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男孩名字大全2021(宋姓男孩名字大全2023年)

追梦抓梦 2023-06-24 15:46:18 互联网

宋姓男孩起什么名字好听:精选高分有寓意的宋姓男孩的名字

精选高分寓意的宋姓男孩的名字

一、好听高分的宋姓男孩名字

Ⅰ 宋泽舟 [94分]

姓名笔画:17+6=23画出自:1、李处全的《水调歌头》——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赏析:泽:指光泽、润泽、恩泽、恩惠、仁慈的行动。,用作人名意指祥瑞、善良之义;舟:指船。,用作人名意指坚定、专一、决心之义;

Ⅱ 宋仁怀 [100分]

姓名笔画:4+20=24画出自:1、毛直方的《送县尹任满》——能令政事简,罚者怀其仁。赏析:仁:道德范畴;温润;亲爱;恩惠;完美的道德。,用作人名意指仁爱、热心、温文尔雅之义;怀:指包容、安抚、思念、想念、心意。,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宽厚包容、远瞩之义;

二、宋姓男孩高分寓意的名字

Ⅰ 宋岳阳 [100分]

姓名笔画:8+17=25画出自:1、陆游的《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 醉道士》——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赏析:岳:指高大的山、妻的父母或叔伯。,用作人名意指顶天立地、坚定、成就非凡;阳:阳是指太阳。引申为温暖、明亮、带正电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阳是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用作人名意指阳光、开朗、积极向上之义;

Ⅱ 宋悠宇 [95分]

姓名笔画:116=17画出自:1、程俱的《雪中与礼部同舍过葆真宫》——悠然眄天宇,晶莹欲冰彻。赏析:悠:飘扬的样子;闲适,闲散;稳住,控制;久,远,长。,用作人名意指悠然自得、淡然、勇敢之义;宇:屋檐,泛指房屋,也形容人的风度,仪表,如气宇轩昂,美好等之义。,用作人名意指大度、大气、仪表堂堂、俊俏。

高分寓意的宋姓男孩的名字有哪些

给男孩取一个好名字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取名是一件需要专业知识的事情,下面是高分寓意的宋姓男孩的名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起名。

1、宋伦慕:——伦,五行为火,部首为亻,本义:指顺序、条理、明理、杰出、优秀。用作人名意指明理、井井有条、卓越之义;——慕,五行为水,部首为小,本义:指向往、敬仰、敬慕、依恋、思念,如向风慕义。用作人名意指才貌出众、发扬光大、备受尊崇、风度之义;

2、宋樊桐:——桐,五行为木,部首为木,本义:指树木,也叫“荣”,如梧桐树,引申为坚毅,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用作人名意指做事有风范、有气势、坚毅、象征幸福之义;——樊,五行为木,部首为木,本义:指篱笆,也指关鸟兽的笼子。用作人名意指淡泊明志、与世无争之义;

3、宋合运:——运,五行为土,部首为辶,本义:使用,应用,谋划;输送,搬送;转动,移动。用作人名意指时运旺盛、吉祥之义;——合,五行为水,部首为口,本义:1、闭,对拢;2、聚集;3、总共,全;4、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用作人名意指杰出、美好之义;

4、宋昊弘:——弘,五行为水,部首为弓,本义:指扩充,光大;扩大、推广。用作人名意指辉煌、气派、正义之义;——昊,五行为火,部首为日,本义:大,形容广阔无限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胸襟开阔、开明、潇洒之义;

5、宋宪伽:——伽,五行为木,部首为亻,本义:读qié时指沉香或佛寺。读jiā时指一种朝鲜乐器伽倻,有些像中国的筝。用作人名意指心灵平和、宁静、远离尘嚣之义;——宪,五行为水,部首为宀,本义:指宪法,法令;效法,摹仿。用作人名意指自律克己、敬畏之义;

6、宋泓昊:——泓,五行为水,部首为氵,本义:泓碧,指水色清澈碧绿;泓洄,水深而回旋的样子。用作人名意指富有智慧、宏材大略、胸怀博、作风清廉大之义;——昊,五行为火,部首为日,本义:大,形容广阔无限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胸襟开阔、开明、潇洒之义;

声明:本文为 天赐佳名 编辑,图文来源于网络,

燕王指鹿为麟,玉麒麟大战赤兔马,杨志索超斗武演绎专诸刺王僚?

