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的意思(慷的意思)
《洛神赋》中仙气唯美的女孩名字,太浪漫了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写出了诗人的思慕爱恋,极具浪漫色彩。并且这首诗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溢,从中为孩子起名,令人神爽。并且这首诗不论是在排偶对仗上,还是在音律语言上,都凝练、生动和优美。因此,从中为女孩起一个仙气唯美的名字,也太美了!
仪静
“仪静”文静优雅,源自于“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中,仪本义是指仪容、仪态,用作女孩名字表现了女孩的仪态举止让人钦佩。静有着安静的意思,符合女孩的特征。该诗赋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神姿态,唯美又不失仙气意境美。
婉若
“婉若”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是出自“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中,“婉若游龙”的本意是描绘洛神的舞姿的,后来也形容女性轻盈如燕的完美身姿,取其中的“婉若”给女孩取名字,让人觉得女孩必定是一个善舞的女孩,很是吸引人的注意,这也会为女孩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云丹
“云丹”是取自于“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中的一个名字,在这个名字中,云指云髻,也就是女孩的发髻,用云字更添美丽。丹这里是用来形容女孩唇色好看,有着红色的意思,而红色在国人眼中就寓意着喜庆。云丹一名用唯美的字体现吉祥的寓意,恰到好处。
绵绵
“绵绵”是一个好听又朗朗上口的名字,这个名字也是源自于“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中,并且,绵绵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一个掩面而笑的大家闺秀,一种想要保护的欲望就油然而生,是非常柔软的一个名字。绵绵二字用在一起,叠词更添可爱,使得绵绵一名更适合柔美的女孩。
翩渃
翩渃两个字虽是出自“翩若”,但是为了有所特色,而不仅是出自《洛神赋》一个点,故而将“若”字改为“渃”字。翩指疾飞、潇洒的样子,渃指渃水,翩渃做女孩名字寓意女孩是一个举止优雅、温柔可爱的女孩。
若幽
“若幽”仙气唯美,是出自“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中。幽指形容光线暗的僻静环境,也指生活沉静幽闲,用《洛神赋》中的这个字取女孩名,非常少见,既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安静祥和之感,又让人一看就喜欢,适合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女孩。
芙蕖
“芙蕖”这个名字是取自于“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中,芙蕖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荷花,用芙蕖来表示荷花的含义十分唯美,同时也是希望女孩拥有出淤泥不染的高洁品性,也展现了女孩漂亮的形象特征。
呈露
“呈露”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是源自于“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中,皓质呈露本义是指呈现美好的本质,呈露都是呈现和显露的意思,表现了女孩敢于展示,用以展现女孩的魅力。露还有着露水的意思,用在女孩名中也很唯美。
微兮
“微兮”是一个仙气十足的名字,其是取自于“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中,微有着轻微、微微的意思,让人感觉到女孩的温柔细腻。如微风拂过,飘过微微清香,用细小轻柔含义的微字更体现女孩性格中的轻柔,特别唯美。
碧瑶
“碧瑶”这个名字是出自“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中,瑶字指美玉,是比喻珍贵美好意思的一个字,很多家长都喜欢用瑶字取女孩名字,一是表示女孩的纯洁和美好,二是象征着女孩是家长心中最为珍贵的宝玉,瑶字内涵如此丰厚,做单字名字也不会失了韵味。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洛神赋》中仙气唯美的女孩名字,太浪漫了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写出了诗人的思慕爱恋,极具浪漫色彩。并且这首诗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溢,从中为孩子起名,令人神爽。并且这首诗不论是在排偶对仗上,还是在音律语言上,都凝练、生动和优美。因此,从中为女孩起一个仙气唯美的名字,也太美了!
