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名大全2022洋气男女通用(宝宝乳名大全2021洋气男女通用)

煮酒送别 2023-07-08 12:35:03 用户分享

兔宝宝按月份起名字

一月玉兔迎春

男孩名字

泽晖 皓源 锦硕 云泽

俊彬 勇楷 博森 家瑞

恒瑜 明赫 浩辰 萧瑞

颜淇 鸿泽 彦勇 奕航

女孩名字

简溪 羽沫 苏月 诺伊

奕彤 悦如 昕冉 惟诗

涵凝 若煊 芯羽 乐嘉

予诺 以涵 嘉悦 心悦

二月玉兔呈祥

男孩名字

彦呈 昊霖 景赫 源航

程煦 羿希 铠宇 锐泽

锦凯 宥诚 翊晗 钦辰

予烨 浚颜 绍磊 予潇

女孩名字

予桐 嘉悦 洛瑜 潇萌

艺淳 艾澄 若希 诗珈

逸歆 浩妍 筠觅 艺语

洛伊 湜若 玮祎 知涵

三月兔飞猛进

男孩名字

含希 泫琪 潇默 芃越

涵舟 煦淳 致惟 轲予

铭泉 泽阳 炜谦 予启

之恒 云潇 凯峰 奕洋

女孩名字

希研 智允 沛柠 念橦

伊诺 亦佳 思橙 若琦

诗晴 语彤 露瑶 青悠

卿雅 沄汐 芮琪 宛欣

四月宏兔大志

男孩名字

瑾瑞 筠凯 辰阳 奕航

思宇 沐熙 诺辰 赫茗

杰恒 沁源 沐熙 云溪

奕博 栩杰 瑞鸿 卓恺

女孩名字

悦茹 惟瑄 慧茹 梦宇

若萱 茗薇 茜倩 靖汐

夕娅 婉依 瑄彤 亦汐

伊冉 佳妍 悦茹 梦岑

五月兔气扬眉

男孩名字

乐宇 佳哲 唯诚 旭彦

昊越 梓栩 牧然 若贤

骏航 锦瑞 璟琰 铭晋

珈昱 泓宇 熠辰 诗程

女孩名字

楚洛 芸瑄 苡珊 悠然

栎晴 梦菲 芊妤 诺琳

沁妤 玥涵 茗予 奕萱

宛妤 潇晴 艾琳 茹悦

六月前途似锦

男孩名字

凯淇 希睿 宇凡 晋辉

楷瑞 研博 一帆 亦恒

南威 奕睿 宇贤 宥恩

昊阳 智景 楷霖 礼泽

女孩名字

菲语 诗妤 语萌 逸晴

颜兮 婉瑜 书瑶 佳妤

泽菁 涵琳 语彤 锦萱

心倩 雅琦 伊琳 妍兮

全国爆款姓名大赏,这五个字被用烂了

叫龙傲天还是王狗蛋,会影响你未来成为富豪吗?

取名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野性。比起人生运势、性格取向,最新一批升级当父母的 95 后、00 后更在乎取的名字能否与众不同、出奇制胜。

正如每个叫“建国”的爷爷都有个叫“保国”的儿子,每对叫“子轩”和“梓萱”的父母都可能用食物给孩子当小名,再把“王权富贵、顾得猫宁、孟想陈真、周游列国”印在户口本上。

这届父母取名,真的越来越有个性了吗?

