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丁丑年是哪一年(民国丁丑年是哪一年属什么生肖)

谁为谁伤 2023-06-20 10:25:12 网友整理

白石老人自述:我的晚年十年

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二十六年(丁丑·一九三七),我七十七岁。

早先我在长沙,舒贻上之鎏给我算八字,说:「在丁丑年,脱丙运,交辰运。辰运是丁丑年三月十二日 交,壬午三月十二日脱。

丁丑年下半年卽算辰运,辰与八字中之戌相冲,冲开富贵宝藏,小康自有可期,惟丑辰戌相刑,美中不足。」

又说:「交运时,可先念佛三遍,然后默念辰与酉合若干遍,在立夏以前,随时均宜念之。」又说:「十二日戌时,是交辰运之时,属龙属狗之小孩宜暂避,属牛羊者亦不可近。本人可佩一金器,如金戒指之类。」

念佛,带金器,避见属龙属狗属牛羊的人,我听了他话,都照办了。我还在他批的命书封面,写了九个大字:「十二日戌刻交运大吉」。

又在里页,写了几行字道:「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一关矣。」从丁丑年起,我就加了两岁,本年就算七十七岁了。

二月二十七日,阴历正月十七日,宝珠又生了一个女孩。取名良尾,生了没有几天,就得病死了。

这个孩子,生的倒还秀丽,看样子不是笨的,可惜是昙花一现,像泡沫似的一会儿就幻灭了。七月七日,阴历五月二十九日,那天正交小暑节,天气已是热得很。

后半夜,日本军阀在北平广安门外卢沟桥地方,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事。卢沟桥在当时,是宛平县的县城,城虽很小,却是一个用兵要地,俨然是北平的屏障,失掉了它,北平就无险可守了。

第二天,是阴历六月初一日,早晨见报,方知日军蓄意挑衅,事态有扩大可能。果然听到西边嘭嘭嘭的好几回巨大的声音,乃是日军轰炸了西苑。接着南苑又炸了,情势十分紧张。过了两天,忽然传来讲和的消息。

但是,有一夜,广安门那边,又有拍拍拍的机枪声,闹了大半宵。如此停停打打,打打停停,闹了好多天。

到了七月二十八日,阴历六月二十一日,北平天津相继都沦陷了。前几天所说的讲和,原来是日军调兵遣将,准备大举进攻的一种诡计。

我们的军队,终于放弃了平津,转向内地而去。这从来没曾遭遇过的事情,一旦身临其境,使我胆战心惊,坐立不宁。

怕的是:沦陷之后,不知要经受怎样的折磨,国土也不知哪天才能光复,那时所受的刺激,简直是无法形容。

我下定决心,从此闭门家居,不与外界接触,艺术学院和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两处的教课,都辞去不干了。

亡友陈师曾的尊人散原先生于九月间逝世,我做了一副挽联送了去。

联道:「为大臣嗣,画家爷,一辈作诗人,消受清闲原有命;由南浦来,西山去,九天入仙境,乍经离乱岂无愁。」下联的末句,我有说不尽的苦处,含蓄在内。我因感念师曾生前对我的交谊,亲自到他尊人的灵前行了个礼,这是我在沦陷后第一次出大门。

二十七年(戊寅·一九三八),我七十八岁。瞿兑之来请我画超览楼禊集图,我记起这件事来了!

前清宣统三年三月初十日,是清明后两天,我在长沙,玉溡绮师约我到瞿子玖家超览楼看樱花海棠,命我画图,我答允了没有践诺。

兑之是子玖的小儿子,会画几笔梅花,曾拜尹和伯为师,画笔倒也不俗。他请我补画当年的禊集图,我就画了给他,了却一桩心愿。

六月二十三日,阴历五月二十六日,宝珠生了个男孩,这是我的第七子,宝珠生的第四子。

我在日记上写道:「二十六日寅时,钟表乃三点二十一分也。生一子,名曰良末,字纪牛,号耋根。

此子之八字:戊寅,戊午,丙戌,庚寅,为炎上格,若生于前清时,宰相命也。」我在他的命册上批道:「字以纪牛者,牛,丑也,记丁丑年怀胎也。号以耋根者,八十为耋,吾年八十,尚留此根苗也。」十二月十四日,孙秉声生,是良迟的长子。

良迟是我的第四子,宝珠所生的第一子,今年十八岁,娶的是献县纪文达公后裔纪彭年的次女。宝珠今年三十七岁已经有了孙子啦,我们家,人丁可算兴旺哪!

美中不足的是:秉声生时,我的第六子良年,乳名叫作小翁子的,病得很重,隔不到十天,十二月二十三日死了,年五岁。

这孩子很有点夙根,当他三岁时,知识渐开,已能懂得人事,见到爱吃的东西,从不争多论少,也不争先恐后,父母唤他才来,分得的还要留点给父母。我常说:「孔融让梨,不能专美于前,我家的小翁子,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

不料我有后望的孩子, 偏偏不能长寿,眞叫我伤心!又因国难步步加深,不但上海南京,早已陷落,听说我们家乡湖南,也已沦入敌手,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心绪恶劣万分,我的日记 「三百石印斋纪事」,无意再记下去,就此停笔了。

二十八年(己卯·一九三九),我七十九岁。二十九年(庚辰·一九四○),我八十岁。自己丑年北平沦陷后,这三年间,我深居简出,很少与人往还,但是登我门求见的人,非常之多。

