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出生人口(2021年新出生人口48万)

浮生若梦 2023-06-12 21:23:30 网络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 专家解读: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如何继续发力?

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062万!这是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的数量。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2021年的出生数量和生育水平比2020年都有所下降。

记者对话多位权威专家,为您解读:出生率低导致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如何继续发力?真正解决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生不起”的难题,又该如何精准施策?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1062万,比2020年减少138万人。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52‰,也低于2020年的8.5‰。应该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都达到历史较低水平,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表示,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出生和生育变化趋势的基本反映。

姜全保指出:“全面二孩政策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和生育率短暂上升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到2020年的出生人数分别为1655万、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和1200万。在2016年至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存在较例的高龄孕妇生育现象,短期内二孩生育数量和比例增加,使得出生人口数量短暂上升,但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很快释放完毕。”

1062万,这个数据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生育水平相比,我国在世界人口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姜全保介绍,从全球趋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要经历的过程。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生育水平较低,我国的生育水平接近但低于同时期的世界主要国家。

姜全保介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2020年为1.3,几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为,美国1.78、德国1.54、加拿大1.53、意大利1.27,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生育水平则维持在较高水平,在1.9-2.0左右小幅波动。亚洲的周边国家普遍较低,包括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生育水平也像中国一样普遍较低,韩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低于1了。”

事实上,我国出生人口减少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人口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宁吉喆说:“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近年来,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也在推迟,加上其他一些生育成本提高方面的因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是有所降低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

国家统计局表示,育龄女性总量还是较多的,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人口的预期寿命在持续提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那么,我国人口结构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可以用“两低一高”来概括,也就是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以及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在持续稳定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是必然趋势,并且会提前到来。

“我们怎么安排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进行新的人口国情观的教育,不生孩子未来会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制度的建构也要适应人口负增长的变化。过去,我们强调自己是人口资源大国,未来我们一定要走人力资本强国,就是靠人口素质来提高竞争力,这是新的人口发展战略的理念。”

我国新出生人口数据,从2020年的1200万下降到2021年的1062万。“经济负担重”“年龄太大”“没人照看孩子”正是许多家庭不打算再生育的首要原因。国家及各地区从群众的响应着手,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等问题进行一体考虑,陆续提出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宁吉喆分析,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宁吉喆说:“从过去十几年看,‘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积极成效,出生人口数量增加。2021年5月,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一些被推迟的生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释放。”

现在,全国多地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对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给予延长产假、享受育儿假的待遇。国际经验表明,父母共同休育儿假的制度,有助于减少对女性的职场歧视,改善家庭内部性别平等状况。如何让育儿假落到实处,不再纸上谈兵?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杨凡给出了建议:“一是合理的休假成本分摊制度。对父母育儿假期间的经济支持,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社会保障计划中设立专门的保险项目,我国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育儿假期间的经济成本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付的共同基金来承担。政府予以不同程度的补贴。二是要有比较灵活的休假制度的设计,采取部分时间休假制,间歇性休假,或由家庭自主来安排夫妻双方休假额度等各种弹性的休假方式,满足不同家庭多样化的需要。”

虽然我国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但研究表明,低生育率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除了非洲外,其他地区平均的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未来,真正解决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生不起”的难题,又该如何精准施策?姜全保健仪,继续提供时间支持、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

“各地的配套支持政策措施方面,在妇幼保健方面、在构建新型生育文化方面,还有通过住房优惠、生育津贴等措施方面,政府应该再加大力度。我们关注三孩政策,不应该仅关注生育数量和生育水平提高,更应该关注的是给女性、给母亲提供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尊重母亲、尊重新型生育文化的氛围。”姜全保说。

出生率持续下滑,今年生娃高考容易上岸?

