烊是什么意思(烊化是什么意思)

几分真心 2023-06-12 10:53:55 网友整理

杭州话里的这18个字,你可能一直在讲,却不认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前几天,同事扔了一份《杭州人只会说不会写的18个字》到群里,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点意思”、“原来一直在说的这个字是这么写的”。

这里面包含了18个杭州方言中的常用字字形、字音以及释义、例句。

作者自信,“其中一些字,嫑(这里就开始飙杭州话)说写,就是说,估计也有很多人不会了!”并表示,不服,可以来战。

那我们真的想来战一战。

一方面,我们编辑部杭州(女)人比较多,写作时对方言的表达需求高。上一回用到杭州话标题,是有一个稿子讲70后的女士被人喊“大妈”,心里很cuō(表示不爽)。因为没有通行的方言词典,这个cuō应该打哪个字?搓?戳?

另外一方面,方言演化呈现式微之势,年轻一代越来越失去方言语境。

其实大家对杭州话很感兴趣,只是缺少探索的机会。我曾经很凑巧给北方的朋友讲过两个精妙的杭州语汇:“裙边拖地冒火花”,还有一个是“十指穿排箫”(什么意思?答案在最后),他后来就能跟杭州人对上这些暗号了。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对上暗号。

钱江晚报记者特别邀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越,从方言研究的角度,对网传的这18个字进行分类、补充注释和部分勘误。

徐越老师说,这批字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通用字。已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的方言字,例如“烊(yáng)”,方言中的音和义,已为普通话所吸收;

本字。例如“䞁(yì)”,比量高低长短的意思。《集韵》:於建切,“物相当也”。在吴语各地方言中普遍存在;

方言字。方言是经由口头代代流传的语言,书写时常常需要造字,有些方言字出现得比较早,已经成了比较通用写法,比如“潽(pū)”字;

临时造字。有些字造得过于生僻,还未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䑙(tā)”字。

◇通用字

①【网络原文】《烊》杭州话:yang,意思:融化。夏天小孩吃冷饮,家长都会说:“快点吃,慢点烊掉了”。

【注释】这个yáng字表达方言中的熔化、溶化,都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用字,甚至这个说法已经和普通话融合。

②【网络原文】《囥》上海话:kang,意思:藏。例句:把钞票囥囥好!

【注释】这个字表达藏也是约定俗成的用字,《新华字典》也收了这个字,念kàng。

◇本字

①【网络原文】《盪》杭州话:dang,意思:摇动,晃动水的意思。老派杭州人把“漱口”讲成是“dang嘴巴”,例如:你拿只碗来嘴巴盪盪清爽!

【注释】徐越说,这是dàng这个方言字的本字,最早就讲“盪碗盏(用水在碗里晃晃,洗洗碗)”,所以盪字还有一个皿字底。

②【网络原文】《勩 》杭州话:yì,意思:器物逐渐磨损失去棱角、锋芒。例句:螺丝扣勩脱了。

【注释】这个字就是方言yì的本字,意思也准确,表示各种磨损。

◇方言字

①【网络原文】《潽》杭州话:pu,意思:溢出来,烧汤的时候如果溢出来,上海人就叫做“潽出来了”,所以烧汤时候一定要有人照看,不能走开哦。

【注释】徐越说这个字准确,“潽(pū)是造得比较早的字,上个世纪80年始就流传‘潽’表示液体溢出来,从音和形上都适合表达杭州方言中的这个字。”

【说开去】徐越讲形容液体溢出来,所以“潽”字非常精准。我就想起来,我们现在表达很多事物的满溢,也会用到潽出来的说法,比如,小区里收旧衣服的大熊猫、大青蛙总是处于“吃吐”的状态——被塞到“口吐白沫”,我们好像也会讲这种状态是“潽出来了”。