敌伪的大小头子,也有不少来找我的,请我吃饭,送我东西,跟我拉交情,图接近,甚至要求我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叫我去参加什么盛典,我总是婉辞拒绝,不出大门一步。他们的任何圈套,都是枉费心机。

我怕他们纠缠不休,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干脆在大门上贴一张纸条,写了十二 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我原来是确实有点心脏病的,并不严重,就借此为名,避免与他们接近。「心病」两字,另有含义,我自谓用得很是恰当。

只因物价上涨,开支增加,不靠卖画刻印,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在纸条上,补写了几句:「若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那时,囤积倒把的商非常之多,他们发了财,都想弄点字画,挂在家里,装装门面,我的生意,简直是忙不过来。

二十八年己卯年底,想趁过年的时候,多休息几天,我又贴出声明:「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起,先来之凭单退,后来之凭单不接。」过了年,二十九年庚辰正月,我为了生计,只得仍操旧业,不过在大门上,加贴了一张「画不卖与官,窃恐不祥」的告白,说:「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

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这里头所说的:「官入民家,主人不利」的话,是有双关意义的。我还声明「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像。」

在绝止减画价的下面,加了小注:「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另又声明:「卖画不论交情,君子自重,请照润格出钱。」我是想用这种方法,拒绝他们来麻烦的。还有给敌人当翻译的,常来讹诈,有的要画,有的要钱,有的软骗,有的硬索,我在墙上,又贴了告白,说:「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继难报答也。」又说:「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这些字条,日军投降后,我的看门人尹春如,从大门上揭了下来,归他保存。春如原是清朝宫里的太监,分配到肃王府,清末,侍候过肃亲王善耆的。

二月初,得良元从家乡寄来快信,得知我妻陈春君,不幸于正月十四日逝世,寿七十九岁。春君自十三岁来我家,熬穷受苦,从无怨言,我在北平,卖画 为活,北来探视,三往三返,不辞跋涉。相处六十多年,我虽有恒河沙数的话,也难说尽贫贱夫妻之事,一朝死别,悲痛刻骨,泪哭欲干,心摧欲碎,做了一副挽 联:「怪赤绳老人,系人夫妻,何必使人离别;问黑面阎王,主我生死,胡不管我团圆。」又做了一篇祭文,叙说我妻一生贤德,留备后世子孙,观览勿忘。良元信 上还说,春君垂危之时,口嘱儿孙辈,慎侍衰翁,善承色笑,切莫使我生气。我想:远隔千里,不能当面诀别,这是她一生最后的缺恨,叫我用什么方法去报答她 呢?我在北平,住了二十多年,雕虫小技,天下知名,所教的门人弟子,遍布南北各省,论理,应该可以 的了,但因亲友故旧,在世已无多人,贤妻又先我而去,有家也归不得,想起来,就不免黯然 了。我派了男子六人,女子六人,儿媳五人,孙曾男女共四十多人,见面不相识的很多。人家都恭维我多寿多男,活到八十岁,不能说不多寿;儿女孙曾一大群,不 能说不多男;只是福薄,说来眞觉惭愧。

三十年(辛巳·一九四一),我八十一岁。宝珠随侍我二十多年,勤俭柔顺,始终不倦,春君逝世后,很 多亲友,劝我扶正,遂于五月四日,邀请在北平的亲友二十余人,到场作证。先把我一生劳苦省俭,积存下来的一点薄产,分为六股,春君所生三子,分得湖南家乡 的田地房屋,宝珠所生三子,分得北平的房屋现款,春君所生的次子良黻,已不在人世,由次儿媳同其子继承。立有分关产业字据,六人各执一份,以资信守。分产 竣事后,随卽举行扶正典礼,我首先郑重声明:「胡氏宝珠立为继室!」到场的二十多位亲友,都签名盖印。我当着亲友和儿孙等,在族谱上批明:「日后齐氏续 谱,照称继室。」宝珠身体素弱,那天十分高兴,招待亲友,直到深夜,毫无倦累神色。隔不多天,忽有几个日本宪兵,来到我家,看门人尹春如拦阻不及,他们已 直闯进来,嘴里说着不甚清楚的中国话,说是:「要找齐老头儿。」我坐在正间的藤椅子上,一声不响,看他们究竟要干些什么,他们问我话,我装聋好像一点都听 不见,他们近我身,我只装没有看见,他们叽哩咕噜,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也就没精打采地走了。事后,有人说:「这是日军特务,派来吓唬人的。」也有人 说:「是几个喝醉的酒鬼,存心来捣乱的。」我也不问其究竟如何,只嘱咐尹春如,以后门户,要加倍小心,不可再疏忽,吃此虚惊。

三十一年(壬午·一九四二),我八十二岁。

在七八年前,就已想到:我的岁数,过了古稀之年,桑榆暮景,为日无多,家乡辽远,白云在望,生旣 难还,死亦难归。

北平西郊香山附近,有万安公墓,颇思预置生圹,备作他日葬骨之所,曾请同乡老友汪颂年写了墓碑,又请陈散原、吴北江、杨云史诸位题词做纪 念。

只是岁月逡巡,因循坐误,香山生圹之事,未曾举办。二十五年丙子冬,我又想到埋骨在陶然亭旁边,风景旣幽美,地点又近便,复有香冢、鹦鹉冢等着名胜 迹,后人凭吊,倒也算得佳话。

