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分组名称简单好听有意义(qq分组名称简单好听有意义七组)

心若向阳 2023-06-22 12:43:21 网友上传

QQ特殊分组的那个人,愿你余生很美。

那年,你的到来让我的生活四季如春。

那年,你在我所有的事情里独一无二。

那年,你我的欢笑度过了青春岁月。

那年,你的离去QQ在无一人打扰我。

当时的我们都不懂的如何挽留,如何去表达,只是后来才明白,相爱一场,不谈亏欠,愿你余生不孤单。

哪些年QQ伴随了我们90后整个青春,也伴随了我们所有的回忆,我们总是听到那声“滴滴”的声音心喜若狂,也总是把每一个人都分组,把最重要的人分为特殊的一组一个人。那种藏在心里的甜蜜,总是让人高兴。

每天都特别期待QQ有新的消息,空间有新的留言,总是看了一遍有一遍,偷偷的乐着,回复着,生怕耽误了每一条消息。

后来,你的离去,QQ的消息越来越少,空间的留言板再也没有新的消息,渐渐的QQ谈出了我们的视线,可是里面的分组,留言却在也舍不的删,舍不的更改,从此QQ上了一把锁,锁住了所有的回忆,锁住了那个特殊分组里的人,在无松动。没有一丝波澜起伏,回归平静。

而在今天这个夜晚,有再次被我打开了多年不用的QQ,他还是一如既往,岁月,时光,没有在他那留下一丝的痕迹,还和初始一模一样,原封不动的给了我,看着多年的老朋友,看着欢声笑语,看着那满满打了满屏的字,看着那留言,看着那分组,久久不能回神,沉浸在回忆的长河里。翻来覆去。

那个特别分组里的人,依稀有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回忆里是有苦有甜有酸,回想往事真的无对错,只是懵懵懂懂的我们遇到了喜欢的人,做了一些特殊的事。

我把分组里的那个人重新分了组,也把那个特殊的分组删除了,也把曾经的往事归零,只愿特殊的那个你,余生里一路美好。

曾遇见,你我海誓山盟。

在遇见,你我回忆相见。

现如今,你我天南地北,

我在想,不曾辜负相识,

只愿你,余生美好顺遂。

是啊,我们曾经无话不谈,执手天涯,如今,你我虽不是各自生活里最重要的人,但也是曾经最特殊的人。

QQ里的那个人,那个特殊的人,你还好么,好多年没有你的消息,也没有去打听,也不知道现在的是不是也祝我余生美好,反正,在今夜过后,你不再是我特殊分组里的人,但是我还是祝你好运。

从一年1部到一周12部,音乐制作人魏小涵谈国产动画配乐

相信很多二次元爱好者都有那么几段难以忘怀的旋律,当前奏响起,动画里的画面和情节一瞬间充斥脑海。比如和田光司的《Butterfly》之于《数码宝贝》,和田薰《穿越时空的思念》之于《犬夜叉》。音乐是动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烘托氛围、唤起情绪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好的音乐可以拯救故事。比如当看到“泽野弘之”四个字,视频弹幕往往会出现“稳了”这样的字样。中国的动画音乐发展如何呢?新京报专访到著名动漫音乐制作人魏小涵,听他分享国产网络动画音乐的这些年。

动画配乐这几年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日常密集而紧张的审片工作间隙,我们与魏小涵开始了这次专访。相比十多年前,如今国产网络动画的生产速度非常快,加之送审和周更的制作压力,一个优秀的音频制作团队要保障生存持续,一周得同时应对多部动画剧的制作与迭代,“一集片子,如这两天要上线的动画,临近播映前数小时影片还在拼命修改与渲染,我们音频制作包括音乐、音效、音编、后期混音等环节,都得伴随影片分镜调整和特效渲染来不断修复迭代和优化。”在向记者表示抱歉后,他描述了忙碌的日常。

