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是什么意思(頔是什么意思和含义)

作茧自缚 2023-06-18 16:59:53 网友投稿

姓名里有生僻字,影响保研?

​文|张雪瑜

生活中,不少人的姓名里会有一些不常用的汉字,最近,一则关于用生僻字取名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关注。

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学,即将保研。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的过程中却发现,严女士女儿的名字无法录入系统。报名报不上,好不容易获得的保研机会就会有泡汤的风险。对此,严女士和女儿焦急不已。

严女士女儿名字中的生僻字是“頔(音dí)”,意思是“美好”。但这个字有时在电脑或手机上却打不出来。

为何“頔”这个字在户口本、身份证登记时能输入,在字典里也能查到,但在有些机构、部门的系统里却输入不了?

这是因为公安系统采用的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收录的汉字是最全的,有7万多字。甚至包括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文字,设有生僻字库。

然而,学信网等机构并没有同步使用公安系统的汉字字库,无法共享很多生僻字,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麻烦。

生僻字引发的烦恼还有很多。比如有考生在高考报名系统登记时,因为名字有生僻字而无法被录入报名系统,只得立马去派出所改名字才能顺利报名;还有居民在银行、机场、房产公司办理业务时,也遇到打不出名字里的生僻字的情况,影响业务办理进度。

以此为鉴,相关部门不能因为使用生僻字的人少,就置之不理,不收录也不更新。

解决生僻字引发的烦恼,也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作。有时,像“绣花针”一样的精细管理,正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汉字的系统是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是开放包容的。字典里有不少人们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打不出来的“麻烦”字。

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一共收录了5万多个单字。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其中的常用字就已经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绝大部分。

而这并不能让我们去拒绝生僻字,象形、指事、形声……中国的汉字,一笔一划都记录着千余年来的文明史。今天的我们能够和古人“对话”,靠的就是这传承下来的文字系统。我们接纳不常用的生僻字,其实也是接纳其被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

当然,家长给孩子取名也不要太过标新立异,用一些不在字库内的生造字或者已经废弃的字,这样不仅会在各类登记中遭遇麻烦,也会影响孩子名字在日常沟通交流中的通用性。

文字:张雪瑜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王远方 张永群

编辑:张雪瑜 吴亚琦

比起烂大街的爆款名,这2种名字才更让孩子欲哭无泪,别踩雷坑娃

文/好孕姐

前几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眼睛。在候诊区等待叫号的时候,听见旁边的妈妈嘀咕道“我明明给孩子挂的是xx医生,怎么屏幕上显示是另一个医生呢?”

“没事,反正都差不多。孩子哭得厉害,你先带他去那边转转,我在这里等着吧。”孩子的奶奶说道。

过了十几分钟,大概是听到自家孩子的名字,老太太赶紧掏出手机。不一会儿,只见那位妈妈抱着孩子,慌慌张张地往就诊室走去。

结果不到两分钟,就见她出来。老太太站起来,惊讶地问道”这么快就看完病了?”

孩子的妈妈郁闷地说“不是咱,刚叫的那个孩子和咱们重名。”

听到这话,我抬头瞅了眼电子屏幕。由于要保护孩子的信息,所以如果名字是三个字的话,一般中间字会用星号代替。

如此一来,放眼望去,竟然好几个同姓,第三个字还同音,甚至同字。这也难怪老太太会误以为是自家娃。

而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朋友的吐槽“我家孩子的名字,是根据五行、笔画,从康熙字典里挑出来的。

没想到刚上户口,就看新闻说是排行榜top1。平时,在外面只要喊一声孩子的名字。指定有人诧异地来一句‘你刚喊的啥?我家孩子/我亲戚朋友的孩子也叫xx。”

说实话,不管是以前的伟、军、强、静、娟、丽,还是现在的子涵子轩一诺,沐宸、浩宇、沐辰、茗泽。很多父母在给娃取名字时,根本就没料到有朝一日,竟然会成爆款。

不过虽然重名太多,确实会出现被认错的尴尬,但毕竟这些名字叫起来朗朗上口,最多也就是成为时代的特征。

而以下这2种名字,却真的会让孩子无地自容,不胜烦扰:

起的名字太过随意

和很多绞尽脑汁,给孩子想名字的父母相比,有些人则显得太过随意。为了图省事,一拍脑瓜子,就给娃起个“抬不起头”的名字。

这不,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由于排行第三,家住邓州的刘女士,被父母起名叫刘小三。

小时候,没觉得有啥。但随着年龄增长,名字带给她的困扰越来越多。每次别人问起名字时,她都觉得难以启齿。当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时,也会忍不住想要解释“不是破坏别人家庭的那个第三者”。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被人叫到名字,她会感到很自卑,总觉得别人在笑话她。

由于这个名字不仅给她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而且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她决定改名。

过于奇怪和有个性

有些人的脑回路实在是过于清奇,给娃起的名字奇奇怪怪,个性又张扬。也许他们自己喊起来觉得牛逼哄哄,但孩子绝对是欲哭无泪。

譬如,王者荣耀、朱佩奇、唐古拉、谢主隆恩、朱穆朗玛峰之类。如果不是在新闻上看到,还真不敢相信,会有人给娃起这种名字。

而除了这些像新新人类的名字,有些娃的名字由于过于难写和少见,甚至无法录入系统。

曾看过一个新闻,父母给女儿起名叫di,简体是由和页组成,繁体字是頔,寓意美好。上户口时没问题,但办银行卡、乘火车、飞机、高铁,名字都无法输入。更糟心的是,女儿保研时,学校的系统也无法录入。几经周折后,才算将问题解决。

最后想说,名字不只是一个代号,而是形象的一部分。好听,有文化的名字可以让孩子很快被人记住。难听的名字,则会让孩子深受其害。

尽管可以改名字,但户籍民警也只能改身份证和户口本。如果想要更改其他证件,势必会较为麻烦。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

欢迎关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学育儿、孕产护理、宝宝健康、孩子成长发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由页”打不出险误升学保送: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错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四,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名字没法录入系统。怎么办?这段时间,严女士因为女儿的这个名字,被折腾得够呛。名字改不了,报名报不上,好不容易获得的研究生保送名额有泡汤的风险。

严女士的女儿名字中的生僻字是“由页”,用拼音、五笔输入法,都打不出。它的繁体字:頔,倒是可以打出来的。在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由页(頔)”字做了解释:美好,多用于人名。当年在落户时,派出所在户口本上打出了这个字。但随后在银行、铁路、学信网等处却遇到了麻烦,生活颇多不便,以至于现在读研都有危险。

需要明确的是,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错,不能用“谁让你用生僻字”这种话语来规训民众起名字的自由。从价值判断上,当然可以作出“少用生僻字”的建议,但是,这终归是民众的权利。生僻字固然会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但是这种生活成本只要自愿选择就无可指摘。不应该给民众施加在起名上“随大流”的压力,别具一格,是个体无可厚非的权利。而且,很多所谓生僻字,很多来自于古代典籍,在弘扬传统文化成为重要价值寄托的当代,取自典籍的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留有一席之地,也并无不可。

需要追问的是,字典上能查到、公安系统中能打出来,在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中却遇到困难,这是谁的责任?字库为什么不能实现多部门的同步更新?这不能用“输入法打不出”作为理由。说白了,多数输入法仍是商业产品,满足的是基本的日常需要,而公共服务显然要对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兜底的。因此,生僻名字衍生的种种讨论,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公共服务问题。

梳理新闻可以知道,因为生僻名字而遇到困难的民众并不少。通用字典与部门字库,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户口本能上、身份证能办,却在其他地方受阻,这本是个不该发生的情况。字库更新缓慢,多年未改,以至于逼得民众纷纷改名,这本身也是“懒政”的一种形式。社会公共服务,理当想尽办法无差别地为民众提供服务。

对于生僻名字问题,应当有个统筹解决方案,将公安、民政与其他公共服务的系统字库统一起来,尽量满足公民起名字的需求,并不增加额外的负担,或是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并保证公共领域的各系统同步。同时,社会也当形成共识,当生僻名字遇到困难时,责任并不在民众一方。为人父母者,对照着公开出版的字典,在公安系统中记录下了名字,到头来坐不了飞机、上不了学,老百姓何错之有?

今天,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纷纷上马,结果人的名字却识别不了,这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景观并不匹配。解决这些障碍,既取决于技术难度,还在于主观态度。

(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