知道你曾替人成全过,就也托你一次,可惜你不久离平南行,这事停顿至今。

上年年底,你回平省亲,我跟你谈起旧事,承你厚 意,和陶然亭慈悲禅林的主持慈安和尚商妥,慈安愿把亭东空地一段割赠,这眞是所谓「高谊如云」的了。

正月十三日,同了宝珠,带着幼子,由你陪去,介绍和慈 安相晤,谈得非常满意。看了看墓地,高敝向阳,苇塘围绕,确是一块佳域。当下定议。

我填了一阕「西江月」的词,后边附有跋语,说:「壬午春正月十又三日, 余来陶然亭,住持僧慈安赠妥坟地事,次溪侄,引荐人也,书于词后,以记其事。」

但因我的儿孙,大部分都在湖南家乡,万一我死之后,他们不听我话,也许运柩 回湘,或是改葬他处,岂不有负初衷,我写一张委托书交你收存,免得他日别生枝节。这样,不仅我百年骸骨,有了归宿,也可算是你我的一段生死交情了。

(次溪 按:老人当时写的委托书说:「百年后埋骨于此,虑家人不能遵,以此为证。」我曾请徐石雪丈宗浩,画过一幅陶然京白石觅圹图,名流题词甚多,留作纪念。)

那年,我给你画的萧寺拜陈图,自信画得很不错。你请人题的诗词,据我看:治芗传岳芬题的那首七绝,应该说是压卷。我同陈师曾的交谊,你是知道 的,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

师曾的尊人散原先生在世时,记得是二十四年乙亥的端的节左右,你陪我到姚家胡同去访问他,请他给我做诗集 的序文,他知道了我和师曾的关系,慨然应允。没隔几天,序文就由你交来。

我打算以后如再刊印诗稿,陈、樊二位的序文,一起刊在卷前,我的诗稿,更可增光得 多了。我自二十六年丁丑六月以后,不出家门一步。只在丁丑九月,得知散原先生逝世的消息,破例出了一次门,亲自去拜奠。

他灵柩寄存在长椿寺,我也听人说起 过,这次你我同到寺里去凭吊,我又破例出门了。(次溪按:散原太世丈逝世时,我远客江南,壬午春,我回平,偶与老人谈及,拟往长椿寺祭拜,老人愿偕往,归 后,特作萧寺拜陈图给我,我征集题词很多。

傅治芗丈诗云:「盘盘荩世一棺存,岁瓣心香款寺门,彼似沧洲陈太守,重封马鬣祭茶村。」)

三十二年(癸未·一九四三),我八十三岁。自从芦沟桥事变至今,已过了六个年头,天天提心吊胆,在忧闷中过着苦难日子。

虽还没有大祸临身,但小小的骚 扰,三天两头总是不免。

最难应付的,就是假借买画的名义,常来捣乱。我这个八十开外的老翁,哪有许多精力,同他们去作无谓。

万不得已,从癸未年起,我 在大门上,贴了四个大字:「停止卖画」。从此以后,无论是南纸店经手,或朋友介绍,一概谢绝不画。家乡方面的老朋友,知道我停止卖画,关心我的生活,来信 问我近况。

我回答他们一首诗,有句云:「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变。」我是宁可挨冻受饿,决不甘心去取媚那般人的。

我心里正在愁闷难遗的时候,偏偏 又遭了一场失意之事:十二月十二日,继室胡宝珠病故,年四十二岁。

宝珠自十八岁进我家门,二十多年来,善事我的起居,寒暖饥饱,刻刻关怀。我作画之时,给 我理纸磨墨,见得我的作品多了,也能指出我笔法的巧拙,巿上冒我名的假画,一望就能辨出。

我偶或有些小病,她衣不解带的昼夜在我身边,悉心侍候。春君在世 时,对她很是看重,她也处处不忘礼节,所以妻妾之间,从未发生龃龉。

我本想风烛之年,仗她护持,身后之事,亦必待她料理,不料她方中年,竟先衰翁而去,怎 不叫我洒尽老泪,犹难抑住悲怀哩!

三十三年(甲申·一九四四),我八十四岁。我满怀积忿,无可发泄,只有在文字中,略吐不幸之气。

胡冷庵拿 他所画的山水卷子,叫我题诗,我信笔写了一首七绝,说:「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我这诗很有感慨。我虽停止 卖画,但作画仍是天天并不间断,所作之画,分给儿女们保存。

我画的鸬鹚舟,题诗道:「大好江山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 枝。」我题门生李苦禅画的鸬鹚鸟,写了一段短文道:「此食鱼鸟也,不食五谷鸬鹚之类。

有时河涸江干,或有饿死者,渔人以肉饲其饿者,饿者不食。故旧有谚 云:鸬鹚不食鸬鹚肉。」

这是说汉 们同鸬鹚一样的「一饱别无知」,但「鸬鹚不食鸬鹚肉」,并不自戕同类,汉 们对之还有愧色哩。

我题群鼠图诗:「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旣啮我果,又剥我黍。烛炧灯残天欲曙,严冬已换五更鼓。」

又题画螃蟹诗:「处处草泥 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我见敌人的泥脚愈陷愈深,日暮途穷,就在眼前,所以拿老鼠和螃蟹来讽刺它的。有人劝我明哲保身,不必这样露骨 的讽刺。

我想: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拚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六月七日,忽然接到艺术专科学校的通知,叫我去领配给煤。艺专本已升格为学院,沦陷 后又降为专科学校。

那时各学校的大权,都操在日籍顾问之手,各学校里,又都聘有日文教员,也是很有权威,人多侧目而视。

我脱离学挍,已有七年,为什么凭空 给我这份配给煤呢?其中必有原因,我立卽把通知条退了回去,并附了一封信道:「顷接艺术专科学校通知条,言配给门头沟煤事。

白石非贵校之教职员,贵校之通 知误矣。先生可查明作罢论为是。」煤在当时,固然不易买到,我齐白石又岂是没有骨头、爱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眞是错看了人哪!朋友因我老年无人照料,介绍一 位夏文珠女士来任看护,那是九月间事。

三十四年(乙酉·一九四五),我八十五岁。

三月十一日,卽阴历正月二十七日,我天明复睡,得了一梦:立在余霞峯借山馆的晒坪边,看见对面小路上 有抬殡的过来,好像是要走到借山馆的后面去。

殡后随着一口没有上盖的空棺,急急的走到殡前面,直向我家走来。我梦中自想,这是我的棺,为什么走的这样快?