取名就像写论文,追求低查重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不少人识字都是从自己的姓名开始的。

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正确读写名字就已经是识字路上一道不小的障碍:䶮(yǎn)、臸(zhī)、骉(biāo)、鬯(chàng)……笔画明明很常见,合在一起后就成了大众陌生的模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 6000 万人的姓名含有生僻字 [1]。

除了生僻字,一些字数多、有谐音的姓名也赚足了话题热度。曾经有媒体梳理发现,过去十几年,几乎每年开学季都有夺人眼球的奇葩姓名出现 [2]。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社交帖子等资料,我们统计了流传度较广的特殊名字,总结出 8 大类命名规则:生僻难字、幽默搞笑、历史文化、狂拽酷炫、美好祝愿、知恩图报、热爱科学和见贤思齐。

有些名字自带王室贵族的 Buff。2012 年,一名叫“是朕”的江苏考生因为名字太过霸气,走红网络 [3]。这位考生最终考入了南京审计学院,同校还有一位名为“雍正”的同学 [3]。

听起来像在搞怪的“黄毛新生”、“王者荣耀”等有趣名字,好不好听尚且没有定论,但至少查重率是真的低。

我们对上述特殊名字进行查重,发现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葩名字,还真不只存在于段子中。比如一听就喜气洋洋、仿佛身处春晚《难忘今宵》现场的“何佳欢乐”,全国范围内有 37 人都叫这个名。

看起来像偏旁部首的“冫冖”,不仅查重率低,还被判定不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早在 2013 年,国务院就规定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4]。

语言学家谭汝为曾在自己的著作提到,很多人取名采用生僻字和新颖的取名格式,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重名现象 [5]。

曾经 80 后的名字集中度高达 43%,到了 2018 年,新生儿的名字集中度降幅已经达到 30% [6]。这届父母取名,重复率是真的越来越低了。

而有一些幸运儿,他们从姓氏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人数最多、断层领先的复姓欧阳,2021 年的人口数为 111.7 万,约为王、李两大姓的 1% [7]。而之后的上官、皇甫、令狐等复姓,人数不到 10 万,还没有 2020 年姓李的新生儿数量多 [8]。

欧阳、上官、皇甫……看见这些玛丽苏感满满的姓氏,仿佛魂穿《公主小妹》,高低是个家族继承人、集团 CEO 的身份了。

如果是稀有一些的复姓——比如“澹台”,更是少之又少。比如最近热播剧《长月烬明》中的魔神澹台烬,哪怕他用最普遍的“伟”字作名,也很难遇见撞名的情况。

甚至还出现了“新复姓”,也就是在姓名中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比如张杨浩然。1990 - 2018 年,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的人数增加了 98.2 万,增长率超过 830% [7]。

为了取好名,大家用尽三十六计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起名,向来是门大学问。重男轻女的父母会给女儿取名“招娣”,希望引来一个弟弟;事业低迷的娱乐圈艺人也会找大师算命,希望用改名转运;但更多的普通人,希望用寓意极佳的字眼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时至今日,如何取好一个名字依然让不少新手父母们感到“头秃”。毕竟,名字既不能太烂大街,又要有美好的含义,还要排除啼笑皆非的谐音情况。

取一个名字,现在的人都会考虑多少因素?

我们统计了豆瓣取名小组的 2351 条帖子及评论,发现现在的人在取名时,既要好听,还要好寓意,寄托着他们对子女的期望。

求赐名的帖子中,父母最关心的还是名字与孩子的贴合度,包括性别、出生时间。

这一点从名字的异性度中有迹可循。2019 年,一项姓名报告显示,10 后名字的“性别区分度”越来越泾渭分明,体现在“男起女名”的比例减少了一半,“女起男名”的比例也下跌了三分之一 [6]。

其次是名字的含义。取名界有“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比如屠呦呦和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诗经》,既有诗意,又有出处。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新生儿最常见的字中,泽、梓、子、宇、沐等好听、意义又美好的字眼依然榜上有名。

不得不说,这是“梓”掉的一代。从 2016 年第一份中国姓名大数据公布开始,“梓”字就备受欢迎 [9]。到了 2021 年,“梓”字依旧在榜单前列。

比如佛山市 2017 - 2022 年的热门名——梓睿、梓轩、梓豪和梓晴,连续 6 年销量领先,家长们对于“梓”字的热情始终如一 [10]。

新手父母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些字,和大环境也离不开关系:叫梓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司空见惯了。

