翮(翮的读音和意思)

心若向阳 2023-06-21 02:08:28 网友上传

《归鸟》陶渊明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cén)。

和风不洽,翻翮(hé)求心。顾俦(chóu)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xié)颃(háng),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zēng)缴(zhuó)奚施?已卷安劳!

译文:

归鸟翩翩自在飞,清晨离巢出树林。

天空辽阔任飞翔,就近歇息在云岑。

和暖春风迎面吹,掉转翅膀求遂心。

且看同伴相鸣叫,身影藏在清树荫。

归鸟翩翩自在飞,自由翱翔任飞飞。

如今已无远游志,每见丛林情依依。

上下翻飞因云阻,相呼相唤结伴归。

青云之路虽诱人,天性恋巢难舍弃。

归鸟翩翩自在飞,悠然林间任盘旋。

谁还寻思登天路,返回旧林心喜欢。

昔日伴侣虽已去,群鸟谐鸣欣欣然。

薄暮斜晖气清爽,闲适惬意戏林间。

归鸟翩翩自在飞,收敛双翅落寒条。

空阔林间尽游乐,夜来止宿高树梢。

晨风吹拂添清兴,众鸟谐呜乐陶陶。

矰缴已无施用处。射者藏之莫操劳!

《说文解字》第692课:成语“羽翮飞肉”的“翮”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羽”部的三个汉字:“翭、翮、[句羽]”。这三个字,只有“翮”是通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翭。读hó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翭,羽本也。一曰羽初生貌。从羽,侯声。”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本义之一:羽根。即羽毛的根部。《方言》卷十三:“翭,本也。”郭璞注:“今以鸟羽本为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入于皮肉者也。”就是鸟的羽毛扎入肉内的根部。

(羽根)

本义之二:羽初生的样子。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续汉书·礼仪志》注引《通俗文》:‘细毛曰翭。’故一曰羽初生貌。”

本义之外,翭还同“鍭”。矢名。《集韵·侯韵》:“鍭,《尔雅》:‘金鍭翦羽谓之鍭。’或从羽。”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羽部》:“箭以羽为用,故矢名亦名翭,又因金镞而改从金旁作鍭。”

(秦青铜鍭)

翭的小篆写法如图:

(翭的小篆写法)

2、翮。读音有两个:

(一)h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翮,羽茎也。从羽,鬲声。”形声字。本义是羽毛的茎。即鸟羽茎下端中空部分。

(羽茎)

《尔雅·释器》:“羽本谓之翮。”郭璞注:“鸟羽根也。”《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于山泽之农。”羽人掌管按时向山泽地区的农民征收羽毛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的赋税。注意,这里的羽毛数据,以按照羽茎作为统计的依据来计算的,因此是“羽翮”。《农政全书·牧养六畜·鸡》:“雌雄皆斩去六翮。无令得飞出围。”养鸡的时候,要剪去它们翅膀上的六根羽茎,使它们无法飞出鸡圈。这是古代的养殖经验,直到现代,熟练的养鸡户还会剪去鸡三分之一左右的粗羽毛。

本义之外,翮还有其他用法:

(1)鸟的翅膀。潘岳《射雉赋》:“绿柏参差,文翮鳞次。”李周翰注:“插以柏叶,使参差文如鸟翮,又似鱼鳞。”晋渊明《停云》:“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合起翅膀的鸟)

《汉书·景十三王传》:“丛轻折轴,羽翮飞肉。”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轻飘的羽翼却可以托起鸟儿飞翔。这里的“羽翮飞肉”后来发展为成语,从鸟羽扇翼而使鸟的身体飞翔发展,借以比喻集轻微之力可撼举重物。

(2)鸟类。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芝英擢荒蓁,孤翮起连菼(tǎn,初生的狄)。”即一只鸟从荻丛中飞出。

(孤翮起连菼)

(3)管乐器。潘岳《笙赋》:“措纤翮以震幽簧,越上筩而通下管。”李善注:“翮,管也。其形类羽,故曰翮也。”现在我们只知道,翮是一种形状类似羽毛的民族乐器。

(二)lì。读音出《洪武正韵》。通“[鬲瓦]”。即空足的鼎。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翮,假借为鬲([鬲瓦])。”《史记·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司马贞《史记索隐》:“翮,亦作[鬲瓦],同音历,三翮六翼,亦谓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

(空足的鼎)

翮的小篆写法如图:

(翮的小篆写法)

3、[句羽](GB字库已不收此字,故描述字形为左句右羽)。读音有两个:

(一)qú。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句羽],羽曲也。从羽,句声。”形声字。本义是羽毛末端的弯曲部分。

(弯曲的羽毛)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从句者皆训曲。”即汉字中带有“句”部的,都与弯曲有关。

本义之外,[句羽]还有其他用法:

(1)后脚白的马。《玉篇·羽部》:“[句羽],马后足白。”

(两只后蹄白的马)

(2)同“翵(qú)”。鸟羽。《字汇补·羽部》:“[句羽],与翑同。鸟羽也。”按:《广韵·虞韵》:“翵,鸟羽,[句羽],同翵。”

(二)yǔ。读音出自《类篇》。箭羽。《类篇·羽部》:“[句羽],箭羽。”

[句羽]的小篆写法如图:

([句羽]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9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说文解字》第692课:成语“羽翮飞肉”的“翮”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羽”部的三个汉字:“翭、翮、[句羽]”。这三个字,只有“翮”是通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翭。读hó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翭,羽本也。一曰羽初生貌。从羽,侯声。”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本义之一:羽根。即羽毛的根部。《方言》卷十三:“翭,本也。”郭璞注:“今以鸟羽本为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入于皮肉者也。”就是鸟的羽毛扎入肉内的根部。

