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什么意思(许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舍我其谁 2023-08-14 11:53:14 网友上传

许、诺、唯:表示答应的字

文 | 孟琢(博雅小学堂主播)

在之前的几讲,我们给大家讲了一系列从言的汉字。言是什么呢?言语,就是我们说的话。所以说从言的字大多数都和我们说的话,都和我们的语言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两个从言的字。它们是什么呢?它们是“许”和“诺”;还有一个意义相关的字,“唯”,只不过这个“唯”是从口的字。好,我们分别来看。

一、许:听从,答应

先看“许”字。大家看“许”这个形体。在简化字中,“许”左边是一个言字旁,右边是一个午。这是金文中的“许”,我们看左边是一个言,右边是一个午。这个字的用意从来就没有变过,从金文到小篆,再到繁体字,到繁体字的隶书,再到我们今天的简化字,这个字一脉相承。这是一个形声字,从言午声。

什么是“许”呢?请看《说文解字》的解释。《说文解字》说:“许,听也”。什么是听呢?就是我把你的话听进去了,也就意味着我答应了你的话。所以“许”的本义就是听从,是答应。

1.许可

我们可以用“许”来组词。比如说“许可”。什么是许可呢?我许可你做一件事情,就是我允许你、我答应你做一件事。上课了,上课是不能吃饭的,上课不能吃东西,不能吃零食,但是你早晨忘了吃饭了,起晚了来不及,怎么办呢?上课的时候饿得肚子“咕咕叫”,那你就举手啊,你说,老师我实在太饿了,我饿得受不了了,让我吃一口面包吧。老师说什么呢?既然你这么饿,那我还是让你吃吧,我许可你上课吃一点东西。这就是许可。

2.许诺

听从,答应,所以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许诺”。许诺就是一种承诺,承诺就是我答应你的要求。关于“诺”这个字,我们一会儿还会讲。

3.许愿

除了这两个词之外呢,“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许愿。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小朋友们把蛋糕上的蜡烛一吹灭,是不是要许愿?我希望明年长得更高,或者希望期末考试能考一个好成绩。我们经常会许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叫“许愿”。“许”的意思是许可,是听从,是答应,所以许愿呢,也就是答应你的愿望,让你的愿望好梦成真。这叫做许愿。

4.期许

既然许愿是答应你的愿望,所以我们还有一个词叫做“期许”。这个词不是特别常用,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表达对一个人的期望,对一个人的期待。比如说,孟老师说:“我期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学好《说文解字》。”那就是,我期许你们都能学好《说文》,这个字比较典雅,可以用在作文里面,感觉还是很有味道的。

二、诺:应声词

讲完了“许”这个字,我们再看“诺”这个字。“诺”也是一个形声字,我们看这个字的古文字形体,左面是一个言,右面是一个若,“从言若声”。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什么是“诺”呢?“诺”其实就是答应。这是古人表示答应的一个词,相当于今天的“哎”。所以许慎解释“诺”,他是这么说的:他说“诺,应也”。这个“应”就是对别人的应答。因此诺可以组成什么词呢?除了我们之前说的“许诺”——你看“许”和“诺”都是表示答应——除了“许诺”之外,还有所谓的诺言。什么是诺言呢?就是你对别人做出的承诺。我们看“承诺”也是用“诺”组成的一个词。

1.一诺千金

在我们的成语中有所谓的“一诺千金”。一诺千金说的是汉朝初年的一个叫季布的人。这个人非常有信用,说话特别的算数,所以当时人说,与其得到大量的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一诺千金,形容这个人的真诚,形容这个人的守信。我们在社会上,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做到“朋友信之”——这是《论语》中的话——什么是“朋友信之”呢?就是对待朋友,让他相信你,让他能够相信你,那怎么能够让大家都相信你呢?这就要有一种一诺千金的品质。

2.轻诺寡信

一诺千金是一个好品质。如果你说话随意,经常给人开空头支票,经常随便地答应别人,但最后是做不到的,那叫轻诺寡信。这个词也很有意思。什么叫“轻”呢?“轻”就是随便,“轻诺”就是你随随便便地答应别人。今天说了,“明天我送你一个铅笔盒”,后天跟小朋友说“我请你吃棒棒糖”,但是你说了就忘,做不到,那叫做寡信。这里的寡是少的意思,轻诺少信。你随随便便答应别人,那么你的话就肯定难以落实,也就一定是寡信的。

