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属什么(1882年属什么生肖年龄)

稳走感情路 2023-08-11 15:46:56 互联网

“模范族裔”还是“底层公民”,美国亚裔的两重身份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血汗劳工?精英白领?底层公民?美国亚裔为何被政治正确抛弃?

之前的内容,我们讲了辣眼睛的高端美不能代表中国。

结果,没两天某零食品牌的模特照片就再次引爆了网络。照片呢估计你们都看了,各种言语上的battle,思想上的交锋,简直可以说是火花四溅、剑雨刀锋,怕了怕了……

不过,就这个话题展开联想,你可能会疑惑。这些“刻板印象”究竟是以谁为模版产生的?为什么产生?

在政治正确大行其道的西方,明明一些对特定人群,有歧视性的特征、行为已成为禁区。

比如在美国没人敢请黑人吃西瓜,那为啥政治正确却不包括亚裔?

一、同样是少数族裔,差距咋就这么大?

二、亚裔是怎么一路走到现在这样的?

三、亚裔的未来会怎样?

被政治正确抛弃的亚裔

“亚裔”这个概念其实有很强的边界感。在美国,“亚裔”并不等于“亚洲人”,比如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不属于亚裔,印度裔等南亚裔也会被单独列出,亚裔实际上特指黄皮肤,黑头发的东亚和东南亚裔。

当年博士脚踏“灯塔”土地的时候,就曾切身体会到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的“玻璃天花板”,但是好歹明面上人还是客客气气的。

可自从疫情在美国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收不住后,亚裔的生存环境,那下降的可以说是相当明显。

据统计,疫情在美国爆发2个月后,在加州领取失业津贴的亚裔比例就从疫情前的最后一名,上升到第二。近一年里,全美亚裔经营的餐馆、商店有接近半数关张。

如果说没钱还能忍忍,那没命就不能忍了。

2020年,美国针对亚裔的犯罪案件数量上升了76%。

2020年9月,日本钢琴家海野雅威在纽约地铁内被8人群殴至重伤。

2021,仅纽约针对亚裔的暴力犯罪就同比增长了361%。

2021年3月,亚特兰大市内曾一天内发生3起针对亚裔的枪击事件,6人被打死。12月,圣地亚哥一位8旬亚裔老人在散步时,被歹徒打至昏迷。

其实亚裔在美国的人数比黑人和拉美裔还少,妥妥的少数群体里中的少数群体,但却活得没有少数族裔的样子,可以说是啥政治正确的buff都没蹭上!

有人把亚裔被攻击的原因归咎于特朗普。说懂王操纵民粹,鼓动红脖子出来攻击亚裔。

但是仔细想一下就知道这种说法不靠谱。因为上面提到的加州和纽约州两次大选都是支持的,老牌蓝州了,总不能是红脖子们跨州犯罪吧?所以,懂王表示这个锅他不背。

亚裔在美国的问题绝不是一个总统的态度所致的,而是历史传统。

勤劳聪明?逆来顺受?

亚裔在美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不过真正作为一个群体要到19世纪中期。

那时候的美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西部大开发”,淘金、修贯通东西的大铁路、开发农场,妥妥的“基建狂魔”。

基建就要劳动力,但是这时候,原本“繁荣”的黑奴贸易已经衰落了,于是美国把目光投向了亚洲。

这边正值大清刚被英国打开国门,不少沿海的穷苦农民,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眼看就要饿死,绝望之际看到洋人的招工广告,被一通忽悠就登上了船,表面是出国务工赚大钱,其实无限趋近于卖身的奴隶。

这就是同样黑暗,却鲜少有人研究的“猪仔贸易”。

来到美国的劳工们迅速投入到了美国的基建事业。

1860年代,修建横跨北美铁路的公司开始大量雇佣华工,人数占比一度占到90%。

铁路修完后,这些劳工又加入了西部农场的开垦,人数占了农场工人的一半。

可即便华工勤劳、聪明却过得一点也不好。首先是不平等。以筑路工人为例,他们的月薪是25到30美元。而同样的岗位,白人起薪是35美元,公司还额外提供食宿。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甚至写进了法律,成为合法的不平等。

18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外国矿工执照税法》,其中规定华工每个月征税3美元。

这一税种在接下来20年里成为了加州的财政支柱之一,一度甚至占到了税收总额的一半。

1872年,加州规定华人不得拥有房产,1880年,加州禁止州内公司雇佣华工。

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全面禁止华工进入美国,已在美国的华工不许入籍。

排华法案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美国对这些帮他们干活的人这么大恶意?

