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的意思(概的意思解释)

稳走感情路 2023-06-14 19:38:14 用户分享

汉字故事:气概,不是“气慨”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对待男孩与女孩的态度往往不太一样。家长总是希望女孩善解人意,温文尔雅,而男孩呢,就是更加豪爽、勇敢。在困难面前,很多的家长总是喜欢对男孩说:“拿出你男子汉的气概来!”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不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不要把“气概”当成“气慨”啊!这可就是教坏小孩子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气慨”这个用法。别看“概”和“慨”外形类似,但是用法、意义,差别还是很大的。因此,可不能因为对“气概”有了“感慨”,就错把“气概”当“气慨”。

【正字释义】

气概,读音是“qigai”。其中,“概”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偏旁是“木”,ー开始“概”的意思也跟“木”有关系,指的是木头做的称量粮食时用到的工具。 这个字被人们引申为 “度童 使用,指一个人对待人能够有的宽容限度。 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引申出了“节操”之意,

比如在《逸民传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其中的“概”字就是指操守。 而“气概”作为一个词语出现,一个意思就是指蒙迈而正直的对事态度,比如作“气节”讲。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在各种环境中表现出的气势、态度或者是行为。 比如《魏书·李神传》中:“李神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意思就是李神守着正处于危难中的城池,抵挡着危险,这种气节也足够被人们称道了。其中“气概”就是气节之意。

【正字案例】

近几年世界频频出现大型自然灾害,给很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伤害,中国也不例外。 在南方水患的时候,一位网友写道:“在面临危难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那些平凡的人们不平凡的闪光点,他们的英雄气慨才真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也许这位网友实在是“感慨万千”,都把“气概” 写错了。我们从“慨”的字形上可以看出,它与“心”有关系。事实上,“慨”本来的意思就是因为一些心理的不痛快产生感慨。后来用它组成了“感慨”、“慷慨”等词,也都是与它的意义相关。而“气概”里面并没有这个意思,因此也不能乱用。

更何况,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能分清楚,“慨”的读音是kai,这跟“概”可不是一个读法。 因此就算是不知道意义,我们也不能将两者弄混啊!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高考诗词鉴赏之“表达方式”答题术语

一、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快意或秋绪,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5:“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

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例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

例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例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例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例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例4:“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宋俞国宝《风入松·题酒肆》)

这是一首写乐景的词,在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快。

例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题金陵图》)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

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且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

(2)借景抒情的基本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五种形式,即一是触景生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布景,四是寓情于景,五是景略情在。

①触景生情(景→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例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颈联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在这里,客观景物引发了创作主体一系列相关的感情,这诸种感情交织融会为一种复杂但合情合理的心境,最终与景物融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

例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

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②以景结情(情→景):

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

例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这是一首写早春晨景的词,“漠漠轻寒”是作者的感受,渲染了楼上孤寂的气氛。接着句句写景,最后一句,写飞花似梦,细雨如愁,作者巧用反比,以情喻景,借景写情,此时诗境之中,情景浑然玉成,臻至一个情景高度统一的意境整体。

③缘情布景:乃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其中也尽寓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次句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做杭州牧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然后便缘情布景,以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江南水乡,春日融融、水绿如蓝、江花胜火。

例2:“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诗歌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此为情;三、四句便承一、二句而来,砧杵、秋山、荆榛、寒雨,缘情布景,是对“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

例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例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这首词的写景和抒情结合得就很自然。

⑤景略情在: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

例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是完整的。

⑥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①以乐景写乐情

例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

例2:“黄四娘家花满面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②以哀景写哀情:

例1:“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陈亮《小重山》)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例2:“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晏殊《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绿酒初尝、沈睡小窗,这种恬淡清婉、淡淡闲愁,从诗的细腻的笔触里娓娓而来,上片写了睡晚醉眠,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艳花凋零之状,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双燕”句则又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成双结对伴的燕子不仅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还暗示出词人的某备战相思。特别是“昨夜微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

例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例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此写景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③以乐景衬哀情

例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谢浑《谢亭送别》)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④以哀景写乐情

例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定义及举例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1: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例2: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例3:茅盾的《白杨礼赞》,借中原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

例4: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例5: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例6:“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例7:“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

