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开头的成语(策开头的成语)

若即若离 2023-06-13 19:53:31 用户分享

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叠字词,一种将字重复使用后形成的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四川话里面也少不了叠字词,今天主要聊聊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说明:

1.四川话对应的字与音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选择了最接近的,如有疏漏,在此先抱歉。

2.括号内是四川话对应发音,以汉语拼音标注,先标注拼音本调,后标注声调1-4声。

一、单叠字词

奏奏(zou4zou4):塞子。例:把这个奏奏奏到那个洞洞头去。

锔锔(ju1ju1):尖刺或尖锐物体。例:这个锔锔锔得人好痛。

卡卡/旮旮(ka1ka1):角落。例:门卡卡、山卡卡。

圿圿(jia2jia2):污垢。例:搓(qu2)圿圿(意思是搓掉身上的污垢)。

朒朒(ga3ga3):肉。例:吃朒朒。

莽莽(mang1mang1):饭。例:吃莽莽。

粑粑/耙耙(ba1ba1):糕点类食物通称,煎的、炸的、煮的、蒸的各类糕点都这么说。如:汤圆、猪儿粑、鸭儿粑等。

粑粑/耙耙(ba3ba3):大便。例:屙粑粑。

嬢嬢(niang1niang1):阿姨。例:嬢嬢你来坐嘛!

广广(guang3guang3):陌生人。例:再不听话就把你抱给那个广广。

搅搅(gao3gao3):糊状物。例:稀泥搅搅。

索索(suo4suo4):绳子。例:帮我递一根索索过来。

耍耍(shua3shua3):不当一回事,玩耍一样。例:打耍耍牌。

刻刻(ke4ke4):刻画出的界限痕迹。例:你不准超过这个刻刻。

二、含儿化音

有的儿化音不明显,不读出儿化音也可以。

滚滚儿(gun3gun3er):车轮。例:你车子这个滚滚儿都没得气了。

响响儿(xiang3xiang3er):哨子,任何可以用嘴吹出尖锐哨声的小物件都可以称为响响儿。

丁丁儿(di1di1er):很少。例:你太抠了吧,就分这么一丁丁儿给我。

哈哈儿(ha1ha1er):一会儿。例:你等一哈哈儿,我马上就来。

心心儿(xin1xin1er):物体内部,中间。例:把这个苦瓜心心儿抠来甩了。

头头儿(tou2tou2er):开头部分。例:择(ce4)菜要把头头儿择来甩了。

巅巅儿(dian1dian1er):物体尖端部位。例:手指姆巅巅儿。

将将儿(jiang1jiang1er):刚刚,刚才,强调时间。例:你找的人将将儿才走。

溜溜儿(liu1liu1er):量词,长条物品如布、纸等。例:撕一溜溜儿下来不关事。

恰恰儿(qia4qia4er):刚刚好,强调时机。例:老师点名的时候,我恰恰儿垄(long3到)。

钻钻儿(zuan1zuan1er):套头无袖单衣,也可指打牌输得很惨。例:今天有点冷,穿件钻钻再出去。

三、ABB式

一般是形容词,后面通常会加上“的”字。

悬吊吊(xuan2diao4diao4):不稳定,不确定,也指做事不牢靠。例:癞疙宝吃豇豆——悬吊吊的。

焉呆呆(yan1dai1dai1):没有精神。例:一到上课就焉呆呆的。

飞叉叉(fei1ca1ca1):形容动作迅猛。例:小明刚做完作业就飞叉叉地跑了。

风号号(feng1hao1hao1):有冷风吹过,形容很冷。例:这屋头咋个风号号的哦,肯定是窗子没关垄(long3到位)。

火熛熛(huo1piao3piao3):火辣辣。例:手指姆遭烫得火熛熛的。

阴悄悄(yin1qiao1qiao1):偷偷地。例:做事阴悄悄的。

光胴胴(guang1dong4dong4):上半身。例:你这样光胴胴咋个要的。

光叉叉(guang1ca1ca1):下半身。例:光叉叉,羞羞羞。

白生生(bei1sen1sen1):很白净。例:这个娃儿长得白生生的。

滑便便(hua1bia3bia3):滑腻。例:这双筷子滑便便的。

肥胧胧(fei2long1long1):肥硕。例:这头猪长得肥胧胧的。

廋胯胯(sou4kua3kua3):瘦削。例:这只鸡廋胯胯的。

黑黢黢(he1qu1qu1):很暗,很黑。例:今天晚上没得月亮,外头黑黢黢的。

哈挫挫(ha3cuo2cuo2):傻,愚蠢。例:不要只晓得哈挫挫的做事。

四:AAB式

一般为名词。

背背裤(bei1bei1ku4):吊带裤。例:你不适合穿背背裤

叉叉裤(ca3ca3ku4):开裆裤。例:两岁了还在穿叉叉裤啊!