杨志汴京城卖刀,杀了泼皮没毛大虫牛二,请地方邻舍众人作证,一齐到开封府出首。天汉洲桥的百姓认为杨志是个好汉,几个大户凑钱替杨志开脱。开封府尹断了杨志因斗殴伤人,唤文匠刺了金印,脊杖二十,送配至大名府充军。

押解杨志的两个公人名叫张龙、赵虎,这是书中第二次出现解差的姓名,第一次是押解林冲的董超、薛霸。同是开封府断案,为何这回是张龙、赵虎押解。杨志此去大名府,又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水浒传》中的大名府究竟写的是哪里,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又会是谁呢?

明承宋祚,张龙赵虎寓意明朝皇帝与藩王

《大宋宣和遗事》中,杨志是在颍州等候孙立时,卖刀杀了一个恶少。颍州府断杨志发配僺州,途中,孙立带着结义兄弟赶到,杀了解差,上了太行山。这是宣和二年(1120)年发生的故事。

到了这年五月,大名府留守梁师宝派马安国押送十万贯珍珠奇宝,赶奔汴京,贺六月初一蔡太师生辰。途中,被铁天王晁盖带人劫走。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便来到太行山梁山泺落草,与杨志等十二个结义指使会合。

蓝本故事中,没有杨志发配大名府这一节,青面兽也没有押运过生辰纲。大名府的留守固然姓梁,但却不叫梁中书。那么,施耐庵借用《大宋宣和遗事》这段故事写梁山好汉,为何要作这样的“魔改”,仅仅只是避免抄袭吗?这个疑问,咱们先从张龙、赵虎这两个虚构的解差说起。

张姓,是出现在《水浒传》中次数非常多的姓氏之一。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梁山好汉行走江湖,隐姓瞒名时,几乎都冒充姓张的。比如,王进私走延安府,来到史家庄时对史太公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今来消折了本钱,无可营用,要去延安府投奔亲眷”。

鲁达打死郑屠,逃到雁门县,在十字街看捉拿他的海捕文书。金老突然出现,从背后抱住鲁达,叫声:“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此后,还有林冲在朱贵酒店说:“小人自姓张”,宋江在清风山被刘高捉拿,说自己是郓城张三。……李逵沂岭杀虎,在曹大户庄上自称“张大胆”,吴用计赚玉麒麟,取名叫张用,等等。

梁山好汉为何总是以张为姓呢?原来,张、柳、鬼(赤发鬼)、井(井木犴)等等都说的是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既是朱元璋填平燕雀湖建南京皇城的寓意,又是燕王的隐喻,更是大明国运的代称。大明尚赤,是火德运。“水浒”之意,便是以水克火,施耐庵预言大明亡于“水”。

张宿即张月鹿,《水浒传》暗写的靖难之役,就是大明逐鹿。张姓又源自姬姓,与朱元璋同根同源。如此,张龙,就是大明皇帝的隐喻。

赵姓,同源源自姬姓,秦始皇名赵氏赢姓,名赵政。《水浒传》中所写的,其实有“赢”的寓意。淫,是被水所淹没淫浸之意,大明皇宫建在水中(燕雀湖),其实就是“水浒”。

《水浒传》以北宋赵姓为文本故事,真正写的是明朝藩镇之乱。施耐庵理清了宋与明的关系,在书中暗示:明承宋祚。朱元璋曾经在小明王韩林儿的旗下,很长一段时间,用的是韩宋“龙凤”年号,还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蜈蚣岭的来历)。