(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的关系

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有密切联系。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作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比兴呢?最早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的“他物”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很多诗,既是托物,又兼比兴,又是象征。

例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比兴,又是托物,同时也是象征,因为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表现了刘焦之情的难舍难分、留恋相许,更是刘焦爱情悲剧的象征。

例2:“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瘦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

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这里面有托物言志,有比兴,有用典,有直白。

例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典型例题

例题1: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答案:柳词和杜诗是借景抒情,而于诗和郑诗是托物言志。

柳词……;杜诗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于诗……;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郑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启发:通过比较上述四首诗,我们体会到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问:《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答案: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法。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他想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艺术感染和思想启迪。《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问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问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

(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

①叙事性作品:如《兵车行》《石壕吏》

②抒情性作品:用行为举止(多为细节)来抒情。

例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代张籍《秋思》)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例2:“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2)咏史抒怀(借历史或典故):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例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本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例2:“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

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例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

1、点染

(1)概念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2)举例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例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例3:李清照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来渲染伤心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自己“愁”的主旨。

例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是染,后面“总是离人泪”是点。

2、曲直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平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

例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白居易《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诉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确实耐人寻味。

3、隐显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其他的一般都表达得较直接明白。

例1:“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可谓隐讳而妙极。

例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明显地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可说是隐得深沉。

4、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

例1:《扬州慢》: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

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例2:“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在诗歌鉴赏时考描写,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角度来命题。

(一)基本概念:

1、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例1:“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此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2、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

例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此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例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二)正面描写命题角度。

1、虚实结合

(1)定义(虚实的内涵)

总体说明: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分类说明:

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例3: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让人回味。

例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例5:《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虚”的三类内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例2:李白《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

例3:李商隐《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②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例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例2:“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西厢记·长亭送别[正宫][叨叨令]》)

崔莺莺送别张生的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①相反相成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1:姜夔《扬州慢》:此词中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相辅相成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1:“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典型例题

例题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答题指要:这首诗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说:“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增加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题。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4)“虚”与联想、想象

“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为实。对中学生的考试,不会太难,因此,能注意这几点区分就行了。

例1:“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程千帆说“西风吹老洞庭波”有三奇:秋风的到来,不从草木变衰而从湖水兴波见出,一奇也;湖波能老,二奇也;湖波之老,是由于西风之吹,三奇也。其实这首诗还有一奇,那就是只此一句写实,其余三句均为虚。“一夜”句是想象中有夸张,“醉后”句哪来实景?“满船”更在梦中。

例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2、动静结合

(1)基本概念

动静结合——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

灵感,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就成为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例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

例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例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例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既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

(2)常用方式——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山居秋暝》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既有自然风景图,又有田园生活图。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例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前两句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

例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以动衬静。

3、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例1:柳宗元《江雪》:“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例2:杜甫《蜀相》: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句,抵得一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臣心”表其忠贞。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4、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尝鼎一脔”“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

例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2:“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此诗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诗云《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养一斋诗话》称它:“一十个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字,尤为妙境。”究竟妙在何处?在于“小处寄慨,倍觉嗟叹有情”(纪昀)。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例3:“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态;

例4:“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佑《咏内人》)

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

例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

例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此诗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可谓是“平中见奇”,“点铁成金”,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推崇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例7: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欣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皆以陆为名。(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

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

例8:“城南倒社下湖忙,阿老龙钟七十强。犹有嫁时尘埃镜,东涂西抹不成妆。”(陆游《阿老》)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

5、色彩的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例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例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鹅》)

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例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例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诗人用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附:渲染的相关范畴——浓淡

在绘画中,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就作家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浓淡兼施,两相映衬,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色,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来写秋景,语言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有力地强化了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更让她何以堪?

