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的意思(垅的意思)

陈情匿旧酒 2023-06-09 07:00:28 网友整理

农作物种植起垄、做畦的高度与产量有密切关系

行走在乡间小道上,或村旁地头,你会无意地发现田地里生长的粮食作物,如红薯、玉米都生长垄上,而油料作物油菜也同样是在垄上生长。当然,瓜果蔬菜更不用说,也是生长在垄、畦之中。为什么农民在种植作物之前,还要不辞辛劳地,去起垄做畦后再种植呢?其中原因就是起垄做畦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起垄做畦为什么能提高产量?高度多少为好?下面就说说其中的奥妙!

一、起垄做畦的作用

(1)增加耕作层厚度:通过扶垄,将表土层堆高加厚,比平地种植,加厚了耕作,耕作层是农作物扎根的地方,耕作层喧活土壤越厚,就有利于扎根,根系在良好土壤环境中生长,进一步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特别是块根类作物在种植时更应起垄种植,如种植红薯就有“深水养大鱼,大垄结薯大”的农谚。

(2)提高地温:起垄后成为一道道疏松的土壤堆,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空气充足,保温性能就会提高,土壤热量增加,促进作物生长。

(3)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土壤活土层加厚,有更多的团粒结构贮藏养分,成为一个个小小的养分库。另外土壤通透性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了对难溶性养分的分解速度,释放更多的养分,从而提高了土壤保肥及养分含量。再者土层加厚,也可多蓄纳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4)方便排灌,抗旱防涝:起垄后,形成了一条条小水渠,既能灌也能排,利于防涝和抗旱垄。

(5)便于田间管理:垄作拉开了作物间距,便于中耕、追肥、喷药等农事活动。

二、起垄做畦高度

起垄做畦有利于高产,起的高度是否越高越好吗?什么样的垄为好呢?

1)畦作

“畦”字,从字意义解释,就是将田地分成若干小区,有土埂围起。在现实生产中,就将田地按种植需要筑成的一个个小块,有埂有沟。有高畦和平畦之分。(1)高畦四周无埂,四周开沟,沟深20~30㎝,宽30㎝,畦高出原地面15㎝左右,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及经济作物。(2)平畦:四周做埂,土埂高15~20㎝,高15㎝左右。中间为平地,多为苗床或种植绿叶蔬菜。

2)垄作

(1)小垄:宽50~60㎝左右,高30~40㎝,为传统种植玉米、红薯、棉花、蔬菜之用,高度不能超过40㎝,以免影响垄内水分保存。

(2)大垄:垄宽在70~85㎝,垄高40㎝,一般为双行种植。如当前推广的红薯、玉米、油菜等大垄双行种植模式。

总之,垄作高度不能低于30㎝,不能高于40㎝,过低起不到起垄的作用。当然特情况下例外,要根据以往种植经验去调整高度。

你对以上观点支持吗?请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