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字五行属什么(康熙字典翠字五行属什么)

孤独是毒 2023-06-11 13:09:15 网友投稿

虎年说虎——甘肃文物中的“虎”

虎年说虎——甘肃文物中的“虎”

虎形金饰片/战国晚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藏

虎噬羊纹金饰片/战国 甘肃省博物馆藏

虎噬鹿纹铜牌饰/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磁州窑虎纹瓷枕/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鎏金虎形铜牌饰/战国 天水市博物馆藏

剑齿虎头骨化石/晚中新世-更新世末 白银市博物馆藏

辛 欣 茹 实

虎年新春,甘肃省博物馆将于春节期间举办“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展览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50家文博机构,甄选出数百幅与虎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集结成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将意趣盎然的虎文物作为春节的礼物,为人们献上了一份“文物新年礼”。展览中,特别精选全省各地馆藏20余件虎文物与观众见面,让人们在生肖展中,感受浓浓的传统中国年味。

虎属猫科家族。该家族是食肉目中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的一支。起源于大约11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目前已知最早的虎化石是由中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的龙担虎,生存于约25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

在此次展览中,甘肃省博物馆将展出一具野生东北虎的标本。这具标本体型较大,身长2.17米,高1米,毛色橙黄,花纹斑斓、毛色光洁。这具东北虎发现于会宁县甘沟驿乡狼儿岔。东北虎,学名西伯利亚虎,虎的亚种,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多年来,在甘肃省博物馆几代工作者的呵护下,这具东北虎标本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并曾多次亮相展出。

早在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个象形的“虎”字,从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石雕、魏晋南北朝的壁画,乃至唐宋明清的书画都有虎形象的存在。历朝历代金、玉、瓷、铜器中,虎的形象更是丰富多彩。

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除了为今人熟知的龙文化外,还存在着与原始狩猎生活密切相关的虎文化。虎作为现实动物世界中的兽中之王,不仅代表着权利和力量,更被赋予人性的美德和智慧。

群虎图 嘉峪关四道鼓心沟岩画

在嘉峪关四道鼓心沟岩画《群虎图》中,充分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动物王国。5只猛虎隐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的到来,蛇在草地上爬行,野牛、梅花鹿、北山羊迅速躲避虎群的袭击,飞禽在空中翱翔。

虎头彩绘画像砖/魏晋 敦煌市博物馆藏

金带钩/战国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品不计其数,画像砖艺术作为重要的独特领域,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等场景。虎在画像题材中极为广泛,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表达意义蕴含众多。展览中展出了多件我省与虎有关的画像砖文物,包括汉代白虎瓦当、魏晋白虎彩绘画像砖、西晋李广射虎彩绘画像砖、西晋饰门虎等。

李广射虎彩绘画像砖/西晋 敦煌市博物馆藏

敦煌市博物馆藏的西晋李广射虎彩绘画像砖表现的是“李广射虎”的情景。李广头戴冠,八字须,着交领窄袖衣,系腰带,下身着裈,骑于疾奔的马上返身张弓待发。李广射虎的故事被记载于司马迁《史记》中,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左骁卫铜虎符/隋 庄浪县博物馆藏

古代帝王将相利用虎的震慑力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龙为君,虎为将,自古以来虎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也以虎为形,称作“虎符”。“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展览中展出了多件我省各地博物馆藏的铜虎符。

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元 甘肃省博物馆藏

虎年文物展中,甘肃省博物馆藏的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极具特色,也十分珍贵。该符牌铁铸,圆形。两面镶嵌八思巴文银字,各五行。虎头鼓睛阔嘴,顶鬣上扬如火焰,劲毛卷如涡云,前爪勾利,十分威武。这枚符牌属银字圆符,主要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急务时使用的信物。

模印四灵画像砖/汉 张掖市博物馆藏

我国古代,四神又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人们所喜爱的吉祥物,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虎,百兽之长,威猛食人的形象在四神中具有降服鬼怪、消灾避祸的能力。奇门遁术中,虎出现的地方就意味着祥瑞、仁善,可庇佑子孙繁盛,世代兴隆。展览中张掖市博物馆藏的汉代模印四灵画像砖,正面印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神兽图案,整幅画面仿古铜钱纹样绘制。栏内四种神灵各异,各有两个乳钉纹,中廓内饰以四瓣花纹,五个乳钉纹分别点缀于花瓣和中央,背面及四侧边素面无纹饰,饰纹古拙典雅,反映了汉代非常流行对四神的崇拜。

白虎瓦当/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虎纹耳形铜钺/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藏