看来我是不久人世了。心里头一纳闷,就惊醒了。醒后,愈想愈觉离奇,就做了一副自挽联道:「有天下画名,何若忠臣孝子;无人间恶相,不怕马面牛头。」这不 过无聊之极,聊以解嘲而已。

到了八月十四日,传来莫大的喜讯:抗战胜利,日军无条件投降。

我听了,胸中一口闷气,长长的松了出来,心里头顿时觉得舒畅多 了。

这一乐,乐得我一宵都没睡着,常言道,心花怒放,也许有点相像。十月十日是华北军区受降的日子,熬了八年的苦,受了八年的罪,一朝拨开云雾,重见天 日,北平城里,人人面有喜色。

那天,侯且斋、董秋崖、余倜等来看我,留他们在家小酌,我做了一首七言律诗,结联云:「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三十五年(丙戊·一九四六),我八十六岁。

抗战结束,国土光复,我恢复了卖画刻印生涯,琉璃厂一带的南纸铺,把我的润格,照旧的挂了出来

。我的第五 子良巳,在辅仁大学美术系读书学画,颇肯用功,平日看我作画,我指点笔法,也能专心领会,仿我的作品,人家都说可以乱眞,求他画的人,也很不少。

十月,南 京方面来人,请我南下一游,是坐飞机去的,我的第四子良迟和夏文珠同行。先到南京,中华全国美术会举行了我的作品展览;后到上海,也举行了一次展览。

我带 去的二百多张画,全部卖出,回到北平,带回来的「法币」,一捆一捆的数目倒也大有可观,等到拿出去买东西,连十袋面枌都买不到了。

十二月十九日,女儿良欢 死了,年十九岁。良欢幼时,乖巧得很,刚满周岁,牙牙学语,我教她认字,居然识了不忘,所以乳名小乖。

自她母亲故去后,郁郁不乐,三年之间,时常闹些小 病,日积月累,遂致不起,我既痛她短命,又想起了她的母亲,衰年伤心,洒了不少老泪。

三十六年(丁亥·一九四七),我八十七岁。三十七年 (戊子·一九四八),我八十八岁。这两年,常有人来劝我迁往南京上海等地,还有人从杭州来信,叫我去主持西湖美术院。

我回答他一首诗,句云:「北房南屋少 安居,何处清平耆老夫?」那时,「法币」几乎成了废纸,一个烧饼,卖十万元,一个最次的小面包,卖二十万元;吃一顿饭馆,总得千万元以上,眞是骇人听闻。

接着改换了「金圆券」,一圆折合「法币」三百万元,刚出现时,好像重病的人,缓过一口气,但一霎眼间,物价的涨风,一日千变,比了「法币」,更是有如无 已。

囤积倒把的人,街头巷尾,触目皆是。他们异想天开,把我的画,也当作货物一样,囤积起来。拿着一堆废纸似的「金圆券」,订我的画件,一订就是几千张几 百张。我案头积纸如山,看着不免心惊肉跳。

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看这样子,眞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实则我耗了不少心血,费了不少 腕力,换得的票子,有时一张画还卖不到几个烧饼,望九之年,哪有许多精神?只得叹一口气,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了。

注:齐白石七十一岁时,曾乞吴江金松岑为其作传,因自述其生平,由张次溪录寄金氏,备作传记取材之需,中因世事推移,或作或辍者再。及齐氏晚年,体力渐衰,难于久坐,又复屡续屡断,故八十九岁以后之事,尚未整理完成,自述暂止于此。

名门望族|黄川模:四川南溪西城曾氏家风故事

文/黄川模

清末“民”初,四川南溪县城的名门望族,民间有“曾包郭董黄”之说。其中,南溪西城曾氏家族涌现了进士、解元、举人、贡生、监生数人,名列“”版《南溪县志》。如今,曾氏“大夫第”“进士第”遗迹犹存。本文记述本支曾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家风故事及老宅遗迹。

南溪西城曾氏“大夫第”“进士第”匾额(示意)

源流世系

曾成周(1731—1801),清雍正九年辛亥十月十九日生于广东梅州兴宁县南厢,嘉庆六年辛酉五月十一日殁于四川叙州南溪县西城家里。妻张氏(1751—1821),生于乾隆十六年辛未冬月二十六日,殁于道光元年辛巳冬,伴夫合葬。

夫妻俩共生4子:曾荣开、曾荣芳、曾荣辅、曾荣华(迁至云南)。其传承字辈部分为:“成荣廷龄继,万世永兴昌。国正传家远,清勋绍遂长。”

乾隆十年(1745),14岁的曾成周由粤入川,定居在叙州南溪县西城,成为本支曾氏始祖。初始,曾成周以小贩为生。至其长子曾荣开主事时代,曾氏家族开始发家,所经营的糖霜产业远销至云南镇雄。

