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膺的意思)

若即若离 2023-06-24 18:16:59 用户分享

经常读错的125个字都在这,很多人连第一个都读不对

1、结束的“束”--shu 四声(同“树”),而不读——结“素”;

2、强劲的“劲”--jing 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

3、召开的“召”--zhao 四声(同“照”),而不是——“招”开;

4、迁徙的“徙”--xi 三声(同“喜”),而不读——迁“稀”;

5、勉强的“强”--qiang 三声(同“抢”),而不读——勉“墙”;

6、粗犷的“犷”--guang 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

7、果实累累--(léi), 不读lěi

8、良莠不齐的“莠”--you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

9、瑕不掩瑜的“瑜”--yu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而不读——天下没有不散的“厌”席。

11、禅让的“禅”——读shan(同“善”),佛教坐禅当读chan(同“蝉”);

12、自怨自艾的“艾”读作yi(四声);

13、呱呱坠地的“呱”--读gū(一声) ,不读guā

14、住宿的“宿”--读su(四声),不读xu

1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读xian(四声);

16、驾一叶之扁舟的“扁”--读作pian(一声);

17、博闻强识的“识”——“博闻强识”、“标识”的“识”同“志”,要读zhi,四声;

18、虚以委蛇的“蛇”--读作yí(二声);

19、殷红如血的“殷”--读作yan(一声);

20、亚洲的“亚”――正读第四声,误读第三声

21、洞穴的“穴”――正读第二声,误读第四声

22、室内的“室”――正读第四声,误读第三声

23、给予的“给”――(ji)三声

24、角色的“角”――(jue)二声

25、关卡的“卡”――(qia)三声

26、凹陷的“凹”――读ao(一声),不读yao(摇)

27、拗口的“拗”――在这里读(傲),不读执拗不过大腿的niu(牛,去声)

28、芭蕾的“蕾”――读lei(磊),不读lei(雷),花蕾、蓓蕾。

29、巷道的“巷”--读hàng,不读xiàng

30、白炽的“炽”――读chi(翅),不读zhi(织)。;炽热,炽盛的均读chi(翅)

31、暴殄天物 ――“殄”读tian(舔),灭绝。

32、蚌埠 ――“蚌”在这里读beng(蹦),不读蚌壳,鹬蚌相争的bang(棒)。

33、秘鲁 ――“秘”在这里读bi(必),不读秘密mi(觅)

33、贲临 ――“贲”在这里读bi(必),不读贲临ben(奔)

34、裨益 ――“裨”在这里读bi(必),不读裨益pi(皮)

35、鞭笞 ――“笞”读chi(吃),不读tai(台)

36、鞭挞 ――“挞”读ta(踏),不读da(达)

37、屏息 ――“屏”在这里读bing(丙),不读屏风,孔雀开屏的ping(平)

38、博闻强识 ――“识”在这里读zhi(志),不读识字shi(时)

39、不啻 ――“啻”读chi(翅),不读di(帝)

40、不卑不亢 ――“亢”读kang(抗),不读kang(康)

41、猜度――“度”在这里duo(夺),不读温度,气度,置之度外的du(肚)。以己度人,审时度势,度德量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度”君读duo(夺)

42、谄媚 ――“谄”chan(产),不读xian(陷)

43、忏悔 ――“忏”读chan(颤),不读qian(千)

44、徜徉―― changyang(肠羊),不读tangyang (躺样)

45、嗔怪 ――“嗔”读chen(抻),不读tian(填)

46、瞠目结舌 ――“瞠”读cheng(撑),不读tang(堂)

47、成绩 ――“绩”读ji(机),不读ji(记)。功绩,战绩,劳绩的“绩”均读ji(机)

48、踟躇 ――chi chu(池除),不读zhi zhu (知著)

49、粗糙―― “糙”读cao(操),不读zao(造)

50、粗犷 ――“犷”读guang(广),不读kuang(矿)

51、猝不及防 ――“猝”读cu(醋),不读cui(翠)

52、大腹便便 ――“便便”在这里读便宜的pian (骈),不读方便的bian (便)