受草原文化影响,虎的造型更具艺术性,形式亦丰富多彩。甘肃省博物馆藏的西周虎纹耳形铜钺,整体似半环,铸猛虎纹,虎背为刃。尾下有短胡两穿,尾、双爪上铸凹槽,虎首下弯,张口含銎,露牙睁目,领内有一圆形穿孔。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战国金带钩,钩首为长颈龙首状,颈部为三棱状,肩部三角形边框内镂空雕铸对称和狼形图案。钩身为长方形,边框内镂空雕刻一组正反相对称的虎噬大角羊图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藏的战国晚期的虎形金饰片,虎尖耳上翘,大嘴张开,鬃毛卷曲上翘,尾前卷于背部与鬃连,四足着地做行走状,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虎行走的动感之态。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战国虎噬羊纹金饰片,虎张口露齿,垂首蹲踞,虎口衔羊,前爪按住羊肩部,后爪抓住羊臀部,羊四肢跪地作挣扎状,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猛虎捕食羊的瞬间动态,形象逼真。这些虎文物都是此次展览中的亮点。

很多文物中,虎的造型多半比较凶猛,因而虎也是威严的象征。虎将、虎士、虎威之类的词语给人威武、谨慎的感觉。

庆阳市博物馆藏的西周铜卧虎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虎的威严。虎作卧姿,虎头略方,两眼圆睁,竖耳,通体刻出虎斑纹。虎的肩、臀部饰有鸟、兽纹,虎尾下垂,尾端上卷,将虎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

卧虎铜镇/汉 庆阳市博物馆藏

虎的形象在古代也常被用在文房用品上。庆阳市博物馆藏的一组卧虎铜镇,虎盘卧于圆形底座上,昂首张口,两目有神,目视前方,长尾从背卷曲置于身前,虎爪锋利清晰,文物中的虎被刻画得威猛逼真,栩栩如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虎视为祥瑞之兽,人们谈虎、崇虎、刻虎、画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虎文化。人们用各种吉祥图案装点生活。虎在政治生活体系中的威严性不言而喻,当它走出政治阶级进入民间社会时,则更加多了一份视觉图案的温彩和表现技法上的浪漫,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渴望自然护佑的心理诉求,也使虎成为生活中的吉祥物象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清新如柠檬般的女孩名字,让好运连连,福气满满

为什么使用八字起名法改名后,运气会改善,福气会更多?因为合适的五行用字会“调命理”,合适的音形意会“调心”。名字具有的能量信息场,能对人心产生暗示的影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好的名字产生正向的影响,坏名字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的。不好的名字不会带来好的运气,而好的名字必然会带来好的运气。所谓命运,实际上是命与运的结合,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人追求事业的成功,但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并没有很努力却事业很成功;有些人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都重要,最后以失败收场;有些人才华横溢,但找不到成功的机会;有些人努力勤奋,长年累月奔波辛苦,却依然只够温饱。这正是子墨老师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讲的“先天命”与“后天运”的影响所导致的。

今天为了好运多福气的女宝宝们,子墨老师精心挑选如下清新如柠檬般的女孩名字,让我们一起为宝宝起一个助运且好听的佳名,希望她一生都幸福顺遂,好运连连。

星葵

"星葵"女孩名字,出自《赠孟仲传》中的"百年湖海占星聚,五月葵榴对酒开。"寓意皓齿星眸,葵花向日。

婉庭

"婉庭"女孩名字,灵感源自宋·李流谦《紫薇花》中的"庭前紫薇初作花,容华婉婉明朝霞。"寓意婉约可人,金屋飞凰。

今荞

"今荞"女孩名字,出自《行登新现潭·其一》中的"荞麦花齐晚稻黄,今年此地是仙乡。"寓意如古涵今,荞蔓枝枝。

沁心

"沁心"女孩名字,出自《宿乌石》中的"曲水环山望欲迷,沁心美月息春溪。"寓意沁人心脾,蕙质兰心。

桃邻

"桃邻"女孩名字,灵感源于《种兰》中的"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寓意与桃为邻,诗情画意。

晴薇

"晴薇"女孩名字,出自《题竹》中的"却忆紫薇堂后坐,翠阴摇曳午晴时。"寓意晴天一湛,红薇染露。

思画

"思画"女孩名字,名字来源于《雨后游南门寺》中的"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寓意慧心巧思,眉目如画。

汐月

"汐月"女孩名字,名字出自元-王逢《钱塘春感(六首)》中的"白马素车江海月,依然潮汐撼西兴。"寓意汐水如嫣,冰壶秋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