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的意思(寡的意思解释)

樱花飘落 2023-06-20 22:37:41 网友分享

解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何为一年——草木、谷物、一个轮回是一年。

何为一月——月亮一个轮回是一月。

何为一天——太阳一个轮回是一天。

因一年有十二个月,遵循天道,把一天分十二时辰。西方把一天分成二十四时,比较我国小一半,所以叫小时。

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子/指小孩需要保护。

丑时——一点至三点,丑/七、八岁需要保护。

寅时——三点至五点,寅/十几岁要在家里练习捕猎技能。

卯时——五点至七点,卯/十八岁就要参加捕猎。

以上是一个男丁从出生到成年要做的。

辰时——七点至九点,辰/早七点部落成员出去狩猎。

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巳/来到狩猎地点。

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午/人们潜伏草木丛林中,太阳火辣辣的烤着。

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未/太阳西下该收工回家了。

以上是狩猎。

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申/部落首领带成员回家。

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把打来的猎物作食拿酒边吃边饮。

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要把兵器放身边,以防动物来袭。

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亥/天不早了该睡了,明天还要出发。

以上是生活情景。

总结:十二地支就是狩猎时期、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未成年前该做的事。

下一节解——十二生肖

欢迎评论!欢迎探讨!

“寡人”与“寡妇”,皆有“寡”字,一个霸气?一个可怜?

提到“寡”字,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两个词当是“寡妇”和“寡人”,这两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寡人”一词虽说只是属于皇帝老儿一人,听起来似乎很霸气,那为什么没人敢在皇帝老儿面前称他“寡人”呢?“寡妇”一词当是对死了丈夫的女人的统称,听起来可怜巴巴的,古代是这样吗?

为了搞明白这几个问题,我们下面先看看“寡妇”和“寡人”里的“寡”字吧,刨根问底,追溯渊源。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看看“寡”的古文字形,“寡”字甲骨文不见,可见于金文和篆书。其形体如下:

金文“寡”字

金文“寡”字

篆书“寡”字

我们从字形观察,发现我们的祖先在造此字时很突出该字的会意性。金文的两个“寡”字由两部分组成,为里外结构。外面的“宀”是房子,房子里面看似一个人,且突出了人的眼睛,下面有手臂和身体,其实这是一个“页”字,突出了一个人的面部,表示人少,这也是“寡”的本义。有人认为里面的字形当是“见”,但是细审字形还是有别的,因为甲骨文金文“页”字均突出头发,而“见”则不同。金文“见”“页”二字其形如下:

金文“页”字

金文“见”字

而至篆书字形发生了变化,“页”下面增加了“分”字,表示房子里只有一人,不可再分了。“寡”字从金文到篆书字形的变化,也说明了古人在造字中也是不断完善改进的。该字形从房子里有一个孤独的人发展到有一个人且不能再分出去了,这更能说明“寡”的深刻含义。

许慎《说文》曰:“寡,少也。从宀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颁”有分发之意,当然越是分发越少也。因此,许慎认为“寡”之本义也是少,其释义可信,但是“寡”并不从颁,当从页,小篆从“颁”之变体者当是从金文的页讹变而来。

分析至此,我们应该很清晰地看出“寡”的本义当是“少、孤单”之意,从金文篆书的字形也可以看出,最初当是用来指人。

“寡”用来称人,既可指女性,亦可指男性。因此,古代有“寡妇”也有“寡夫”。《墨子·辞过》中曰:“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寡夫”口语中也多称“寡汉”。

那么,古代对“寡夫”和“寡妇”是怎么定义的呢?古代的“寡夫”是指男人到了结婚年龄而没有妻子的人,这里不光包括死了妻子或者离婚的男人,也包括没有结过婚的光棍儿。同样,“寡妇”既包括死了丈夫或者离婚的女人,也包括该结婚而未结婚的单身女人,古时候甚至称那些丈夫长期不在家的妇女也为“寡妇”。

《现代汉语词典》对“寡妇”的解释则是:死了丈夫的妇人。可见,已经把“寡妇”的意义范围缩小很多了。

发生这种变化当是从宋代以后开始的,自宋代“寡妇”的含义由指单身女子转向了专指婚后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其意义一直延续到现在。

说完了“寡妇”,我们再说说这个高大上的“寡人”吧。《孟子·梁惠王上》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由此可知,那时皇帝老儿已经称自己为“寡人”了。那么,皇帝为什么要称自己为“寡人”呢?是他们自大还谦卑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一说,“寡人”当是“寡德之人”的意思,皇帝对自己的谦称,也就是说皇帝老儿自认为“少德寡能”。这一说法可以从《老子》中得到印证,《老子》第三十九章有言:“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

也有人不同意此种观点,认为“寡人”是自尊自大的称谓,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古代皇帝常以“真命天子”自居,高高在上,怎么能自己损自己呢?不可能认为自己无德无能。

那说到这里,我们不免疑惑,那么到底皇帝自称“寡人”是何种意图呢?这我们还得从“寡人”一词最初出现的时候说起。据考证“寡人”一词,最早应该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周人推翻了残暴的殷纣王,纣王惨无人道,以统治天下,后来便土崩瓦解。周人以此为训,推行敬德保民的主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封神演义》中的周武王身上便略见一斑,武王谦卑,重用姜子牙。

《孟子·尽心上》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因此那时的国君当有敬德重民的谦卑风度,方可为百姓所拥戴。因此,我们说“寡人”为皇帝的谦称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孤”、“不谷”等也是皇帝的谦称。

最后,我们再做一下总结吧:“寡”本义为“人少、孤单”;“寡人”是皇帝的谦称,大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寡妇”最初既包括死了丈夫的或者离婚的女人,也包括该结婚而未结婚的单身女人,古时候甚至称那些丈夫长期不在家的妇女也为“寡妇”。古时候,“寡人”不霸气,“寡妇”也不可怜。

*原创声明:本文为字本论根据汉字研究的心得和阅读文献资料所原创,感谢您对字本论原创的支持!欢迎您批评讨论!感兴趣的话请您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