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自动计算器(生辰八字自动计算器免费)

相见陌路 2023-06-16 10:46:01 网友分享

生辰八字怎么算?3分钟教你算出自己的生辰八字

日常生活中算命这东西有很多人信也有很多人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时刻,难免会请人算下择个好日子。就算年轻人不算,父母长辈也肯定会帮你算,这时候算命的师傅总会让你报上你的生辰,给你算算生辰八字,这生辰八字到底是什么呢?

生辰八字就是把我们出生的时间用天干地支来表示,

天干有十个,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传统文化还把地支用十二生肖表示,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比如公元1976年12月23日3时53分出生,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就是丙辰年、庚子月、己酉日、丙寅时。这年、月、日、时中包含有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加起来就是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这八字是人先天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一生的气运。

简易的命盘

那具体怎么算呢?

年干支

从已知的年份减3,然后在除以十余数就是天干,除以十二余数就是地支(如果正好整除就是最后一位),

如2007年,2007-3=2004再10余4就是丁在天干中排的位数,除12余0,是亥的位数。

月干支

算出年干支以后,可以根据年干支对照表格,得知月干支

月干支表

最左边一竖列代表着年天支,确定了年天支以后,在对应的天支的横排中寻找你需要的月份即可。

日干支

日干支的算法非常复杂,小道推荐各位还是去看看日历比较方便,若是您实在有兴趣,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小道给您慢慢讲解。

时辰干支计算

知道日干支后,查看表格即可

怎么样?是不是知道自己的八字了呢?算出来以后可要好好保密呦~生辰八字被人得知以后可是很容易被小人暗害的。

睡眠、出轨、八字都能测了,手机距离测量万物还有多远?

文 | 魏启扬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十年前的手机还只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提电话机”,接听电话、收发短信是它们最主要的功能,稍微再扩充一点,可以用来当电话本记录亲朋好友们的电话号码,或者当个计算器用用。

现在的手机已经远远超过了“手机”定义的范畴,能看视频、能听音乐、能玩游戏,还能拍照。当然,手机更让人惊奇的功能在于它不但可以测重量和长度,还能测睡眠和出轨。依托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不断迭代的算法,手机似乎正在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测量仪”,让人期待的是,现在的手机距离测量(检测)万物还有多远?

冲击脑洞的手机测量

冯小刚在周星驰电影《功夫》中客串了鳄鱼帮老大一角,在杀掉了警察局局长后,即兴发挥了“还有谁”这句台词,不想无心之举竟成经典流传,带有台词字幕的电影截图被网友们广泛传播,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表情包之一。

回到手机测量(检测)场景,“还有谁”的表情包非常适用,物体的物理数值能测,人体的健康数据能测,一些挑战脑洞的新奇特也能测,可以说“一机在手,测量所有”。总结起来,手机测量可以划为以下几类。

1、实用工具类:称重量、量长度、测温度

秤、尺子和温度计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但使用频率又不会太高的工具,经常要用到这些工具时在家翻箱倒柜找很久,现在手机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

iPhone手机有一款名为“Fancy AR尺子”的APP,通过手机利用AR技术来测量物体的长度;Android系统也有类似软件,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来测量高大的东西,其适用范围远远超过了普通尺子的测量维度。

称重方面,华为推出了一款利用压力感应屏来称重的软件“趣味称重APP”,只要将需要称重的东西放在屏幕上,手机就能马上称出重量,当然“上秤”的物体不能太重,否则会将屏幕压碎。此外,还有一款名为“宝宝称”的APP更为强大,孕妇妈妈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B超数据来计算当前胎儿的体重。

户外品牌CAT则在去年的MWC推出过一款“热成像”机型,该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内建的前视红外热独立成像摄像头,搭配其中的热图像传感器能够产生实时热图像,测量表面温度,甚至还能在烟雾环境中使用,检查轮胎的温度。

2、生活百科类:测水质、测果蔬糖分,皮肤年龄

随着人类对卫生安全和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怀疑自来水管中的水质是否达标,蔬菜水果是否洗净,购入的食品、药品是真是假等等,以前检测这些数据都需要专业的仪器进行采样分析,而现在用手机都能轻松搞定。