◇临时造字

①【网络原文】《䵑》杭州话:ning,意思:受潮而不脆了,例如受潮的饼干

【勘误】这个字的表述有错误。在杭州话里,nǐng表示材质的韧性。如果是形容食材,多指糯米的韧性,或者牛(肉)经的口感,有点接近大家现在说的“Q”。

徐越认为杭州方言nǐng更合适的字形,应该是“韧”字。“‘韧’的文读因是rèn;白读音就是nǐng。杭州话经常讲‘韧吊吊(nǐng diāo diāo)’。”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吴语是文白异读现象最为频繁复杂的系统之一。

比如,肥皂,文读作“féi zào”;白读作“pízào”(pí这个音实在也是传神,“皮”音,叫肥皂滑溜溜的体质,跃然纸面)

【说开去】至于原文中讲的“饼干受潮不脆了”,杭州话一般就讲“潮了的”。这个词的精妙在意,它的引申义还可解释成人败下阵来,比如:个记他潮了(liǎo)的。按照今天网络语言的讲法,意思就是:这下他“凉”了。

② 【网络原文】《恘》上海话:qiu,意思:去你的,不相信,不要听。

【勘误】徐越说杭州话里没有听说过qiu这个音,按照这个字,杭州话应该是念“xīe”,意思是“水平比较低”。例如“噶恘的。”意思是“太差了”。

【说开去】杭州话“恘”有时候也表示尴尬,比如“味道有点恘。”不是说口味不好,而是形容感觉有些尴尬,叫人失落,比如给喜欢的人发信息,那个人经常不回复,那就“味道有点恘”。

③ 【网络原文】《瀴》杭州话:yin,意思:凉的,冷的。气温下降,天气yin起来了,要多穿点衣裳,是不是经常听到妈妈这么说?这里的yin杭州话里写成“瀴”而不是阴天的“阴”哦,表示有一点儿凉意。

【注释】有这个说法。而且特别适合形容杭州的湿冷、阴冷。

④ 【网络原文】《䞁》杭州话:yi,意思:量比(长度)。去商店里买衣服,营业员都会拿衣服在你身上yi一yi长短。

【注释】徐越说有这个说法。不过发音可能是作“yie”更准确。

⑤【网络原文】《奅》杭话:mao ,意思:轻蔑,不相信,不理会。例句:奅都不来奅你。

【注释】徐越表示不太听说这个说法。如果表示不搭理,杭州人更常讲“耳都不来耳你”。

【说开去】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晓武是一位“老杭州”,我请他看这些字的时候,他说“奅都不来奅你”这句话有的,“男孩子用得多,比‘耳都不耳你’语气更重,更藐视对方。再下去要打架了。我住延安路和吴山路之间,小混混更多些,常讲。”

而且不服气的,还有下文——“我让你奅”直接挙头就出去了。不行的则溜了,或去找个大混混来,大混混一把抓住小混混胸口:“你还奅不奅他啦!”

⑥【网络原文】《䤉》杭州话:mì ,意思:动词,抿、饮、喝(酒)。例句:我每天晚上欢喜䤉两口老酒。

【勘误】是有这么一句杭州方言,表示呷一口酒或者茶,但是徐越认为不需要用这个生僻字来表示,用“咪”就可以了。

⑦【网络原文】《郈》杭州话:hei, 意思:很急切地盼望、很要得到。例句:你节个嘎郈的?

【勘误】有hēi这个说法,不过用“候”表示可能更合适。

⑧【网络原文】《敁》杭州话:deng, 意思:掂一掂(分量)。例句:哪一个更重一些?拿手敁一敁就晓得了。

【注释】徐越说有这句杭州话dèng dèng看,表示垫一下分量,但是这个字没见过。

⑨【网络原文】《奯》杭州话:gua,意思:转目偶见,表示眼睛偶然看到过的意思。例如:这东西今朝我好像啥地方奯着过一眼。

【注释】有这句杭州话guā,瞟到一眼的意思,但是这个字太生僻,“可以用‘刮’表示。”