答案有两种。

一种是说这些黄种人抢了当地人的饭碗,造成白人收入降低甚至失业。

一种是说黄种人在美国学习了先进技术,未来会威胁到白人的地位。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一百多年了,有些人说来说去就还是这个调调。

那时候,美国出现了一批“文艺作品”专门讽刺侮辱黄种人,例如某漫画的著名角色“傅满洲”。

还有一种则是反过来,说黄种人无知且无能。

1882年哈泼斯周刊刊登华人免入的漫画

1876年,作家布莱特·哈特和马克·吐温共同创作出了戏剧《阿辛》,剧中的角色“阿辛”是一个华人洗衣工,胆小怕事又爱贪小便宜,每次出场都会伴随一些小偷小摸之类的行为。

这部戏的主题是讽刺白人矿主,然而最后火了的却是配角阿辛,因为他几乎完美地诠释了当时美国白人眼中的亚裔形象。

加州报纸的曾描述亚裔:“他们的道德品质还不如黑人,他们膜拜天地,却不信奉上帝,他们狡黠、欺骗,他们行为放纵。”

如果白人和这些“劣等民族”接触多了,就会被他们传染,变得懒惰。

两种说法看似相反,其实质却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那一套认为白种人优秀的种族主义。

讽刺的是,那一时期,资本家们对亚裔还算宽容,毕竟是便宜好用的劳动力嘛。

真正仇视亚裔的恰恰是同为“无产阶级”的美国底层工人。

19世纪中期,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劳动骑士团”,在著名的“石泉惨案”中,正是劳动骑士团带领白人矿工攻击华人矿工,最后造成了28名中国工人死亡。

石泉惨案纪念遇害者石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亚裔人数稳步降低,1890年还剩不到11万人,到了1920年就只有6万多人。亚裔们所能从事的职业被限制在餐饮、洗衣、手艺等少数白人不愿意去做的行业。即使如此依然躲不过压榨。

到1924 年,美国通过《各族移民限额法》,规定“所有东方民族(也就是亚裔)都是‘无权获得公民资格的人’”,甚至禁止在美亚裔将亲属接来美国居住。

而留在美国的亚裔,居住地被严格限制,这些地方也就发展成为后来的“唐人街”。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政府缺钱,于是纽约市要求全市的所有洗衣店每年缴纳牌照费和保证金,而洗衣店的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是亚裔。

二战期间,亚裔终于赢得了地位的上升,不过这里其实有日本的推动。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偷袭了珍珠港。为了配合军事行动,煽动亚洲人对美国的敌意。

日本对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曝光,《排华法案》就是那时被广大亚洲民众知道的。美国一看这不行啊,加上当时正在和我们一起联合抗击法西斯,于是1943年正式废除了《排华法案》。

到了1960年代,亚裔又搭上了黑人领导的美国民权运动顺风车。在1964年,著名的《民权法案》颁布,美国那些基于肤色、种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被废止,亚裔自然也跟着沾了光。

美国黑人运动

所以这两波地位的上升,亚裔其实都有点躺赢的色彩。而很快,美国官方会送来第三波助攻。

少数族裔模范?名不副实!

1966年,突然间大量美国媒体开始吹捧亚裔,将亚裔树立成榜样,称之为“模范少数族裔”。

一是赞扬亚裔忍耐力强,勤俭孝顺,道德高尚,将其称为亚洲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二是亚裔在教育、收入、犯罪率等方面不输于甚至超过白人。

尤其是关于教育和收入的吹捧,甚至影响到了中国。

美国为什么要称赞亚裔?当然是发动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艺能:分化。

要知道,《民权法案》颁布后,黑人的民权运动并没有完全停止,1968年在费城、芝加哥等城市还爆发过严重的暴力事件。

这时候把亚裔树立成正面典型,无疑是在向黑人喊话。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就把话说的非常直白:“正当有人提出政府用数百亿美元来提高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生活水平时,这个国家的30万亚裔美国人却在自力更生向前走,不依靠任何人的帮助。”

亚裔被塑造成了努力融入美国社会,并取得成功的典范。

1984年里根在白宫接见亚裔代表时说道:“我们需要你们的价值观念、你们的勤奋精神,因为它们与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完全一致的。”

这一波离间计非常露骨,但是也非常成功。美国的亚裔们陶醉于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成就感,以此为荣,并全力迎合着白人对亚洲人的幻想。

