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意思(凝的意思解释)

煮酒送别 2023-06-14 06:35:38 网友上传

《诫子书》单字解析15:淡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今天,继续解析《诫子书》:“淡”

淡 dàn

“三点水”首笔点画为撇点,不要写重,角度略平,出锋勿长;第二个点画位于首点收笔的下方起笔,上粗下细,稍带弧度,收笔引带下一笔画;下面点笔紧凑上靠(因右部有长撇,紧凑以避右),收笔指向延长线不要超过首点外沿;右部小撇起笔露锋,勿重,收笔可作顿笔不出锋,横撇不要写大,撇笔指向与小撇不同;横画露锋轻入,勿重,稍抗肩;长撇与横画虚接,舒展有力,注意弯度;里面“八”字不要写重,注意末笔弯钩的写法;“工”字不要写高,上窄写宽,收笔稍下拉;下部“口”字形体稍扁,上宽下窄,端庄稳重。

话说三遍淡如水

文丨刘旭刚

有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学生问老师:“老师,啰嗦这个词怎么解释?”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啰嗦”二字,接着慢慢腾腾地说:“啰嗦、啰嗦嘛,就是讲话啰啰嗦嗦,拖泥带水、啰里啰嗦,绵绵不断,叨叨不绝,没完没了。讲一些没有价值的话,没有用的话,多余的话,就是言多,语多。总的来说,啰嗦的意思,就是说话不干脆,不利索。也就是说,啰嗦者,麻烦也;麻烦也,令人心烦、令人讨厌。”同学笑着说:“老师,从您的言谈中,我理解了什么叫啰嗦。”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啰嗦的老师,但把自己当智者,生怕别人听不懂,讲起话来没完没了、翻来覆去,令人心烦、让人生厌的说话者却大有人在。

我们听高水平的领导讲话,受益匪浅,心悦诚服,打心眼里赞佩,敬重之心会油然而生。但也有一些单位的领导,无论是在平常工作中与部属谈心谈话,还是在大会小会上作报告提要求,本来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意思,非要东拉西扯,反反复复的讲,没完没了的讲,高谈阔论,长篇大论,让人心生厌烦。这样的领导,婆婆妈妈、磨磨唧唧,不会有太高的威望,通常会落下“真啰嗦”的不好口碑。

不少人都听过《打电话》这段相声,通过讲述一个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却很啰嗦,最后甚至还耽误了看戏的时间。

相声用幽默诙谐、讽刺辛辣的语言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嗦,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辛辣绝妙的讽刺。笑过之后,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说话要简洁明了,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有的人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思维跳跃,逻辑不清,抓不住要领,啰里啰嗦讲了半天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有的人在向服务工作人员咨询问题时,不是想好了再问,而是想到哪问到哪,刚问完一个问题转身又想起一个问题,回过头来接着问,啰啰嗦嗦问个没玩,牵涉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影响了为他人服务的时间。有的人在给朋友打电话时,不管对方是否在忙着做一些事情,是否有闲暇时间聊天,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张家长、李家短,聊这聊那说个没完,让朋友很是为难,不得不婉然停止聊天,挂断电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像这样啰嗦的人并不鲜见。

在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脾气大,不好管。这与孩子正处青春期,存在逆反心理有关,也与家长管教方法不当,说话啰嗦不无关联。叮嘱孩子一件事,生怕记不住,说了一遍又一遍,惹得孩子很不耐烦,“别说了,记住了!”给孩子讲同样的道理,今天讲明天讲,反反复复讲,惹得孩子很心烦,“老一套,别讲了!”批评孩子做错了事,横加指责、大声训斥,没完没了的唠叨,惹得孩子怒气冲冲,“别嚷了,不用你管!”作为家长应当好好反思,自己是否有唠叨的毛病,为了培养好孩子,说话可不能太啰嗦。

说话啰嗦的人,多数是在不自觉中养成的一种讲话风格、说话习惯。心理学家对这样的人做了性格上的研究,发现他们通常爱打断别人说的话,希望谈话的方式是以“自我”为主,就算别人把话题引过来了,也会把话题抢到自身上来。他们自己的注意力分散,说话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刚刚说的是什么,然后一再重复说过的话,或者就是已经说过多遍的事情。他们说话的时候特别快,就像下倾盆大雨一样,喋喋不休,连续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别人想说什么,也不会给说话的机会,让人感到过分热心,难以应付。他们对于某件事情,虽然不了解情况,却不懂装懂,非要摆出很内行的样子。他们有时候说话思维混乱,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会突然说到另外一件事情,条理不清,没有逻辑。他们说话有时会觉得比别人说的更有趣,自行得意,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更令人生厌的是,他们讲话东拉西扯,说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或者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东西。人们不妨对对号,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性格特征,有没有爱唠叨的毛病,千万不要成为一个啰嗦之人。