三、唯:更恳切的答应

说完了“诺”我们再看今天要讲的第三个字,那就是唯。唯和诺是同义字,这个字左边是“口”,右边是一个“隹”,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了。我们看甲骨文就有这个字,只不过“隹”在左边,“口”在右边。这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我们今天的形体,这个字形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一个形声字,“从口隹声”。

1.唯唯诺诺

唯是什么意思呢?唯和诺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对别人的答应。《说文解字》就说“唯,诺也”,唯的意思就是对于别人的许诺,对于别人的答应。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唯唯诺诺,这个词有一点贬义,说的是那种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他只会说“好好好”,对什么事都答应下来,但是其实没有自己的看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小朋友,没有主心骨,别人告诉他这道题选A,好好好选A;另外一个小朋友说选B,好好好选B。这种唯唯诺诺的状态可不好。

2.应答的规矩

“唯”和“诺”是同义词,但其实在古代,它们也是有区别的。区别是什么呢?唯比诺要更加的恳切,更加的正式。过去的礼制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是什么呢?“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什么意思呢?别人喊你,小朋友喊你:“小明”,你说“哎”。但是如果你的父亲喊你,或者你的老师喊你,你就不能随随便便地“哎”,你要非常恳切地,你要说“哎——”,你注意,这个“哎——”、特别恳切的“哎——”就是唯。

“唯”和“诺”,虽然是同义词,但是它们在语气上是不一样的。“唯”要比“诺”要恳切得多。因此如果你活在古代,别人叫你,普通人叫你,你说“诺”;但是如果你的爸爸叫你,你要说“唯”。

3.曾子曰“唯”

在《论语》中,之前给大家讲过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对曾子说:“曾参啊,我的大道用一个原则能够贯通。”曾子只说了一个字,什么呢?“唯。”这个“唯”就相当于曾子非常恳切地说:“哎——,我懂了”就一个字。孔子也很高兴,他觉得曾子真的懂了。所以师生二人就微笑着,沉默着。直到孔子出去了,其他的弟子才问“何谓也?”到底说的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就是我们之前给大家讲的忠恕之道。在这里,这样一个对话,足够凸显“唯”是一种非常恳切的应答。

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

总结:

我们今天讲了三个字,都是表示答应,都是表示许可。这三个字,两个字从言,一个字从口。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表示说话、表示语气的时候,从言从口意思差不多。因为“言”这个字本身也是由口组成的。说话,当然离不开嘴。那么这三个字,“许”和“诺”都是表示答应,“唯”也是表示答应,但是“唯”的语气更加恳切。今天我们还用“许诺”这个词,但是很少用“唯”来表示答应了。遗留下的一个词就是“唯唯诺诺”。我们看到“唯唯诺诺”,你不要觉得这是在接电话,“喂,喂”,不是的。“唯”在古代是表示答应。

许、诺、唯:表示答应的字

文 | 孟琢(博雅小学堂主播)

在之前的几讲,我们给大家讲了一系列从言的汉字。言是什么呢?言语,就是我们说的话。所以说从言的字大多数都和我们说的话,都和我们的语言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两个从言的字。它们是什么呢?它们是“许”和“诺”;还有一个意义相关的字,“唯”,只不过这个“唯”是从口的字。好,我们分别来看。

一、许:听从,答应

先看“许”字。大家看“许”这个形体。在简化字中,“许”左边是一个言字旁,右边是一个午。这是金文中的“许”,我们看左边是一个言,右边是一个午。这个字的用意从来就没有变过,从金文到小篆,再到繁体字,到繁体字的隶书,再到我们今天的简化字,这个字一脉相承。这是一个形声字,从言午声。

什么是“许”呢?请看《说文解字》的解释。《说文解字》说:“许,听也”。什么是听呢?就是我把你的话听进去了,也就意味着我答应了你的话。所以“许”的本义就是听从,是答应。

