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的意思(聚的意思)

心若向阳 2023-06-14 06:50:39 用户分享

有趣的汉字之“取”11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和“耳朵”有关?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我们来聊下“取”字。“取”字“从又、从耳”。“又”很好理解,表示用“手”去取,那么和耳朵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下“耳”字。

“耳”的甲骨文,就是耳朵的象形。字形有多种,选取了其中四款,有向左的,也有向右的。

耳——甲骨文

前面说“圣”(详见微头条《有趣的汉字56》)和“闻”(详见微头条《有趣的汉字 40》)时都有“耳朵”。

“耳”的金文如下,右款字形也有开口向右的。

耳——金文

《说文》中解释“耳”为“主管听觉的器官”,是象形字。

耳——说文小篆

这里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耳”和“左、右耳旁”并没有关系。

我们继续来说由“耳”和“手”组成的“取”字。其甲骨文构型与今天相同,只不过当时汉字没有定形,所以有右手也有左手。当然,从我找到的字形来看,“左撇子”还是比较少的。

取——甲骨文

其金文字形也较多,但构成也是“耳”与“手”:

取——金文

也有不太好辨认的,挑出几款与大家分享。这四款的“手”都在“耳”的右方:

取——金文

还有“手”在“耳”下方的:

取——金文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取”字延续千年,部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意思也就很明确了,就是“手里拿着耳朵”,或者“用手取耳朵”,那么究竟为什么“取”的是“耳朵”呢?

取——说文小篆

《说文》中解释“取”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取东西”,而是“捕取”。一个“捕”字,就想到应该和打猎有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礼•夏官•大司马》这本书中说到,“被捕获的野兽割取左耳”。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先民出去打猎,猎杀大型动物后无法拿回,便割下耳朵回去向首领表明自己狩猎的证物。

但后来这种方法就延伸到战争中了。《司马法》中说,“献上聝”,聝(guó),指在战争中割下敌人的左耳用来计数,以表战功。

这件事情听上去非常血腥,我一边打字,一边都觉得自己的耳朵隐隐作痛,但这事儿还有几点要聊清楚:

首先,之前的战争都是用割头来记录战功的(比如秦国),后来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脑袋太多也不好携带,加之古代又不像现在,时间长了会腐烂;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为什么用耳朵代替头呢?因为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不太好操作,眼睛难以分出左右,而且挖眼睛比割耳朵难度系数要高;人们还想到鼻子、手、胳膊等等,但都没有割耳朵好操作,并且耳朵便于携带;

第三,关于左耳,主要是怕有人割了双耳来充数,所以就定为左耳,左、右并无特定之意;

第四,还有学者认为,在战场上,如果杀死了重要将领,就割下他的头颅,如果是普通士兵,就割下耳朵。我觉得意思差不多吧,具体执行的时候不可能完全一致。

后来,“取”在“捕取”之意上,引申出“获取”、“取得”等意项。

参考:

1.手:有趣的汉字之“右”80|又、右原来是一个字

汉字里的残酷战争,取、馘、聝三字让人毛骨悚然的原始意义解释

不少古老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画面,例如,“明”字是一幅柔和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房间的恬静画面,“旦”字似圆圆的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晶”字(星)形如天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同时,古字形也为我们描述了温情的场景,例如有人说“爱”字形如心有所系徘徊不前之状,“好”字形似母子相互偎依相向之情景,“孕”字形如母亲怀胎的画面。

“孕”字从字形看为独体象形字,像女人怀孕,且双手护着腹部,腹中隐隐约约可见“子”形。这也是我每次看到后都深受感动的汉字之一。

古文字形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能记录美丽的场景,诉说温情的画面,而且更在于它能讲述当时社会的残酷现状,比如能倾诉古人征战时的心狠手辣和惨绝人寰。

今天我们就讲述“取”“馘”“聝”这三个与俘虏、杀戮有关的汉字。这三个汉字字形上与“耳”或“首”有关,这也正描绘了来自远古时期割去敌人“头颅”或者“耳朵”的残忍画面。

“取”字并非掏耳朵,而是砍下耳朵

该字是甲骨文“取”字,由耳和手组成,我们千万不要误会是以手掏耳之形,古人并未单独为掏耳朵而造一字。

《说文解字》曰:“捕取也。从又(手),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

有人解释“取”之本义为捕获野兽之后割去左耳,此说实难理解,远古之时,古人打猎之后所获之物必整个带回,为何还要割去左耳?难道猎到动物直接就弃之?古人显然不会这么做,一定会带回去好好享用。可是,古文献中确实也有打猎之时割去动物“耳朵”的记载,以计数量作为赏功的参照,不过这应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事了,割动物耳朵当为后来意义之引申扩展。如:

《周礼·大司马》曰:“遂人狩田……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四振铎,车徒皆作,遂鼓行,徒含枚而进。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因此,下结论说“取”的原始义就是取动物之耳,显然不妥。从字形清晰可见,“取”字之“耳”为人之耳,古人造字之时很显然是以“人耳”为参照,而非动物之耳。因此,“取”是古代战争之时,杀死敌人而邀功论赏的一种衡量方法,且都以割左耳来记录数量。那为什么不两耳都割去呢?其实这个左耳应当是当时的约定,以免两耳都割下而难以准确统计士兵杀敌的数量。

“馘”字其中一个字形表示砍下首级,系于武器之上

除了“取”字之外,甲骨文亦有“馘”“聝”二字,二字为异体字,后来二字与“取”一样都有砍去“耳朵”之意。聝(馘)甲骨文(一期乙2948)字形如下:

该“馘”字字形如“戈”与“目”之组合,李孝定认为“戈”为垂纓之戈,目上之“戈”与“缨”一体,之后出现了讹变致使分离。下所从之“目”为眼睛,是首的省略,在古文字中多以“目”代替“首”。该字也是“聝”之或体,正如许慎所言:

《说文·耳部》:“聝,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聝’。从耳,或声。聝或从首。”

针对该字,于省吾先生认为“馘”字金文有从耳从戈会意之形,于说虽有一定道理,但是,此种说法缺乏辞例佐证,字形判断当为从“首”。发展至金文,“馘”多从首从或,亦有少数从戈者,从耳当为异体之变化。后来,有人把四版《金文编》所摹写的虢季子白盘里的“馘”字与原拓对比,结果发现摹本漏摹了一个小圈(注1)。认为虢季子白盘“馘”是从或而非从戈,此说比较可信,我们对比“馘”字金文及后来的篆书基本为从“或”。

摹写与原拓之别

互为异体字的“馘”与“聝”,从字形发展看“馘”字当先于“聝”而出现,“馘”(聝)之字形发展轨迹如下:

“馘”演变轨迹

我们把“馘”字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字形似“而”字甲骨字形;第二阶段从首从戈;第三阶段从“而”(形似)从或,虢季子白盘其实亦从“或”;在第四阶段出现“馘”“聝”并用。“聝”字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路径,我们看最初的甲骨文字形,看上去与甲骨文“而”字似无差别。

似“而”字之“馘”更是令人恐怖

甲骨文“而”字,最初之意为胡须,为象形字。《说文·而部》:“而,颊毛也。像毛形。”

甲骨文“而”

“而”字后来又泛指有毛之部位,最后被假借为连词“而”,本义便消失很少为人所知。

我们接着分析“馘”字,从发展轨迹看,最早的甲骨文字形“馘”形似古文字“而”。很多人都对此有误解,认为此部分为“爪”,以此解释意义与“馘”相差甚远。刚才我们提到,“而”字后来泛指有毛之部位,甲骨文最初“馘”字其实就是带有毛发的头皮,以此指称被杀之敌。古人抓到俘虏不光砍头,更有甚者还要剥掉头皮,因此字形中才有头皮附有下垂之毛发的“而”字。

关于此说法林沄先生有着比较可信的论述:

(注2)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解决了“馘”字最初为“而”形或含有古“而”字的问题,“馘”字的二三阶段既有首又有带毛发之头皮。由此便知古人对战俘的残忍手段可见一斑。

那后来为什么又出现割“耳”之“聝”了呢?这跟古代对待战俘的处置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试想如果战俘较少战胜者还可以带头回去领赏,当杀敌数量巨大之时遍地头颅如何处置?于是,战胜者就想出了取左耳之法。战胜之后,士兵皆串着几串儿左耳回去,想想这场景也让人毛骨悚然。

最后,我们再说说“取”与“馘”(聝)之别。

从字形上分析,“取”字由“又”(手)、耳组成,显然是表示一种动作,因此“取”为动词,表示割取敌人的耳朵。“馘”,从表示带毛发之头皮,到“戈”“首”的会意形体,再到“首”或“耳”与“或”构成的形声字皆用为名词,指称战场上被割下的敌人的“头颅”或者“左耳”。《司马法》:“载献馘。”《诗·大雅·皇矣》:“执讯练练,攸馘安安。”《鲁颂·泮水》:“在泮献馘。”其中之“馘”皆为名词。

结语

“取”为以手去取被杀敌人的耳朵之形,为动词。“馘”“聝”为异体字,为“俘馘”之意,最初的甲骨文为带有毛发的头皮,部分金文以戈取首或耳之形,金文至篆文该字从耳,或从首,“或”表声,常用作名词。

参考文献:1.田炜著,《西周金文字词关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6.03。

2.林沄,《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

文,1990年11月。

说文解字|今日解字之“聚”

《说文》:

“聚,会也。

从乑,取声。

才句切(jù)。”

形声兼会意字

从乑(yín),众立的样子,指众人站在一起

取声,兼表义,表示聚集

本义是会合、聚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