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的意思(已的意思古文)

隐身守侯 2023-06-18 01:31:48 网络

解读山东方言“已就”

(五十三)解读山东方言“已就”

作者 赵元珉

胎儿

山东有句俗话,叫“一个人吃哪碗饭是已就的”,句中的“已就(yǐ jiù)”是一方言词语,是“已经注定”的意思。怎样解读这个方言词呢?

“已”。《汉字图解字典》解释,“古文字形体像胎儿,表示胎儿已经成熟将要降生,怀胎已截止。本义怀孕截止。引申为停止。”《广韵》,“已,止也”;《广雅》,“已,成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副词,已经(跟“未”相对),如已婚、已故、已知、时间已过、此事已解决。

“就”。《说文》,“就,就高也。从京,从尤”。《九经字样》,“京,人所居高丘也”;《说文》,“尤,异于凡也”。《尔雅》,“就,成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完成,如成就、功成名就。

汉高祖刘邦

把两字合起来的“已就”,《汉语大词典》有“已成”和“已经如此,既成事实”两条释义。如刘邦《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唐李贺《十二月》诗,“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已就”在方言中的“已经注定”的意思,和官话中的“已成”释义最接近。只不过“已成”是过去时,“已经注定”是过去将来时。

“已就”是“已经注定”的意思虽有些迷信的意味,但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吃哪碗饭是已就的”,这应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只会的结晶,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

李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号)

一家之言 欢迎讨论

作者赵元珉,山东临朐人,从事金融工作三十年,喜欢乡土文化、民间艺术和旅游。

声明

本文是作者授权本号发布的原创作品

享有著作权

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

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