第三代曾廷璋、曾廷玉善于经营,家族商号的规模已扩展为南溪城内的首位。曾廷玉还捐得直隶州闲职,为子孙转型为仕宦打下基础。曾廷玉之后,曾氏家族在南溪县城政商两界所取得的成就,已使其跻身于南溪城五大家族(曾包郭董黄)之首。

曾荣开,字翊之,配伍氏,生子曾廷璋。续娶胡氏,生子曾廷枢、曾廷杨、曾廷标,后3子均在云南镇雄立业。

曾廷璋,字达士,生子曾锡龄、曾松龄、曾桂龄。

曾锡龄,字寿山,生子曾继光、曾继唐、曾继辉。曾松龄(繁昌),字伯乔,生子曾继勋、曾继培。曾桂龄,字云乔(云樵),生子曾继霖、曾继旭、曾继畅。

曾继光,字镜秋,生子曾万彝。曾继勋,字克成,生子曾万轼、曾万轩、曾万辂、曾万轺。曾继霖,字德施,生子曾万让(次廉)。

曾荣芳,字春辅,生子曾廷玉、曾廷兰、曾廷忠、曾廷仕。

曾廷玉,字温加,号蕴辉,生于道光元年辛巳(1821)二月二十七日。配萧氏,生于嘉庆丁丑年(1817)十月二十五日,生子曾鹤龄(鸣皋)。

曾鹤龄,生子曾继祖、曾继瀛、曾凤喈、曾春喈。曾凤喈,生子曾孟良(万钖)、曾仲良、曾叔良、曾季良。

“”版《南溪县志》中,“科举-封荫“记载曾氏的部分书影

家风故事

《南溪曾氏族谱》载有《祖训十则》,其中“慎官守”云:“幸登仕籍,须慎官箴。清洁为民,三省思深。勤慎廉洁,四言谨记。正君在身,在心。孟尝还珠,杨震却金。勉尔后生,贪取谁欤?”

曾氏自觉继承其远祖宗圣曾参的修齐治平儒学思想,努力弘扬忠信、勤敏、慎独的“三省”(“吾日三省吾身”)家风,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师,留下清正为官、良善为民的家风故事。

曾鹤龄(1839—1915),字鸣皋,举人,户部郎中。父亲曾廷玉,由经商致富。

曾鹤龄从小聪明出众,跟从舅舅、塾师萧颖读书。他认真学习八股文、诗赋和骈文,学习周礼中的各种经典,学问和修养相当优秀。清光绪丙子年(1876)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乃捐任户部郎中。阎敬铭为户部尚书时,需编定户部贺表录,曾鹤龄所撰文因有“安不忘危、外宁内忧”等语入选,遂在京城清廉为官10多载。

1890年,曾鹤龄含泪叹道:养亲大事也,名位虚器也。父母养子为何?怎忍违背初衷?倘若身为独子而不幸未为双亲养老,那可是罪不可恕的。

因此,曾鹤龄于当年弃官归隐。取狄仁杰“白云亲舍”之意,自号云白子。之后,在南溪县内奎峰书院、龙腾书院任主讲。他爱学生如晚辈,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不仅有堂弟曾繁昌、堂侄曾继光,还有何棫、钟朝煦、高僖(此5人皆为举人)等。“故邦人士,沐浴教泽者,多有闻于时。”

1902年,曾鹤龄在县城西郊铁柱山川主寺侧修筑息园,取“休息”之意,撰有《息园记》存世。园中水池、房舍和竹木都很漂亮。

曾鹤龄作诗学习白居易,作骈文学习徐庚。著有《瓣香堂诗集》二卷,自序云:“诗虽小道,然工叶极难……积久成帙,计若千首……大率古以排奡胜,律以工致胜,绝以生动胜,虽不能至,窃心向往之……”

从其《龙腾山》二首,可见其诗清新幽雅的特色:

好鸟枝头唤,遽然晓梦惊。

市声疑近郭,江气讶连城。

钓艇鱼呼卖,农家犊叱耕。

晨炊尤未熟,日影下窗明。

渐觉群嚣息,书灯一点明。

树深多鸟宿,草密只虫鸣。

月喜穿云出,风疑夹雨行。

倦来方倚枕,能否梦青城?

清朝灭亡后,曾鹤龄改穿道袍。四川战乱不止,人民遭受苦难。只要跟人谈到这些,曾鹤龄就会伤心落泪:“政教弛矣,其何能国?”虽归隐居家,犹自心系君国,对不堪的时局愈益感愤。

1915年冬天,滇军在泸州和宜宾一带混战时,曾鹤龄伤心得吐了很多血,身体枯瘦如柴而去世,终年76岁。墓在仙临场石公石母附近。

其子曾继祖,字绳武,廪贡生,曾任什邡县教谕。

曾锡龄(?—1895),字寿山,才识高迈,博通经史。师从侯植三学医,故精通中医。因父亲早逝,故友爱诸弟,将几岁的小弟曾松龄、曾桂龄抚育成人。其子曾继光考中光绪庚寅进士后,分发广西任知县。

为让儿子做个好官,曾锡龄专门为其写下《官箴》。梁启超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曾氏此文却强调一个“诚”字,至今蕴含现实借鉴意义,全文如下:

一日居官,则竭一日之心。要术无多,第于所谓诚者,勉之又勉之而已。

爱百姓如赤子,防胥吏若鬼蜮。毋假意于左右,毋邀誉于流俗。毋取人以辞色,必求其实;毋任情为喜怒,必得其当。外揆于人,内度诸心,可质鬼神,可对君父,则表里洞达,而诚之德充矣!