6、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高考考察诗歌的描写手法时,还经常就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命题,因为许多描写都是有层次性的,要由远而近或由下而上,出题者的提问方式一般是“诗人是如何写景的?”等。

例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例2:“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例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诗的第一句从仰视角度写,第二句从俯视角度写,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7、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白描作为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色、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组合,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例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例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此诗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例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彻上人》)

此诗写山林幽深,夕阳西下时送人的惆怅情境,境界幽远,耐人寻味。“苍苍”是色调,苍苍翠竹,使人不由产生翠竹如海的联想,“杳杳”是声音,杳杳钟声,深山寺院的那份清幽,对于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下,在一个黄昏,诗人送灵彻上人远行,那份静寂,那份孤清,值得读者可以细细寻味。“带”字的活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动感。灵彻上人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似乎走在不尽的夕阳当中。最后一句写的是灵彻越走越远了,只有青山陪伴着诗人守着那份清幽。前两句主要是静写,后两句静中有动,而这其中的动也有静的画面。竹林,寺院,钟声,斜阳,僧人,青山,构成一幅无比美妙的图画。从中,我们远远地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但这韵味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下子很难说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用心良苦。这就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诗中的含蓄蕴藉。诗人的“兴”就是诗人通过对一个如绘的山水画面的营建,表现出云闲飘逸的闲适的感受,使读者心灵在“夕阳送友图”中得到澄澈虚空。

8、疏密

诗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多为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歌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歌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

例1:“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此诗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因为密就产生了一种紧促感,因为疏就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之间,给欣赏者带来了心理的愉悦;而作者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又将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例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此诗四句,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观开阔,一密显出局部的清幽,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9、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例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燕蘸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徐虎《春游湖》)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春天游湖所见的四种具体可视的美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动优美的画面,诗人游湖时所见的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断桥、柳荫小船四种具体美景,体现了中国古代写景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例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这首诗,诗中有画,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表现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例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之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

例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例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例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此诗阐明了这样的道理: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局限性,只有摆脱了局部经验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实质。

三、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论语》重要章节的理解、分析与评价

[知识清单]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论语》在文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后来成了格言、警句或成语,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杀鸡焉用牛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等。它丰富了民族的语言宝库,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第一课 为政以德

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在周围保卫着。北,北辰,北极星。

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 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第二课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措:安放。

犯上作乱: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第三课 待贾而沽

愚不可及: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笃志好学: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待价而沽: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某些人等有了好条件或待遇才肯出来做事。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出。

韫椟待价: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韫椟未酤:藏在匣子里还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不相为谋: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多用于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无人问津:没有人寻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

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第五课 仁者爱人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步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被发左衽:指像少数民族那样处于落后状态。也指沦为夷狄。

第六课  君子之风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成仁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

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乐以忘忧: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乐在其中:快乐就在这里。

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浮云富贵: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山乐水:原指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后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驷不及舌: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或说话应当慎重。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

第七课  求诸己

文过饰非:用虚伪的言辞来掩饰错误。

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

后生可畏: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往往超过前辈,这是可敬畏的。

计过自讼:省察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得饱饱的,却什么事情也不考虑。

第八课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好行小惠:喜欢卖弄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惠,同“慧”,聪明。

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

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仇恨。

以德报德:拿恩惠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己有恩的人。

以人废言: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

第九课  出辞气远鄙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巧言令色: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一仍旧贯:完全按照旧例行事。

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足。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异端邪说: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言而有信:说话讲信用。

文武之道: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法令制度、礼乐政教。后泛指宽严相济的治国修身之道。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一隅三反”。

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爱素好古: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璞玉、金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绘事后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或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③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斐然成章: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用行舍藏:被任命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暴虎冯河: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莞尔而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割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去做。

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

欲罢不能:想停下来也收不住。

门墙桃李:尊称他人培养出的学生。

卓尔不群:形容才智和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春风沂水、沂水春风: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沂水舞雩、沂水弦歌: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也指无可无不可。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

慎终追远: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敬而远之: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先难后获: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典题导学]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填空题

【题型分析】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的前后增设必要的语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确定填写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回到原文寻找对应的词语。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子路问成人[注]。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注】〔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

1.甲段文字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________和________属于第一个等级。

【示例】 长沮 桀溺

【解析】 避世之人,就是与孔子为代表的积极入世者相对的隐士们。注意文字书写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说:“贤德的人在政治昏暗的时候就离开官场而归隐;其次,在的时候迁到安定地带;再次,发觉别人的脸色不对,礼貌不周,就避开不再见面;又次,当与人说话不合时就避开不谈了。”

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智慧,孟公绰那样寡欲,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修饰,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看见利益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难敢于献身,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题型二  简答题