撮撮帽(co2co2mao2):带帽沿的帽子,如鸭舌帽。例:帮我买一顶撮撮帽。

板板车(ban3ban3cei1):平板车。

抨抨椅(pen1pen1yi3):有靠背的椅子。

梭梭板(suo1suo1ban3):滑梯。

巴巴掌(ba1ba1zhang3):鼓掌。例:拍巴巴掌。

藤藤菜(teng2teng2cai4):空心菜。

四川话肯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叠字词,欢迎大家一起到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四川方言词典》

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叠字词,一种将字重复使用后形成的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四川话里面也少不了叠字词,今天主要聊聊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说明:

1.四川话对应的字与音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选择了最接近的,如有疏漏,在此先抱歉。

2.括号内是四川话对应发音,以汉语拼音标注,先标注拼音本调,后标注声调1-4声。

一、单叠字词

奏奏(zou4zou4):塞子。例:把这个奏奏奏到那个洞洞头去。

锔锔(ju1ju1):尖刺或尖锐物体。例:这个锔锔锔得人好痛。

卡卡/旮旮(ka1ka1):角落。例:门卡卡、山卡卡。

圿圿(jia2jia2):污垢。例:搓(qu2)圿圿(意思是搓掉身上的污垢)。

朒朒(ga3ga3):肉。例:吃朒朒。

莽莽(mang1mang1):饭。例:吃莽莽。

粑粑/耙耙(ba1ba1):糕点类食物通称,煎的、炸的、煮的、蒸的各类糕点都这么说。如:汤圆、猪儿粑、鸭儿粑等。

粑粑/耙耙(ba3ba3):大便。例:屙粑粑。

嬢嬢(niang1niang1):阿姨。例:嬢嬢你来坐嘛!