⑩【网络原文】《齆》杭州话:ong,意思:表示鼻子不通气。杭州人把鼻子不通气的状态,叫做ong鼻头。

【注释】有òng鼻头的说法,人感冒的时候鼻子塞住了,就是这种鼻头了。

【说开去】有时候杭州人讲“òng鼻头”也会形容一种独特的声音,比如周华健的声音,“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⑪【网络原文】《掿》上海话:nio 意思:表示揉捏。揉面,在杭州话里就是掿面粉。不但面粉要掿,腌咸菜也是要一面摆盐一面掿的;洗衣裳也要水里掿掿它。

【勘误】徐越说有nió这个方言讲法,比如形容揉面粉就是nió面粉,但是不是这个掿字,是“扌肉”

⑫【网络原文】《扚》杭州话:die,意思:把一小部分一下子折断。这个扚,接近于折断,但并不是把一样东西从当中折断,而是把这样东西的一小部分拗下来的意思。比如扚刀豆,就是把刀豆的头上折掉一些;掐肉上的一小点,也叫扚一点点肉下来。

【注释】有diē这个方言,特别是摘菜的时候常用到,比如diē芹菜这个动作。掐尖,也可以用这个字表示。

⑬【网络原文】《䑙》杭州话:ta,意思:吐舌头的样子。例句:今朝的菜蛮好,馋得我舌头都䑙出来了。

【勘误】这个字太生僻,但是舌头tā出来的说法有的,表示拖出来一点。比如夏天狗解暑的时候,舌头就是tā出来的。

【说开去】我作为杭州话说得并不太地道的杭州人,对tā字的用法不是很熟悉。结果,昨天徐越举完狗的舌头tā出来的例子以后,冷不防地举例“痔疮tā出”,一下子打通了我对这个字的理解!因为以前我听一个做痔疮手术的男同学(对的,十男九痔)描述他的痔疮就诊经历,他说过“痔疮tā出,生不如死”。

最后给大家释疑:

1、开头讲的“大妈”悬案——cuō应该是哪个字?徐越说可以用“触”字或者“戳”字,因为能够反映出一件事情对内心的触动。而杭州方言是没有翘舌音的,所以以上两个普通话中的汉字,都可以表达cuō气。

2、裙边拖地冒火花,本义是形容老甲鱼这种生物。对,老的甲鱼,在杭州话里表示老资历的人。甲鱼老了,裙边就会很硬,拖着地走路,一下子会因为高温而爆出火花!

3、十指穿排箫,是形容手残党。排箫最大的特点,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十指穿排箫”的小孩,是看上去有十根手指并不残疾,但是干起手工活来,手指通通粘住的,他们最多也就有两个手指,弄不好就是只机器猫。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同药物功效的区别及用药注意事项汇总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

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续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

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 、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

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

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续断特殊疗效.

目珠疼痛——夏枯草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黄疸——茵陈蒿油腻

肉积——山楂

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

回乳——麦芽(消胀)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乌梅

脾瘅——佩兰

夜盲症——苍术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归源——肉桂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亡阳证(回阳救逆)——附子

安胎

行气安胎——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

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

温经安胎——艾叶

固经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断续

养血安胎——桑寄生

益气安胎——白术(健脾)

开窍

祛痰开窍——皂荚

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

解郁清心——郁金

宁心、祛痰开窍——远志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

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

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

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

头痛

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

阳明(前额)——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

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

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

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

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

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

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

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肺痨咳嗽——百部

寒热往来——柴胡

平肝疏肝——刺蒺藜

补肺脾肾——山药

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

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

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

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

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木防己——祛风止痛

汉防己——利水退肿

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

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

PS:郁金: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活血行气止痛

姜黄: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

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

4.大戟

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

5.五加皮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

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

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

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

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

野菊花——清热解毒

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

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青黛

4.泡服: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鹿茸、紫河车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鹿角胶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使用注意

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

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䗪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古称 今称通草 木通通脱木 通草

药用部位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