而黑人与亚裔那本来就算不上坚固的盟友关系彻底宣告破裂,此后的几十年中,黑人与亚裔发生了多次冲突,其中以1992年洛杉矶骚动最为著名。

中的洛杉矶

那亚裔在美国是不是真的非常成功呢?从数据上看好像是,就比如说收入,据报道1990年,亚裔的年家庭平均收入是41583美元,而黑人是22429,拉美裔是25064,白人也只有37152美元。

亚裔看上去的确最高,但是这其实是媒体玩的一个小花招。

首先我们看几个大城市的数据。芝加哥:亚裔31986,白人38833;洛杉矶:亚裔37360,白人44000;纽约:亚裔38294,白人42726。

白人都要高一截。那为什么全国统计亚裔更高?答案是因为亚裔不会去收入相对较低的中部农业州工作。

其次这个统计用的是“家庭平均收入”而不是个人收入,而亚裔是所有族裔中,夫妻双方都工作比率最高的族裔。

更不要说亚裔的平均工作时长也远超其他族裔。

根据学者计算,在1990年,亚裔男性的时薪是15.4美元,白人则是15.9,这还是建立在亚裔平均学历高于白人的前提下。

如果去计算人均收入,全日制亚裔男性年收入平均是26760美元,而白人是28880。

看出来了吧,亚裔所谓的“模范”实际上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神话。

“依附者”的悲剧

从亚裔接受“模范少数族裔”称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站在了黑人、拉美裔等其他少数族裔的对面,毕竟你是官方钦定的“上等人”,我们下等人争取权利的时候肯定不会带着你。

亚裔就这么被从“弱势名单”中开除出去了,既然不弱势了,那政治正确保护弱势群体自然也没份了。

那亚裔这么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美国白人会不会欢迎亚裔?

想多了,白人不仅不喜欢亚裔,相反一直保持着对亚裔的敌视。

当然,大部分时候他们的做法不会那么直接。举个例子,亚裔自带内卷基因,到了美国把白人卷的难受。

结果就是在大学里,亚裔成了不受欢迎的群体。

一个耶鲁学生就曾说:“如果你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不是非常好,而且选的课被大多数亚裔学生所选中,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选另一门课。”

亚裔在美国政坛始终处于边缘,偶尔会有个别人混进高层,但是并不会形成亚裔自己的政治力量。

在“模范少数族裔”吹的最响的1990年代,内阁中也仅有2名亚裔成员。

而到了拜登就更惨了,内阁部长中,拉美裔3人,非洲裔、犹太裔各2人,原住民1人,亚裔0,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才给了亚裔一个“贸易谈判代表”的职位,老人下人了。

第19任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因此亚裔在美国实际上长期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

一方面,亚裔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水平的确高于其他少数族裔(除了犹太人);

但另一方面,亚裔又始终不能真正进入精英阶层,尤其在政治领域几乎毫无作为。

这种平衡状态实际是非常脆弱的: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国内社会安定,国际环境稳定缺一不可。

而疫情一来,一切基础都不存在了。

原本白人吃肉亚裔可以喝汤,现在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连红脖子们都要抱团推选一个川普出来。

至于别的少数族裔,这么多年一直受排挤,早就习惯抱团了,何况不管是非洲裔还是拉美裔,在美国高层都有代表帮他们争取权利。所以亚裔那看上去稳固的地位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彻底消失了。

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亚裔在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依附性群体,他们从始至终都在依附其他群体,甚至地位的上升也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亚裔勤劳,努力,也更加温顺,在社会稳定时,他们可以依靠贡献自己的才能来获取不错的地位。

就像媒体吹捧的那样,好像融入了主流社会,实际上呢?融入了,但又没有完全融入。

一旦社会发生动荡,上层白人和下层的少数族裔会果断抱团,这时候,夹在中间的亚裔没人可以依附了,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疫情发生后,遭到歧视对待的亚裔试图联合,但是他们的声音根本不足以影响整个美国。

他们只好把自己包装成自己曾看不起的少数族裔中的一员,借着美国的“多元主义”期望能分得一杯羹。这一次,他们的依附对象变成了底层少数族裔。

然而非洲裔、拉美裔是记仇的,当初你亚裔跟着白人吃香喝辣的时候怎么没想着帮我们一把?

