赉是什么意思(抚军亦厚赉成名的赉是什么意思)

气宇轩昂 2023-07-10 00:27:20 互联网

吉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县名非常容易读错!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因清初建吉林乌拉城而得名,简称“吉”,省会长春。目前,吉林省下辖长春(副省级市、省会)、吉林市(较大的市、原省会)、四平、松原、白城、辽源、通化、白山和延边自治州。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2%。其中,就镇赉县来说,人口超30万,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地名。

首先,镇赉县,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在地理位置上,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7′06.3 ′—124°04′33.7 ′,北纬45°28′14.3′—46°18′15.8′。县境东靠嫩江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接壤,南和西南分别与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为邻。对于镇赉县的“赉”,正确读音为(lài),表示赐予,给予的意思。镇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5000多年前,今镇赉县一带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不过,该地区没有被纳入到秦王朝的疆域中。隋唐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属契丹的范围内。辽、金时期,今镇赉县一带属上京道泰州。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今镇赉县一带属中书省泰宁路。延祐四年(1317年)二月,置泰宁路,以泰宁县为属县。包括今大兴安岭以东至吉林省白城市等地。公元1910年,也即清朝末期,在该地区置镇东县。此外该地区建县之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后,清朝灭亡后,镇东县属奉天省。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镇东县隶属辽宁省。1934年12月,镇东县属龙江省。1947年8月,镇东与赉北两县合并为镇赉县。1954年8月,镇赉县划归吉林省。1993年6月14日,撤销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镇赉县属之至今。截止2012年,镇赉县辖乡镇11个,其中镇7个,乡4个,面积达4737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0.5万人。

文/情怀历史

纳福迎祥——毛远志篆隶楷行草五体书福喜迎庚子新春

甲 骨 文

68×68cm 甲骨文

『福,祐也』—— 许慎《说文解字》

68×68cm 甲骨文

『安利之谓福』—— 贾谊《道德说》

篆 书

68×68cm 篆书

『师其类者谓之福』—— 《荀子·天论》

68×68cm 篆书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礼记 ·祭统》

68×68cm 篆书

『受茲介福』—— 《易·晋》

68×68cm 篆书

『万福来求』—— 《诗经·小雅·桑扈》

68×68cm 篆书

『降福既多』—— 《诗经·鲁颂·閟宫》

68×68cm 篆书

『全寿富贵之谓福』—— 《韩非子·解老》

68×68cm 篆书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尚书》

68×68cm 篆书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清 张潮《幽梦影》

68×68cm 篆书

『永受嘉福』—— 《汉书·礼乐志》

隶 书

68×68cm 隶书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诗·周颂·潜》

68×68cm 隶书

『报尔宿雠,宜骘遐福』——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68×68cm 隶书

『维其初终,受养被封,既寿而康,实备成福,可谓盛矣!』—— 宋 曾巩《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

68×68cm 隶书

『享兹吉福,永守皇极,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汉 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

68×68cm 隶书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庄子·至乐》

68×68cm 隶书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汉 曹操《龟虽寿》

68×68cm 隶书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宋 赵蕃《端午三首》

68×68cm 隶书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先秦 佚名《鸳鸯》

68×68cm 隶书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先秦 佚名《小明》

68×68cm 隶书

『忽闻福梅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唐 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楷 书

68×68cm 楷书

『爱福无疆,四方之纲』—— 先秦 佚名《假乐》

68×68cm 楷书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唐 汪遵《咏东海》

68×68cm 楷书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 先秦 佚名《执竞》

68×68cm 楷书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唐 杜甫《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68×68cm 楷书

『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宋 晦庵《满江红 胶扰劳生》

68×68cm 楷书

『景福常来仪』—— 魏晋 曹植

行 书

68×68cm 行书

『景福来并』—— 南北朝 沈约《梁雅东歌》

68×68cm 行书

『允怀多福』—— 汉 班固《明堂诗》

68×68cm 行书

『祺福是赉』—— 南北朝 沈约《梁北郊登歌》

68×68cm 行书

『共享清闲福』—— 宋 郭应祥《菩萨蛮 去岁寿李嗣立》

68×68cm 行书

『五福中天纷降瑞』—— 宋 无名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68×68cm 行书

『天降何福予蛾眉』—— 清 龚自珍《已亥杂诗》

68×68cm 行书

『天与穰穰福』—— 宋 洪适《千秋岁 代上帅宅生日》

68×68cm 行书

『福钟恒有兆』—— 魏晋 陆机《君子行》

68×68cm 行书

『长年厚福天分付』—— 宋 侯置《青玉案·为外大夫林下老人寿》

草 书

68×68cm 草书

『三朝备福尊寿乐,七秩修龄古更稀』—— 宋 周南《皇太后合春帖子》

68×68cm 草书

『种得门阑五福全』—— 宋 李鼐《鹧鹕天 种得门阑五福全》

68×68cm 草书

『人间五福少,世事罕兼全』—— 宋 姜特立《不贪》

68×68cm 草书

『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 宋 苏辙《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68×68cm 草书