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勤则事无滞留,廉则无不可对。人之钱,第于勤敏之中,当寓节宣之意。

亟要务,略细微;戒冗语,损闲气。劳而不疲,乃可任繁剧。不然,丛迫无节,必生烦恼。烦恼不已,遂成躁率。既伤于性情,必有害于公事。特忙中不察耳!

大抵事变无常。以诚为主宰,以从容为节度,以安定为统摄。其中高下轻重,随时可以权衡也。

执法者,失之固。通情者,易于流;气勇者,必拗;心杂者,多为人所乘。既欲自立,必求取法古人,勿私心自用,则得云。

曾继光(1871—1941),字镜秋,解元,进士,知县。光绪戊子(1888)乡试解元,庚寅(1890年)三甲第91名进士,任广西灵川县知县,署理桂林府警务。

灵川县地瘠民贫,曾继光到任后,以清官自励,不贪不贿,不惧权势,为民做主。当地商帮送上白银万两,归新官作为调剂,这是清代公开行贿、相沿成习的陋规,称规银,一般认为是“取不伤廉”的财源,但曾继光对此一概拒收。

为防属吏暗通关节,曾继光事必躬亲,官防大印随身带。在审判一桩抢劫案后,父亲对他说:“此案,你断得好!”他顿疑父亲受了贿,又将此案重审另判。

曾继光任职期间,父母均死在广西任所。曾继光清贫,只得挪用少数库银将灵柩运回南溪,之后又无力偿还,终以族叔曾鹤龄相助代偿,方才了之。

灵川当地豪绅横行乡里,尤其以岑氏家族最为嚣张,全省侧目。某日,岑氏之子在长街跑马,踩翻小贩货摊,竟头也不回,扬长而去,受害商民赴警局喊冤。曾继光自掏腰包,以补助商民损失了事。不久,岑子又跑马伤人踹摊,曾继光立即杀马以警主,民心大快,而岑子却怀恨在心。

灵川大旱之年,饥民成群结队,请求赈济。曾继光本着以民为本,来不及上奏,打开粮仓放粮救济,民情因此平息。岑氏因宿怨,谎奏朝廷,说曾继光擅自打开粮仓收买民心,试图从中捞好处。朝廷竟对曾继光罢官,抄家追赃。抄家时,曾继光在南溪草市街的“进士宅第”,除书籍外,别无长物,证实借赈贪污实系仇家中伤。

罢官回南溪后,曾继光不插手地方政事以渔利,以清廷孤臣遗老、清流名士自居,固留长发,号佗发舟子,言行怪异,家境越发贫穷,聊以诗文自娱。他被百姓尊称为解元公,也被戏称为曾疯子。

袁世凯称帝,北洋军入川,终遭惨败,退却时四处劫掠。曾继光为此撰联曰:“大军过后狸终毙,亡国山河鼠亦妖。”

曾继光早年致力于经史,古诗文功底深厚,“川南文豪”钟致和自叹不如。其诗《夜渡廖家庄》云:“日入犹未息,行行君子乡。暗惊山木合,时有野梅香。远火双溪路,危桥独夜霜。须臾三十里,犬吠识村庄。”他平时多有讽时泄愤的诗联作品流传民间。

1901年,南溪知事延请曾继光做龙腾书院主讲。1941年,曾继光病逝,南溪士绅为他举行追悼会,宜宾专员冷薰南送来挽联致哀。

举人曾繁昌的笔迹印鉴

曾繁昌(1851—1923),谱名曾松龄,字伯乔。7岁而孤,育于兄曾锡龄。端谨纯笃,默识多闻,研习古文用力尤深。尝抄书30册,墨无潦草。虽贵为光绪癸巳(1893)举人,但1895年“自桂林奉兄嫂丧归,淡于仕宦”。后任县高等小学教员10多载,为教学名师。逝后,县人公葬。墓在城西15里棬子湾。

其子曾继勋,以文学见长,撰有《云白子传》存世。直率任情,不随流俗。师从堂伯父曾鹤龄读书于龙腾书院。3次乡试均落榜。科举被废除后,乃取《左传》《国语》《史记》《汉书》朝夕钻研,不近俗事。其文“刻画事理如鉴取形”,又十分谦逊,如其文获人指正,则大喜致谢。晚年定稿文章20篇,请同乡孙炳文(革命烈士)为其印行,但值孙游学欧洲,曾继勋不久病逝。

曾云樵(1855—1933),谱名曾桂龄,字云乔,著名中医师,秀才出身。毕生行医,自甘清淡,自食其力,开办寿康药号。其子曾德施,承其医术,人称曾师。

曾云樵幼时,父亲曾达士经常生病,母亲生下曾云樵3天后就离世了。后来,曾云樵两次去省城考试,因考前患病,未入考场。于是,曾云樵放弃功名,师从侯植三专攻医术。

曾云樵行医重医德,结合所医病例告诫药店同仁说,凡处方用药,既要治其现今之病,还要考虑今后的演变;只知追求速效,过分用发散表邪的药治现在的病,病虽治好了,由于过分伤动元气,难免会导致患病的人今后气血虚弱。

曾孟良(1898—1952),谱名曾万钖,四川法政学校毕业。1923年夏至1925年夏,任南溪县高小校长。他聘请董燧蒸、王雨村、万梓咸、高蝶仙、包伯绅、陈润余等优秀教员,改进教学方法和各项管理制度,注重职业教育,增设劳技课。