魏小涵。

很多人了解魏小涵是源起动画《秦时明月》,2007年,在总导演沈乐平的邀请下,他从该系列第二部开始接手,“国内那个时候很难遇到这种走成人市场的3D武侠动画剧,虽然当时的渲染级别和动画制作程度无法和同时期的高端游戏CG比拟,但那确实是我想做的动画题材。”此前,国产动画大量都是面向低幼群体的,很少有人做面向青少年、成人市场的作品。魏小涵的热望文化(The One Studio)音乐团队从那个时候就开启了跟杭州玄机科技至今长达十五年的合作,这期间又一鼓作气负责了北京若森数字《画江湖》系列之《侠岚》《不良人》《杯莫停》《灵主》等剧以及《天行九歌》《少年锦衣卫》《少年歌行》《雪鹰领主》《斗破苍穹》《绝代双骄》《九州缥缈录》等几十部优秀国产动画剧。

《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海报,魏小涵任这部作品的配乐监制。

魏小涵的音乐团队在ACG(指动漫、游戏)音乐领域的探索是从2005年开始的。这一年,国内动漫市场还处在Flash动画大行其道阶段,很多动画地产集团,做的更多是偏低幼向的用于政策补贴的长篇动画。魏小涵及其团队此时就开始在业内接活儿了,“我记得接的第一个音乐制作业务是端游《仙侣奇缘2》的OST(原声带)制作。”

至于为什么偏爱于动画音乐,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虽然工作室接的第一个配乐项目是给端游创作音乐,之后数年团队也一直为海内外数百款游戏打造音乐。但考虑到游戏的特质:一方面玩家需要达到相应级别才能听到对应音乐,另一方面一些游戏上线时间有限,音乐很难留存。而视频跟音频结合起来,传播力和记忆的驻留是深远的。有了这样的想法,魏小涵决心更多跟视频打交道,跟有血有肉的故事打交道。

团队在压力中磨炼技艺

给《秦时明月》做音乐的头几年,平均每一部剧魏小涵的音乐团队都会耗费一年左右的制作周期,“因为最开始是电视台播映,影片的前期准备和制作周期是非常长的。导演有充足的时间跟你讨论戏份,甚至我们可以为了某一集的一段内容,提前数个月开始做准备,创作周期伴随影片制作周期是非常长的。”这种情况只限于《秦时明月》起步的那几年里。

“2017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我们做‘秦时明月’系列、‘画江湖’系列等,导演会给你提前讲戏,说一下这个片子大概要讲什么故事,音乐是伴随什么戏份。”这种音乐先行的做法让导演心中有数,也让音乐团队对作品有充足的打磨时间。“但是2017年以后,时间不允许了,国产网络动画市场的蓬勃发展,竞争中开始出现周更强度的影片。这种情况下,音频方拿到片子的时间就没有一周了,短的时候只有两三天,最短的时候只有一天。”在魏小涵看来,这是很恐怖的创作要求,“以前团队做《秦时明月》几个月的周期,大家慢慢倒腾就可以,现在就变成一两个晚上就得出来同等质量的音乐,而且必须一遍过,播映后得让观众认可,更没有推翻重做的时间余地,这种创作压力一下就上来了,整个音乐团队为生存也得与时俱进。”

《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海报,魏小涵任这部作品的音乐总监。

近年来,很多动画剧的音频打造中,他已经没有多少能与导演长时间接触的机会了。“现在很多网络动画承制公司在制作流程上,从之前的导演制转换为分组制片人的机制,有好处也有弊端。因为动画剧本来就有导演非常强烈而个性的风格化的烙印,以前各个动画公司的老板、创始人、董事长,大量都是导演出身,你跟他们沟通,哪怕临时有个想法,大家都可以围绕剧情或人物刻画去沟通,甚至不惜成本去修正剧情内容,但现在基本遇不到这种情况了。很多时候片子都是制片人分发制作进度,音乐方能与导演直接沟通的机会减少了,导演的话语权在流程化的动画剧制作中也减弱了许多。”