广广(guang3guang3):陌生人。例:再不听话就把你抱给那个广广。

搅搅(gao3gao3):糊状物。例:稀泥搅搅。

索索(suo4suo4):绳子。例:帮我递一根索索过来。

耍耍(shua3shua3):不当一回事,玩耍一样。例:打耍耍牌。

刻刻(ke4ke4):刻画出的界限痕迹。例:你不准超过这个刻刻。

二、含儿化音

有的儿化音不明显,不读出儿化音也可以。

滚滚儿(gun3gun3er):车轮。例:你车子这个滚滚儿都没得气了。

响响儿(xiang3xiang3er):哨子,任何可以用嘴吹出尖锐哨声的小物件都可以称为响响儿。

丁丁儿(di1di1er):很少。例:你太抠了吧,就分这么一丁丁儿给我。

哈哈儿(ha1ha1er):一会儿。例:你等一哈哈儿,我马上就来。

心心儿(xin1xin1er):物体内部,中间。例:把这个苦瓜心心儿抠来甩了。

头头儿(tou2tou2er):开头部分。例:择(ce4)菜要把头头儿择来甩了。

巅巅儿(dian1dian1er):物体尖端部位。例:手指姆巅巅儿。

将将儿(jiang1jiang1er):刚刚,刚才,强调时间。例:你找的人将将儿才走。

溜溜儿(liu1liu1er):量词,长条物品如布、纸等。例:撕一溜溜儿下来不关事。

恰恰儿(qia4qia4er):刚刚好,强调时机。例:老师点名的时候,我恰恰儿垄(long3到)。

钻钻儿(zuan1zuan1er):套头无袖单衣,也可指打牌输得很惨。例:今天有点冷,穿件钻钻再出去。

三、ABB式

一般是形容词,后面通常会加上“的”字。

悬吊吊(xuan2diao4diao4):不稳定,不确定,也指做事不牢靠。例:癞疙宝吃豇豆——悬吊吊的。

焉呆呆(yan1dai1dai1):没有精神。例:一到上课就焉呆呆的。

飞叉叉(fei1ca1ca1):形容动作迅猛。例:小明刚做完作业就飞叉叉地跑了。

风号号(feng1hao1hao1):有冷风吹过,形容很冷。例:这屋头咋个风号号的哦,肯定是窗子没关垄(long3到位)。

火熛熛(huo1piao3piao3):火辣辣。例:手指姆遭烫得火熛熛的。

阴悄悄(yin1qiao1qiao1):偷偷地。例:做事阴悄悄的。

光胴胴(guang1dong4dong4):上半身。例:你这样光胴胴咋个要的。

光叉叉(guang1ca1ca1):下半身。例:光叉叉,羞羞羞。

白生生(bei1sen1sen1):很白净。例:这个娃儿长得白生生的。

滑便便(hua1bia3bia3):滑腻。例:这双筷子滑便便的。

肥胧胧(fei2long1long1):肥硕。例:这头猪长得肥胧胧的。

廋胯胯(sou4kua3kua3):瘦削。例:这只鸡廋胯胯的。

黑黢黢(he1qu1qu1):很暗,很黑。例:今天晚上没得月亮,外头黑黢黢的。

哈挫挫(ha3cuo2cuo2):傻,愚蠢。例:不要只晓得哈挫挫的做事。

四:AAB式

一般为名词。

背背裤(bei1bei1ku4):吊带裤。例:你不适合穿背背裤

叉叉裤(ca3ca3ku4):开裆裤。例:两岁了还在穿叉叉裤啊!

撮撮帽(co2co2mao2):带帽沿的帽子,如鸭舌帽。例:帮我买一顶撮撮帽。

板板车(ban3ban3cei1):平板车。

抨抨椅(pen1pen1yi3):有靠背的椅子。

梭梭板(suo1suo1ban3):滑梯。

巴巴掌(ba1ba1zhang3):鼓掌。例:拍巴巴掌。

藤藤菜(teng2teng2cai4):空心菜。

四川话肯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叠字词,欢迎大家一起到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四川方言词典》

运筹帷幄意思介绍 运筹帷幄出自什么典故

运筹帷幄这个成语应该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不管是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电视里都能经常听见,那你知道运筹帷幄背后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下运筹帷幄的典故出处,其实这个历史背景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刘巴原本并不想加入刘备,但是曹操败走赤壁,再加上诸葛亮的几番全靠最终还是把刘巴招入靡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诸葛亮、刘备和刘巴。原文如下:

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备闻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备又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飞曾经在刘巴家中留宿,但刘巴却不愿意和他说话,张飞非常气愤。诸葛亮对刘巴说:“虽说张飞是个武夫,但他非常仰慕先生您。而今我家主公正在召集文武,准备成就一番大事。先生您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稍稍放低点身段吧?”刘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该广交四海英雄,怎么能让我去与一介武夫去交谈呢?”

刘备听说此事后大怒,说:“我要平定天下,而刘巴却只知道捣乱;他原本是想着向北走的,而是从我这里路过而已,怎么会协助我成就大事呢?”过了一会儿,刘备又说:“刘巴才智超绝,只有我才会任用他,其他人还真不行。”诸葛亮也表示:“如果是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我远不如刘巴。至于擂响战鼓,会集军门,使百姓们个个奋勇争先,那就不知道谁稍占上风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是由文中诸葛亮口中的“运筹策于帷幄之中”演变而来,叫做“运筹帷幄”,意为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

刘巴这个人物,是汉末荆州的一位奇士。曹操占据荆州时,曾派他去说服荆州南部数郡的官员。但刘巴的这项使命进行到一半时,曹操兵败赤壁,不得不退出了荆州,这让刘巴的处境非常尴尬。当时,诸葛亮曾写信给刘巴,希望他能归顺刘备,但遭到刘巴的拒绝。为了避开刘备,刘巴离开荆州去往交州,后来又到了益州,成了刘璋的下属。

刘备夺取益州后,听说刘巴就在成都城中,特意下令不准伤害刘巴,张飞也亲自来到刘巴家中探望,并在其家中留宿,目的就一个,让这位贤士归顺刘备。可刘巴却完全不给张飞面子,爱理不理,使张飞非常难堪。诸葛亮前去调解,又遭到刘巴的反驳。此时后来被刘备知晓,非常生气。从“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之语来判断,刘备当时一度起了除掉刘巴的念头。

不过,刘备马上又说出了“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之语,不但既往不咎,而且坚定了一定要将刘巴请来的信念。这也看得出刘备的容人之量和求贤若渴之心。这时候诸葛亮又在一旁敲边鼓,最终刘巴终于成为刘备集团的一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