仪静
“仪静”文静优雅,源自于“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中,仪本义是指仪容、仪态,用作女孩名字表现了女孩的仪态举止让人钦佩。静有着安静的意思,符合女孩的特征。该诗赋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神姿态,唯美又不失仙气意境美。
婉若
“婉若”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是出自“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中,“婉若游龙”的本意是描绘洛神的舞姿的,后来也形容女性轻盈如燕的完美身姿,取其中的“婉若”给女孩取名字,让人觉得女孩必定是一个善舞的女孩,很是吸引人的注意,这也会为女孩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云丹
“云丹”是取自于“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中的一个名字,在这个名字中,云指云髻,也就是女孩的发髻,用云字更添美丽。丹这里是用来形容女孩唇色好看,有着红色的意思,而红色在国人眼中就寓意着喜庆。云丹一名用唯美的字体现吉祥的寓意,恰到好处。
绵绵
“绵绵”是一个好听又朗朗上口的名字,这个名字也是源自于“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中,并且,绵绵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一个掩面而笑的大家闺秀,一种想要保护的欲望就油然而生,是非常柔软的一个名字。绵绵二字用在一起,叠词更添可爱,使得绵绵一名更适合柔美的女孩。
翩渃
翩渃两个字虽是出自“翩若”,但是为了有所特色,而不仅是出自《洛神赋》一个点,故而将“若”字改为“渃”字。翩指疾飞、潇洒的样子,渃指渃水,翩渃做女孩名字寓意女孩是一个举止优雅、温柔可爱的女孩。
若幽
“若幽”仙气唯美,是出自“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中。幽指形容光线暗的僻静环境,也指生活沉静幽闲,用《洛神赋》中的这个字取女孩名,非常少见,既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安静祥和之感,又让人一看就喜欢,适合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女孩。
芙蕖
“芙蕖”这个名字是取自于“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中,芙蕖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荷花,用芙蕖来表示荷花的含义十分唯美,同时也是希望女孩拥有出淤泥不染的高洁品性,也展现了女孩漂亮的形象特征。
呈露
“呈露”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是源自于“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中,皓质呈露本义是指呈现美好的本质,呈露都是呈现和显露的意思,表现了女孩敢于展示,用以展现女孩的魅力。露还有着露水的意思,用在女孩名中也很唯美。
微兮
“微兮”是一个仙气十足的名字,其是取自于“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中,微有着轻微、微微的意思,让人感觉到女孩的温柔细腻。如微风拂过,飘过微微清香,用细小轻柔含义的微字更体现女孩性格中的轻柔,特别唯美。
碧瑶
“碧瑶”这个名字是出自“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中,瑶字指美玉,是比喻珍贵美好意思的一个字,很多家长都喜欢用瑶字取女孩名字,一是表示女孩的纯洁和美好,二是象征着女孩是家长心中最为珍贵的宝玉,瑶字内涵如此丰厚,做单字名字也不会失了韵味。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毛主席写下一首七律,随手丢进废纸篓,被人捡回来后成为传世经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主席创作的最后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歌。这首诗警句频出,大量用典,且典故用得十分巧妙。
可是,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它在1949年4月刚刚问世时,就被毛主席扔进了纸篓。后来,还是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的女儿,将它从废纸篓里面,捡了回来。
直到十四年之后,毛主席在整理诗集的时候,田家英才把这首诗找出来。因此这首七律,又被称为——捡回来的国宝。
我们重读这首诗时,发现它写得气势恢宏,且情感丰富复杂。毛主席曾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谈到,自己对于诗的格律,一直没有入门。
不过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格律、对仗和押韵方面,并找不出什么问题。那么,为什么毛主席当初依然想把它扔掉呢?只能说,毛主席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话翻译:
钟山上面风雨飘摇,天地间已经改变了颜色。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已经占领了南京城。
这一座虎踞龙盘的帝王之都,如今的形势,更加胜过了从前。改朝换代,天翻地覆,让我的内心,喷薄出万般感慨与激昂。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最后关头,我们绝对不能学习西楚霸王,让敌人“划江而治”,玩假和平。如果老天也拥有人类的情感,它或许会为一个王朝的坍塌,产生伤感的情绪吧。
世界每五百年一变沧海,再过五百年,又化成了桑田,这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而蒋家王朝的衰亡,人民的的兴起,便是这人间,由沧海而桑田的正途。
钟山,就是如今南京城东北的紫金山。三国时期,诸葛亮看到了钟山附近的地形就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后来,南京就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六朝古都。
毛主席先从钟山开始写起,是因为诗中提到的是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情。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破的“长江防线”,并占领了南京。
第三句“虎踞龙盘今胜昔”是说,如今我们来到了这里,肯定变得比过去要好。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毛主席当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因此他说:“慨而慷”。
很多人认为这句诗,是直接化用曹操《短歌行》的“慨当以慷”。但仔细琢磨“慨”和“慷”这两个词,以及它们关联词——“而”,你会发现:毛主席在这里想表达并不只是“慨以当慷”的意思。
