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b超能查出什么)

若即若离 2023-06-11 19:22:26 网友分享

不同年龄段体检最该查什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年一次的体检成了每个人必交的“健康考卷”。当健康体检逐渐开启分年龄段时代,各类体检项目到底怎么选?要知道,选错了体检项目,不仅多花冤枉钱,还可能遗漏本该筛查的问题,造成病情延误。这份“不同年龄段体检攻略”供读者收藏备用。

体检项目选择“1+x”原则

体检项目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2014年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提出了“1+x”原则,明确区分了必选和备选的体检项目。

“1”是基本体检项目,也就是必选项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比如体重、脉搏、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

“x”是专项体检项目,也就是备选项目,主要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筛查及健康体适能检查项目,具体项目比如尿系列微量蛋白、肿瘤标志物、HIV、梅毒、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HPV多亚型检测、24小时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乳腺B超、胃肠镜、颈动脉B超、骨密度、甲状腺B超、冠脉CT等。

不同年龄段体检项目重点

那么,不同年龄段人群,体检项目该如何选择呢?

【20岁】

20以上人群正值毕业工作、交际增多时期,且大多进入育龄期,身体抵抗力、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基本体检,要多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肝功能、血常规、肺部摄片等。

2、“x”体检项目中,建议增加传染性疾病(HIV、梅毒、乙肝、幽门螺杆菌等传染性指标)筛查。

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以后就要注意乳腺和妇科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筛查,可选择乳腺B超/乳腺钼靶、妇科B超等。有性生活女性可加做HPV检查、TCT检查等。依据年龄和健康状况,乳腺和妇科方面疾病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30岁】

而立之年后,生活压力大、代谢下降、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容易出现异常;久坐不动者颈椎腰椎容易出现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除往年项目,根据个人症状可选择性增加颈椎、腰椎等检查项目。若基础检查中血糖出现异常,建议加查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由于甲状腺结节和肺部结节检出率增高,存在一定恶性比例,建议增加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等。

【40岁】

40岁以上人群进入健康高危期,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开始体会到“断崖式衰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心脑血管开始老化,患恶性肿瘤的比例增高。这个阶段尤其要监控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做好肿瘤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在既往体检项目基础上,建议重点排查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可选择冠脉CT、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颈动脉B超、泌尿系B超、肿瘤标志物筛查、头颅磁共振等。

中年女性应重点关注妇科疾病,可选择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HPV+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妇科B超筛查卵巢囊肿、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子宫肿瘤等。更年期女性可选择性激素6项检测激素水平,为临床用药干预提供依据。

【50岁】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除上述要注意的问题,还要关注胃肠道问题、骨骼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大便常规+隐血等。

2、“x”体检项目中,在40岁以上应查项目外,建议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胃镜、肠镜、骨密度检查、脑血管风险检查(颈动脉B超、经颅多普勒等)。建议普通人群每二至三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既往病史或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

【60岁】

60岁以上,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全面大检查。

这些根据年龄的划分只是大致概念范围,具体到个人,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才能给出个性化建议。普通人群除了常见疾病筛查,还要注意听力、视力的筛查;从年轻时起,就要注意运动和补钙,预防老年后的骨骼韧带等问题。这些小问题常常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女性朋友可以选择注射HPV疫苗等,预防、减少一些肿瘤的发生风险。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祝各位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作者冯彦妍 王琳 均任职于上海新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超链接

关于体检的快问快答

问:“防癌体检”是在花冤枉钱吗?什么年龄段合适做?

答:“防癌体检”并不是在花冤枉钱。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早癌筛查的年龄推荐在50岁以上,但由于近年发病年龄持续降低,群体健康意识增强,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建议精准早癌筛查年龄在40岁以后,注意筛查肺癌、胃癌、肠癌、肝癌、乳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等高发癌症,特别是有既往病史、家族史和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问:不同年龄段人群最该查什么?

答:总结来说,20岁以上,传染性疾病;30岁以上,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颈椎、腰椎、甲状腺、肺部;4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筛查;50岁以上,除以上项目外,筛查胃肠道疾病和骨骼疾病;60岁以上,全面筛查。

问:胃肠镜是否值得做?多久做一次?

答: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既往史、家族史、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结肠癌肠镜筛查的年龄一般定在50岁以上,但是结肠癌发病年轻化、早期常常无症状,等发现时常常已经是中晚期,所以建议肠镜筛查年龄也可以提前到40岁,特别是有家族史、既往肿瘤史、肠道疾病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烟、运动少、超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等)。

筛查未发现明显问题,胃肠镜每5-10年做一次,有问题者1-3年做一次。

问:查出来的病,特别是标注随访的,要去看吗?

答:标注随访,一般是指病情较为稳定或者目前病情比较轻微的情况。是否要去看门诊,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比如,慢性咽炎随访,高血压控制较为稳定等,是不要去看门诊的;肺部微小结节,如果是第一次发现,根据结节特征有不同的门诊随访路径,如果是历年几乎无变化,可不去门诊,年度随访即可。

当然,病情是发展变化的,有不适症状出现,建议及时看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有检后门诊服务,也可以帮助体检者明确随访方向。

来源: 文汇报

B超可以查出来哪些疾病?对于孕妇,孕期要做多少次B超?