宋姓的一支来自韩姓,因而,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就号称宋徽宗的八世孙,韩林儿便是九世孙。故而,施耐庵把端王(宋徽宗)叫做“九大王”。韩林儿是小明王,朱元璋是大明皇帝,施耐庵便借了一个“明”字,在第一回书中暗示:明承宋祚。

梁山好汉中有百胜将韩滔,很多读者不明其意,韩滔没有打过胜仗,为何叫做“百胜将”。其实,“韩滔”这个名字中,所隐藏的是小明王之死。

张龙、赵虎是这样的寓意,那么,龙指的是皇帝,虎则比皇帝低一等,那就藩王。张龙、赵虎押解杨志充军大名府,其实是燕王之藩。因为,大名府写的就是梁山。

梁中书名世杰,他就是隐藏在梁山燕王

一路无话,张龙、赵虎把杨志押解到了大名府。书中交代:“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大名府的留守叫做梁中书,讳世杰。《大宋宣和遗事》中,大名府留守名叫梁师宝,为何施耐庵保留了梁姓,去掉“师宝”而虚构了“中书”、“世杰”呢?

以北宋为北京,大名府是四京之一北京。于是,施耐庵便借用了这一符码,以北宋的北京写大明的北京。因此,便保留了梁姓,大名府的留守名世杰,字中书。梁,即梁山之梁。《水浒传》中的梁山,既不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太行山梁山泺,更不是现实中的山东梁山县的梁山,而是写的石景山。

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多次,石景山古称梁山,梁山之东是北京,故而是《水浒传》中的山东、泰山。林冲在朱贵酒店题反诗“京国显英雄”、“威镇泰山东”,镇住的正是梁山之东的大明都城。五岳以泰山为独尊,大明北京为紫薇宫下之紫禁城,天子所居,当然是五岳独尊,天下独尊了。

五岳,在书中暗喻朱元璋家“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五雷天罡正法便是五行之雷。但凡书中“五”为单独数词时,都是说的朱家皇室之五行字辈,燕王朱棣是木字辈,“遇林而起”等所有的“林”,都是燕王的隐喻符码。书中多次写“五岳”,不是实写五座名山,而是暗喻朱元璋家。

施耐庵保留梁师宝的“梁”,就是以梁中书把大名府替换为“北京”。

梁中书名世杰,这个名讳出自《广韵》对“杰”的注解:“傑,梁四公子名䨲傑也。”《广韵》又注:“䨲(nóu),兔子”。兔,即为月象,书中反复以“十五”写月,暗喻的就是大明。也就是说,梁中书即“四公子”,朱元璋家的四公子就是燕王朱棣。

世,指的是嫡长子,《尔雅》说:“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这句话,《释名》解释道:“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父亲的兄弟先出生,就叫做世父,世父即嫡传世子。“梁世杰”,即朱家之世父。

燕王朱棣既不是孝慈高皇后嫡出,更不是家中长子,施耐庵以“世杰”这个虚构的名字,揭露《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的谎言,朱棣把自己打扮成了“世父”。《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说:“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 ,次上,次周定王橚”。

永乐皇帝不否认自己是家中的老四,到了朱元璋驾崩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时,前面的三个兄长都已经去世,建文四年(1402年)夺得帝位时,朱棣便以“世父”自居,由老四升为嫡长子。因此,当同母弟周王朱橚被解救出了时,《明实录》中便以朱橚之口,称燕王为“大兄”。

十分矛盾的是,同在《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记载建文帝与齐泰、黄子澄商议削藩时,却又是这样写的:“周,燕之母弟,取周,剪燕之手足”。燕王、周王才是同母弟,前面三位才是孝慈高皇后的嫡出。