(羽根)

本义之二:羽初生的样子。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续汉书·礼仪志》注引《通俗文》:‘细毛曰翭。’故一曰羽初生貌。”

本义之外,翭还同“鍭”。矢名。《集韵·侯韵》:“鍭,《尔雅》:‘金鍭翦羽谓之鍭。’或从羽。”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羽部》:“箭以羽为用,故矢名亦名翭,又因金镞而改从金旁作鍭。”

(秦青铜鍭)

翭的小篆写法如图:

(翭的小篆写法)

2、翮。读音有两个:

(一)h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翮,羽茎也。从羽,鬲声。”形声字。本义是羽毛的茎。即鸟羽茎下端中空部分。

(羽茎)

《尔雅·释器》:“羽本谓之翮。”郭璞注:“鸟羽根也。”《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于山泽之农。”羽人掌管按时向山泽地区的农民征收羽毛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的赋税。注意,这里的羽毛数据,以按照羽茎作为统计的依据来计算的,因此是“羽翮”。《农政全书·牧养六畜·鸡》:“雌雄皆斩去六翮。无令得飞出围。”养鸡的时候,要剪去它们翅膀上的六根羽茎,使它们无法飞出鸡圈。这是古代的养殖经验,直到现代,熟练的养鸡户还会剪去鸡三分之一左右的粗羽毛。

本义之外,翮还有其他用法:

(1)鸟的翅膀。潘岳《射雉赋》:“绿柏参差,文翮鳞次。”李周翰注:“插以柏叶,使参差文如鸟翮,又似鱼鳞。”晋渊明《停云》:“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合起翅膀的鸟)

《汉书·景十三王传》:“丛轻折轴,羽翮飞肉。”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轻飘的羽翼却可以托起鸟儿飞翔。这里的“羽翮飞肉”后来发展为成语,从鸟羽扇翼而使鸟的身体飞翔发展,借以比喻集轻微之力可撼举重物。

(2)鸟类。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芝英擢荒蓁,孤翮起连菼(tǎn,初生的狄)。”即一只鸟从荻丛中飞出。

(孤翮起连菼)

(3)管乐器。潘岳《笙赋》:“措纤翮以震幽簧,越上筩而通下管。”李善注:“翮,管也。其形类羽,故曰翮也。”现在我们只知道,翮是一种形状类似羽毛的民族乐器。

(二)lì。读音出《洪武正韵》。通“[鬲瓦]”。即空足的鼎。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翮,假借为鬲([鬲瓦])。”《史记·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司马贞《史记索隐》:“翮,亦作[鬲瓦],同音历,三翮六翼,亦谓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

(空足的鼎)

翮的小篆写法如图:

(翮的小篆写法)

3、[句羽](GB字库已不收此字,故描述字形为左句右羽)。读音有两个:

(一)qú。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句羽],羽曲也。从羽,句声。”形声字。本义是羽毛末端的弯曲部分。

(弯曲的羽毛)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从句者皆训曲。”即汉字中带有“句”部的,都与弯曲有关。

本义之外,[句羽]还有其他用法:

(1)后脚白的马。《玉篇·羽部》:“[句羽],马后足白。”

(两只后蹄白的马)

(2)同“翵(qú)”。鸟羽。《字汇补·羽部》:“[句羽],与翑同。鸟羽也。”按:《广韵·虞韵》:“翵,鸟羽,[句羽],同翵。”

(二)yǔ。读音出自《类篇》。箭羽。《类篇·羽部》:“[句羽],箭羽。”

[句羽]的小篆写法如图:

([句羽]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9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隶书新作“霜蹄风翮”联句(每日一品第1417期)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是一副励志联。这两句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中的第三、四句。

常言说得好: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同理,鸟笼里也飞不出九霄鹏!千里马不是一生下来就能日行千里,而是通过经年累月的奔跑,风霜雨雪的磨练,才能以矫健的身姿越跑越远,称得起“千里马”;大鹏鸟也是同样,刚从蛋壳里孵化出来时,羽毛未丰,只能振翅,不能飞翔。待到羽翼丰满才会试飞,但初飞也飞不远,更飞不高。这就需要不断地试飞,摔打翅膀,经过无数次的与狂风搏击,锤炼双翅的适应能力,最终会“直上重霄九”。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能期待天上掉馅饼,必须到大风大浪里摔打锻炼,历尽艰辛,才能变得成熟、稳健、老练起来,才有可能做出成绩。

这幅联句书法采用仿古洒金宣纸书写,尺八屏对裁,即116X53厘米。

——武锋(一峰)

三明二中天桥有名字啦!这个字你会念吗?

近日

三明二中天桥正式命名为

骞翮天桥

骞翮(qiān hé)出自陶渊明《杂诗·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zhù)”,骞:向高处起飞;翮:羽茎;骞翮:展翅高飞。原句的意思是:胸怀壮志要超越四海,展翅高飞想直抵远方。

三明二中人行天桥的造型

就像是一对张开的翅膀

桥名骞翮

正体现出三明二中学子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将展翅翱翔直达成功的远方

桥名和造型非常契合

符合学校和社会对二中学子的期望

三明二中天桥项目为三明市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位于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道东,西南侧紧邻三明市第二中学艺术馆,横跨东新四路,西北侧为田径场。天桥桥梁的宽度为3.5米,桥高约5米,设计人群荷载5千帕 ,采用三跨钢箱梁结构(一跨为桥上造型),总跨长 37.4米,钢箱采用箱形等截面,该项目于近期进行竣工验收,通过后即可投入使用。

来源:三明市城投公司网站、程望育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