因此,其他少数族裔对亚裔的态度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压根没把你当朋友。

未来的美国,这种相对混乱的局面至少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亚裔的的尴尬处境在短时间内恐怕也很难改善。

感叹曾经被捧成模范的亚裔现在反而成了最痛苦的一批人,或许当把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种命运吧。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喜欢的小伙伴多多点赞、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原因(1820-1948),程玲

2.近代美国排华根本原因辨析,陈晓燕

3.美国华人境况的变迁,陈尧光

4.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及处境,朱杰勤

5.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许国林

6.美国东方主义语境下的华人形象,张龙海

7.论泛亚裔族群意识的觉醒——“亚裔美国人”的文化含义,黄际英

8.“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神话与现实,黄际英

9.少数族裔优待措施:何时优待措亚裔美国人,沈稘浩

10.“模范少数族裔”形象对亚裔美国人的负面影响,梁爽

11.美国仇恨亚裔犯罪数创新高,杨征

12.调查显示亚裔美国人在美仍受歧视,王建刚

圆明园西洋楼12生肖兽首铜像之龙首流转过程

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建于乾隆24年,即公元1759年。

设计者是意大利米兰传教士、宫廷画师郎世宁;监修者是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制造者是宫廷匠师。

是西洋楼景区中最大的一处园林景观,每日午时,12生肖兽首同时喷水,蔚为壮观。

遗憾的是,监修“水法”的蒋友仁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十月病逝,

为喷泉供水的机械装置“龙尾车”损坏时,没有人会修理。

皇帝再想看兽首喷水,只能提前约好时间。小太监在皇帝未到时,提水上楼。

皇帝驾临,开闸放水,皇帝离去,喷泉就没水了。

到了清朝后期,12生肖兽首干脆损坏到无法喷水的程度。

但12生肖兽首有别于一般12生肖兽首的外形,

使咸丰的母亲很感兴趣,她便命人把这些东西拆下来存入国库当中。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中的英军焚毁圆明园,12生肖兽首便不知去向。

直到1882年前后,法国驻大清国全权公署的一位外交人员,

他的中文名叫谢满禄,他买走了海晏堂的一些文物,

其中就包括十二兽首中的龙、牛、马、虎、鼠、兔、猪七个兽首,

但在运输回法国的过程中鼠首、兔首、猪首三只兽首被窃遗失,

只有龙首和牛首、马首、虎首四只兽首被带回法国,谢满禄给它们分别拍摄了照片。

之后的很多年,一直都没有龙首和其他三只在法国的兽首什么信息。

2009年3月深圳卫视报道,中国台湾收藏家王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

龙首在台湾,是一位收藏家在1988年之后买到的,当时价值就为四五百万元台币。

收藏者本计划让龙首现身拍卖,但鉴于鼠首和兔首遭遇的风波,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让龙首等下落不明的圆明园兽首现身。

但圆明园一位权威专家认为,这一报道不可信,王度说龙首在台湾收藏家手中,只是朋友间的玩笑话,被炒作放大后成了轰动的新闻。

法国时间2018年12月17日下午2点30分,

在法国一家小型拍卖公司TESSIER&SARROU举行的亚洲古董艺术品拍卖会上,

一件来自中国的生肖龙首最终以240万欧元落槌。买主是一位华人,但不愿公开身份。

这件龙首拍品编号为LOT 47,高为40厘米,长度为 45厘米。

据从拍卖行处了解,龙首是谢满禄后代孙女的嫁妆,然后又把它继续传给自己的后代。

后代们并不知道龙首来自圆明园,直到此次委托拍卖。

圆明园权威专家认为,这件拍品应该就是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龙首。

这次拍卖也算龙首回到了龙的传人手中,也希望有朝一日,龙首能回到母邦,回到圆明园。

虎年看“虎人”!这些属虎的佛山历史名人“虎力满满”

今年是壬寅虎年。民间相传,虎年出生的人一般具有刚强、勇敢、果断的气质。

虎年话“虎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四大名镇之一,佛山自古人杰地灵,南方+禅城频道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出一批佛山历史上的生肖属虎的名人。

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石湾陶艺名家刘佐朝、粤剧四大名丑李海泉……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家中,既有工商业的执牛耳者,也有文艺界的翘楚,他们正直不阿、进取创新、心灵手巧,展现佛山卧虎藏龙的人文底蕴和佛山人虎虎生威的精神面貌。

1.舍命主事:梁焯

梁焯,字日孚,号象峰,1482年生于佛山堡。

明正德八年(1513年),梁焯乡试中举。明德九年,赴京应考中进士,廪为会元。正德十二年拜礼部主客清吏司,途中遇王阳明听其讲学。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梁焯等107人力谏明武宗朱厚照,被罚跪5日,罚俸6个月,脱衣责打30大杖。其后因杖责武宗宠臣家奴,被下令捉拿。当时,梁焯的仆役都已逃散,只剩下他一个人,单骑在街上行走,毫不畏惧,人们称他为舍命主事。

