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的意思(念的意思古义和今义)

凉话刺骨 2023-06-14 04:00:05 互联网

把耕与读传下去

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耕读文明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大为不同,但这些思想理念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裕后勤和俭,兴家读与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在传统社会,耕与读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生产和文化修养的重视。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王冕的“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钱澄之的“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等诗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耕读文明能够一代一代传下来,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可以说,耕读传家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总书记强调:“赓续农耕文明”。《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耕读教育体系。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

人们通过耕作获取粮食,也通过劳动受到教育,亲身感受劳动创造幸福。总书记强调:“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些人中被不同程度忽视。传承耕读教育理念,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活动,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和胸怀乡土、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

最是书香能致远。总书记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爱知识的良好家风。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大有可为。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的以来,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拓展耕读教育内涵与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李长生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离离原上草”中“离离”与草有什么关系?“离禽”又是什么关系

接上篇:汉字动物:何为“禽”?何为“兽”?“禽”与“兽”如何区别?

禽,是禽鸟

禽,二足羽翅之飞鸟。

那么

“禽”、“离”有关系吗?

“离离原上草”中“离离”与草有什么关系?

01

【离(離)】

形声会意合体字,按小篆字形,

上为“屮”,下为手持捕鸟用网工具。

“屮”,指草初生出;

在“离”中表示刚从捕网中挣脱而出。

在繁体“離”中,

“隹”,象短尾鸟形;表示隹鸟飞行为。

二者合一,

“隹”鸟从“离”中挣脱而出之后飞走为“離”。

本义:

出离,始出而分。

“離”也作鸟命名,即黄鹂,也称仓庚。

02

理解“离”之构成合体字—璃、漓、篱

注意:

在理解这些合体字的字义时,

一定理解“离”中有捕网的自然特性。

如,【漓】字——

我们常说“淋漓,淋漓尽致”。

这里【漓】字就是

“水滲入地”之义。

“漓”,“水”透“离”而入。

指“水”可以透过“离”网渗透漏入之义。

又如,

玻璃的【璃】字——

玻璃工艺是吹制,

其表“皮”如“玉”质,称为“玻”;

其内形靠吹如“离”网张开,

吹制如“离”网之象“玉”一样

称为“璃”;

二者合一,内外合在一起,称为“玻璃”。

又如,篱笆的【篱】字——

指的是“竹”子编制如“离”网之竹“篱”笆。

03

“禽、离”之间关系

屮,从捕网中生出。

“禽”和“离”二者是相对的关系——

“禽”,今在捕网中,

表示“今正好在网中,挣脱不开”之状态。

“离”,屮初生出网。

描述的是

“刚刚挣脱网而出,但尚未远去”之状态。

04

“离离原上草”之“离离”

在唐·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句中

“离离”似乎与草没关系。

通行的解释是;

“离离,表示“青草茂盛”的样子。

怎么个“离离”茂盛?

一头雾水!

“离离”在诗句当中类似运用——

在《诗经·小雅·湛露》中有: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在汉·张衡《西京赋》文中有:

“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在魏晋·左思《三都赋》文中有: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离离”究竟是什么意思?

习惯性思维,“离”,是“离别”;

但它和“草”有关系吗?

肯定有!

理解“离离”之义,

一定懂得了解“离”中有“屮”、有“网”之自然特性

“离”中有“屮”——

“屮”从捕“网”中生出,

比喻形容初生“屮”从捕“网”中顽强挣脱生长而出;

“屮”从捕“网”中生出之后,

就表示“离”之“分、散、别”义。

“离离”,双声重复,

本身就表示“多、众多”之义。

合在一起,“离离”表示

既有“顽强茁壮而生”义,又有“茂盛众多”之义。

“离离”其它义项——

①繁盛;茂密:如: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悲伤貌:如:曾哀凄欷,心离离兮。/离离挂空悲。

③排列有序貌:罗列,陈列;如:皎皎白间,离离列钱。/离离玉箸排霜脊/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

④清晰分明貌:清水白石何离离。

我是 @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人字学习法、说文解字、汉字思维、快速识字、国际中文,汉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汉字教学能力!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