53、胆怯 ――“怯”qie (切),不读que (却).怯懦,怯弱的”怯”均读qie (切)

54、堤岸 ――“堤”读di(低),不读ti (提),堤防 “堤”在这里读di(低),不读ti(题)

55、恫吓 ――dòng hè,不读tong xia (同下)

56、对峙――“峙”读zhi (志),si (寺)

57、阿谀――“阿”在这里读e (一声),不读阿哥,阿飞,阿拉伯的a (啊)

58、饿殍――“殍”读piao (三声),不读 fu (浮)

59、菲薄――“菲”fei (匪),不读芳菲的fei(非)

60、分袂――“袂”,袖子,mei (妹),不读fu(决).联袂而往的”袂”亦读mei (妹)

61、刚愎自用―― “愎”读bi (毕),不读fu (复)

62、高丽――“丽”在这里读li (离,二声),不读美丽的li (力)

63、蛤蜊――“蛤”读ge (隔),不读ga (嘎)

64、皈依 ――“皈”读gui (归),不读fan (贩)

65、诡谲――“谲”读jue (决),不读ju (桔)

66、颔首――“颔”读han (汉),不读han (含)

67、荷枪实弹――“荷”在这里读he (贺),不读荷花的he (何).负荷,荷重,何锄的”荷”均读he (贺)

68、呼天抢地――“抢”在这里读qiang (枪),不读抢劫的qiang (襁)

69、怙恶不悛――“怙”,依靠,坚持,读hu (户),不读gu (姑)\;”悛”,悔改,读quan (圈),不读jun (俊)

70、回溯――“溯”读su (素),不读suo (缩,去声)。 追溯,上溯的”溯”均读su (素)

71、戛然而止――“戛”读jia(颊,二声),不读ga (嘎)

72、校对――“校”在这里读jiao (叫),不读xiao(笑)。校样,校阅,校正的“校”均读jiao (叫)

73、酵母――“酵”jiao (叫),不读xiao (笑)。发酵。

74、劲敌――“劲”在这里读jing(净),不读干劲的jin(进)。劲旅,劲吹,强劲,刚劲,疾风知劲草的“劲”均读jing (净)

75、狙击――“狙”ju(拘),不读zu(阻)

76、角逐――“角”在这里读jue(决),不读角落,号角的jiao(脚)。角色,主角,配角,角斗,口角的“角”均读jue(决)。

77、倔强――“强”在这里读jiang(匠),不读坚强的qiang (墙)

78、龟裂――“龟”在这里读jun(军),不读乌龟的gui (归)