『福清一半海为田,创邑今垂五百年』—— 宋 陈藻《悼网山》

68×68cm 草书

『礼崇明福,维声期洒』—— 隋 佚名《景祐祀社稷三首》

68×68cm 草书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宋 项世安《福岩寺》

68×68cm 草书

『春雨随时下,福星连夜明』—— 宋 戴复古《闻时事》

68×68cm 草书

『济世须人物,忠言是福媒』—— 宋 戴复古《闻时事》

68×68cm 草书

『璀璨堆盘水陆珍,自量薄福可能胜』—— 宋 程公许《亲友招呼鼎至简以二绝句》

68×68cm 草书

『蟠桃瓜枣皆虚诞,愿把阴功福后人』—— 宋 黄升《鹧鹕天 天气清和仅两旬》

68×68cm 草书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汉 曹操《龟虽寿》

68×68cm 草书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命终』—— 《尚书》

68×68cm 草书

『永受嘉福』—— 《汉书 礼乐志》

恩师训辞

欧阳中石:“读书手钞原为学生本分,远志应以读书为要”。

——欧阳中石,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名家寄语

黄君实:远志先生大作奉览,欧阳、范先生皆艺坛尊宿,足下得列门墙,自有超人之资,故能早播芳誉,诗、书、画、印,皆秀出艺林,为世所重!

——黄君实,号山涛,著名书法家、画家、学者,书画鉴定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硕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东方美术史硕士。

谢 云:毛远志在其书法作品里融注自己的性情和涵养,刚柔结合,中正不阿。他临碑读帖,不偏不倚,碑帖结合,中规中矩,将碑的古朴、典雅、遒劲、厚重,与帖的自然、流畅、豪放、潇洒集于一体,通源流以逐体变,日积月累,睿智其艺,其书法风格既符合艺术规律,又涉笔成趣,不趋时尚、不落窠臼、不故作姿态,真正进入了书道佳境。

——谢 云,著名书法家、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柯文辉:远志的书法,不失为继承传统之典范,“二王”之风俱现,洒脱飘逸,法度灵变,潇散流畅,若沿此径登高,必有另一番风景。

——柯文辉,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秘书十年,其间与刘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钱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友谊。1993年起享受突出贡献政府津贴。现任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

莫 言:毛远志先生写诗、填词、治印、习书,均取得很好成绩,令我钦佩。他的诗,有的委婉多情,有的大气磅礴,由此可见作者思绪之活跃,心胸之开阔。古体部分,讲究韵律,锐意求工,音节铿锵,辞彩华茂。书法艺术,临帖读碑,伏案挥毫,已积数十年之功,感悟甚多,且均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书家最可宝贵的品格。他所治之印,古朴苍劲,有金石之韵。其艺术积多年之学,假以时日,可登堂奥。

——莫 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张同印:毛远志的书法,体现了欧阳中石先生倡导的“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书学理念,其书法承“二王” 帖学风格,透含文人之气,特别是他还能够自作诗词歌赋,用自作诗文创作书法作品,更体现了他的学养水平和综合素质。

——张同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中国书学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介绍:

毛远志,又名毛瞻,字远森,号柏举山人,圣伦斋、抱一斋、一和斋、荷斋、近荷山房主人,祖籍湖北麻城,现任职于中央军委某机关,自幼喜好文史,尤工书法,精于篆刻,偏袒绘画,偶为辞章。书法师从当代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入室为徒,忝列门墙,蒙受学教。绘画师从张大千嫡传弟子、当代著名画家范婴子登先生,耳提面命,披泽师恩,相携终老。

曾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获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于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修班。现为中央宣传部机关书画协会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联谊会理事,中国诗词书法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

作品曾入展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中国文联“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展”、全国“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十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全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法展,中央军委机关纪念建国七十周年艺术展。举办“荷香诗韵”个人诗词书法展览。出版书法、篆刻专著《采薇雅集》、《圣伦斋书论》、《毛远志书法作品集(书谱卷)》。多幅作品被多家美术报刊、美术馆、博物馆发表和收藏。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央视网、雅昌艺术网、《中国文化报》、《解放军报》、《当代美术精品》、《人民艺术家》、《诗刊》等多家媒体,对其艺术成就进行过专题报道。

自励之辞:“蒙受家恩,读书为好。自幼临池,追慕古骄。陋涉丹青,信笔就草。以刀冲凿,金石工造。兴后辞章,难成一妙。诗书画印,精进勿躁。清雅书怀,清气流骚。”

恭 祝 新 春 快 乐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