早在2014年,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的团队就发明了一套基于智能手机的超低价水质监测解决方案,其结合了试纸比色分析、手机图像分析和数据在线传送和分析等功能。只需对目标水样进行拍照,APP就能运用算法对水样颜色的密度进行量化,并和污染物浓度作关联从而得出水质数据。

长虹甚至在2017年还发布过一款分子识别手机——长虹H2。手机搭载了一个小型化的分子光谱传感器,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款手机判断分析果蔬糖分、水分等信息。此外,它还能对更多物体进行成分分析,比如药品真伪、皮肤年龄、酒类品质等检测。

3、医疗健康类:测心率、血压和睡眠

智能手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检测应用最为普遍,除了运动步数的计算和检测外,还能检测心率、血压等体征数据,甚至连睡眠也能测。

中兴的天机7 MAX就采用了活体指纹识别技术,利用其中的光学传感器对人体的心率、血液等其他生物特征进行验证。苹果应用商店中则有一款名为“X检宝”的APP,该应用使用手机闪光灯的照射配合摄像头来收集获取用户的心率状况,同时还能用这种方法来测血压、呼吸频率、血氧,这款APP还表示,用户心里有没有抑郁也可检测出来。

4、脑洞大开类:出轨、车况、运程都能测

智能手机基于自身传感器和算法而开发出上述的测量、检测功能外,还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检测应用。像iPhone内置的“定位服务”应用,可以将用户去过的任何地方详细记录,并且还能自动分类,这项功能被网友们调侃为可以“检测出轨”。

一款名为“友趣安驾”的APP可以通过手机麦克风和传感器,利用声音(闻)和振动(切)来检测车况。用户只需把手机放在挡把旁边,3分钟后就可以在APP中看到结果。

此外,随着微信小程序等应用的普及,手机还能对寿命、性格、心理、智商、情商、星座、运势、年龄等各种真实存在或者抽象虚拟的内容进行检测。只要脑洞够大,手机检测的内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啥都能测的手机是我们希望的模样吗?

科技的进步让人类变得越来越“懒”,手机之所以在“测量万物”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因为人类不想带着各种各样重重的仪器到处跑,希望只用手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现在的手机测量(检测)还存在三个问题,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1、测量检测数据不准存在误导

分析上文对手机检测内容的归类可以发现,除了脑洞大开类,大多数的检测应用都是基于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加上算法开发而来,与专业的检测工具相比,手机内置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精度有差距,再加上数据采集方式上的差异,手机检测的最终结果与真实数据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一点在医疗健康领域特别明显。

以最为普遍的步数测量为例,不同的手机、不同的APP测量的步数永远不会相同,其测量结果与真实数据也有误差。美国心脏协会流行病学和生活方式预防年会(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Lifestyle 2016 Scientific Sessions)2016年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智能手机APP测血压可能不明智。该项研究评估了85例成人使用速测血压app(AuraLife)的结果,患者的高血压被低估,低血压被高估。APP的测量数据对用户的健康状况存在巨大的误导。

此外,在一些不具象内容的检测上,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无法形成通用的AI算法,这样的结果就是检测数据并不能反映被检测内容的真实状态,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测不准。这一点在睡眠检测类应用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睡眠模式的多样性,深睡、潜睡、做梦等的判断方式和标准在医学界都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指望算法来描述睡眠状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2、测量结果有趣大于实用

在很多检测应用中,检测软件只给出检测数据,并不能给用户很好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长久以往,用户对检测软件就只能“呵呵”了。

在医疗健康领域,用户明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心率不齐等问题,检测软件也能比较真实的反应用户的健康状态,可检测软件触达用户痛点的触手到此戛然而止,除了出具几份检测报告外,这些应用无法告知用户应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几个回合下来,检测软件在用户的手机中逐渐趋于沉默,最后被用户弃用删除。

在一些脑洞大开类的应用中,测量(检测)应用“只检测不干预”的现象更为突出,这些应用更多作为社交工具而存在,朋友间互相算算运程、测测智商,用户在朋友圈中对各自检测结果互相调侃一番后,就没有然后了。在用户看来,这类应用检测结果的趣味性远远大于它的实用性,应用的热度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的也快。

3、小心自己也被监测

使用手机测量(检测)东西时无可避免要用到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入互联网和云端后,就涉及到用户隐私安全的问题。