当然,字是美好的,但是用的人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撞名撞音的尴尬情况。很多父母千挑万选、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名字,结果到了孩子上学的年纪才发现,班里遍地都是。

事实上,由于人口众多,常用汉字为 3500 字,高重名率很普遍 [11][12]。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撞名,干脆摆烂,把名字越取越长。2018 年,四个字及以上的姓名占比分别为 1.7% 和 0.8%,到了 2020 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 1.6% 和 1.7% [7][8]。

每个年代,都有“专属”名字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沐宸和沐辰打架,撞伤了一诺和依诺。雨桐和语桐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浩宇和雨豪。于是班干部们叫上泽睿、宇泽和泽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沐宸和沐辰,扶起了一诺和依诺……

2021 年,38618 名新生男孩都叫作 mù chén——沐宸、沐辰;32092 名新生女孩被唤作 yī nuò——一诺和依诺。再过 10 年,当这些新生儿们步入校园后,上述段子也许会成为现实。

毕竟,2021 年男性新生儿数量也只有 468 万人,而叫沐宸、沐辰的男孩们就占了 0.8% [13]。乍一看不算多,但换算到现实中相当于每三个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叫 mu chen 的男孩。

甚至不用等到十年后,现在的娱乐圈就已经是撞名的重灾区。

主持人朱丹曾在节目《声临其境》挑战“明星名字绕口令”:张馨予、张予曦、张涵予、张含韵、张韶涵、张歆艺、张雨绮、张雨馨……大量形似音近的名字,让网友在有瓜来袭时都认不清瓜主是哪位。

尽管名字同质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比起我们的父辈已经好上不少。

截至 2021 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双字名依然是年代感厚重的秀英、桂英、秀兰、建华等 [13]。随便在社区、公园、广场对着舞剑跳舞的大爷大妈们喊一声,半波人都得回头问你干什么。

爆款名字的诞生,其实和时代密不可分。

一听保国、申奥,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生于哪个年代,有时还能判断对方的家乡在哪——比如嘉欣、嘉诚就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港澳和老广热名。

不难发现,千禧年之后的孩子们,名字都变得越来越言情、玛丽苏,妥妥的琼瑶剧走进现实——当年熬夜追更、追剧的那批孩子终于长大当父母了。

比如墨与华之所以大热,就是因为 2017 年大 IP 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诺伊、诺一等名字从爆款姓名排行千名之外一跃成 95 名,也少不了《爸爸去哪儿》的助力 [9]。

大胆预测一下,再过几年,兰、盛等字会跻身新生儿爆款字排行榜单吗?毕竟,这几年的热门剧集,都少不了这些字的身影。

参考资料:

[1] 高宇婷. (2019). 谢建辉代表:姓名有生僻字办事难,建议将生僻字纳入国家字库. 澎湃新闻. Retrieved 9 March 2019 from /d/file/gt/2023-05/22yhndw5xot 王岗. (2017). 开学季屡现“奇葩”姓名,提醒:求奇求怪或适得其反. 法制晚报. Retrieved /d/file/gt/2023-05/xch4j1nshhu 王琦. (2012). 两大学生因名叫雍正、是朕被出名 二人系校友. 中国新闻网. Retrieved 4 September 2012 from https://www.chinanews/edu/2012/09-04/4157613.shtml.

[4] 国务院. (2013).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5] 谭汝为. (2016). 人名春秋:姓名文化古今谈. 商务印书馆.

[6] 起名通“中国人姓名研究中心”. (2020). 2019姓名全景报告-中国人起名质量首次量化揭示.

[7]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19). 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

[8]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21). 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

[9] 起名通“中国人姓名研究中心”. (2017). 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

[10] 佛山市公安局. (2023). 2022佛山爆款名字出炉!. Retrieved 1 January from /d/file/gt/2023-05/3znodvm12g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 通用规范汉字表.

