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的意思(尊的意思解释)

君心似我心 2023-06-23 14:06:54 互联网

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老子说的“玄德”是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通行本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育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形态各异,是环境形势形成如此。

因此,万物无不尊重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受尊重,德之所以受珍贵,是因为它们不强加干涉,而让万物自然生长。

所以,道生育万物,德养育万物,它们使万物自然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让万物得到滋养与庇护。

生育万物而不占有,成就万物而不自恃有功,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妙深奥的德。

逐句解释: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之:代表万事万物。畜:畜养。势:自然环境与情势。

“道”生育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形态各异,精彩纷呈,这都是自然环境所形成的。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莫:无,没有。

因此,万物都心怀感恩,尊重“道”而贵重“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莫:不。命:干涉、强制。常:帛书版为恒,恒久,永久。

“道”的尊贵,“德”的贵重,在于不去强制干涉万物,而让万物恒久自然生长。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

覆:覆盖,保护。这里帛书版字词很多不一样,但意思无差别。

所以“道”生养万物,“德”畜养万物,它们生养和抚育万物,促使万物成熟,并使万物得到养护和保护。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恃:依仗。玄德:至高的德,深微而玄妙。

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成就万物而不自恃有功,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其命运,这就是至高玄妙的“德”。

心得总结:

本章老子主要讲的是道法自然,以及“道”、“德”与万物的关系。

前面章节,老子论述过“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无,是一切的母体,乃根本规律,“德”是有,来源于“道”,是“道”的形式与外在表现。“道”与“德”相辅相成,“道”通过“德”来表达作用,“德”依赖“道”而存在。

本章把“道”和“德”与万物关系做了说明,“道”生育万物,而“德”养育万物,“道”为尊而“德”为贵。它们之所以尊贵,因为它们生养万物而不加干涉,依循自然法则给予滋养和爱护。核心的点还是顺其自然,也就是“为而无为“,对万物产生深远影响,但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做。

“道”和”德“对于万物的影响,像无私的母爱,也是一种大爱,是无我利他的最好体现。最好的“德”,也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母爱也是这样,为了孩子付出所有,但从不要求回报。而“玄德”非但不求回报,还不去干预万物的运行和生长,只在背后默默滋养与守护,有了成就也不自认有功,这真是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玄德”与“上善若水”有点类似,都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比较能诠释“上善若水”有如下句子:

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而“玄德”与之相比,虽然不是无微不至的理解和包容,但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毫无保留地关爱,默默地守护与奉献,不求索取与回报。这种大爱,人间少有,而天道一直如此。

学习《老子》,或者说学习国学,是为了提升品性修养,达到“道”和“德”的境界,以使人生不再困顿和迷惘。当然要想追求有“道”和做到有“德”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纠纷和尔虞我诈使得人顾虑重重、举步维艰。但我们还是应该听取老子的智慧,不管他人怎么做,我们应该笃守内心的清静,不断修持,保持初心,追求无我利他,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对于“道”的认识。这便是好的开始。

附帛书版: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如何理解《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吗?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道德经》:宇宙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老子说的“玄德”是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通行本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育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形态各异,是环境形势形成如此。

因此,万物无不尊重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受尊重,德之所以受珍贵,是因为它们不强加干涉,而让万物自然生长。

所以,道生育万物,德养育万物,它们使万物自然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让万物得到滋养与庇护。

生育万物而不占有,成就万物而不自恃有功,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妙深奥的德。

逐句解释: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之:代表万事万物。畜:畜养。势:自然环境与情势。

“道”生育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形态各异,精彩纷呈,这都是自然环境所形成的。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莫:无,没有。

因此,万物都心怀感恩,尊重“道”而贵重“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莫:不。命:干涉、强制。常:帛书版为恒,恒久,永久。

“道”的尊贵,“德”的贵重,在于不去强制干涉万物,而让万物恒久自然生长。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

覆:覆盖,保护。这里帛书版字词很多不一样,但意思无差别。

所以“道”生养万物,“德”畜养万物,它们生养和抚育万物,促使万物成熟,并使万物得到养护和保护。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恃:依仗。玄德:至高的德,深微而玄妙。

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成就万物而不自恃有功,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其命运,这就是至高玄妙的“德”。

心得总结:

本章老子主要讲的是道法自然,以及“道”、“德”与万物的关系。

前面章节,老子论述过“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无,是一切的母体,乃根本规律,“德”是有,来源于“道”,是“道”的形式与外在表现。“道”与“德”相辅相成,“道”通过“德”来表达作用,“德”依赖“道”而存在。

本章把“道”和“德”与万物关系做了说明,“道”生育万物,而“德”养育万物,“道”为尊而“德”为贵。它们之所以尊贵,因为它们生养万物而不加干涉,依循自然法则给予滋养和爱护。核心的点还是顺其自然,也就是“为而无为“,对万物产生深远影响,但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做。

“道”和”德“对于万物的影响,像无私的母爱,也是一种大爱,是无我利他的最好体现。最好的“德”,也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母爱也是这样,为了孩子付出所有,但从不要求回报。而“玄德”非但不求回报,还不去干预万物的运行和生长,只在背后默默滋养与守护,有了成就也不自认有功,这真是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玄德”与“上善若水”有点类似,都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比较能诠释“上善若水”有如下句子:

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而“玄德”与之相比,虽然不是无微不至的理解和包容,但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毫无保留地关爱,默默地守护与奉献,不求索取与回报。这种大爱,人间少有,而天道一直如此。

学习《老子》,或者说学习国学,是为了提升品性修养,达到“道”和“德”的境界,以使人生不再困顿和迷惘。当然要想追求有“道”和做到有“德”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纠纷和尔虞我诈使得人顾虑重重、举步维艰。但我们还是应该听取老子的智慧,不管他人怎么做,我们应该笃守内心的清静,不断修持,保持初心,追求无我利他,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对于“道”的认识。这便是好的开始。

附帛书版: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如何理解《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吗?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道德经》:宇宙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