世宗即位,梁焯加俸一级,升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主持武科试。嘉靖元年(1522年),梁焯告病归乡,闭门著书阐明王阳明的道学。书未写完于嘉靖七年去世,年仅46岁。

2.刚正御史:冼光

冼光,字汝实,号罗江,1470年出生,顺德县鹭洲堡大罗村人,后居佛山。

冼光高大俊美,人甚聪明,博览群书。明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任命为江西安仁县令。他为官廉洁爱民,善于判辨疑难案件。百姓民谣称:“民无冤讼,有冼灯笼;讼无滞屈,有冼三日。”“灯笼”能明照,“三日”是速断,都是在称颂冼光。后又补缺任泰兴县令,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其后,冼光任陕西道御史,出巡应天府。他奖励廉洁,检举贪污,以作风正派而闻名。

1528年,冼光再被起用,任南京通政司参政,后任太仆太常,晋升工部右侍郎。

1542年(明嘉靖壬寅年)农历12月8日去世,享年74岁。

3.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

陈如岳,字镇南,1842年出生,南海大富堡莲塘乡(今石湾张槎)人。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中举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不久奉旨到贵州任举子试主考官。后辞官归里,批注古籍,撰述诗文,教育子弟。

陈如岳回乡后,开设”陈太吉”酒庄,将大米发酵做酒基,再加入深井水,酿出来的米酒特别香醇,被称作“石湾醇”,名扬四海。他还经营“竹基鱼塘”,培育出“大头甸”竹笋。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沙口出产的“大头甸”笋曾是国家指定的唯一出口笋。

1914年,陈如岳病逝于佛山。他除批注校订《西厢记》《桃花扇》《三国演义》《水浒》等外,还有诗集传世。擅书法,广州名酒家“莲香楼”的牌匾为他所题写。

陈太吉酒庄创始人陈如岳。

4.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

吴趼人,原名宝震,又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于北京。其曾祖父吴荣光,曾任湖广巡抚,代理两湖总督。吴趼人与母定居佛山镇,自称“我佛山人”。后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

1897年,32岁的吴趼人投身编辑与写作,先后写出《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新笔林广记》等。

吴趼人创作小说共有30多种,被誉为“小说巨子”,是清末谴责小说的杰出代表。

1910年,吴趼人病逝于上海,终年44岁。

近代“谴责小说”巨子吴趼人。

5.教育名家:戴翼丰

戴翼丰,原名曾谋,字启疆,1890年出生。南海九江大同人,自曾祖起徙居佛山。

戴翼丰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考入广东高等学堂,攻读理科(即大学理科),毕业后随父迁居澳门,投身于教育界。1912年执教于澳门海镜中学,1916年回佛山助父编修《佛山忠义乡志》,历时六载,为岭南文献作出了贡献。后来先后在南海石门中学、中山四区中学、肇庆第一中学、佛山元甲中学、广州广雅中学、南海师范、国民大学香港分校、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等10余所学校任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翼丰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1957年当选为南海县副县长,掌管全县文教、卫生工作。

戴翼丰从事教肓事业50年,在他临终前一天,仍站在南海师范学校讲台上授课,临终前3小时,仍在批改学生作业。

6.“山公王”世家:刘佐朝

刘佐朝,名社同,1890年出生,末其祖父来石湾做工,遂定居石湾。其父刘胜辉开设“刘胜记”山公店,擅长制作微型胎骨山公,有“山公王”之称。刘佐朝是刘胜辉第四子,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刘泽棉之叔公。幼随父亲学艺,得其真传,加上聪明勤奋,青年时代艺术造诣已胜过其父亲。20多岁时,承父命主理店务。他即锐意引进机械制作陶瓷技术,扩大经营,批量生产。暇时仍精心制作陶塑,携往广州、香港出售。

刘佐朝长于人物塑造,作品以半尺许人物为主,题材擅取渔、樵、耕、读、诗、酒、琴、棋、仕女、仙、佛等作品,兼喜塑造社会下层人物。他对石湾陶瓷的颜色釉颇有研究,既能仿古代名瓷特色,施釉又与众不同,自成一派,并首创高温胎中温釉冰裂纹的制作方法,作品表层质感明显,丰富耐观。

