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属龙一生三劫(2001属蛇一生三劫)

误到人间 2023-06-18 12:00:54 互联网

续上文:龙成长中的“六劫”——四曰孤寂劫

龙在弱小的时候,不仅貌不惊人、穷困潦倒、地位卑微,而且喜欢特立独行,在遇到事情时它总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从不轻易附和别人。这种表现使它更加不被别人理解,因此它的朋友很少,多数情况下孤单寂寞,缺少追捧和支持。龙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感到孤独,另一方面也学会了独立决断,学会了冷静处事,学会了坚忍不拔,学会了独当一面。

设例说明:

这就是说,小A因为长得不好看、家里又没钱没地位、常常自顾自地做事、不喜欢拍马屁,所以不招人喜欢。很多人都不跟小A玩,在他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周围人都不热情,在小A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们也不太给面子。小A为此也感到很郁闷,为自己缺少朋友而感到伤心。不过在这种情形下,小A也学会了独立处理事情,锻炼出了超出一般人的做事能力,学会了忍受委屈,学会了坚强面对困难。

实例联想:

大部分优秀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与激烈生活状态给人的表面感受相反,但它们都能够对人成长起到重要的锻炼作用。假如我们把激烈生活状态比做一个大火炉,它对人的锻炼就好比钢铁厂炼钢时的“热锻”;相反,孤独寂寞的生活就好像常温,它对人的锻炼就好比“冷锻”。

尽管两种情况都能够促进人的成长,但是,孤独寂寞的“冷锻”对个体基本素质和忍耐性要求更高,经过“冷锻”以后成长壮大的人更能够经得起挫折和痛苦考验,也更能担当大事,胜任重任。这是因为,激烈生活状态很容易引起人的应激反应,也很容易调动人的情绪、意志和其它内在动力,当外在困难缓解或消失以后,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随之降低或消失了,人们所得到的锻炼也就仅限于应付外在困难获得的那一点进步 。孤独寂寞却有所不同,它在表面上没有给人带来压迫,没有调动人的应激反应,但它却利用时间、空间和人际因素充分调动了人的潜能,让他们拥有了更好的忍耐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选择控制能力。社会学实验早已证明,具有更好忍耐能力和选择控制能力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比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更容易取得更大成就。

前辈优秀人物的实例也能向我们证明,孤独寂寞常常是高手的生存状态:

Ø 丹麦医学家奈尔斯·赖伯格·芬生生来矮小,少年以前常常受到取笑和捉弄,因为打不过高大的对手们,他只有一味地忍受欺辱和委屈,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为了排解自己的孤独,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转向求知,却因此为后来取得重大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Ø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小时候就不爱说话,只是乐于学习和思考,显得与小朋友不太合群。这种学习和思考习惯直接成就了他后来的伟大成果。

Ø 爱因斯坦小时候表现不佳,被成年人嘲笑,被小朋友排挤,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玩。孤独的爱因斯坦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观察和思考,这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从小养成的最好习惯。

Ø 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崇尚脚踏实地工作,不喜欢空谈,平时只能看到他在默默无语地工作,无声的耕耘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Ø 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菲利普·费曼不怎么爱说话,不怎么爱笑,总是一脸严肃,常常整日埋头于科学研究。我们现在看到,在费曼沉静的外表下,有一颗澎湃的心,最终掀起了物理学上的惊涛骇浪。

Ø 在别人看来,英国作家、哲学家、数学家勃兰特·阿瑟·威廉·罗素性格孤僻,生活孤独,他最喜欢阅读、遥望、冥想。但如果不是这样,罗素能够取得巨大的人生成就吗?

Ø 达尔文从小智力平平,成绩极差,沉默寡言,行为怪异。但是,丑小鸭只是其被误解的外表,只有从生物学领域的巨大兴趣和深入探索上,我们才能看出他实际上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所有的事实都已经向我们表明,高手都能够耐得住成长中的孤独寂寞。

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许多孩子迷恋喧哗热闹,害怕孤独,这些孩子要么是缺少理想并缺乏思想,要么是还没有搞清楚高手成长的奥秘。我们还看到许多孩子忍受不了孤独寂寞,于是用很多无聊的方式来排解——比如说无休止地玩电子游戏,比如说漫无目的毫无意义地聊天,甚至有些孩子竟然因为无聊而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孩子都不清楚孤独寂寞的价值,都不明白孤独寂寞对自己的成长有多么重要,都不知道怎样去利用这种孤独寂寞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醒你,这种孤独寂寞的情况也一定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只是或早或晚而已。假如你现在或将来某个时候也遇到了这种孤独寂寞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是抓住这种难得的机遇锻炼自己的心性,明确自己的方向,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还是寻找无聊的排解方式,浪费良好的发展机会,放弃人生的锻炼,甚至沦落为一个庸俗不堪的人?

我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但关键是去踏踏实实地实践。对于那些正在忍受孤独寂寞的孩子,我们要恭喜他们了,坚持下去,正确对待,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取得与你此时的努力相对应的成功!对于那些还没有正确意识到如何去对待孤独寂寞生活状态的孩子,我们在此提醒他们,去关注这种重要的锻炼和成长历程,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