梁世杰,字中书,书中很少称其名讳,此后一直写的是“梁中书”。“梁中书”,谐音“梁中鼠”、“梁中叔”。燕王居梁山之东,梁山其实也就暗喻了大明都城北京。燕王属鼠,是建文帝的四叔,故而,“梁中书”就是隐藏在《水浒传》中的燕王。

以梁中书、梁世杰来解读梁山,又是一条梁山写的是北京,不是山东梁山,也不是太行山梁山的有力证据。

梁中书因牛二大喜,抬举杨志做副牌是何寓意

杨志押解到了大名府,书中又交代道,梁中书“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蔡京是梁中书的泰山,也是说的梁山,蔡京这个名字,隐藏的是大明迁都。为什么呢?蔡,即古代占卜用的大龟。蔡京即“龟京”,朱棣自称玄武转世,玄武即龟蛇之体。

有关“蔡”的解读,只有等梁山好汉时迁出场时,才能说得更清楚,这里先讲杨志的故事,且按下蔡京不表。

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朱元璋“封建诸子”,朱棣为燕王。洪武十三年三月初十,燕王之国。《水浒传》中说,“当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厅,两个公 人解杨志到留守司厅前,呈上开封府公文。”这里,施耐庵运用了“诗禅”隐语中的减损法,月日各减去“一”,暗示了燕王之藩的日子。这样的笔法,后文书中还有不少。

梁中书在汴京时,认得杨志,又听说杨志不为高太尉所用,卖刀杀了牛二,大喜。梁中书喜从何来?

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高太尉有朱元璋的隐喻。杨志不为高太尉所用,正是朱元璋没有把选定朱棣为皇位继承人,远远地“跌配”到了边塞。这样的遭遇不是“大喜”,而应当是“大忧”。梁中书大喜的原因,其实是杨志杀了牛二。

前一篇文章中,解读了牛二。这个人物隐喻了两个皇帝一个皇后,以及一个藩王。两个皇帝和一个藩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朱棣第二子汉王朱高煦,他们分别是大唐和大明的天策上将。天策上将的出现,意味着藩王造反,玄武门之变爆发。《水浒传》中称,明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场玄武门之变。

梁中书既然是燕王的隐喻,杨志带来了牛二的情况,这才是其“大喜”,而且抬举杨志的原因所在。早有预谋的燕王,正想效仿唐朝太宗文皇帝以武力夺位。故而,朱棣的谥号就是“太宗文皇帝”。书中说,梁中书“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燕王是明初九大亲王藩王中势力最强大的,时刻准备起兵谋反,却只等待一场“及时雨”。

但是,“牛二”中有他的儿子朱高煦,这可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的皇次子。朱高煦被杀,燕王能“大喜”吗?后文书中,将讲到林冲在梁山策划“三足鼎立”,这个寓意就是永乐年间,朱高煦联络朱高燧与朱高炽争夺嫡位,朱高燧还试图下毒毒杀父亲永乐皇帝。

到了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高煦反”,朱高煦自称天策上将,试图效仿父亲夺取侄子皇位。明宣宗朱瞻基是永乐皇帝指定的隔代接班人,“牛二”要夺侄子之位而未能成功,“梁中书”当然大喜了。

参与“三足鼎立”的朱高燧封赵王,前面所讲的赵虎,其实也隐伏了林冲的“三足鼎立”。《水浒传》中写到了朱高燧下毒,宣德皇帝剪除朱高煦,朱高煦入瓮被炙杀的历史——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梁中书大喜,便给杨志开了枷,留在厅前使用。见杨志十分勤谨,便有心抬举他做个军中副牌。永乐年间,效仿建文时期的牌册制,以牌令宣政,赐金牌银牌以奖慰流官等勤谨官吏。《水浒传》中,多次写到“牌”,“丹书铁券”便是最大的“牌”。

梁中书要抬举杨志做副牌,等于是授予银牌。那么,梁中书又是以什么样的手段,抬举青面兽杨志呢?