相信很多女性对于B超检查并不陌生,都知道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医生都会建议进行B超检查来详细判断身体是否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孕期孕妇要通过B超检查来知道胎儿的发育,不过虽说很多孕妇知道孕期需要进行B超检查,却不知在孕期需要进行多少次。

B超检查可以帮助检查出哪些疾病?

一、妇科疾病

一般来讲,女性进行B超检查可以很好的知道子宫、盆腔、附件、胸部等情况,它能帮助判断器官内是否发生病变以及一些其他问题,特别是在发生不适时,能更好的通过不适的部位来判断该部位是否发生问题。

二、肝脏疾病

肝脏B超能帮助患者清楚的知道肝部的一切情况,包括肝部周围组织的一些问题,像脂肪肝、肝硬化等,这些肝部疾病都能通过B超详细了解。

三、了解胎儿情况

孕妇在孕期进行B超检查能知道胎儿的各项情况,从早期的宫内宫外孕以及到后期的排期检查,都少不了B超检查的帮忙。

孕妇在孕期要做多少次B超?

一般在正常的情况下,孕妇在整个孕期只需要做5次B超检查左右即可,除非是有异常情况,需要让医生根据身体状况来增加检查的次数。

第一次

在怀孕7~8周的时候是属于孕早期,这个时候孕妇需要进行B超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宫内还是宫外孕,以及胎儿是否存在胎心胎芽等,通过检查来知道胚胎的发育指标。

第二次

第二次检查是在14周左右的时候通过检查能够测量胎儿脐带的厚度,并且通过检查来知道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等异常的情况。

第三次

怀孕20~24周左右是孕期最重要的一项检查,通过四维彩超能够帮助胎儿排除畸形,能很好的看到胎儿的面部、四肢以及内脏器官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异常。

第四次

怀孕32周的时候这个周期进行B超检查主要是起到补充排畸的作用,在通过检查来发现胎儿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异常情况,也能知道胎儿的生长是否受到影响。

第五次

在生产前医生会让孕妇再次进行一次B超检查才知道胎盘的成熟度,再根据B超的各项数据来对胎儿进行评估,并且建议孕妇的生产方式。

温馨提示,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的B超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期进行检查,另外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来增加B超次数,而如果没有异常不要让自己盲目增加。

5种妇科检查,再害羞也要每年做!剖析检查全过程

“母胎单身的我,是不是就不用每年做妇科的检查呢?”

“是不是只要定期做常规妇科检查就行了?还有其他需要做的吗”

对于女性来说,每年都应该进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那一般都有什么妇科检查需要做呢?

一、常规妇科检查

一般来说,医生会通过“双合诊”的方式,就是将一只手的一指或两指放到女性内,另一只手在腹部配合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排查盆腔、子宫、外阴、、宫颈等的部位是否有大小异常,黏连或牙痛等表现。

二、清洁度检查

清洁度检查通过清洁度检查,医生可以评估内的微生物群落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其他问题。

在清洁度检查中,医生会收集分泌物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1、涂片检查:医生会使用棉签或刮片采集分泌物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微生物存在情况。这可以帮助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2、pH值检测:医生会使用特殊试纸或pH计测量内的酸碱平衡。正常的pH值通常在3.8至4.5之间,而较高的pH值可能表示内的细菌感染或其他问题。

三、妇科B超

妇科B超(B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妇科诊断工具,它利用超声波的原理来获取妇科器官的影像,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妇科B超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子宫和卵巢的评估: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结构和肿块,评估卵巢的大小、数量和囊肿等情况。

2、子宫内膜的评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检测有无息肉、子宫内膜增厚等情况。

3、宫颈的评估:检查宫颈的形态、长度、开口和有无异常变化。

4、盆腔炎症和感染的检测:帮助检测盆腔内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脓肿等情况。

妇科B超有腹部B超和B超两种。腹部B超是通过在腹部区域应用超声波探头进行检查。您将被要求躺在检查床上,医生或技术人员会将一小部分凝胶涂在您的腹部,然后使用手持探头在腹部上移动。

B超是通过在内应用超声波探头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法更接近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内部,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和信息。在检查前,您需要脱掉下身的衣物,保持躺下或盆底卧位。医生或技术人员会在超声探头上覆盖保护套,并涂抹适量的凝胶。然后,探头会插入内,进行图像采集。

四、激素水平检查

激素水平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女性激素水平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关于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和激素水平的信息。这些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孕酮和等。一般通过抽血来进行的,女性激素水平检查可以用于多种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1、评估月经周期和排卵情况

2、诊断和监测激素相关的生殖系统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评估更年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

4、评估不孕症或不规律月经的原因

5、监测激素替代疗法效果(如雌激素替代治疗)

五、宫颈癌筛查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抹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医生会使用刷子或刮片轻轻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宫颈细胞中的异常变化。

2、HPV病毒检测:这是一种检测宫颈细胞中是否存在人瘤病毒感染的方法。通常会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一起进行,或者在细胞学结果不确定时进行。

3、宫颈组织活检:如果在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中发现异常,医生可能会进行宫颈组织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活检可以通过宫颈锥切术、放大镜下活检等方式进行。

根据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的建议:21岁开始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开始,每3年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及以上年龄段,每5年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HPV检测(可以选择HPV联合筛查)。

温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妇科检查的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期后4-7天;前一天禁止同房;前几天的饮食最好也比较清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