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大气雅间名字(简单大气雅间名字饭店)

心若向阳 2023-06-21 10:40:13 网友整理

鹏程万里,鸿运千秋——尚尧酒店包间名称品鉴

《尚尧文化》

尚尧酒店设有50多个独立包间,既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需求,也展现着尚尧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次为各位介绍其中九个特色包间的风采。

龙门厅

蛟腾天际,鲤跃龙门。

龙门,是指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形容人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尚尧用龙门为包间命名,既表达了对顾客步步高升、扶摇直上的美好祝愿,也象征着尚尧人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朝凤厅

百鸟朝凤,众星拱月。

朝凤,即为百鸟朝凤。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最早见于《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朝凤厅之名,寓意着尚尧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也是尚尧人锐意进取、永不止步的最好体现。

麒麟厅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传说能活两千年,为百兽之宗。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也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以麒麟为名,是酒店对顾客的真切祝福,希望每一位光临尚尧的顾客都能得四方祥瑞庇佑,福泽延绵,幸福安康。

鸿运厅

鸿运高照,福耀满堂。

鸿运,同“红运”,形容大好的运气。人们常用“鸿运当头”来表达好运临门的意思,最早出自《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

尚尧鸿运厅取其美意,希望将“鸿运当头,瑞气盈门”的祝福带给每一位顾客,也凝聚了对酒店发展前景的美好期望。

鹏程厅

鹏程万里,鸿运千秋。

鹏程,语出《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来岁如今好时节,看君高步蹑鹏程”。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乘着风,一下子能飞越九万里的高空。成语“鹏程万里”由此而来,用来比喻前程远大。

包间取名鹏程,不仅表达了尚尧欲与广大顾客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也是尚尧人对整个酒店行业美好未来的期许。

万象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万象是道家术语,用来形容宇宙内外的一切事物或现象。谢灵运有诗云“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用来描写万物皆新的新气象。而中国古代也常用此来表达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

尚尧万象厅以此为主题,就是希望把光明与朝气带给每一位顾客,祝愿万象皆新,迎接全新的一切。

骏逸厅

意气骏逸,卓然不凡。

骏逸可以指疾速奔驰的良马,也形容一种超群洒脱的气概。叶适曾在《曾晦之挽词》中提及,“骥老尚能舒骏逸,龟潜终不慕芳甘”,用来表达卓然的气概。

尚尧骏逸厅亦是如此,“骏逸”二字展现了尚尧人超群洒脱的豪迈意气,和对酒店未来充满信心的不凡气度。

春华厅

春华是指春天的花,用来比喻季节盛况美丽自然风貌,也喻指青春年华、少壮之时。最早出自《汉书·叙传上》中“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尚尧春华厅取意于此,希望顾客能在尚尧体验到春天般的温暖与美好,可以有最佳的消费体验。

秋实厅

秋实既指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也用来比喻人的德行成就。《晋书·应詹传》有词句“收春华于京辇,采秋实于岩薮”,喻指有德行的人。

秋实厅以此取名,既表达了尚尧人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也是为了让顾客感受到尚尧臻于细节的服务理念,可以在这里收获美好的记忆。

尚尧文化

尚尧酒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既有文化内涵,也有人文主义情怀。

在尚尧,除了高品质的基础服务,消费者还可以体验个性化的人文服务,感受文化的魅力,获得知识和美好的回忆。

北京有一家菜馆,拥有清真第一的名号百十年,不变的好味还在那里

影视剧里,号称名号第一的,大都会遇到不服气的同行,来找事儿踢馆子。

但北京有一家菜馆,拥有清真第一的名号已经百十年了,牌子倒是一直锃亮。

这就是鸿宾楼。

1

这家店是在北京工作过几年的微博达人楚老师给推荐的。

楚老师说:“这馆子,165岁了。原来在天津,上世纪50年代被周恩来总理引进到北京的。”

有点意思。那就甭犹豫了,直接去!

下了火车,打个出租第一站就奔了鸿宾楼。

那是北京几日大风后难得的一个晴天。蓝莹莹的天,映着落光了叶子的黑黝黝树干,是最动人的老北京冬日画面。

我们到百万庄大街上的鸿宾楼时,还不到上午11点。站在马路对面望去,气派的门头,绿底儿金字的鸿宾楼仨字,是郭沫若的题字。高高的楼顶,“京城清真第一楼”的霓虹很是醒目。到了晚上,那亮闪闪的,估计更远都可以看到。

因为太早,已经做好了在外面等着的准备。谁知道一推大门,咦?这么早就开门啦!

门厅不大,满满的一面墙上,是各种获奖牌匾以及各个时期在这里就餐的名人政要合影。

推开一扇厚重的木头门,一个小姑娘就笑眯眯地迎了过来:“您几位?”

一边答腔一边环顾四周,宽敞的大厅里,我们应该算是第一桌。虽然装修已经有点陈旧了,但窗明几净,灯光也不昏暗。服务员手脚麻利还带笑,这如沐春风的小感觉,不太像国营老字号的印象啊?

