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的意思(恼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作茧自缚 2023-06-17 23:31:24 网友投稿

篆字识读:恼、懒、软均与“女”有关,女权主义者是否该讨伐许慎

「篆字识读」第一辑:

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14):恼、懒、软

文图/王万平

40、恼

读音:náo,奴皓切。篆文为“㛴”。

《说文解字》:有所恨也。从女。

甲骨文、金文均无“恼”字。现在写作“心”与“náo(上巛下囟)”构成。但在篆文里却是从“女”“náo”声。

“恼”本义为“恼恨”、“烦恼”。

至于为何从“女”,我们不得而知,就此字的本义来讲,我们或可理解为对基于对女性的一种歧视吧。在此还请方家指教!

náo(上巛下囟),我们在前文《「篆字识读」第一辑: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三):吊、克、脑》里讲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在此不再赘述。

小篆“恼”,从“女”而非从“心”,我们应当分清。

41、懒

读音:lǎn,洛旱切。篆文为“嬾”。

《说文解字》:懈也,怠也。以曰卧也,从女。

甲骨文、金文均无“懒”字。

由“恼”至“懒”,我们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篆文里,有负面意义的字,却要生硬地把女性牵扯进来,现在的女权主义者是否很有必要向许慎讨要一个说法?

“赖”字在甲骨文、金文里也缺。

“赖”由“束”、“人”、“贝”构成。“贝”在古代被当作钱财使用。根据甲骨文、金文“束”的字形来看,本义为“捆绑”,像用绳子捆着一些树枝。

“负”的本义是“依靠”、“凭仗”,由“人”和“贝”构成。意思是人得到了钱财,便有了依靠。

“负”的篆文字形也有“人”、“贝”构成。

“赖”的篆文形体,“负”字由“刀”、“贝”构成,因此有人便将“赖”解释为“为谋取利益难免违背良心”,甚至将“负”理解为持刀抢劫财物之义。因此现在也有“抵赖”、“赖账”之说。

“懒”的篆文形体,由“女”、“赖”构成,似乎同样透露出对女性的歧视。

42、软

读音:ruǎn,而沇(yǎn)切。篆文为“媆”。

《说文解字》:好儿。从女,耎(ruǎn)声。

此字始见于篆文,写作“媆”。

“耎”读作ruǎn时,有“弱”之意,古文同“软”;读作nuò时,古文同“懦”。总之都是“柔弱”、“懦弱”的意思。

段玉裁注:此为柔耎之好也。又曰:形声中有会意。

“软”是“媆”的俗体字。

因甲骨文和金文均无此字,我们无法探究其本源意义。今体“软”字同有“柔软”之义,但是却被讹写为从“车”从“欠”,因此被有些人释义为“车子柔软不结实。”未免过于牵强,实为无稽之谈。

篆文“软(媆)”从女,符合女子柔弱之义。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嫩”字并无篆文形体,与“软(媆)”同字。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知识点汇总!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梁:liáng(梁国、姓梁、梁上君子)

诣:yì(造诣、诣问、苦心孤诣)

禽:qín(家禽、禽兽、飞禽走兽)

多音字

为:wéi (为难)wèi(为何)

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

答:dá(对答)dā(答应)

课文翻译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 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

说: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问题归纳

1.谁为谁设果?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联系下文可知,是杨氏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从中可以看出杨氏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2.孔君平是怎样逗孩子的?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是一家。这个玩笑话很幽默,很有趣。

3.孔君平为何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杨氏子是如何回答的?

孔君平和孩子很熟悉,看到杨梅想到姓杨,想逗弄孩子,就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杨氏子的回答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由此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妙在:第一,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第二,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礼貌,又使对方无言以对。由此可见杨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懂礼貌、幽默、风趣的孩子。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梁国杨氏之子妙答宾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先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诵。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从杨家小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机智与幽默。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以后,没有直接反对他的话,而是用“杨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间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