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中寓意美好的女孩名字(诗经女孩名字大气文雅)

旧事重提 2023-06-22 09:02:40 网友分享

《诗经》、《楚辞》中寓意美好的名字,男孩、女孩各30个

首先是30个女名:

1、管彤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清扬 : 形容女子美丽。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3、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4、煦涵:意为滋润养育。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5、星阑:指夜将尽。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6、胜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7、馨逸: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8、恬雅: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9、婉妙: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10、婉仪: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11、欣怡: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12、文澜:文章的波澜。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13、文懿:华美的文章。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茂学懿文”。

14、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语出: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15、落霞: 霞光从天而下。语出: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语出:周邦彦《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17、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语出: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18、静淞 :水汽凝结的冰花。语出: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19、婉仪: 美好的仪态。语出: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20、零露 :零落的露水。语出:《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21、依依 :柳枝随风飘摇。语出:《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2、琪华 :同“琪花”,指仙境中玉树的花。语出: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23、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4、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25、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26、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27、静姝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8、炜彤 :《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29、洵美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30、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

下面是30个男名:

1、正则、灵均 :《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2、骐骥 :《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3、信芳 :《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4、圣哲、茂行 :《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5、望舒 :《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6、珵美 :《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7、云旗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8、辰良 :《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9、玉锵、璆鸣 :《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10、安歌 :《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11、乐康 :《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12、齐光 :《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13、宜修 :《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14、飞龙 :《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5、扬波 :《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

16、既明 :《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7、翾飞 :《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翾(音宣)飞:飞翔。

18、雅醇: 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

范。”

19、雅歌 :风雅的歌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魏嵇康《游仙诗》:“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20、雅厚 :纯正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21、雅亮 :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22、怡然 :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23、弈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24、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25、彬蔚 :富有文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7、博艺、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28、澹雅 :淡泊高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29、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0、瑾瑜: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图文均来自网络

精选《诗经》中30个女孩名字,优雅而有内涵

中国人取名字非常讲究内涵,不像西方的名字,总是什么杰克、查理。上学时身边一定有这种女同学,刚刚开学大家都不认识,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名字来自xx”这个时候全班男同学都会望着她,即使听不懂,也会觉得这个名字很美。等我们为人父母了,取名字也成了头等大事,今天我们精选了来自《诗经》的30个名字,不但优雅,而且有内涵,最关键的是她的自我介绍能说“我的名字来自xx”。

《诗经》风篇,共10个名字

1、佩玉

《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2、如雪

《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3、琼琚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婉兮

《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5、琼华

《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

6、如英

《魏风·汾沮洳》:“美如英”

7、清猗

《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8、、素衣

《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9、楚楚

《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10、燕婉

《邶风·新台》:“燕婉之求”。

接下来是《诗经》小雅篇与大雅篇,共16个名字,先来小雅篇。

11、思柔

《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12、令仪

《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13、嘉卉

《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14、攸宁

《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15、雅南

《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16、霏霏

《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7、依依

《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8溱溱(音同真,也可读秦)

《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19、苾芬

《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

20、英英

《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接下来是大雅篇。

21、玉瓒

《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22、清馨

《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23、柔惠

《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24、穆清

《荡之什·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25、静嘉

《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

26、徽音

《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以下几个是《颂》

27、和铃

《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28、纯熙

《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29、其琛

《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30、馨宁

《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诗经》中的三十个适合女孩的名字都在这里了,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毕竟码字不易,且行且珍惜。

《诗经》、《楚辞》中寓意美好的名字,男孩儿、女孩儿各30个

首先是30个女名:

1、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清扬、形容女子美丽。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3、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4、煦涵、意为滋润养育。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5、星阑指夜将尽。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6、胜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7、馨逸、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8、恬雅、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9、婉妙、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10、婉仪、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11、欣怡、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12、文澜、文章的波澜。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13、文懿、华美的文章。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茂学懿文”。

14、芳蕤、盛开而下垂的花。语出: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15、落霞 、霞光从天而下。语出: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语出:周邦彦《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17、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语出: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18、静淞 、水汽凝结的冰花。语出: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19、婉仪 、美好的仪态。语出: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20、零露 、零落的露水。语出:《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21、依依 、柳枝随风飘摇。语出:《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2、琪华 、同“琪花”,指仙境中玉树的花。语出: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23、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4、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25、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26、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27、静姝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8、炜彤 、《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29、洵美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30、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下面是30个男名:

1、正则、灵均 《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2、骐骥 《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3、信芳 《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4、圣哲、茂行 《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5、望舒 《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6、珵美 《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7、云旗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8、辰良 《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9、玉锵、璆鸣 《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10、安歌 《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11、乐康 《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12、齐光 《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13、宜修 《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14、飞龙 《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5、扬波 《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

16、既明 《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7、翾飞 《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翾(音宣)飞:飞翔。

18、雅醇 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

范。”