互联网巨头们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出用户数据泄密事件,就连以注重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苹果都不能幸免。除了在“检测出轨”和一些运动计步软件中会记录用户位置信息以外,一些测量(检测)声音大小的软件在不经意间还能将用户说话的内容存储下来,进行记录和分析;使用到照相机功能的应用可能会读取用户相册内的照片……

在这些测量(检测)应用的“帮助”下,隐私被泄露的形式和渠道都被扩充了。一系列安全事件大大加深了用户对自身隐私的忧虑,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用户对手机测量(检测)应用接受的程度。

阻碍手机“测量万物”的两座大山

我们亲身经历了手机从接听电话的简单功能到现在“无所不能”的进化过程,在更大屏幕、更多传感器、更快网络……的背后,实际上是人类对效率的追求。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手机何时才能“测量万物”,也是对手机体验再上一个台阶的美好期许。在手机“测量万物”之前,它还需翻越两座大山。

首先,在提高测量(检测)精度方面,手机要想能与专业测量(检测)仪器(工具)一较高下,就要在传感器和算法上实现统一。

根据不同手机定位和价格的不同,手机内置的各类传感器的质量也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以照相机这个大家熟悉程度较高的传感器为例,手机厂商出于对机型定价以及供应链掌握程度的考量,不同品牌使用的摄像头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不同机型拍照所呈现出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只用在记录瞬间的拍照功能上,成像效果的差异尚能接受,但如果用在需要拍照进行测量(检测)的应用中,色彩、色温、像素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对最终的测量(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形成误差,如此手机测量(检测)将永远无法进入需要精确数据的应用场景,“测量万物”将只是智能手机发展中的一个美丽梦想。

其次,手机测量(检测)还需解决如何平衡手机计算资源的问题。

手机的计算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限的计算能力、有限的供电能力和有限的存储能力。随着手机性能的提高,一些复杂的测量(检测)算法都会慢慢出现在手机测量(检测)的应用中。由于智能手机是一个多功能的终端,测量(检测)功能只能占据小部分的CPU处理时间以保证其他主流功能如打电话、微信、拍照等正常工作。从节能的角度看,不管手机的计算性能有多高,都不可以让智能手机处于连续高速运算状态,否则手机电池很快就耗尽。除此之外,智能手机上的存储能力也有限,不足以运行复杂的测量(检测)算法,如图像处理和复杂的深度学习算法,这时就需要科学的分配手机的计算资源,在测量(检测)应用和手机的基本功能中进行计算资源的平衡。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利用简单公式把生日转换生辰八字

本文将会介绍利用极简公式,将生日转换成天干地支,熟悉公式前,一些基础知识必须熟记!

十天干配数:

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或0。

十二地支配数:

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或0。

十二月令:

立春(公历2月3-5日)、惊蛰(公历3月5-7日)、清明(公历4月4-6日)、

立夏(公历5月5-7日)、芒种(公历6月5-7日)、小暑(公历7月6-8日)、

立秋(公历8月7-9日)、白露(公历9月7-9日)、寒露(公历10月8-9日)、

立冬(公历11月7-8日)、大雪(公历12月6-8日)、小寒(公历1月5-7日)。

十二月建:

正月立春建寅,二月惊蛰建卯,三月清明建辰,

四月立夏建巳,五月芒种建午,六月小暑建未,

七月立秋建申,八月白露建酉,九月寒露建戌,

十月立冬建亥,冬月大雪建子,腊月小寒建丑。

十二时辰: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闰年:

四年1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年份能被4整除即为闰年,而整百年的年份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例:1900年是平年,1904年是闰年。)

修正值:

1月修正值+1,(逢闰年1月修正值+0)

2月修正值+2,

3月修正值+0,

4月、5月修正值+1,

6月、7月修正值+2,

8月修正值+3,

9月、10月修正值+4,

11月、12月修正值+5。

熟练掌握以上知识,四柱八字中月令及时支即可一目了然,1分钟可以将90%以上的生日转换成天干地支。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公式:

以2000年2月20日23:15为例

年干:

(年份-3)÷10=所得余数;

例:(2000年-3)÷10=199余7,7对应的天干是庚;

年支:

(年份-3)÷12=所得余数;

例:(2000年-3)÷12=166余5,5对应的地支是辰;

年柱:庚辰

月干:

(年干×2+月令)÷10=所得余数;

例:(庚7×2+正月1)÷10=1余5,5对应的天干是戊;

