在祈祷吗?”他说:“是的,我在祈祷。”佛陀进一步说:“我问你,你能祈祷得让石头浮在水面吗?”那个婆罗门想了想,回答说:“我不能。”佛陀又问婆罗门:“你能够祈祷得让浮在水面上的油沉到水底吗?”婆罗门想了想,回答说:“我不能。”“既然什么都不能,那么你还坚持祈祷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问话和回答,是不是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呢?我们是不是做了很多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呢?


04、当务之急是要正信正行

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

1. 立即行动起来;

2. 不能盲目地行动,需要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的内容。

如果我们不能因为迷茫而盲目地行动,那么肯定需要理性和感性的言行。我们只有智慧地去说去行,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不然,我们会怨天尤人地寻找理由和借口,怪这个、恨那个。
我们应该反省和面对现实,不怪别人,改变自己。

我们不应该问神佛,而需要问自己,我们的命运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作自受,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应该投机取巧、逃避责任。

信仰神明的人,认为神明在看着我们,并且记录我们的好事、坏事。佛教并不是这样认为。佛陀只是教育我们:自作自受,我们需要觉悟。可见佛陀是我们面对现实人生和出世解脱的导师。

佛陀成道日的腊八,我们会念:“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是这样来对待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并不是把佛陀当作主宰、万能。

我们只是感恩佛陀把人生的真相告诉了我们:缘起性空。从此以后不再执着,把握当下;利益别人,成就自己;不再挂碍和恐惧。

而我们原来不明白的时候,会执着、挂碍、恐惧。我们需要的修行,就是去改变我们自己的执着,方法就是通过慈悲和智慧的调整。


05、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

佛法教导出来的人们,应该是“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

所谓“以佛心为己心”,佛陀的心是什么?因为佛心无所依,汝心有所寄,不得见佛,何由怪哉?所以我们需要历事炼心,学习没有任何执着、挂碍。

所谓“以师志为己志”,师志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发菩提心,也就是解脱、成佛。如果我们的志向是解脱、成佛,那么为什么还要纠缠鸡毛蒜皮的琐事呢?

随喜关注【华人佛教】与智者为伍

佛缘重的人身上有仙吗,学佛人怎样对待身上的仙缘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生活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人比较信佛,有的人则表示不相信,当然其中有些佛缘比较深的人,在某些方面就会得到一定的保护和庇佑,那佛缘重的人身上有仙吗,学佛人怎样对待身上的仙缘?

佛缘重的人身上有仙。本身有佛缘的人就能够受到谨乎佛祖的保护,因为身体生自带一定的仙气,这些能够起到辟邪保护的作用,一般佛缘重的人从简单的面相就能够看出来,这一类相貌都是比较端正、高雅的,而且给人的整体感觉也是祥冲悉非常舒服的;从他们自身来说,内心也都是比较善良的。

学佛人对待身上的仙缘需要 保持一颗平常心,在生活中需要多做一些好的事情,做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够得到想要的佛缘照顾,如果长时间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么自己身上的佛缘也是会慢慢消散的,其判蚂实不管是不是有仙缘都是需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才对的起自己的心。

佛缘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生活中只要是大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那么自然就会与好的运气照顾自己,逐渐的成为一个有佛缘、幸运的人。不过以上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大家要理性看待,切勿过于迷信。

大家好 我是学佛近2年的 突然有人说我不能在学佛了 说我有仙缘?

痴心重。学习佛经开智慧。链猜冲别人的说的不可信棚歼,这是把你往邪路上带。而且你学佛学的好像也不对,估计是学迷信了。越兆数迷信,越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学佛学的是关于自己生命的知识道理,是为了让自己更清楚明白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开车一样,只有自己能明白掌握汽车的驾驶技术及汽车构造,才能安全的行驶在路上,车子出了状况自己也能知道什么原因,不会因为不懂而被别人忽悠。对于生命也是这样。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鬼神天仙上,要学习佛法知识明心见性才能真正解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