19、雅歌 风雅的歌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魏嵇康《游仙诗》:“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20、雅厚 纯正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21、雅亮 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22、怡然 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23、弈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24、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25、彬蔚 富有文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7、博艺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28、澹雅 淡泊高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29、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0、瑾瑜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图文均来自网络

《诗经》中“兔”的文学书写

作者:梁晓颖(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很早就进入了周人的歌咏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305首,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意象,涉及草木鸟兽虫鱼250篇,占所有诗篇的82%,其中植物143种,动物109种。“兔”出现在5首诗中,“兔”字被提了13次。

《诗经》中的生物是周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周人丰富的感情和愿望,凝结着那个时代的记忆,是周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观照对象,是我们今天认识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诗经》中“兔”这面“多棱镜”,可以看到周人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田猎诗《周南·兔罝》中三次用“兔”往复咏唱,流露出周人对雄壮威武之狩猎者的夸赞与自豪,是周人尚武精神的显露。“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兔在这里是一种客观物象,反复以兔起兴,暗示一场紧张的狩猎即将开始。“肃肃”是布网整齐紧密之义,“兔罝”为捕兔设置的密网,“丁丁”是安放木桩叮当作响的敲击声。“肃肃兔罝,施于中逵”,指在路中央布网。“肃肃兔罝,施于中林”,指在林中央布网。通过这些动态描写,将细心且英武的狩猎者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墨子·尚贤上》曰:“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也就是说:周人有从布罝施网的狩猎勇士中选拔人才的历史。“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赳赳武夫,公侯腹心”,由猎兔的武夫成为守卫公侯的武士,到公侯亲信,再到公侯心腹,是诗中武士地位的升腾变迁。这首诗本意在赞扬狩猎者勇武,因而推想其美好的政治前途。周人重田猎,田猎需驾车马、合徒众、执兵戈、布猎阵,所以田猎不只是娱乐,且有治兵的意义隐于其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是说周代天子、诸侯每年要定期田猎。大规模田猎有军事演习的意味,是他们尚武的直接体现。因为周人战事频繁,所以周代六艺中的“射”“御”都与战事相关,也正因如此,尚武精神深入周人思想深处,成为周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诗人看到狩猎者打桩张网,英姿勃勃,马上联想到这些人可能成为公侯的武士,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通过诗中布罝逐兔的动态描写,展现出周人飒爽勇武的英姿,可以看出周人崇力尚武的审美风尚。

燕飨诗《小雅·瓠叶》是“和”的颂歌,诗中三次用“兔”铺陈反复,炙兔与美酒的相互揖让,表现出周人在燕飨之礼上雍容典雅的君子风范。“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仪礼·特牲馈食礼》曰“宗人举兽尾告备”,杨天宇认为:“兽谓兔腊,即风干的全兔。”“告备”是报告兽体完备无损。“有”“斯”均为语助词。“兔首”此处概称全兔。“炮之”“燔之”“炙之”是谓制作方法丰富多样。主人端酒敬宾客谓“献”,宾客端酒向主人回敬谓“酢”,主人再劝宾客饮酒谓“酬”,合称为一献之礼,又称三爵之礼。从此处一献之礼看,“君子”身份当是有德行之士人。诗人反复吟咏炮烤燔炙的兔肉,宴席上充满兔肉的诱人香味,君子从“献”到“酢”再到“酬”的一献之礼,洋溢着主宾相互劝酒、其乐融融的欢快气氛,展现了宾主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君子”是周人所赞叹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君子之美体现在内在道德修养和外部美好行为的结合。优雅揖让的谦谦君子风范把周人的礼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佳肴美酒而不乱礼数,才是周礼所倡导的饮酒之德。成功的燕飨仪式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提升参与者的品德修养,达到了宾主尽欢的效果。此处的“兔首”作为宴饮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着周人餐桌的同时,也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是促进宾主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介。

“比兴”既是诗歌的修辞手法,也是情感表达方式。《诗经》常用“比兴”手法指向“美刺”的政治目的来实现其讽喻教化之功能。以“比兴”手法达到“美刺”目的经常需要以“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之物作为纽带。“美”是赞美是歌颂,这类诗大都对强盛的周王朝信心满满。政治稳定、礼乐健全的时代风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多是颂美之诗。当朝纲紊乱君昏臣佞,一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发愤而起,以诗歌为武器讽刺时政,希望对衰世乱政有所补救,诗歌就会出现怨刺之情。在以“兔”作比起兴的诗歌中,“兔”成为表情达意的手段,生于太平盛世就尽情颂其美,如上文提到的《周南·兔罝》《小雅·瓠叶》;有感于政治昏暗,作诗就怨刺时政,如下面三首《小雅·小弁》《小雅·巧言》《王风·兔爰》。