对此,魏小涵和团队的应对措施是提前充分准备,一部分基于多年积累的制作经验来预判音乐类型,另一部分完全卡着镜头切换和情绪起伏去创作制作。“那个时候你就开始意识到一个动画剧项目,尤其是在这种时间特别紧的情况下,因为影片的分镜、内容会随时调整更新,如果音频我们不全流程制作,是不能充分把握好一部剧的,这开始有一点类似于电影制作工业的处理方式了。我们必须去分解和优化各个音频制作环节,包括歌曲、背景音乐、音效制作与后期混音等不同环节的流程控制,否则难以应对临时塞过来立马要上线的剧集”。

基于多年大量动画剧音乐的创作实践,以及多年与业内各播映平台方、各家动画制作公司的紧密配合和积极沟通,魏小涵的音乐团队在拿到任何一部新剧后,基本上无需片方投入多少沟通成本,就能很快把握住整部剧集的音乐风格体系和IP符号要素,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剧情节奏拿捏,也能做到快、精、准。他们也会不断总结规律。“例如一部武侠剧音乐,它的三分之一是功能性音乐,如预谋、叙事、悬疑、诙谐等。另外三分之一是那种卡点音乐,就是它的镜头特别酷炫或碎片,你得像电影那样卡着分镜创作制作,还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是给这个片子的IP核心赋能的,去想办法深化它的主题,诠释IP精神内核。”他表示,一部作品的音乐基本上都有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加起来一部剧按13到16集为一季来算,会有四十至六十分钟音乐的预算。

《斗破苍穹》第一部海报,魏小涵任该作音乐导演。

如今魏小涵的公司每天大概能完成七八个音乐项目,每周能完成8到12部动画剧的周更音频制作。这样的生产效率背后一方面源于各平台作品的时间进度流程不同,另一方面也源于团队内部对流程的把控增强。他们也会在保障动画音乐有序推进的同时,努力接洽优秀的游戏项目音乐制作工作或一些大型和重要的落地的配乐项目,例如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宣传片的音乐、北京冬奥会场馆光影秀的音乐等,让音乐团队能多维度地去发展壮大。

期盼动画配乐能有真人剧一样的投入

在魏小涵看来,动画音乐的重要性在这十多年里有了很大提升,乃至现在已经变成为IP赋能的核心手段之一,“最开始2000年到2007年对于很多游戏客户来说,游戏音乐、音效、后期混音这些他们认为随便弄弄就行,古风武侠类的游戏,大部分游戏不会给预算实录器乐,只要里面的BGM是有笛子、古筝、琵琶这些MIDI元素,只要听着还算耳顺,不管音乐配器是否特别精良,游戏公司会以一个非常低的费用采购,因为他知道玩家不会在意。当他们打游戏时,把游戏音乐一关,放着流行歌曲就继续玩下去了,所以以前整个ACG行业不太重视音乐,客户不愿花太多的钱在音乐制作上,他们认为没有为他的产品产出太多增量价值。到了2008年手游时启,有了一定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增加某个功能,或者更改按钮技能音效,替换一些NPC配音,优化一个登录曲,迭代一首PVE或PVP音乐后,对收益数据有多大影响,因而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声音体验。”

不过,虽然更加重视了,但动画行业对音乐的投入在这些年变化并不大。魏小涵表示,近两年平台S级的作品会更加重视一些,但这些年整个动画行业的音乐制作预算都是偏低的,“正常的一个剧(真人影视剧)的音频预算可能能占到一个片子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近两年国漫优秀的动画剧,动画的整个成本投入基本都在8万到10万元每分钟;优秀的个别动画剧,甚至是10万到14万元每分钟,一集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动画投入已经上百万。但是音乐的预算,加上音效制作、音频后期混音等,少的一共也就几万元、十几万元,多的可能也就20万至40万元。所以相对于投资动辄两三千万、四五千万的动画剧制作成本而言,其中音乐的制作预算相比国内真人剧、海外动画剧的占比来说低了太多,这也导致很多优秀的音乐团队难以单单通过动画配乐业务持续和生存下来。

