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情侣的微信群名(两对情侣的微信群名搞笑)

追梦抓梦 2023-06-23 23:48:02 网友分享

@DOU+小助手

要求婚前房子过户或者加名字,你会同意吗?两两个男生都是一口回绝了不答应。

最近我那个微信相亲群有两对情侣分手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女方提出来,要求男方来把房子过户给为了要一份保障。理由是如果离婚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两两个男生都是一口回绝答应。

所以分手了,两个男人的都来问我怎么提这样的要求到底该不该还能怎么办?说一下秘诀的看法。男方全款返,女方为了给自己一份保障,否则离婚自己什么也得不到或者加名字。

要求婚前把全款返过户给女方,这个我是不支持。现在房价这么高,一套房子可能是男方和父母,甚至可能加上好几代人掏空了所有的钱,凑够了付的钱。如果男方家提供的房子是全国,那极有可能的是男方家长出资的。大部分家长辛苦了大半辈子为儿子。结婚买了房子凭什么要给女儿的保障?过户到女儿的名下,对吧房子过户给你,如果离婚,你就带走了男方全家大半辈子的积蓄,你又能给男方什么保障?在大城市男方家能够提供全款房,这可能是很优秀的迎接。

别的新婚小两口,他每个月还要还贷,就能把这个钱省下来存起来。可以你们共同的财产,存下来的钱也是保障婚后共同存的钱,你完全可以再买一套。你可以跟老公商量,婚后所的男方,双方按比例持有,或者百分之百你各人持有。

你们小两口共同赚的钱你们自由支配,难道这不是爆炸,为什么要惦记着掠夺女人父母积累的大半辈子财产。如果男方提供的婚房是贷,女方要求婚前在有贷款的房子上加名字,也是加不上的。因为房子在未还完银行,贷款钱不给人家加名字。但是只要从领结婚证那天开始还的房贷,就是你们两个人共同财产,万一离婚你是有权分给共,这部分你晓得,当然有极少数是运气的成分,而且也要你足够的优秀。

这种案例我们普通的人还没有,你在新闻上看过,是有加名字的。但是那是特殊案例,大多数不能考虑这么多。

晓得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就提出来要把男方的房子过户,或者加名字,是少儿数,还没有结婚就算计着将来,离婚怕吃亏。这样的婚姻注定没有好结果。大家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

同心抗疫 共克时艰丨“90后”抗疫“夫妻档”: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

  天山网记者 李杨

  “曹奶奶,您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家里缺不缺菜?如果有需要,您给我打电话就行。”11月13日上午10时30分,下沉干部张英为9楼的高翔、曹金荣这对老夫妻做完核酸采样后,关切地询问。一旁的搭档刘国太一边录入信息,一边叮嘱:“高爷爷,这两天天凉,您也多注意身体!”

  “我们这两天挺好,小刘小张,你们也注意休息,别太累了!”看着门口的两位“大白”,高翔老人眼神里有些心疼。

11月13日上午,刘国太和张英在为居民配送物资。刘国太本人供图

  刘国太今年30岁,妻子张英28岁。这对“90后”夫妻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干部,从10月19日起,两人就作为下沉干部,参与到乌鲁木齐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从此,在家里,他们是夫妻,在疫情面前,他们是战友。

  两人所在的乌市天山区东泉路街道翠泉中社区锦园小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高风险小区,根据社区安排,这对“90后”夫妻负责一栋单元楼35户94人的核酸采集、信息登记、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和环境消杀等工作。

  “这一次,我家这位入党积极分子可是走在了我这位党员的前面,所以我必须加把劲。”刘国太说,妻子从本轮疫情开始时,就一直在小区做志愿者,单位通知下沉社区后,又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之前我一直在单位办公,没机会在小区服务,这次和爱人一起,为疫情防控做些事,心里挺充实。”刘国太说。

  刘国太和妻子负责的这栋楼里有五对老人,年纪都比较大,且都没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这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且身体大都不好,因此成为了夫妻俩重点关注对象。

  “9楼的高爷爷、曹奶奶都70多岁,刚开始有好几天不订菜,后来直到家里一点菜也没了才张口,一问,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刘国太说,他利用上门做核酸的机会主动和老两口聊家常,还把自家订的蔬菜包送上楼,给老两口应急。曹金荣老人患有糖尿病,腿脚不好,刘国太时常操心老人的胰岛素够不够,随时准备为她买药。

  做事细致加上善解人意,两位年轻人很快赢得两位老人的信任。“特别骄傲的是,我教会了老爷子怎么接龙、怎么付款,高爷爷自己也很高兴。”刘国太说。

  12楼的唐姓夫妇都80多岁,行动不便、听力不好,刘国太和妻子常常上门,看看老人们的精神状态,问问他们的身体情况、生活物资和药品是否充足,还帮助老人及时购买水电气等。老人的儿子不时在微信群中对刘国太夫妻俩表达感谢,刘国太说:“看见这些慈祥的老人,就像看见我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孙辈关心老人是应该的。只要老人健康幸福,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除了为居民当“服务员”,刘国太还当起“调解员”。一周前,8楼有位老阿姨患有高血压,加上与儿媳闹矛盾,家里还有孙子需要照料,心情烦躁,便在微信群里发泄情绪,还要求回到博乐自己家中。刘国太主动加上她的微信,每天嘘寒问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做通儿媳工作,请双方互相体谅。后来,婆媳俩化解了矛盾,老人的精神越来越好。

  11月2日,小区防疫物资不充裕,刘国太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干部下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反映,仅用2个小时,一批酒精、喷壶等防疫用品就送到了社区。

  买药送药、搬运物资、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我们是带着责任下沉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会一直坚持到胜利。”在刘国太看来,每天和爱人并肩作战,一起出门,一起回家,一起分享居民们回馈的感谢,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前几天,我们小区降为低风险小区,居民们都很高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刘国太说。

  10月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有25名干部,主动申请下沉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的社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和刘国太、张英一样,他们冲锋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