79、恪守――“恪”读ke (客),不读ge(各)。

80、莅临――“莅”读li (力),不wei(位)。

81、耄耋之年――“耄耋”读mao die (冒叠)。

82、面面相觑――“觑”读qu(去),不读xu (虚)。

83、谬论――“谬”读miu ,不读niu(拗),荒谬,谬误,大谬不然的“谬”,亦读miu。

84、南无―― nā mó,不读nan wu (男吴)。

85、胳臂--读bei(轻声),不读bì

86、剽悍 ――“剽”读piao (飘),不读biao (彪)。

87、鄱阳湖 ――“鄱”读po(婆),不读bo(勃)。

88、潜力―― “潜”读qian(前),不读qian(浅)。

89、倾轧 ――“轧”在这里读ya(亚),不读轧钢的zha(闸)。

90、请帖―― “帖”在这里读tie(铁),不读服帖,帖的tie(帖),也不读碑帖、习字帖、画帖的tie(餮)。

91、龋齿 ――“龋”读qu(取),不读yu(禹)。

92、冗长 ――“冗”读rong (荣,上声),不读chen(辰)。

93、妊娠 ――“娠”读shen (申),不读chen(辰)。

94、潸然泪下――“潸”读shan(山)。

95、商贾――“贾”在这里gu(古),不读姓贾的jia(甲)。

96、莘莘学子――“莘”读shen(申),不读xin (辛)。

97、狩猎 ――“狩”读shou(受),不读shou(守)。

98、塑料 ――“塑”读su(素),不读suo (所,去声)。雕塑,塑像,塑造的“塑”均读su(素)。

99、拓本――“拓”在这里读ta(踏),不读开拓的tuo(唾)。

100、唾手可得――“唾”读tuo(拓),不读chui (垂)。

101、吸吮――“吮”读shun (顺,上声),不读yun(允)。

102、相形见绌―― “绌”读chu (黜),不读zhuo(拙)。

103、心广体胖――“胖”在这里读pan(盘),不读肥胖的pang (旁,去声)。

104、星宿――“宿”在这里读xiu(秀),不读宿舍的su(素),如“二十八宿”。

105、噱头――“噱”读xue(学),不读ju (剧)。

106、循规蹈矩――“矩”读ju(举),不读ju(炬)。矩形,矩尺,规规矩矩的“矩”均读ju(举)。

107、兄弟阋墙―― “阋”读xi(隙),争吵,不读qian(钱)。

108、燕京 ――“燕”在这里读yan(烟),不读燕子的yan(艳)。

109、殷红 ――“殷”在这里读yan(烟),不读殷勤的yin(因)。

110、筵席―― “筵”读yan(严),不读yan(宴)。

111、赝品―― “赝”读yan(厌),不读ying(膺)。赝本,赝币,赝鼎的“赝”均读yan(雁)

112、一哄而散――“哄”在这里读起哄的hong(四声),不读哄堂大笑的hong(轰)。

113、一暴十寒――“暴’,晒,在这里读pu(铺),不读暴露的bao(抱)。

114、翌日――“翌”读yi(义),不读yu(羽)。

115、阴霾 ――“霾”读mai(埋),不读li(狸)。

116、游说 ――“说”在这里读shui(税),不读说话的shuo。

117、越俎代庖――“俎”读zu(祖),“庖”读pao(刨)。

118、针灸――“灸”读jiu(久),不读jiu(究)。

119、箴言――“箴”读zhen(真),不读shen(慎)。

120、症结――“症”在这里读zheng(争),不读病症的zheng(正)。

121、整饬――“饬”读chi(斥)。

122、肄业--读yì,不读sì

123、匕首―― “匕”读三声(比)

124、流水淙淙――读cóng,不读 zōng

125、胴体--读dòng,不读tōng

2023癸卯年,哪些疾病易发高发?

新年伊始,我们来分析一下2023癸卯年的运气学特点,看看哪些疾病易发高发,也简单讲讲疫情的可能走向。

在正式分析之前,提醒大家注意,五运六气分析的,是我们所有人共处的大环境特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个大环境是外因,每个人的体质、情绪和基础疾病是内因,外因与内因综合作用,才是最终的疾病表达。

有些人自身很强大,外因无奈他何。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些人的状态不好,稍有外因引动,便会形成一次病痛。

所以,外因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强大自己,补充正气,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态,永远都很重要。

五运六气(图源网络)

(一)

2023癸卯年的基本运气学背景是:中运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中运火运不及,意思是说,全年火气不足。火气不足,水克火,水气就会亢进。火气不足,火克金,金气也会亢进。

水气是寒水,金气是燥金,燥乃小寒,所以,全年的病邪特点,可能是以寒凉之性为主。

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总之,就是一幅不茂盛、不繁荣、不热闹的样子。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意思是说,上半年主气以燥金为主,下半年主气以君火为主。

燥金,对应于秋季,也是一个肃降的季节。所以,燥金司天的年份,也是一派肃降的样子。但是呢,在泉的少阴君火代表的是向上,是炎热。而且火克金,阳明燥金会被抑制。

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凡此阳明司天之政……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总之,也是一幅寒热交互、寒热争斗的样子。

如果将中运和司天在泉合在一起看,主题依然是四个字“寒热交互”。

而这一点,就是2023癸卯年的运气学特点。

寒热交互(图源网络)

大家知道,雨水的形成就是一个“寒热交互”的过程,简单地说,水蒸气受热上升,在空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然后下雨。单纯的热,单纯的冷,都不会下雨,寒热交互才会下雨。

从运气学角度来看,火不足,水克火,寒水之气胜一筹。这个时候,土气就要来帮忙,土克水,湿土之气也会比较明显。这就是火运不足之年的胜复气。

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复则埃郁,大雨且至”,“云趋雨府,湿化乃敷”。

也就是说,在寒热交互之外,还有可能到来的湿气。这就是2023癸卯年的运气学特点,多变且复杂。

寒热交流与下雨(图源网络)

(二)

在这样的运气学背景之下,哪些疾病已发高发呢?