2

麻溜小姑娘安排我们落座,倒茶。点了几个招牌菜,芫爆散丹、独面筋、扒羊肉、烧牛尾,还有一个算是甜点的溜糖卷果。开始坐等。

可能因为是第一桌,倒也没有等太久,菜就陆陆续续地上来了。

溜糖卷果是用山药和大枣做成。山药比较粗,不是咱河南的铁棍山药。

红枣塞在山药里,看样子是糖炒出来的,上面撒了青梅、山楂和白芝麻。样子不算貌美,吃起来倒是甜中带酸,还有恰到好处的糊香味儿,比较讨喜。

芫爆散丹就是芫荽炒散丹。芫荽大家都知道,散丹就是羊胃里重瓣胃的那一部分。梁实秋在自己的书里介绍过,“羊胃有好几部分:散丹、葫芦、肚板儿、肚领儿,以肚领儿为最厚实。”

重瓣胃上有好多小圆疙瘩,象撒在上面的人丹(小药丸的一种),故称散丹。这个部位的肉质地脆嫩,有一种特殊的鲜味,吃了容易消化。

鸿宾楼的这个菜,是用热油跟芫荽一块爆炒的。青翠雪白,吃起来鲜咸柔软,没啥异味。

跟芫爆散丹相比,扒羊肉的羊味就浓郁多了。鸿宾楼作为著名的清真馆子,做的全羊宴天下闻名。看它的菜谱,可以用羊身上各个不同的部位做成不同的菜品,比如一片薄薄的羊眼皮,可以做成“明开夜合”。上好的羊肝切成薄薄的片炸制颜色微红、撒上少许盐花,就是好吃好看又好听的“红叶含霜”。

我们面前的这盘扒羊肉,色泽红润、扒汁儿油亮。肉是肥瘦相间带点皮的那种,软烂香浓,入口即化。只是我跟小伙伴都不是特别喜欢吃羊肉的,觉得略腻了点。

跟小伙伴打趣,清真图的就是一个羊味儿,如果是爱吃羊肉的,估计这一盘都不够一个人整了吧?

3

五个招牌菜中,最给人惊喜的是烧牛尾。

我们点的是小份儿,可也有六七块儿,而且块儿都还不小。

夹起一块儿红润油亮的大骨头,上面的肉可真不少呢。骨头炖的时间显然不短,瘦的部分一点也不柴,轻轻一咬就下来了。味儿是酱香,带点微微的甜。筋儿已经熬成了凝胶,满满的胶原蛋白,厚厚一层,吃起来真是过瘾!

按照老吃家儿的说法,动物身上的肉,“活肉”是最好吃的。比如鱼腮上的那块儿,就常常作为最珍贵的,由东道主叨给最尊贵的客人。

不停甩来甩去的牛尾,无疑是牛身上最活跃的部位。这样的牛尾,被老师傅们小火慢炖,可不就成了个性的招牌菜?

除了牛尾,独面筋也值得说道一下。圆圆的面筋泡一样的东西,看起来是先炸后烧的。上面也有类似扒羊肉的扒汁儿,吃起来软烂却有筋骨,入味儿也不错。只是不明白这名字里的“独”字是啥意思?

问一个上了点年纪的服务员,她倒也爽快:“这是我们鸿宾楼独有的技法啊!小火慢炖,咕咕嘟嘟,不就是‘独’嘛!”

4

就在我们跟服务员请教的时候,环顾四周,大厅里已经快满座了。

听口音,大多是本地人。上了年纪的老两口,带着小孩儿的年轻夫妻,都有。

其实在每一座城市,都有这种类型的馆子。它们都是老牌子了,装修的也不时髦,可是几十年上百年,都是那个地方本地土著们的热爱。

就像面前的这个鸿宾楼,165年了,就那些简简单单的老菜。盘子就是最朴素的绿边白盘子,也没有花哨的配头和雕刻,可是味道不差。以前达官贵人爱过它,现在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它。一吃就是几十年,也没见厌烦。

京城如海,海里波涛翻滚,多少熟悉的物件儿转瞬都成白云苍狗。只有这不变的好味,还一直在那里。这份儿笃定和踏实,可不就是人想要的?

P.S.

鸿宾楼的煌煌历史,我就不写了。你找一下度娘,资料全活儿得很。

从清咸丰三年,天津旭街开馆,到慈禧最爱的全羊宴,再到建国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当时的堂头王守谦用包袱皮儿兜着慈禧用过的两双象牙筷子、一块用了20两黄金的镇店之宝牌匾来到京城,165年,这家店里接待过多少达官贵人,有多少社会名流为它题字写匾,都根本数不清了。

其中有三块匾,值得说一下:

一是1963年郭沫若的,不光有题字,还有藏头题诗。现在大门外墙绿底儿金字儿的,就是他的手迹;

一个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兄溥杰,他题字之后又委托启功先生写的牌匾;

另一个是清末天津的两榜进士于泽久题的。据说那块牌匾是用20两黄金做的,至今依旧辉煌。(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在百万庄店看到的,金底儿黑字的那一块儿?)

这样的京城清真第一,不是它自封的,而是被美食家、社会名流、各界穆斯林共同公认的,你说会怕别人来踢馆么?

鸿宾楼以清真牛羊肉菜为主,三层楼16个雅间,名字以百合、丹桂、芙蓉、幽兰、翠竹等命名,还算风雅。里头有比较高端的海参鱼翅之类。

每层都有大厅散座,大众消费可点的菜挺多,从牛羊肉到河鲜烤鸭都有,人均消费一百元左右。

文 | 素素 编 | 阿南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646期匠心内容。

本账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