1.许可

我们可以用“许”来组词。比如说“许可”。什么是许可呢?我许可你做一件事情,就是我允许你、我答应你做一件事。上课了,上课是不能吃饭的,上课不能吃东西,不能吃零食,但是你早晨忘了吃饭了,起晚了来不及,怎么办呢?上课的时候饿得肚子“咕咕叫”,那你就举手啊,你说,老师我实在太饿了,我饿得受不了了,让我吃一口面包吧。老师说什么呢?既然你这么饿,那我还是让你吃吧,我许可你上课吃一点东西。这就是许可。

2.许诺

听从,答应,所以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许诺”。许诺就是一种承诺,承诺就是我答应你的要求。关于“诺”这个字,我们一会儿还会讲。

3.许愿

除了这两个词之外呢,“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许愿。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小朋友们把蛋糕上的蜡烛一吹灭,是不是要许愿?我希望明年长得更高,或者希望期末考试能考一个好成绩。我们经常会许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叫“许愿”。“许”的意思是许可,是听从,是答应,所以许愿呢,也就是答应你的愿望,让你的愿望好梦成真。这叫做许愿。

4.期许

既然许愿是答应你的愿望,所以我们还有一个词叫做“期许”。这个词不是特别常用,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表达对一个人的期望,对一个人的期待。比如说,孟老师说:“我期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学好《说文解字》。”那就是,我期许你们都能学好《说文》,这个字比较典雅,可以用在作文里面,感觉还是很有味道的。

二、诺:应声词

讲完了“许”这个字,我们再看“诺”这个字。“诺”也是一个形声字,我们看这个字的古文字形体,左面是一个言,右面是一个若,“从言若声”。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什么是“诺”呢?“诺”其实就是答应。这是古人表示答应的一个词,相当于今天的“哎”。所以许慎解释“诺”,他是这么说的:他说“诺,应也”。这个“应”就是对别人的应答。因此诺可以组成什么词呢?除了我们之前说的“许诺”——你看“许”和“诺”都是表示答应——除了“许诺”之外,还有所谓的诺言。什么是诺言呢?就是你对别人做出的承诺。我们看“承诺”也是用“诺”组成的一个词。

1.一诺千金

在我们的成语中有所谓的“一诺千金”。一诺千金说的是汉朝初年的一个叫季布的人。这个人非常有信用,说话特别的算数,所以当时人说,与其得到大量的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一诺千金,形容这个人的真诚,形容这个人的守信。我们在社会上,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做到“朋友信之”——这是《论语》中的话——什么是“朋友信之”呢?就是对待朋友,让他相信你,让他能够相信你,那怎么能够让大家都相信你呢?这就要有一种一诺千金的品质。

2.轻诺寡信

一诺千金是一个好品质。如果你说话随意,经常给人开空头支票,经常随便地答应别人,但最后是做不到的,那叫轻诺寡信。这个词也很有意思。什么叫“轻”呢?“轻”就是随便,“轻诺”就是你随随便便地答应别人。今天说了,“明天我送你一个铅笔盒”,后天跟小朋友说“我请你吃棒棒糖”,但是你说了就忘,做不到,那叫做寡信。这里的寡是少的意思,轻诺少信。你随随便便答应别人,那么你的话就肯定难以落实,也就一定是寡信的。

三、唯:更恳切的答应

说完了“诺”我们再看今天要讲的第三个字,那就是唯。唯和诺是同义字,这个字左边是“口”,右边是一个“隹”,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了。我们看甲骨文就有这个字,只不过“隹”在左边,“口”在右边。这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我们今天的形体,这个字形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一个形声字,“从口隹声”。

1.唯唯诺诺

唯是什么意思呢?唯和诺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对别人的答应。《说文解字》就说“唯,诺也”,唯的意思就是对于别人的许诺,对于别人的答应。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唯唯诺诺,这个词有一点贬义,说的是那种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他只会说“好好好”,对什么事都答应下来,但是其实没有自己的看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小朋友,没有主心骨,别人告诉他这道题选A,好好好选A;另外一个小朋友说选B,好好好选B。这种唯唯诺诺的状态可不好。