【题型分析】 题目给定一段或几段古文,要求考生阅读并进行分析,评价其思想内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表面上看只是给出一两个点让你理解、分析和评价,其实,该语段背后反映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如果说语段思想内涵只是一个“点”,那么,这个“点”背后是这位思想家广阔而深厚的思想这个“面”。因此,理解“点”,须有“面”的支撑,也就是说,考生必须对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具体表现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淮南子》)

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一种怎样的义利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重义重德,不完全排斥利,也不因利而害义失义,不为义拒利而害义。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第一则材料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明确了“义”与“利”关系:合于义之利可取。第二则材料,孔子赞同子路“拯溺而受牛”的做法。二者结合可知,孔子虽主张以“义”为先,但并不排斥“利”。

3.请用孔子的义利观简析“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所蕴含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因此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是拒利反而害了大义,以致“让而止善”,这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要轻利。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注意材料二中的“劝”字,其意为“鼓励”。“劝德”指的是“激励他人做有德行的事,鼓励他人善事”。子路助人,是行善,维护了大义,也激励他人行善。后者是子路个人受利为小利,劝人行善为大义。而子贡的做法,彰显了个人的德行,却让德行不如他的其他人或因“义”“利”之故而放弃行善。故而子贡的做法不可取。

〖参考译文〗

孔子说:“每天吃粗茶淡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乐趣就在这中间。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轻。”

子路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人家送了一头牛作为报答。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人(以后)一定会勇于挽救溺水者了。”(鲁国有条法律,谁把流落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向公家请赏。身家富足的)子贡花钱赎回了鲁国人,但他不接受官府的赏金。 孔子说:“鲁国(今后)只怕没人愿为同胞赎身了。”子路救人接受了谢礼是鼓励人们行善,子贡救人却不要酬谢是阻止人们行善。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儒、道、法、墨各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考查。全面而又扼要地梳理相关人物的思想要点就显得极为重要。譬如,孟子的性善论、义利观、民本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礼制说、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老庄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安时处顺、朴素辩证法思想;韩非子的性本利、法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思想。

1.筛选填空题

命题人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指定的信息筛选出关键词语,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多数填空题会用引号明确标识出所填的词语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空格个数的形式,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只能是几个字。如:①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老子的政治思想。②由上述两则材料可知,荀子主张________ 治,而韩非子主张________治。

解答这类试题,考生要特别注意题干的要求,并以此作为筛选的重要依据。要学会快速浏览信息,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来捕捉关键词语。

2.整合材料题

题目给出几则材料,材料之间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关系,把这几则材料组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从上文中摘录出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忠”“恕”的内涵。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总领句、中心句等),思考材料所指向的思想内涵,分析材料中的内在联系,根据题目要求,全面关注每一则材料,综合作答。

3.提炼观点题

题目给定一段或几段传统文化经典材料,要求提炼语段的中心意思,有时还要求写出具体的分析或理由,甚至要求考生对这一中心观点进行评价。如:①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②联系“天行有常”,可以看到荀子认识到了天地运行________。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中心意思概括要准确、分析要精到、表述的语言要简练,做到材料与观点吻合,分析得当,评价客观而不失理性。

4.联系实际题

命题人在题干中明确要求考生联系实际作分析,如: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含义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由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内涵出发,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从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入手,反观古代文化思想,理性地富有时代感地去理解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要了解该思想流派的形成背景、发展历史和对社会的影响。坚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顶礼膜拜,也不全盘否定。

5.比较分析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儒家内部的思想也是比较复杂的。命题人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对现实的影响,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对不同的思想观点仔细辨析,要善于找出材料中的不同观点;通过对不同观点(态度)的分析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分析问题需要一定的思想深度,谈看法要有一定的见识。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子谓公冶长:“可妻①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妻〕嫁给,给某人做妻子。 ②〔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索,指牢狱。 ③〔子〕这里指女儿。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________的态度。

【示例】 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扬善嫉恶)

【解析】 通读语句,疏通大意,找到答题区间。根据原句的意思,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季氏富于周公这是越礼;公冶长虽是囚犯,却素有美德,有才能。由此可以概括孔子为人处世时的是非分明、扬善嫉恶的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着重审察品德,如公冶长虽被囚却素有美德。②不能只看身份贵贱(遭遇荣辱、处境穷达),如公冶长虽是囚犯,但仍有值得赞赏之处(有才能)。③细察言行、动机,如冉求为季氏敛财,不合德政,不明是非善恶。④“观过,斯知仁矣”(了解一个人的“过错”,就可知他是否具有仁德了),因为“过错”有真假、大小和主客观原因之分,如公冶长虽被囚,却可能是被人冤枉。⑤全面辩证地考察,如冉求虽然是贤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但也有犯错的时候。

