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的意思(醴的意思和读音)

孤独是毒 2023-06-26 15:06:10 互联网

“吃”一口生僻字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醴是一种酒,在我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发酵而成。如今,“醴”字已很少见,化作各地菜单上不同的称呼,如酒酿、酒糟、甜酒、米酵子……但如果你在菜单上看到“醪糟(láo zāo)”两个字,会不会担心念错字而说不出口呢?其实,“醪糟”就是“醴”。菜单上的生僻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也更有兴趣去探寻食物背后的文化。

奉节盬(gǔ)子鸡

重庆有一道菜叫奉节盬(gǔ)子鸡,出自奉节县的竹园镇。盬子是制作这道菜的陶制炊具,圆柱体形,中间有些凸出,像乐器中的鼓。盬子鸡因炊具名称而得名,其特点为“冷凝蒸馏,化气为汤,肉质鲜嫩,汤醇味美,入味七分,回味三分”。

喃咪(nān mī)

喃咪(nān mī),是用多种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酱一样的糊状食物,如酸笋酱汁、螃蟹酱汁、槟榔青果酱汁等。“喃咪”中“咪”的意思是搅拌或拌合,可以说,喃咪是因其制作方式而得名的。云南西双版纳雨季长,喃咪可长久保存,其味酸辣香甜,老幼喜食。

藠(jiào)头

还有一种蔬菜叫藠(jiào)头,早在我国商朝就有种植,古名叫薤(xiè)。杜甫在《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中写道:“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在收到邻居送来带着露水的藠头时,杜甫欣喜万分。藠头外形似葱,吃起来辛辣爽脆。作家汪曾祺在《桃花源记》里也赞美湖南桃源县的藠头:“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

莜(yóu)面栲(kǎo)栳(lǎo)栳

面食占据了中华主食的半壁江山,在面食中,莜(yóu)面栲(kǎo)栳(lǎo)栳是山西中北部的一道传统美食。歌唱家郭兰英在山西民歌《交城山》中唱道:“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莜面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因其外形与“栲栳”相似而得名。“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的、外形像斗的容器,是农家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器具。用莜面做成的栲栳栳热量较高,故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的说法,意思是说,糕最耐饥,莜面次之,荞麦面最不耐饥。

饸饹(hé le)

饸饹(hé le),又叫河漏,也是一种面食。据说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个或7个如粗麻线大小的小孔,然后把面糊放入牛角,从孔中落入沸水锅,煮成面条,并将其叫作“河漏”。到了清朝,康熙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河漏也被作为一种美食上报朝廷。康熙品尝之后,赞不绝口。但因“河漏”字面上有河道不协调之意,康熙挥笔把“河漏”改为读音相近的“饸饹”。在民间,百姓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做饸饹。饸饹在北方比较受欢迎,山西的曲沃饸饹、陕西的蓝田饸饹、河南的郏县饸饹和河北的无极饸饹都很有名。

还有,饹馇(gē zha)、荸荠(bí qí)、苤(piě)蓝炒肉丝、八宝膏蛑(móu)饭……在念这些生僻字时,我们咀嚼的是汉字的味道。饮食即文化,菜单中的每一个生僻字都蕴含着历史积淀和民间智慧。我们若含在唇边说不出口,定是沉潜于心了。

来源:《知识窗》,《阅读时代》2023年第01期

作者:舒银霞

责编:马京京

编辑/制图:邓汝濛

“吃”一口生僻字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醴是一种酒,在我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发酵而成。如今,“醴”字已很少见,化作各地菜单上不同的称呼,如酒酿、酒糟、甜酒、米酵子……但如果你在菜单上看到“醪糟(láo zāo)”两个字,会不会担心念错字而说不出口呢?其实,“醪糟”就是“醴”。菜单上的生僻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也更有兴趣去探寻食物背后的文化。

奉节盬(gǔ)子鸡

重庆有一道菜叫奉节盬(gǔ)子鸡,出自奉节县的竹园镇。盬子是制作这道菜的陶制炊具,圆柱体形,中间有些凸出,像乐器中的鼓。盬子鸡因炊具名称而得名,其特点为“冷凝蒸馏,化气为汤,肉质鲜嫩,汤醇味美,入味七分,回味三分”。

喃咪(nān mī)

喃咪(nān mī),是用多种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酱一样的糊状食物,如酸笋酱汁、螃蟹酱汁、槟榔青果酱汁等。“喃咪”中“咪”的意思是搅拌或拌合,可以说,喃咪是因其制作方式而得名的。云南西双版纳雨季长,喃咪可长久保存,其味酸辣香甜,老幼喜食。

藠(jiào)头

还有一种蔬菜叫藠(jiào)头,早在我国商朝就有种植,古名叫薤(xiè)。杜甫在《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中写道:“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在收到邻居送来带着露水的藠头时,杜甫欣喜万分。藠头外形似葱,吃起来辛辣爽脆。作家汪曾祺在《桃花源记》里也赞美湖南桃源县的藠头:“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

莜(yóu)面栲(kǎo)栳(lǎo)栳

面食占据了中华主食的半壁江山,在面食中,莜(yóu)面栲(kǎo)栳(lǎo)栳是山西中北部的一道传统美食。歌唱家郭兰英在山西民歌《交城山》中唱道:“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莜面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因其外形与“栲栳”相似而得名。“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的、外形像斗的容器,是农家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器具。用莜面做成的栲栳栳热量较高,故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的说法,意思是说,糕最耐饥,莜面次之,荞麦面最不耐饥。