《少年歌行》海报,魏小涵任音乐导演。

如今的平台自制动画模式加剧了这种问题。魏小涵介绍,如今90%的国产网络动画剧都是平台自制剧,动画公司是承制方,版权资源归平台所有,“那动画承制公司凭啥要花更多的预算砸在剧本环节,砸在音乐、音效这些他们认为不太明显区分制作程度的环节上面?承制方情愿多集中一些预算砸在视觉特效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影视行当的优秀音乐人很少选择去做网络动画,“影视行业优秀的音乐同行有影视圈那个土壤、资历,有那么好的渠道和业务量,其实也就没有必要去接较之影视剧数分之一预算的动画音乐,而客户对配乐质量和分镜匹配要求可能又往往比影视剧还高。”

当然动画电影另说,因为行业内大都把动画电影纳入电影行业的范畴,它只是和真人实拍表达方式形式不同,“动画电影是由发行方、出品方决断的,它就属于电影圈子,更多属于那一拨做影视音乐较多的音乐人的蛋糕了,和ACG音乐人其实关联不大。”

经费少的情况下,以往的动漫音乐人往往选择“用爱发电”,一些优秀的独立动画人更是在预算上捉襟见肘。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片子做得诚恳,魏小涵团队也是尽量助力。因此合作出了多部口碑和奖项双丰收的独立短篇动画,如《入学考试》《启示录》《落凡尘》《呀!小鬼》等。魏小涵描绘了自己的心路:“那时候我觉得,既然好不容易碰到一部好作品,动画团队几十、上百号动画师都那么坚守,那大家好好一起配合。往往动画公司因为预算有限,对音乐的满足度只是需要你做到个六七十分,合格了就可以,但是观众的审美可能在七八十分,你希望自己团队厂牌的音乐做到九十分以上,就是熬不过心里那个坎儿,你觉得做到这个地步,你得对得起这个片子,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这么一段时光。”

动画短片《落凡尘》海报。

魏小涵对国产动画一直怀有浓郁的情结和骨子里的敬畏,谈及喜欢的国产动画音乐,他提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山水情》,“那个古琴的意境如此深邃,那个时候你就深深感受到原来注入中国魂韵的音乐是多么直击灵魂,音乐能跟影片的文化和精神属性相得益彰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另一部让他印象比较深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徐克编剧和监制的动画电影《小倩》,“国产动画电影能做到这个尺度,那个时候是为之一震的,当时《小倩》的音乐和歌曲,也让我眼前一亮”,还有《宝莲灯》《天书奇谭》《邋遢大王》等等优秀的国产动画,都有让人不能忘怀的音乐符号。

在疫情影响下,影视行业多有波及,但把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动画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这两年行业还在大步发展。魏小涵对行业的未来态度是积极的,“如今动画行业的预算适当在提高,制作的题材类型越来越丰富,武侠玄幻、欧式魔幻、末世科幻、新时代现实题材等等百花齐放。大家也越来越重视配音、歌曲、音乐、音效、后期混音这些环节,这自然会吸引到优秀的海内外音乐人,优秀的音效拟音师、混音师。前几年动画剧音频制作环节很少拟音,现在你能看到诸如《凡人修仙传》《雾山五行》这样的优秀作品里已经大量通过拟音制作音效了。以前经费可能也就够一个小录音棚做混音,现在已经有预算给到终混棚,甚至给到杜比全景声棚去细致地制作后期混音这类环节。”谈起这十多年间的变化,魏小涵相当乐观,作为一个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的行业,面对越来越广的受众和不断崛起的优秀故事IP,在新工作模式和思路的带领下,网络动画行业必定会克服困难,一直向前。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陈荻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