政治讽喻诗《小雅·小弁》用“兔”等系列物象引发弃妇逐臣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怨,增加了诗的灵动性。“相彼投兔,尚或先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翻译过来是:你看那兔儿投进罗网,还有好心人把它放出来。君子应该持善心,做事怎能太残忍。程俊英《诗经译注》认为:“这是一首被父亲放逐的人抒发心中哀怨的诗”。父亲听信谗言把他放逐,致使他幽怨痛切寤寐不安,于是满腔愤懑地向天而问:“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关于此诗的内容,有说是周幽王放逐太子姬宜臼,还有是说周宣王之臣尹吉甫娶后妻生子曰伯邦,乃谮伯奇于吉甫,放之于野。诗无达诂,此处“君子”可解释为君王,可解释为父亲,亦可解释为夫君。华锋《诗经诠译》认为:“这是一首被弃的妇女唱的歌”,弃妇不见幸于夫君,面对生命之花的凋零,埋怨丈夫薄情,有着满腹的哀怨与委屈。中国古代有将弃妇比逐臣之传统,如曹植在父亲曹操去世后作《七哀》诗,以弃妇自比,把弃妇难见夫君比作自己不见宠于国君。《诗经》中多涉及使用动物意象渲染诗歌氛围,抒发诗人情感的写作手法,很大程度上这是自然环境与生活状态使然。弃妇逐臣活跃于乡间野里,动物总是不期而然地映入眼帘,丰富着先民的生命内容。动物的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引发着人们的忧生之嗟。“弁彼鸴斯”“鸣蜩嘒嘒”“鹿斯之奔”“雉之朝雊”“相彼投兔”,这些“鸴”“鸣蜩”“鹿”“雉”“兔”等充满生命力的动物与弃妇逐臣忧愤述伤的心态交相辉映,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从而洋溢着一种自由状态下万物自然呈现的富有本真富有生机的灵动之美。

怨刺诗《小雅·巧言》用“毚兔”比喻谗人,表达了对喜进谗言者的憎恶之情,同时讽刺统治者贪图享乐听信谗言,导致祸国殃民的局面。“跃跃毚兔,遇犬获之”。“毚”是狡猾的意思,谗人就如同“毚兔”一样,总有一天会被猎犬捕获一命归天。这是一首探究祸乱起源、埋怨君王信谗、愤骂佞臣的诗,借“毚兔”表达批判否定的感情。此处用“毚兔”宣泄不满和愤慨,表达对谗人的鄙夷感,体现了一种政治劝谏目的,为抒情创造了一种与情感相应的氛围。谗言小可伤人,大可误国,而谗言之所以被相信,是因为进谗言者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更因为君王信谗!诗人对谗人的不满和愤慨用“毚兔”这一生动的意象作比,用它来暗示感情、展示感情、强化感情,在客观上达到了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效果。

政治抒情诗《王风·兔爰》是一首厌世思想的诗作,三次用“兔”作比起兴,表达悲观哀怨之情,体现了周人“借物抒情”的思维方式。“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比,主要是取物与人之间情感的某种共通或相似之处作比。“有兔爰爰”就是取“兔”的外部特征“跑得快”作比。罗、罦、罿,都是捕鸟兽的网。狡猾的兔子逃脱罗网、自由又得意,耿介的野鸡落进罗网里。朱熹《诗集传》阐释这一对比说:“以比小人致乱,而以巧计幸免;君子无辜,而以忠直受祸也。”全诗以“兔”起兴,引发哀情,由物及我,反复吟咏忧思:“我生之初”没有战争徭役,“我生之后”各种灾祸不断,两者形成巨大落差,表现出历史的无情巨变和“我”对这一变化来临的恐惧心理,流露的是一种没落贵族的悲凉之情。这种悲凉与《王风·黍离》的“黍离之悲”相呼应,属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王风》10首都是周平王迁都雒邑之后的诗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权利下移,很多贵族失去了往昔的种种特权,悲观失望,感叹今不如昔,为“逢此百罹”而悲叹。《王风·兔爰》是贵族流亡者因本阶级没落而唱的一曲挽歌。

《诗经》中的生物是周代文化的物质载体,寄托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成为周人思想感情的引发者、传递者与承担者。《诗经》中的很多诗看似在铺叙生物,实则内蕴深情,这万千生灵是诗人情感抒发的媒介。《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后约五百年时间,那个时代初迎中华文明的曙光,周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保留着原始初民的思维特征,《周易》的形成正说明这一特点。《周易》的“立象以尽意”是原始象征性思维的表现,那么这种思维笼罩下产生的《诗经》借用物象来表情达意也是历史的必然:他们借用兔的狡猾来比喻谗人小人,借用雎鸠的“执而有别”来比喻男女和谐专一,借用螽斯的多产来暗示生殖的愿望,借用鱼本性多子来暗示性的欲望。

狩猎勇士、执酒君子、弃妇逐臣、没落贵族……《诗经》中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多种生物的运用。以生物作比起兴引发周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情绪,为人物的情感抒发服务,也影响着《诗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周人“借物抒情”的思维方式使诗人绘声绘色地表达自我感情的同时,在客观上又汇集了各种生物,使《诗经》变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生物世界,这就是孔子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假如我们从生物的视角来审视《诗经》,可以说它不愧是一部生物学著作,而其间涉及“兔”的文学书写丰富了这部生物学著作的同时,也折射出周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表达方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