东郭争功,梁中书为何要以杨志取代周谨

梁中书要抬举杨志做军中副牌,军,在《水浒传》中是“军州”的意思。《说文解字》注:“军,圜围也。”施耐庵写“军”、“郓”,其实意出于“圜”。圜,天体也,《周易·说卦》云:“乾为天,为圜”。《吕氏春秋·圜道》说:“圜,天道也”,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就出自“圜”。

圜,谐音猿,开篇词《南吕·玉娇枝》中有“拟穷猿择木”,寓意朱元璋封建诸子,导致藩镇之乱,木字辈的人做了皇帝,大明便是“穷猿”。猿指代猴,大明建立于猴年(戊申)。梁中书抬举杨志做军中副牌,即大明封藩的暗喻。

要抬举一个配军,恐不服众,梁中书想了一个办法,安排一场比武展示杨志武艺。杨志十分感激梁中书的抬举,说:“小人应过武举出身,曾做殿司府制使职役。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日蒙恩相抬举,如拨云见日一般,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十八般武艺,并不是纯粹写武艺,而是隐藏了“艺祖”,也就是太祖武德皇帝。艺祖,说的是赵匡胤,但却是借北宋的“香孩儿”写明朝太祖,朱元璋也是香孩儿。开篇故事中写香孩儿,史料出自《宋史·太祖本纪》,更符合《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朱元璋因“天香”出世,这朝天子出世时才是真正的“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朱元璋因“天香”出世这段历史,我已经解读过多次,后来,《西游记》、《红楼梦》都以这段史料为核心寓意,接着《水浒传》写大明封建史的衰亡。

十八,半数是九,寓意明初九大藩王。故而,第一个学十八般武艺的是九纹龙。朱元璋因她母亲梦中在舍南麦场吃了一粒冷香丸,于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子丑之时生下了朱重八,十八般武艺,暗喻的是朱元璋。

宋朝总共传了十八代皇帝,施耐庵恐怕预言明朝也到此为止。

第二天,梁中书率领大名府官军来到东郭校场,下令叫唤副牌军周谨与杨志比武。梁中书吩咐杨志“如若赢得,便迁你充其职役”。于是,两人开始斗武,杨志枪法远高于周谨,比箭也是大获全胜。周谨被杨志射伤,梁中书大喜,赶紧叫军政司,要以杨志替了周谨职役。

那么,梁中书为何偏偏挑中了周谨与杨志比武,为何专以杨志替换周谨呢?

朱元璋家是颛顼之苗裔,周武王封建姬姓家族时,朱家元祖被封在了邾。邾国是子爵国,故称邾子国,这个诸侯国被《西游记》写成了朱紫国。朱元璋与周武王同根同源,因而,“封建诸子”效仿的是周制。四大名著不约而同地共用了这段历史,以古喻今,预言“封建必亡”。

谨,谐音“金”、“锦”、“景”。金,是朱元璋这一脉的出身,他们家是“元籍淘金户”,梁山有金沙滩,就是朱元璋家史的隐喻。锦,是梁山好汉锦毛虎、锦豹子,林冲女使锦儿之“锦”,在解读“白衣秀士王伦”时,已经交代了“锦”的寓意。景,即景阳冈之“景”,后文书中,将解读“景阳冈”,说的也是靖难之役。

以“杨”代“周”,寓意木字辈的燕王取代了大明皇位。

指鹿为麟,玉麒麟大战赤兔马

却说梁中书正要以杨志替换周谨,军官班中闪出了正牌军急先锋索超。索超是周谨的师父,不服杨志,要与青面兽比武。大名府马军都监天王李成也从将台上下来,支持索超挽回大名府将官颜面。梁中书一心要抬举杨志,又要服众,便同意了索超的挑战。