[12] 宋霞. (2020). 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张伟”重名最多 三字姓名超八成. 北京青年报. Retrieved 21 January 2020 from /d/file/gt/2023-05/jnmmg4qpnwi.htm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22). 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

全国爆款姓名大赏,这五个字被用烂了

叫龙傲天还是王狗蛋,会影响你未来成为富豪吗?

取名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野性。比起人生运势、性格取向,最新一批升级当父母的95后、00后更在乎取的名字能否与众不同、出奇制胜。

正如每个叫“建国”的爷爷都有个叫“保国”的儿子,每对叫“子轩”和“梓萱”的父母都可能用食物给孩子当小名,再把“王权富贵、顾得猫宁、孟想陈真、周游列国”印在户口本上。

这届父母取名,真的越来越有个性了吗?

取名就像写论文,追求低查重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不少人识字都是从自己的姓名开始的。

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正确读写名字就已经是识字路上一道不小的障碍:䶮(yǎn)、臸(zhī)、骉(biāo)、鬯(chàng)……笔画明明很常见,合在一起后就成了大众陌生的模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00万人的姓名含有生僻字 [1]。

除了生僻字,一些字数多、有谐音的姓名也赚足了话题热度。曾经有媒体梳理发现,过去十几年,几乎每年开学季都有夺人眼球的奇葩姓名出现 [2]。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社交帖子等资料,我们统计了流传度较广的特殊名字,总结出8大类命名规则:生僻难字、幽默搞笑、历史文化、狂拽酷炫、美好祝愿、知恩图报、热爱科学和见贤思齐。

有些名字自带王室贵族的 Buff。2012年,一名叫“是朕”的江苏考生因为名字太过霸气,走红网络 [3]。这位考生最终考入了南京审计学院,同校还有一位名为“雍正”的同学 [3]。

听起来像在搞怪的“黄毛新生”、“王者荣耀”等有趣名字,好不好听尚且没有定论,但至少查重率是真的低。

我们对上述特殊名字进行查重,发现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葩名字,还真不只存在于段子中。比如一听就喜气洋洋、仿佛身处春晚《难忘今宵》现场的“何佳欢乐”,全国范围内有37人都叫这个名。

看起来像偏旁部首的“冫冖”,不仅查重率低,还被判定不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规定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4]。

语言学家谭汝为曾在自己的著作提到,很多人取名采用生僻字和新颖的取名格式,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重名现象 [5]。

曾经80后的名字集中度高达43%,到了2018年,新生儿的名字集中度降幅已经达到30% [6]。这届父母取名,重复率是真的越来越低了。

而有一些幸运儿,他们从姓氏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人数最多、断层领先的复姓欧阳,2021年的人口数为111.7万,约为王、李两大姓的1% [7]。而之后的上官、皇甫、令狐等复姓,人数不到10万,还没有2020年姓李的新生儿数量多 [8]。

欧阳、上官、皇甫……看见这些玛丽苏感满满的姓氏,仿佛魂穿《公主小妹》,高低是个家族继承人、集团 CEO 的身份了。

如果是稀有一些的复姓——比如“澹台”,更是少之又少。比如最近热播剧《长月烬明》中的魔神澹台烬,哪怕他用最普遍的“伟”字作名,也很难遇见撞名的情况。

甚至还出现了“新复姓”,也就是在姓名中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比如张杨浩然。1990 - 2018年,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的人数增加了98.2万,增长率超过830% [7]。

为了取好名,大家用尽三十六计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起名,向来是门大学问。重男轻女的父母会给女儿取名“招娣”,希望引来一个弟弟;事业低迷的娱乐圈艺人也会找大师算命,希望用改名转运;但更多的普通人,希望用寓意极佳的字眼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时至今日,如何取好一个名字依然让不少新手父母们感到“头秃”。毕竟,名字既不能太烂大街,又要有美好的含义,还要排除啼笑皆非的谐音情况。

取一个名字,现在的人都会考虑多少因素?