月令(月支):

请参照十二月令;例:2月20日即属正月立春时令建寅,正月代数为1;

月柱:戊寅

日元(日干):

(年份×5+年份÷4+9+日+单双月+修正值)÷60=所得余数个位;

(2000年前取十位,2000年后取百位;单月+0,双月+30)

例:2000年2月20日,年100×5+年100÷4+9+20(日)+30(双月)+2(2月修正值+2)÷60=9余46,取余数46个位数为6,6对应的天干为己;

日支:

日元所得余数(余数不足12直接取余数)÷12=所得余数;

例:日元余数46÷12=3余10,10对应的地支为酉;

日柱:己酉

时干:

日干×2+时支-2=所得余数个位;

例:日干6×2+1时支-2=11,取11个位数1,1对应的天干是甲;

时支:

请参照十二时辰;23:15为夜子时,子代数为1;

时柱:甲子

由此得出:2000年2月20日23:15 四柱八字为:庚辰 戊寅 己酉 甲子

鉴于闰年平年、单月双月、夜子时晨子时等时间,下面我们多举几个特例:

一、1998年1月23日00:45 (因立春才是新年,1月23日即属腊月小寒时令,八字出生年柱则为1997年,其它柱依然以1998年计算)

年干:(1997-3)÷10=199余4,4对应的天干为丁;

年支:(1997-3)÷12=166余2,2对应的地支为丑;

月干:(年干4×2+月令12)÷10=2余0,0对应的天干为癸;

月令:请参照十二月令,1月23日即属腊月小寒时令建丑,腊月代数为12;

日元:年98×5+年98÷4+9+23(日)+0(单月)+1(1月修正值+1)÷60=9余7,7对应的天干为庚;

日支:日元余数7对应的地支为午;

时干:日干7×2+1时支-2=13,取13个位数3,3对应的天干是丙;

时支:请参照十二时辰;00:45为晨子时,子代数为1;

由此得出:1998年1月23日00:45 四柱八字为:丁丑 癸丑 庚午 丙子

二、1996年10月30日 11:45

年干:(1996-3)÷10=199余3,3对应的天干为丙;

年支:(1996-3)÷12=166余1,1对应的地支为子;

月干:(年干3×2+月令9)÷10=1余5,5对应的天干为戊;

月令:请参照十二月令,10月30日即属九月寒露时令建戌,九月代数为9;

日元:年96×5+年96÷4+9+30(日)+30(双月)+4(10月修正值+4)÷60=9余37,取余数37个位数为7,7对应的天干为庚;

日支:日元余数37÷12=3余1,1对应的地支为子;

时干:日干7×2+7时支-2=19,取19个位数9,9对应的天干是壬;

时支:请参照十二时辰;11:45为午时,午代数为7;

由此得出:1996年10月30日 11:45 四柱八字为:丙子 戊戌 庚子 壬午

三、2004年1月1日00:00(因立春才是新年,1月1日即属冬月大雪时令,八字出生年柱则为2003年,其它柱依然以2004年计算)

年干:(2003-3)÷10=200余0,0对应的天干为癸;

年支:(2003-3)÷12=166余8,8对应的地支为申未;

月干:(年干0×2+月令11)÷10=1余1,1对应的天干为甲;

月令:请参照十二月令,1月1日即属冬月大雪时令建子,冬月代数为11;

日元:年104×5+年104÷4+9+1(日)+0(单月)+0(逢闰年1月修正值+0)÷60=9余16,取余数16个位数为6,6对应的天干为己;

日支:日元余数16÷12=1余4,4对应的地支为卯;

时干:日干6×2+1时支-2=11,取11个位数1,1对应的天干是甲;

时支:请参照十二时辰;00:00为子时,子代数为1;

由此得出:1996年10月30日 11:45 四柱八字为:癸未 甲子 己卯 甲子

*所有公式的余数要用笔算,不可以用计算器!!!