7.“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

李海泉,原名李满船,1902年生于今顺德均安。后来佛山镇当学徒,遇到粤剧名伶小生奕,遂拜师学艺,小生奕为他起了艺名李海泉。上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华班任小生,30年代在永寿年剧团任丑生,以擅演反映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的“烂衫戏”而著称,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到,尤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

李海泉与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为“粤剧四大名丑”。

1958年,李海泉退出舞台,1965年病逝于香港。其儿子是著名国际武打电影明星李小龙(李振藩)。

粤剧四大名丑李海泉(图左)

8.毕生致力中医事业:罗仁伯

罗仁伯,1914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石湾镇人。13岁起学习中医经典,17岁参加南海县政府举行中医考试合格,19岁参加广州市政府举行中医考试合格,20岁在广州十三甫其堂兄开设的“罗惠良医馆”执业。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在澳门、香港执业中医。抗战胜利后返佛山,一直执业中医疮科杂症。1959年调到佛山市中医院,1979年被评为“佛山地区名老中医”。1984年病逝。

罗仁伯治学严谨,临症必究本穷源,虽家传医技,祖辈相授,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注意既吸收前辈精华,又寻求各家学说,甚至到民间采集良方妙药,不断提高医疗技艺。他的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行医40余年。

9.省工艺美术大师:叶秋

叶秋,1926年出生,手工业工人出身,1946年开始从事佛山秋色艺术。1956年佛山秋色工艺社建立,被邀加入该社工作,从事秋色艺术研究和创作。

叶秋熟悉各类秋色艺术制作技艺,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工业原料(主要是边角废料)以及果菜产品等物料,进行秋色艺术创作。他的纸扑艺术最为著称,秋色纸扑动物、削批瓜果、食品以及山公盆景、松树等无不栩栩如生。

1960年,叶秋评为广东省民间老艺人。1980年,晋升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为人俭朴、厚道、忠实,全心为发展佛山秋色艺术辛勤劳动与创作,并积极地培养秋色艺术后继人才。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段思午

【资料来源】禅城区人民政府官网

【作者】 罗湛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我国近代出生于浙江的名人伟人简介(三)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总裁、三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政府总统等职务。1937年8月12日,任海陆空军大元帅,1949年和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1975年逝世于台湾台北的住所士林官邸内。

蒋百里(1882年-1938年11月4日),名方震,字百里,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今海宁市硖石镇)人。 中华民事教育家,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 他还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 被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其《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 。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遗民"。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 ,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等等,著述甚丰。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胡济邦(1911年-1995年),浙江永康人,记者、外交家。1931年南京"珍珠桥惨案"中,为"护校委员会"十三名委员之一。先后掌握了英、法、俄、日、匈、拉丁等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苏联,被赞为"中国前往苏联的首位杰出女性";也是当时仅有的欧战中国战地记者;参加了战时及战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种重要国际会议;采访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杜鲁门、张伯伦、邱吉尔、戴高乐、铁托、卡达尔等一大批世界政坛风云人物。

柳夷(1913年7月23日~1996年4月10日),原名陆鸿鹄,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二塘新村(原属余姚县云漾乡二塘头漾山路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参加过邳雎铜二帝庙、淮北张小圩、朱家港等战斗。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胶济、昌南、益林、淮海、渡江等战役,为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 ),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张纪恩(1907年9月-2008年7月9日),浙江浦江人。192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学习时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历任中央机要处机要秘书、机要主任等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长期在上海、重庆、镇江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华东纺织工业部机要秘书、科长,中央军委联络部秘书,华东煤矿管理局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顾问。

杨石毅(1926年9月-2010年10月6日),浙江诸暨草塔镇杨家楼庄余霞村人。1944年6月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江苏南丰镇战斗,毙敌数十人,俘敌2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宿北曹家集战斗、孟良崮蒙阴阻击战、鲁南藤县战斗、淮海战役窑湾战斗、前后崮山战斗、王白楼战斗、渡江战役永安洲战斗等。1950年11月,他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在二次战役中带领全营官兵,痛歼美海军陆战第一师德赖斯代尔特遣支队,缴获击毁敌坦克、汽车78辆,俘敌240余人。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朝鲜三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乐时鸣(1917年8月--2015年8月8日),生于浙江定海。1935年12月参加中国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国。曾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工等重大战役。1954年8月,又赴朝任师副政委。在朝期间,乐时鸣参加了东线中线防御,夏季反击作战及停战后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建设。曾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奖章及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