我们统计了豆瓣取名小组的2351条帖子及评论,发现现在的人在取名时,既要好听,还要好寓意,寄托着他们对子女的期望。

求赐名的帖子中,父母最关心的还是名字与孩子的贴合度,包括性别、出生时间。

这一点从名字的异性度中有迹可循。2019年,一项姓名报告显示,10后名字的“性别区分度”越来越泾渭分明,体现在“男起女名”的比例减少了一半,“女起男名”的比例也下跌了三分之一 [6]。

其次是名字的含义。取名界有“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比如屠呦呦和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诗经》,既有诗意,又有出处。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新生儿最常见的字中,泽、梓、子、宇、沐等好听、意义又美好的字眼依然榜上有名。

不得不说,这是“梓”掉的一代。从2016年第一份中国姓名大数据公布开始,“梓”字就备受欢迎 [9]。到了2021年,“梓”字依旧在榜单前列。

比如佛山市2017 - 2022年的热门名——梓睿、梓轩、梓豪和梓晴,连续6年销量领先,家长们对于“梓”字的热情始终如一 [10]。

新手父母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些字,和大环境也离不开关系:叫梓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司空见惯了。

当然,字是美好的,但是用的人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撞名撞音的尴尬情况。很多父母千挑万选、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名字,结果到了孩子上学的年纪才发现,班里遍地都是。

事实上,由于人口众多,常用汉字为3500字,高重名率很普遍 [11][12]。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撞名,干脆摆烂,把名字越取越长。2018年,四个字及以上的姓名占比分别为1.7% 和0.8%,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1.6% 和1.7% [7][8]。

每个年代,都有“专属”名字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沐宸和沐辰打架,撞伤了一诺和依诺。雨桐和语桐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浩宇和雨豪。于是班干部们叫上泽睿、宇泽和泽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沐宸和沐辰,扶起了一诺和依诺……

2021年,38618名新生男孩都叫作 mù chén——沐宸、沐辰;32092名新生女孩被唤作 yī nuò——一诺和依诺。再过10年,当这些新生儿们步入校园后,上述段子也许会成为现实。

毕竟,2021年男性新生儿数量也只有468万人,而叫沐宸、沐辰的男孩们就占了0.8% [13]。乍一看不算多,但换算到现实中相当于每三个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叫 mu chen 的男孩。

甚至不用等到十年后,现在的娱乐圈就已经是撞名的重灾区。

主持人朱丹曾在节目《声临其境》挑战“明星名字绕口令”:张馨予、张予曦、张涵予、张含韵、张韶涵、张歆艺、张雨绮、张雨馨……大量形似音近的名字,让网友在有瓜来袭时都认不清瓜主是哪位。

尽管名字同质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比起我们的父辈已经好上不少。

截至2021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双字名依然是年代感厚重的秀英、桂英、秀兰、建华等 [13]。随便在社区、公园、广场对着舞剑跳舞的大爷大妈们喊一声,半波人都得回头问你干什么。

爆款名字的诞生,其实和时代密不可分。

一听保国、申奥,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生于哪个年代,有时还能判断对方的家乡在哪——比如嘉欣、嘉诚就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港澳和老广热名。

不难发现,千禧年之后的孩子们,名字都变得越来越言情、玛丽苏,妥妥的琼瑶剧走进现实——当年熬夜追更、追剧的那批孩子终于长大当父母了。

比如墨与华之所以大热,就是因为2017年大 IP 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诺伊、诺一等名字从爆款姓名排行千名之外一跃成95名,也少不了《爸爸去哪儿》的助力 [9]。

大胆预测一下,再过几年,兰、盛等字会跻身新生儿爆款字排行榜单吗?毕竟,这几年的热门剧集,都少不了这些字的身影。

来源:网易数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