古人云:“话说三遍淡如水,驴叫三遍也噘嘴。”这是在告诫人们,同一内容的话说上多遍,就会像清水一样淡而无味,讲话不宜重复啰嗦。话说的啰嗦,看似个人性格习惯使然,是生活中的小事,其实不然。领导讲话啰嗦,没人爱听,威信不高,推动工作就会大打折扣。人与人交往,如果你是一个啰嗦之人,占用别人过多的时间,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经常会遇到尴尬,没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在家里也是如此,夫妻双方有一个人整天唠唠叨叨、啰啰嗦嗦,另一方必然反感,会影响到家庭和谐。要是用啰嗦的方法教育孩子,肯定会遭到逆反,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说,讲话啰嗦不是个人的小事,应当防止养成不好的习惯,克服说话啰嗦的毛病。心理学家给出的方法是:

要有自知之明。有许多人说话啰里啰嗦,但他们自己还觉得很精干利索,说的条条是道,简单明了,这都是没有自我认知造成的。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对亲朋好友的善意提醒要予以重视,真正感觉到自己说话啰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不好的习惯。

要注重博学多思。言为心声,说话啰嗦就代表自己的内心不清楚,思维不条理,学识不渊博,要做到说话不啰嗦,就要从内在的因素改起,加强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控制说话的欲望。有许多时候,一些人也知道自己啰嗦,但是到了说的时候,就总想表达,越想说明白就要多说。实际上说的越多,就越显啰嗦。应以听为主,少说一点,这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要做到谦虚谨慎。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没有十足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要轻易开口,更不要抢着别人的话说。自以为什么都懂就会总想表现,因为说不清楚就会导致啰嗦,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的人最令人反感。

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纠正。平时应加强讲话言简意赅的训练。简单的事情,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讲两句话;复杂的问题,事先打好“腹稿”,反复推敲,讲究思维逻辑,用最精炼的话表达清楚。这是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应在实践中多学习,多看别人是怎么利索表达的,观察、学习、实践,是改变啰嗦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要从娃娃抓起。一个人说话啰嗦,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就是从小养成的不好习惯。要想使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说话不啰嗦,就要从小注意培养讲话精炼的好习惯。比如,当父母平常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不自觉地“跑题”了,要及时提醒孩子,使其及时回到所讲的话题上来。要让孩子做到毎次只讲一件事情,讲完后,再讲另外一件事情。就像吃饭一样,说话也要一句一句地说,不能抢,不能急;故事要一个一个地讲,不能混在一起讲。否则,不但让人听不清所讲的重点事件和中心意思,还会使原本简短有趣的故事变得繁冗拖沓,让人生厌,使人费解。只要孩子能够从小摆脱说话啰嗦的不好习惯,相信一个优异的口才必然属于你家的孩子。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所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言语。如果不能言语,何以称为人?言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能表达承诺。说话是人的本能,会说话是人的修养,管住嘴是人的教养。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时,应谨记“话说三遍淡如水,驴叫三遍也噘嘴”的古训,努力做到言简意赅而不拖泥带水、利利索索而不啰啰嗦嗦,能够尊重他人的感受。当然,比这还重要的是,人要表里如一,言中有信,说得好还要做得好,积极为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尽一份力量。

编辑丨徐德金

诸葛亮的这八句话,最好背下来!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古人眼里,他是智慧的化身,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学君精选诸葛亮的八句话,一起领略这位古代贤相的人生智慧。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不能淡泊名利,那志向就无法明确。

不能忍受孤独,保持沉静,人生的境界就会浅薄。

诸葛亮通过这两句话,劝诫儿子,少在一些外物上劳神。

不要太在意外在的享受,专注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去掉浮躁,保持内心的宁静,一个人才能走得更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万事万物,正反相成。

想要谋取好处,就要先考虑危害。

考虑成功,就要先想到失败。

思虑周全,把事情的两面都把握住,人生才能无往不利,少添烦恼。

3.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情绪是无能的象征。

一个人越是厉害,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无论情况再危急,他也有必胜的把握。

这是一份强者的定力。

同样,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事情肯定会办砸。

因为他心里没底,自然很难把事情做好。

4.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如果高兴,不应该对不值得高兴的事情高兴,

如果愤怒,也不应该对不会愤怒的东西愤怒。

人要平心静气,管住自己的脾气,不因外物而大喜大悲,或者愤怒,从而失去自我。

5.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诸葛亮神机妙算,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有鬼神之能。

而实际上,他只是可以洞察规律,洞察人性。

世间万物看似纷繁复杂,眼花缭乱。

实际上,只要抓住这两点,一个人就能对局势拥有相当大的把控。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

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

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

谦卑处下,不傲慢无礼,一个人才能避免灾祸。

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一个人只要停止学习,那就意味着停止了进步。

虽然活着,也只是像行尸走肉一般。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唯有不断学习,一个人才能不断更新,不断进步。

8.知天易,逆天难!

为了汉朝的复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上天却不曾站在他这边,一次次得让机会溜走。

人力有时尽。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

尽人事,听天命。

做好自己该做的,临了别后悔,就足够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儒风大家”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