*另外由于学派不同,针对夜子时,晨子时的补充公式,供大家参考:

时干=日干×2+时支,(晨子时-1,夜子时11),如果和大于10,则取个位数。

此系列公式可以将绝大部分日期转换为四柱八字,因月令时节和公历时间转换的不确定性,每当月令转换之际的日期还是建议参考万年历。

希望本文能帮助有需要之人,头条G夫人,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生辰八字”指的是哪八个字?是怎样演算岀来的

在民间,‬人‬们‬常常提‬到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比如、男‬女‬青年结‬婚‬前‬,‬双方的‬父母‬都会问‬一‬下‬对方的“‬生‬辰八字互‬换‬“‬庚‬贴‬”‬,‬然后让‬一‬些‬懂得这‬方‬面‬知识的人查‬一‬下‬,‬选‬择‬一‬个‬好‬日子举行婚礼。他们认为,‬生‬辰八字关系着‬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能‬否‬幸‬福‬美满‬,‬‬尤其古‬代‬的‬人‬们‬,‬对于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更‬是深‬信‬不‬疑‬。‬‬那么,‬什么是‬“‬生‬辰‬八字”‬呢‬?‬指的是哪‬八‬个‬字‬?‬又‬是怎么演‬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就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简单地说,这也是古代记录一个人出生时间的方法。因为每个人所出生的年月日时不同,八字也不同,‬因此古‬人‬认为人‬一生的命运也不同。‬

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纪时方法是以天干地支来纪时间的。干支纪时‬法也是古人的智慧,古人取自树木的干、枝之意,《淮南子》有“枝不得大于干”的说法。据说古人最早的纪日概念就是“干”,纪月则用“支”,月日分为阴阳,阴阳象征地天,故而称其为天干和地支。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来相互配合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循环纪年、月、日、时的。命理学上把年月日时称为“四柱”,也就是年、月、日、时,共四柱,年柱用一组干支来表示、有两个字,月柱有两个字,日柱有两个字,时柱有两个字,四柱的干支合起来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

人们认为,生‬辰八字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及‬一生‬的命运。‬它‬在‬我国‬古代民俗信仰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人们又极其信服于生辰八字一说,因此,也常常找一些命理学家据此推算命运的好坏。虽然不少人不迷信这个,但在很大程度上,生辰八字也对人有着一定的影响,毕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当然,命理学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古代的干支历的纪时方法,在万年历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比如今年的2023年用干支表示就是癸卯两字,因此人们也称癸卯年,那么,年、月、日、时的干支是如何排列的呢?

生辰八字的排序和推算

我们已知道生辰八字是由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四组的八个字所组成,那如何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的天干地支呢?

首先是年干支这两个字,一般看一下历书就能知道,毕竟我们的祖先具体从何时开始以六十甲子来纪年,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也只有按照历书一直推算就行了。比如去年是寅,今年顺推癸卯、下一年甲辰。

月干支记月的方法推算其实也好记,因为地支是固定的,十二地支正好配十二个月,也就是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戍,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但月天干却不同,它不固定,是以年的天干来推算的,其方法: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年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为何方,甲寅之上好追求。

比如、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说天干为甲己的年份,第一个月为丙寅,二月就是丁卯、以顺排类推。乙庚之岁戊为头,就是天干为乙或庚的年份,第一个月为戊寅、二月己卯、三月庚辰,以顺排类推。

日干支的纪日方法与纪年相同,六十甲子开始的一天无从考究,它也是局而复始的循环。最好的方法就是查万年历,都有标注。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有一些盲人不用万年历不是也能算岀来吗?是的,但这样的方法很繁琐也需要死记硬背很多的东西,也容易出错,最好的方法是查万年历,既准确又不会出错。

时干支的纪时方法与月相似,地支是固定的,十二地支正好对应十二时辰,即:子时代表23~1点,丑时代表1~3点,寅时代表3~5点,卯时代表5~7点,辰时代表7~9点,巳时代表9~11点,午时代表11~13点,未时代表13~15点,申时代表15~17点,西时代表17~19点,戌时代表19~21点,亥时代表21~23点。

虽然时的天干是变化的,但也有简单的方法,也称日上起时法,以日天干推出时的天干。即:甲己还甲子,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是何方,壬子是真途。

比如、甲己还甲子这句话,就是说天干为甲或己日,当从甲起子时,顺序推下去,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巳己……。乙庚丙作初这句话也就是说天干为乙或庚的日子,当以丙起子时,顺序推下去,丙子、丁丑、戊寅、己卯……。

其实,生辰八字就是时间年月日时的干支记日期方法,如非必要也没必要去查,我们只要能正确理解就行了,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对想知道自己生辰八字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