我们通过五运对应的脏腑,就能推演出来,并且提前给出警示。

火,就是心火,就是心系疾病。所以,在这种寒热交互和湿气迸发的环境下,第一类需要重视的疾病,就是心系疾病。

心系疾病,不仅仅指的是心脏病,而且是包括了失眠、惊悸、痴呆、健忘、痫病和厥逆等一系列与心火相关的疾病。当然,最常见的还是胸痹心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冠心病。

所以,有冠心病的朋友们,家里有冠心病患者的朋友们,在2023癸卯年,要好好保养,规范治疗,该控制心率的控制心率,该活血化瘀的活血化瘀。

在《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说的:“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大家看看,这些症状,不就是心绞痛的特点吗?胸闷不适,前胸痛,后背痛,上肢痛等。当然,除此之外,还会伴有头晕和头昏蒙不清爽的感觉。

这里还有一个病证,叫做“暴瘖”,就是类似于急性喉炎的声音沙哑和失音。从经络循行角度看,手少阴心经是“上走喉咙”的,所以,咽干咽痛和沙哑失音,也是属于心系病证。

大家还记得,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有咽痛,对吗?这就是心火实证的表现。所以我们要用苦味的黄芩、板蓝根、连翘来治疗,这就是苦味泻心。

好,这就是第一类易感易发的疾病,心系疾病。当然,除了单纯的心火病证,还会有肝心同病、心肾同病等复杂情况,肝心同病的典型例子就是头晕头昏合并胸痹心痛,心肾同病的典型例子就是冠心病合并腰膝酸痛。这些复杂情况,我们就不展开了。

失眠是心火疾病(图源网络)

第二类易感易发的疾病,就是阳明燥金司天所引起的肺系疾病。

由于阳明燥金司天的同时,少阴君火在泉,所以,这一类肺系疾病也带有火热的特征。在《黄帝内经》中是这样描述的:“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閟,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这里面说了几层意思。

首先,起病急,病来如山倒。其次,清气(燥金之性小寒)与热气(君火之性大热)混杂,寒热交互,扰而大乱。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的疾病包括咳嗽,咽喉窒塞,恶寒颤抖的疾病,大小便不通等。这里面的咳嗽和咽喉窒塞,依然属于肺金和心火疾病。而“振凓”和“癃閟”则属于心病及肾所致的肾水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疾病易感,那就是“寒热”。什么是“寒热”?就是同时具有怕冷和发热表现的一类外感病,感冒可以,流感可以,疟疾也可以,有些尿路感染也会出现上述表现。

我们把咳嗽和寒热放在一起看,把肺金、心火和肾水放在一起看,这就又满足了一次寒热夹杂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所有条件。

咳嗽(图源网络)

第三类易感易发的疾病,是湿土之气带来的脾胃疾病。

湿土之气从哪里来的呢?从胜复气来。2023癸卯年中运火不足,火不足则水克火,水占上风之后,土又来克水以助火。这就是五运六气理论中的胜复气,也是另一个版本的“子能令母实”,还是“汤液经法图”五味化合理论中的苦甘化咸。

所以,五行生克,母子同治,五味配伍化合,其实都是一回事。

关于脾胃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是这样说的:“病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意思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容易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佳、腹痛肠鸣的疾病,同时也会出现肌肉痿软无力,筋脉拘挛,足痿不能行走的症状。“足不任身”,指的就是双脚不听使唤。

所以,2023癸卯年,我们也要注意脾胃消化系统的问题。素来就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要当心了,规律饮食,积极治疗。

腹泻(图源网络)

(三)

好,刚才讲了2023癸卯年易感易发的疾病,第一个是心火疾病,第二个肺金疾病,第三个是脾土疾病。

接下来,我们从六气分步的角度,再来细化地讲一讲。

2023癸卯年的六气分步如下:

初之气(2023年1月21日至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突出了风湿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湿,寒湿或者湿热。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这一阶段的易发疾病为“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寒湿或湿热蕴于肌表,就会出现肿胀。湿热上扰,就会出现流鼻血。湿热困于脾胃,就会出现呕吐。湿热侵犯下焦,就会出现小便黄赤。同时,春天就是升发的季节,容易打哈欠。

二之气(3月21日至5月21日),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突出了火热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火,就是热。心火旺所致的各种表现,心中烦热,咽痛口疮,流鼻血之类。《黄帝内经》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记载,就是“温厉”。

三之气(5月21日至7月23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突出了燥热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燥热。《黄帝内经》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记载,就是“民病寒热”。

黄帝内经(图源网络)

四之气(7月23日至9月23日),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突出了寒湿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寒热夹杂,本来应该是夏季炎暑季节,却有太多的凉意。《黄帝内经》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记载,是“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一方面,有寒性疾病,也就是“振慄”,身体畏寒而颤抖;另一方面,也有热性疾病,也就是“痈肿疮疡”,红肿热痛。同时,还有寒热往来的“疟寒”。

一方面,有心火病证,也就是“心痛”、“谵妄”和“嗌干”;另一方面,也有心病及肾(寒水)的表现,也就是“骨痿”;还有心病及脾(湿土)的表现,也就是“少气”。

五之气(9月23日至11月23日),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突出了燥的表现。这一阶段的主题,就是燥。《黄帝内经》在这一时间段的记载,是“民气和”。

但是,因为客气厥阴风木的存在,本该肃杀的季节却出现“春令反行,草乃生荣”的情况,类似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大概率也会引动一些燥热性的疾病。

终之气(11月23日至2024年1月21日),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这就在全年“寒热交互+湿”的基础上,再次突出寒热夹杂的特点。《黄帝内经》在这一时间段的记载,是“民乃康平,其病温”,这也是全年第二次的“温厉”记载。

好,这就是不同时间段易感易发疾病的情况。

2023癸卯年温厉情况(小金药师绘图)

总体说来,2023癸卯年主导的环境特点是寒热交互、燥湿相兼的复杂情况,那么相应的疾病特点,一方面是心火疾病、肺金疾病和脾土疾病易感易发,另一方面,这些疾病会呈现出寒热夹杂、燥湿相兼的复杂证型特点。

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时,要关注其复杂性。

(四)

最后,我们说一些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在2023年的运气学因素中,有不少因素可能会引动新冠疫情。

第一个,就是《黄帝内经》中关于“温厉”的记载,2023年的二之气(3月21日至5月21日)和终之气(11月23日至2024年1月21日)都是“火居非火位”,都有可能出现温厉。

第二个,是2023年的阳明燥金司天,燥金归属于肺,所以,肺金疾病本就是2023癸卯年的易感易发疾病之一。

第三个,是2023癸卯年寒热夹杂、燥湿相兼的复杂环境特点,可能会给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变化。新变化的主导方向,就是出现更为复杂的复合病邪。但是这个复合病邪的传播性和致病性,并不清楚。第一种可能性,由于病邪的复合程度更高,所以会带来新的问题。第二种可能性,就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反而抑制了某一个病邪因素的优势地位,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使得病邪更为弱化。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多国检出的“德尔塔克戎”变异株,可能就是朝着更为复杂的复合病邪走了一步。

德尔塔克戎(图源网络)

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就是湿邪为主,在奥密克戎基础上再加德尔塔,形成“德尔塔克戎”变异株,与2021年到2023年这几年的运气学背景变化有相关性。即,2021辛丑年以湿土之气为主,2022壬寅年以风木之气为主而少湿,2023癸卯年在寒热交互的同时又兼有湿土之气。

同时,由于2023癸卯年有心火疾病的易感易发,同时还有湿邪的问题。所以,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引起的失眠、心肌炎、腹泻、全身乏力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当然,采用中医药的应对方案并不难,但我们需要提前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