学校原来只招男生,曾孟良认为女孩也应受教育,主动上门动员亲友,如曾万镶、曾万锵、高秀云等女孩报名读书,该校女子班终于办起来,他的女儿曾世馨便是女7班学生。

这一时期,毕业生能升入江安三中、宜宾叙属联中的特别多。1926年春,南溪县初级中学成立,曾孟良任事务主任,负责校舍改造、师生食宿、教学用具及图书仪器添置等,1927年还兼任简易师范班的公民课,任务非常繁重,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时任教务主任的吴季昌(遂宁人),曾当众称赞他是颇具办事才干的能人。

1927年暑期,由重庆中法大学回县的胡明鑫、廖时勉、吴淡斋等,在县初中成立学术研究会,宣传马列主义,会员多是初中班和师范班的进步学生。会上,学校领导吴晓坡、叶幼裴、曾孟良都讲了话。次年,一些会员参加南溪农民暴动,事情失败,吴、叶被迫离县。曾孟良涉嫌,被列入黑名单,知将被搜捕,深夜从姻亲萧独青家出走。后以诗记此事,其中有两句:“任他谄媚学澹台,耿介谁知种祸胎。”

1929—1931年,曾孟良出任南溪县教育局局长,革除南溪教育界许多陋习,如在新办的教育刊物上公开教育局经手的钱粮和开支经费情况;鉴于当时小学都集中在县城和场镇上,乡村学生上学极其不便,私塾教学内容陈旧,于是在石鹅寺、桂溪寺、登高坪增办了3所初级小学,家长们无不拍手称颂。

曾孟良主持教育行政期间,收到前任温汝航拨款向上海书局购置的《万有文库》和《四部丛刊》各一套,由邹绍谦、高望衡等几人,按册清点,分橱陈放,布置成临时的书报阅览室。从此,每天前来阅读者络绎不绝,这是受到县人欢迎的又一件好事。

南溪西城曾氏“进士第”老宅现状(部分)

老宅遗迹

曾鹤龄于光绪二年中举后,入京任户部郎中,其祖曾荣芳、其父曾廷玉、其叔曾廷兰、曾廷忠、曾廷仕5人皆因曾鹤龄尊贵而被封为中宪大夫(正四品文官散阶),故于县城广福街住宅加挂“大夫第”匾额。

曾鹤龄的族侄曾继光于光绪十六年考中进士,族人在县城草市街住宅加挂“进士第”匾额。

两处府第位置相近。“进士第”老宅主体建筑为传统木架构四合院,坐南向北,灰砖青瓦硬山顶,左右厢房,中天井,前后两排各五开间,九柱落地进深,前排右开门,柱础石刻、后排台阶石雕多为松鹤延年、福寿双全、富贵平安等吉祥图案,月梁、撑拱、门雕尚存,并配以牡丹、葵花、云纹等雕饰,彰显古雅韵味,具有一定的文史价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丁丑奇荒”献大爱的李春台

光绪二年(1876 年),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一直延续到光绪四年(1878 年),大旱连续三年。在大旱的第二年,即光绪三年(1877 年),这一年为干支纪年丁丑年,北方九省赤地千里,受灾人口多达两亿多,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一半,直接饿死及被感染瘟疫而死的人数达1300 万,其中山西、河南最为严重。山西死亡500 多万人,占当时山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河南死亡300 多万人,也占到当时河南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这就是历史上的“丁丑奇荒”,又称“晋豫奇荒”,是清朝开国二百年来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荒。在“丁丑奇荒”中,我们长治地区也没有躲过大灾。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抗灾自救过程中,潞城的乡村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周武村的李春台就是一位大灾面前献大爱的可歌可泣的义士。

乐善好施的李春台

李春台,字熙民,清武生,周武村(今长治市潞城区店上镇周武村)人。该村原名叫暴村,后改为周武村,是为纪念周武王的。周武村位于店上镇东4 公里处,虽然属丘陵山区,但周武村的李家,却是大户殷实之家。

李春台自幼习武,后考为武生。在清朝,科举制武生和儒生一样,分为: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即指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是武探花。李春台考为武生,属于哪个等级的武生,历史资料没有记载。

李春台虽是习武之人,但在为人办事上,重义气、讲团结,做事小心谨慎,非常仔细。尤其是他乐善好施,常常救助他人,遇到村里贫穷人家无钱购置物品结婚、或穷苦人家无钱安葬死者,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给以量力资助。即,凡村里因婚丧嫁娶困难者,李家均施舍钱粮;对特别贫困户的丧葬之事,李家亲送棺材一口,让其入土为安。

大灾面前献大爱

光绪二年(1876 年),北方开始大旱。光绪三年(1877 年),丁丑奇荒,旱情加重,以直隶、山东、河南、山西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受干旱影响,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等农作物全面歉收,产量减半,山东收成甚至不及往年的三成。《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大旱引发的饥荒,致使一些灾民“饥则掠人食”,过境者往往失踪,人们为此甚至“相戒裹足”,不敢远行。这一年,华北旱情急剧升级,尤其是山西,旱荒空前。有资料描述当时的大旱灾情大致的情形是:农田颗粒无收,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把树叶野草都吃光了。旱情不断发展,可食之物罄尽,发生了“人食人”的惨剧。九个省份遭灾,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直隶五省是重灾区,山西最严重,到处都有人吃人的现象。山西巡抚曾国荃向清廷奏报时称:“晋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询之父老,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山西赤地千里,潞城也到处是“赤地”,庄稼绝收,大量土地荒凉,无数人被饿死。1877 年11 月26 日晚清老报纸(光绪三年农历十月初八)《京报全录》是这样记载的:“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山西巡抚一等威毅伯臣曾国荃跪奏,为晋省被旱成灾已有七十六厅州县。”“窃照晋省山多地瘠,素鲜盖藏,去秋收成本歉,冬雪又稀,入春以后,雨泽愆期,粮价昂贵,贫民挖食草根树皮,情殊可悯,当经饬属出放仓谷接济,并劝谕绅富捐资助赈,或各赒各村,以教任恤。向来省城每年十月起至次年二月止,设立南北饭厂,赈活贫民,本年人数众多,经费不敷。经前抚臣鲍源深率司道府县先后捐廉,并劝绅商人等均各捐助,于省城南北两隅各添粥厂数座,每日领粥贫民计三四千人,而闻赈归来者络绎不绝,省城一处如此,其他处可知。截至农历六月初十,所有省城官绅捐助银两购米之资,业已罄尽,自六月十一起动用赈银接办,事竣报销。