而是先发出“感慨”,再显出激昂之情。“慨”,是在替一个王朝的倾覆,替先生创立的,感到惋惜。“慷”,是因为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所以显得情绪高昂。
“而”,在这里是“顺接”的关联词。曹操的“慨以当慷”,其实是以感叹代替激昂的情绪表达,所以他的“慨”和“慷”,统统被解释成一样的意思。
“慨而慷”表现出来的复杂情绪,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中也有体现,这个我们留到后面再说。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这首诗的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句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对子。
我们都知道,“穷寇莫追”在中国古代“兵法”里面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经验之谈。但是毛主席在这里,却偏要反过来用,叫大家一定要追穷寇。
为什么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在下一句中,毛主席就用“不可沽名学霸王”来进行了解释。这里的“霸王”,是指的西楚霸王项羽。
在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前,找谈判,想要“划江而治”。这个情形,就和汉高祖刘邦跟西楚霸王项羽之间的“鸿沟之盟”一样。
项羽在战争中本来是处于优势地位,刘邦主动找项羽和谈,以鸿沟为界,分治天下,结果项羽同意了,最后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这首词最后两句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歌里面的典故。
金铜仙人本来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一个巨型的铜人像,后来魏明帝把它给拆掉了,从宫殿里面搬出来了,随便扔在道路旁。李贺看到以后,写诗感叹一个王朝的衰落。
金铜仙人以前是多么尊贵,因为得到汉武帝的推崇,所以它受到了众人顶礼膜拜;现在汉朝灭亡了,它就被人家当成垃圾、破烂,直接扔在外面。
李贺心想:老天如果也拥有人类感情的话,当它看到这个景况,一定会因为忧愁而衰老。
有人认为毛主席化用这句诗,是在借“天若有情天亦老”表达对蒋家王朝的愤怒。事实上,毛主席当时心中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因为他天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毛主席熟读《二十四史》,见过了太多的王朝更迭。很多王朝刚开始的时候,皇帝都是英明的,臣子们都是忠诚正直的。他们都想要把这个国家治理好,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样。
比如说,它曾经也是作为一种进步力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当初,先生的“三义”,也影响了很多中国的有识之士,最初也曾经想要拯救中国。
可是后来,他们却成为了压迫人民的恶势力,最终因为作恶多端,自绝于人民。这件事情本身,还是挺让人伤感的。
不过,这也是他们应得的下场。所以在最后一句中,毛主席就借着沧海变桑田的自然规律说道:
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一个周期。何况蒋家王朝还违背了天道,所以我们中国取代,那就是人间的正途。
二、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典故运用关于这首七律里面,毛主席为什么会提到西楚霸王项羽,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毛主席的警卫李银桥回忆,在人民解放军渡江之前,派张治中到北京谈判,提出了想要“划江而治”的想法。毛主席对这个问题,其实有郑重地考虑过。
毛主席平时工作累了,就会去听戏来放松。他喜欢看《霸王别姬》。有一次,毛主席看到项羽跟虞姬生离死别,热泪盈眶。
在回家的路上,毛主席就跟李银桥说:我不要学,你不要学,我们大家都不要学西楚霸王。
为什么毛主席会这么激动呢?因为西楚霸王项羽,在我们中国民间一直是个“正面”形象,他事实上是一位难得的少年英雄。
项羽刚开始的时候,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戴。可他后面为什么会失败呢?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至少在两个历史的“紧要关头”上,他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项羽第一次犯错误,就是在“鸿门宴”上。他本来是有机会可以杀死刘邦的,但是他听了项伯的话,为了博一个“义”字,放虎归山。结果刘邦势力壮大后,却不和他讲什么义气。
项羽第二次犯错误,就是“鸿沟之盟”。当时项羽明明占了优势,却同意与刘邦分治天下,再次纵虎归山。
因此毛主席才提到,“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除了这个典故以外,前面还有关于诸葛亮说钟山“龙蟠虎踞”的典故。
“龙盘虎踞”是帝都之象,毛主席用到这首诗中,是对典故的“正用”,而后面的“宜将剩勇追穷寇”,就是对古代兵书典故的“反用”了。
“不可沽名学霸王”,背后暗含了两个历史大事件。“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字,则是对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名句的“化用”。
李贺原诗表达的,仅是对王朝更迭的惋惜。而毛主席却在最后一句借葛洪《神仙传》沧海桑田的寓言,说明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自然规律。因此比起李贺原诗,在思想上更进了一步。
结语毛主席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格律、对仗和押韵上都没有问题。并且典故也用得很巧妙,正用、反用、化用,都非常巧妙。
不过,毛主席在这一首诗中,明显对的覆灭,带有一丝复杂情绪。因为他对早期人曾经为拯救中国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并不是全盘否定的。
而在1949年的新年献词中,毛主席已经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宣言。所以这种时候的复杂情绪,大概就是毛主席当初对这首诗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在1963年,当田家英再把这一首七律翻出来的时候,天下大局已定多时。毛主席再来看这一首诗时,就觉得它表达的感情,真实而丰盈,并没有那么不好了。
如今我们读这一首诗时,如果能透过历史大事件的表相,深入到创作者的内心,吃透了“慨而慷”的复杂感情之后,自然就能够发现这首七律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边塞诗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边塞诗赏析
搜集、整理:悦生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简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