2.应答的规矩

“唯”和“诺”是同义词,但其实在古代,它们也是有区别的。区别是什么呢?唯比诺要更加的恳切,更加的正式。过去的礼制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是什么呢?“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什么意思呢?别人喊你,小朋友喊你:“小明”,你说“哎”。但是如果你的父亲喊你,或者你的老师喊你,你就不能随随便便地“哎”,你要非常恳切地,你要说“哎——”,你注意,这个“哎——”、特别恳切的“哎——”就是唯。

“唯”和“诺”,虽然是同义词,但是它们在语气上是不一样的。“唯”要比“诺”要恳切得多。因此如果你活在古代,别人叫你,普通人叫你,你说“诺”;但是如果你的爸爸叫你,你要说“唯”。

3.曾子曰“唯”

在《论语》中,之前给大家讲过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对曾子说:“曾参啊,我的大道用一个原则能够贯通。”曾子只说了一个字,什么呢?“唯。”这个“唯”就相当于曾子非常恳切地说:“哎——,我懂了”就一个字。孔子也很高兴,他觉得曾子真的懂了。所以师生二人就微笑着,沉默着。直到孔子出去了,其他的弟子才问“何谓也?”到底说的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就是我们之前给大家讲的忠恕之道。在这里,这样一个对话,足够凸显“唯”是一种非常恳切的应答。

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

总结:

我们今天讲了三个字,都是表示答应,都是表示许可。这三个字,两个字从言,一个字从口。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表示说话、表示语气的时候,从言从口意思差不多。因为“言”这个字本身也是由口组成的。说话,当然离不开嘴。那么这三个字,“许”和“诺”都是表示答应,“唯”也是表示答应,但是“唯”的语气更加恳切。今天我们还用“许诺”这个词,但是很少用“唯”来表示答应了。遗留下的一个词就是“唯唯诺诺”。我们看到“唯唯诺诺”,你不要觉得这是在接电话,“喂,喂”,不是的。“唯”在古代是表示答应。

咱许昌的“许”字古时是怎样写的,你知道吗?

咱许昌的“许”字古时是怎样写的,你知道吗?‖百味中原

文‖贾凤翔

先秦文物及文献中,“许”字古写很多。我见到的有11种。秦以后除少数沿用古写外,还出现了第12种写法。(见下表)

对这些古字,我见到一些解释。

有人说,许地部落居无定所,写法“5”正是反映了这种情况。

有人说,写法“1”是“许”的别称。

有人说,许人居水边,因而造出了写法“12”。

这些说法有些令人生疑。“5”表示居无定所,“8”表示这个地方没有树木吗?这是不可能的啊!“许”为什么以“1”为别称呢?对“12”的解释假设是对的,但“12”、“许”现在读来不同音啊。

我反复思考,想到用音韵学这把钥匙也许会打开这把锁。我查阅了王力先生编的古音韵表,发现与“1”、“3”、“12”、“许”同音的字均属第12部“鱼部”,感到豁然开朗了。

上古时期是以口相传,有音无字。至商代始有文字记录。对“许”这个地名应该怎样表示呢?最早出现的应该是“1”。“1”者,大也。根据考古发掘,许地部落包括今鄢陵、许昌、禹州等地,这在当时各部落中确属地域辽阔。这恐怕也是当初将许地称为“1”的原因。

而“2”、“3”则是同音假借。后来以“3”为偏旁造出的字均为形声字。“3”为声旁,“4”至“10”其他部分为形旁。“4”下部表示祭器,“5”至“10”除“10”上部表示疆域外,其他字其他部分表示人口聚集、树木茂盛。“6”、“7”形旁为“5”形旁的形变。古人写字,偏旁上下左右不定,所以出现了“6”、“7”等。“11”上部是众多的意思,这个字是会意造字。

秦代统一文字时,造出“言午”字。“言”与“炎”同音,为避讳“炎”而写成“言”,表示许族是炎帝的后代。“午”是声旁。“12”当是继“言午”之后出现的形声字。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将“言午”简化为“许”。简化字的形旁是受草书启发而定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摄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贾凤翔,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理论、书法、音乐、摄影诸领域均有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发表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百味中原”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个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