梁中书已经赠送给杨志一副盔甲,眼见索超挑战,便又把自己的坐骑借给了杨志。李成这边叫过索超,把自己的披挂和一匹贯曾上阵的战马也借与索超。索超披挂停当,手持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书中写道:看那马时,又是一匹好马。但见:

“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冲得阵,跳得溪,喜战鼓,性如君子;负得重,走得远,惯嘶风,必是龙媒。胜如伍相梨花马,赛过秦王白玉驹。”

这匹马是雪白马,暗指建文帝,《水浒传》中所有的“雪”,都是雪花大蛇的“雪”,建文帝出生于蛇年大雪节,就是龙虎山上朝洪太尉喷毒气的雪花大蛇。

色按庚辛:指的是玄武之地,也就是燕王所在的北平,后来的大明都城北京。南山白额虎:指的是燕王来自南方。

北海玉麒麟:那就更是点明了北京。玉麒麟,就是梁山好汉卢俊义的绰号,卢员外之所以姓卢,出自“积芦灰以止”的女娲炼石补天神话。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读了书中不断写到的芦苇,到卢俊义的故事中,还将以“芦花丛中一扁舟”继续揭秘玉麒麟卢俊义的真实身份。

这匹马是“龙媒”,也就是书中不断写到的“王婆”,寓意皇位传承。

胜如伍相梨花马:这两句话是这篇瘦词的点睛之笔。伍相,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伍员。伍员为报亲仇,逃到了吴国。了解到吴国王位传承出了问题,伍员便豢养刺客专诸,帮助公子姬光刺杀了吴王僚,扶姬光为王,这就是吴王阊闾。伍子胥以吴国之力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

朱元璋本出姬姓,是在吴王的位置上进位为皇的,伍相,就是隐喻的这个吴王。后文书中,还将以“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暗喻朱元璋的这段历史。伍员,字子胥,因封在申地,又叫申胥。大明建立于戊申年,以伍相形容玉麒麟,一笔点到了大明。

公子姬光的父亲叫诸樊,有三个兄弟:余祭、夷、季札。诸樊认为三弟季札贤能,便要把王位传给他。季札不愿意做吴王,便隐匿而去。诸樊死后,传位与余祭,余祭传位与夷。夷死后,其子僚违背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没有把王位归还给诸樊的嫡子公子姬光。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专诸鱼藏剑,刺杀王僚的故事。

这段故事,早就写在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回书中,沧州牢城隐藏着专诸、豫让、聂政、荆轲四大刺客。而林冲、陆虞候樊楼饮酒,也出自“伍相”的这段传奇。

“开篇引首”中,写北宋皇位传承时,有这样一段话:“(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这段话与伍相涉及到的王僚篡位历史若合神契,都是违背先王(杜太后)盟约的谋朝篡位。

赛过秦王白玉驹: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就是杨志卖刀杀掉的”牛二“。李世民是大唐的太宗文皇帝,朱棣则是大明的太宗文皇帝,这一笔,借喻的是永乐皇帝。

玉麒麟还有一个深刻的寓意,《明实录·太宗文皇帝》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榜葛剌国给永乐皇帝献瑞,进攻长颈鹿以冒充麒麟。朱棣为祈祥瑞,指鹿为麟,煞有介事地命沈度画“麒麟应瑞图”,写麒麟赋。玉麒麟,暗喻的是永乐皇帝朱棣。

天王李成的战马是玉麒麟,那么,梁中书借给杨志的马又是什么马呢?书中写道:“鬃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侵晨临紫塞,马蹄迸四点寒星;日暮转沙堤,就地滚一团火块。休言南极神驹,真乃寿亭赤兔。”

原来,这是一匹赤兔马。那么,杨志为何骑着一匹赤兔马与索超争功,赤兔马究竟是何寓意,为何是赤兔马迎战玉麒麟?大名府有天王李成,大刀闻达,梁山却有天王晁盖,大刀关胜,这是怎么回事呢?

欲知端的,且看下文分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