由春至夏,未得透雨,麦收无望,省南荒旱尤甚,春间奏准开仓赈济,饬属查明极次贫民户口,核实散放。”“自夏徂秋,各属禀报,每逢阴云密布,旋为大风吹散,或仅得微雨,或一二寸不等,天干地燥,烈日如焚,补种荞麦杂粮出土后,仍复黄萎,收成觖坚。兹据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长治、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壶关……榆社、沁州等七十六厅州县,先后禀报秋禾被旱被雹成灾。”“……省城每银一两仅易八三钱一千三四百文,而斗米须钱二千四五百文,省南地方纹银一两易钱一千一百多文,元丝银则止易钱九百余文,斗米须银二两有零,窃思救荒首在粮运,本年灾区既广,为日又长,省南灾重粮缺,不特无树皮草根可挖,抑且无粮食可购,哀鸿遍野,待哺嗷嗷,道殣相望,惨不可言。瞬届冬令,饥寒交迫,立见转乎沟壑,窘迫情形实非笔墨所能殚述,亟应广筹粮运,以资限抚。”

面对这样的灾情,李春台大行善举,出钱买粮,广设粥棚,接济穷人。据说李家的粥有标准: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还打开自家粮仓,给大家发放小米谷物,救活无数灾民的性命。

光绪四年(1878 年),潞城继续大旱,又称“戊寅大祲”。《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范宁注:“侵,伤。”杨士勋疏:“大侵者,大饥之异名。”唐柳宗元《贞符》:“岁丁大侵,人以有年。”元龚辙《逃荒别》诗序:“丁未大祲,殍殣蔽野。”也就是说庄稼严重歉收,仍然是大饥荒。在光绪七年(1881 年)四月,祁县高顺理撰书的《光绪三、四年旱灾年荒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从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重。本朝开国以来,治天下,十有八省以宽宏爱民为本,而惟山、陕两省之民,屡妥饥馑之苦者兹不胜纪。试以山西之地言之,自同治七年(1868 年)以至光绪四年(1878 年),其间屡遭旱灾。惟光绪三年(1877 年)阖省全旱荒极,汾、平、蒲、绛、辽、沁、潞、霍等处最为严重,黎民残伤困苦无比,饥者难为食,渴者难为饮。五六月之间,仰观天道密云而不雨,俯视地理禾苗而枯槁。粮价昂贵,祁县谷米每斗价值钱一千四百有零,各处粮粟斗斛不一,难以细载。银价过贱,祁县宝银每两价值钱一千二百上下,各处平银钱底不一。

当时,各处遭瘟疫传染,死者无数,民受困苦,未有盛于此时也!到处是死人,甚至有的村庄绝无人烟。真可谓是“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潞城刘体中的《光绪丁丑大祲伤饥》描述当时的境况:

岁在丁丑劫运逢,亢旸不雨蕴虫虫。

陇亩田园胥憔悴,禾麻委地无西东。

富者充盈贫者急,哀鸿嗷嗷嗟无食。

斗米价值千五百,日求一餐不可得。

饥寒交迫如火煎,质尽衣衫复质田。

每向街头高处望,十室九空未炊烟。

无可奈何作流民,携妻负子渡关津。

那知到处人情冷,升合弗与不敢嗔。

翻然变计思转家,腹馁囊空路又遐。

况复堪忧是老稚,饿莩盈野乱如麻。

归途骨肉多分散,归来亲邻半不见。

吞声空对釜甑叹,靡有孑遗忆云汉。

君不见通衢旁,僵尸枕藉、白骨累累不埋藏,或则葬犬腹,或饱豺与狼。又不见阡南与陌北,沃壤腴田生荆棘,效贾涕兮太息,披郑图兮掩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大灾之年,李春台拿财物帮助别人办丧事,赙棺殓尸、掩埋尸体无算。大灾过后,潞城县令呈请上宪,奖给李春台五品千总职衔。千总,是当时基层的军官,明朝时候是六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团长到营长之间。周武村以及方圆村庄的人,对李春台在大灾面前施大爱而感激不尽,自发给李春台赠送“德被桑梓”匾额。据版《潞城县志》载:光绪丁丑、戊寅大祲,公赐粟赈饥,赙棺掩埋殓尸无算。县令呈请上宪,奖给五品千总职衔。村人感恩,因悬“德被桑梓”匾额。

俗话说:德被后代,功在桑梓。李春台以高尚的品德恩泽故土,被赞誉为“德被桑梓”,其大义之举堪为历史美谈。(来源:上党晚报 文/ 图郭存亭)

谢达山:关于纪年表述和异历换算的探讨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