饸饹(hé le)

饸饹(hé le),又叫河漏,也是一种面食。据说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个或7个如粗麻线大小的小孔,然后把面糊放入牛角,从孔中落入沸水锅,煮成面条,并将其叫作“河漏”。到了清朝,康熙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河漏也被作为一种美食上报朝廷。康熙品尝之后,赞不绝口。但因“河漏”字面上有河道不协调之意,康熙挥笔把“河漏”改为读音相近的“饸饹”。在民间,百姓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做饸饹。饸饹在北方比较受欢迎,山西的曲沃饸饹、陕西的蓝田饸饹、河南的郏县饸饹和河北的无极饸饹都很有名。

还有,饹馇(gē zha)、荸荠(bí qí)、苤(piě)蓝炒肉丝、八宝膏蛑(móu)饭……在念这些生僻字时,我们咀嚼的是汉字的味道。饮食即文化,菜单中的每一个生僻字都蕴含着历史积淀和民间智慧。我们若含在唇边说不出口,定是沉潜于心了。

来源:《知识窗》,《阅读时代》2023年第01期

作者:舒银霞

责编:马京京

编辑/制图:邓汝濛

每天多认一个字:醪醴「láo lǐ」

醪醴「láo lǐ」;(香醪)

释义:

1、“醪”即米酒、浊酒;“醴”是甘泉。

2、“香醪”古时也特指药酒。

3、“香醪”、“醪醴”都形容“酒香浓郁”。

醉人指数:四星。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真正的丰收是得在冬天才成,要在米酒醇熟的时候,心为之醉。

“五谷”是有高下之分的:“稻、黍、稷、麦、菽”。“菽”指豆类,多少能榨些油出来;用“稻”酿的酒才能称“醪”,啥都不能勾兑,越陈越香。

总是有好水才有好酒,“醴”的本义就是甘泉。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出世和入世在水与酒的交融中酝酿为深情,也是越陈越香。

元 · 许有壬 《清平乐 · 登北山阁》词: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

名句集粹: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

1、三国 ·魏 ·曹植《酒赋》:其味有宜城醪醴,苍梧醥清。

2、南唐 ·李煜 《一斛珠 ·晚妆初过》词: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3、宋 · 柳永 《西江月 ·中吕宫》词: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4、宋 · 张耒 《春雪 ·之二 》诗: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

5、元 · 许有壬 《清平乐 · 登北山阁》词: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

宋 · 张耒 《春雪 ·之二 》诗: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

扩展阅读:《黄帝内经·素问· 汤液醪醴论》

“香醪”或为洌酒或为甘泉,藏天地精华,能给五脏以周全的滋养当是自然。

更多的时候,自酿、自醉足矣。杜甫就不像李白那么挑剔, 去琢磨“五花马、千金裘”,也不在乎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 《客至》诗)

可如果到了黄帝跟前,就得能凡物中体察出来天地至理。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何以然?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黄帝内经·素问· 汤液醪醴论》)

“醪醴”有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每天多认一个字,别成了网红还让人笑话!

醴怎么读?什么意思?小心别闹了笑话!

醴怎么读?醴 读音:[lǐ] 第三声!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懵,又怕读错了丢人,看着这个字的写法似乎和酒有关系,又可能联系到酒糟,最后就读了zao。结果发现醴字读音是:[lǐ] 第三声!

美味酒酿

不过呢,醴字确实与酿酒有关,古人酿酒,用的是五谷杂粮,豊字意思是等级序列,放在这酿酒领域啊,就可以引申为五谷杂粮的次序。酉是发酵、酿造的意思,那豊与酉和在一块就是用五谷杂粮酿造的一系列美酒。

发酵而来的米酒

醴,酒一宿孰也。——《说文》

清泉

那么醴字是什么意思呢?别读对了读音,却不知道什么意义,这样也很尴尬。那小汪告诉你,这个醴字呢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甜酒,这个甜酒呢,也就是用五谷杂粮酿造的酒,因为古代的酒读书不高,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吃的的酒酿。二是甜美的泉水,我记得课文上曾说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个醴泉啊就是甘甜的泉水!

醴陵瓷谷

还有一个地名叫醴陵,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株洲市代管,地处湖南省东部。盛产陶瓷、花炮。醴陵被誉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

如何区分髭、髯、须?

在颐曰须,在颊曰髯[rán],口上曰髭[zī]。

经云: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笔者注:两吻多画:嘴角多皱纹)

足少阳之上,血气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

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

(笔者注:恶:文中可理解为“难看”)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或曰:有腐刑须不生。有不腐刑而须亦不生,何也?

(笔者注:腐刑:指的是受过宫刑的宦官。)

考《灵枢》黄帝问: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

歧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笔者注:宗筋:男子官,《素问·厥论》称之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黄帝又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

(笔者注:天宦:中医中“五不男”之一,属于先天缺陷。《岛居随笔》:“人有五不男:天、犍、漏、祛、变也。”

天者,阳痿不用。(又称之为:天宦、天阉)

犍者,割去外。

漏者,精寒不固,常自精泄。

怯者,举而不强。

变者,体兼男女,俗名二形、阴阳人。)

歧伯又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妇人所以无须者,亦缘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是髭、髯、须有无多寡,皆各有因也。

(笔者注:冲任指的为冲任二脉,①冲脉作用: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调节气机升降;②任脉作用: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至其枯润黑白,则又视乎之颐养何如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