【解析】 这道题要求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通读上述材料,疏通文意。这类题目在解答时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指出其消极的影响。

〖参考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了!”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被关进牢里,不是他的罪过。”把女儿嫁给公冶长做妻子。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 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 ②〔食饣壹而饣曷〕指食物变味。 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3.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中庸。席上肉虽多, 但不要比饭吃得多;只有酒不限量, 不要醉就可以了。这体现了孔子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

【解析】 题干要求简析“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首先应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论语·乡党》里的内容,可以知道,这段话反映的是“中庸”的思想,体现了折中、不走极端的处事原则。

4.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不矛盾。前者孔子之所以反对讲究吃穿,是对“道”的强调。他认为作为君子应该追求正道,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如颜回一般“安贫乐道”。后者孔子之所以对饮食极为重视,则是对“礼”的强调。祭祀斋戒是重要的礼,自然要讲究相应的饮食。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是“矛盾”还是“不矛盾”,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一方面,批判“耻恶衣恶食者”,《论语·雍也》中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肯定颜回的“安贫乐道”,《论语·里仁》中说“士志于道”,这是说君子应追求正道,这两处都是强调“道”。另一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则是对饮食的重视,强调的是“礼”。

〖参考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变质,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符合礼仪、________ 、__________。

【示例】 态度谦逊 有诚信

【解析】 注意结合句中词语“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概括“态度谦逊”“有诚信”。

6.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而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正是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进一步阐明。

【解析】 注意结合句子“无求生以害仁”分析“杀身成仁”的内涵,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这就是君子呀!”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7.“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看出孔子怎样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坚韧,对“圣”“仁”理想的坚定。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归原文,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着的品格。

8.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仁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方法,即“近取譬”,首先是拿自己打比方,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这样“仁”才能切实可行;②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态度,即“不厌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

【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这两段材料的含意,摆明自己的观点。材料一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这样“仁”才能切实可行。材料二抓住“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说要有实践“仁”的正确态度,即“不厌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忍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有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才能到达仁的境界。

〖参考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许多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道吗?”孔子说:“何止是仁道,那必定是圣德了!尧、舜尚且对这此有所不足。仁道,就是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孔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9.请用一个短语概括前两则材料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礼崩乐坏

【解析】 礼,指“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礼崩乐坏”指孔子感叹西周等级森严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诸侯征战日渐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

10.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首先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这样才能做到统治有序。孔子的“正名”是为了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解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慨叹当今事物名不副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参考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子路说:“卫国的国君等待您去治理政事,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吧!”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的迂腐竟到了如此地步吗!为什么要纠正呢?”孔子说:“真粗野呀,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道将手脚放在哪里。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

11.同样谈及外在文饰与内在本质的关系,子贡和韩非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子贡:文质并重。韩非子:质胜文(或至美之质无须文饰或不美之质才需要文饰)。

【解析】 两则材料都在谈论对“文与质关系”的看法,子贡语录中“文犹质”“质犹文”,体现了“文与质同样重要”的观点;韩非子语录中“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体现了“美好的事物是不需要外在装饰”的观点。

12.子贡和韩非子的“文质观”,你更认同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我更认同子贡的观点。美好的外形如果离开了纯真朴实的内在,那就是徒有其表;纯真朴实的内在如果不配以美好的外形,形就显得不美。而韩非子将文与质截然对立,互不共存,那是错误的。//我更认同韩非子的观点。质,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最美的质无须美好的外饰;只有不美的质才用美好的外饰来遮掩。如果不求质而一味追求文,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甚至大搞形式主义,这是极为有害的。子贡将文与质并重,没有分清本末主次,没有看到两点之中有重点,这是错误的。

【解析】 两种观点截然不同,认同哪个观点均可,但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如认同子贡的观点,应侧重谈文的重要性;如认同韩非子的观点,则应侧重谈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

〖参考译文〗

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棘子成)您竟然这样评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和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区别就很小了。”

和氏璧,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事物,其本质并不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