近日,网友爆料一则“内部”消息,“已经五月了,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都已完成,已经可以估算全年出生人数了,结论是今年可能连800万都不到”,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认为“今年出生的孩子,上学会非常宽松。”

近年来 我国生育率持续下滑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据变化相关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长江云新闻记者查询生育率相关数据发现,我国生育率呈持续下滑趋势。而2022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近三年中,我国总人口数量在2021年末达到峰值,2022年末开启了人口负增长的阶段,2020年跌破了千分之十,2022年更是跌破了千分之七,预计下降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国家发改委官网数据概览: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

人口变化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专家:2035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分会理事乔锦忠,曾专门调研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并参与教育部多个司局政策咨询、省市县教育规划编制和政府评估。他表示,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我们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峰值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2025~2028年平均每年学生以一两百万的量级在减少,2028~2035年每年减少三四百万的规模。”乔锦忠介绍,我国小学学位需求峰值出现在2024年,比2020年多出了约485万,初中学位峰值稍晚,出现在2029年。最终至2035 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2020年的1.4亿减少约3000万。

在未来 巨型大学难再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或大量出现

乔锦忠认为,人口结构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和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必然会进入买方市场,届时学费收入会减少,政府提供的资助可能也会减少,各高校为了生存需要,必然会调整战略进行差异化发展。“按照国外经验,工程、医学,甚至师范教育本应是精英教育,不是任何层次的学校想办就能办,但现在低层次的工程、医学和师范教育比比皆是。从结构上看,真正学术性的高等学校占比不应太高,更多的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办学主要指向就业。”因此,乔锦忠判断,随着大学生的减少,未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可能也会大量出现,学校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和企业合作的机会。大部分高校会主动选择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是今年出生,未来上学或许会非常宽松。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冯超

121万亿!3%!2022重磅数据公布,出生人口956万人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突破120万亿元!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今日出炉!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源:国新办 刘健/摄)

除了GDP规模再上新台阶,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多个经济指标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康义表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GDP规模再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3.0%

全年来看,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康义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据IMF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康义说,2022年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我国GDP实现3%的增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过,康义指出,从人均水平来看,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我们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只有1.27万美元,要达到这个中期目标,还要增长翻一番多,还要更加努力地接续奋斗。

分季度看,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2022年12月多个经济指标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此前公布的2022年12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17日公布的多个经济指标2022年12月的表现也好于市场预期,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Wind机构预期值为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Wind机构预期值为下降6.5%。

康义表示,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目前基本稳住了国内消费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2月份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边际变化。

“2023年,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我们充满信心。”康义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月度变化也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透露,今年各地区各部门还会在扩大消费稳定国内需求、带动经济恢复上发挥更多的作用。

2022年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率超50%

据介绍,从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来看,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8%、50.1%、17.1%。可以看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资本形成对于经济贡献最大。

康义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是2022年稳经济一个重要的抓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康义指出,从结构来看,制造业投资快于整体,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超过四成,基础设施投资也在加快。而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投资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康义说,2023年将保持增长。

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

据统计,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康义表示,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受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个别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高的时候调查失业率达到过6.1%。但从全年来看,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康义认为,一系列援企稳岗的就业帮扶政策落实落地,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康义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2年全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具体来看,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9%和4.2%。

康义介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19303元,中间收入组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47397元,高收入组90116元。

康义表示,就业稳、收入增,将有利于2023年的居民消费的表现。

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全年956万人出生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一数据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康义表示,我国人口统计是十年做一次普查。十年期间,采用抽样调查和定向追踪的方法测算。在非普查年份,人口抽样调查的时点是每年的11月1号零点。

责编:万健祎

校对:祝甜婷

直播预告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121万亿!3%!2022重磅数据公布,出生人口956万人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突破120万亿元!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今日出炉!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源:国新办 刘健/摄)

除了GDP规模再上新台阶,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多个经济指标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康义表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GDP规模再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3.0%

全年来看,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康义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据IMF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康义说,2022年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我国GDP实现3%的增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过,康义指出,从人均水平来看,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我们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只有1.27万美元,要达到这个中期目标,还要增长翻一番多,还要更加努力地接续奋斗。

分季度看,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2022年12月多个经济指标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此前公布的2022年12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17日公布的多个经济指标2022年12月的表现也好于市场预期,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Wind机构预期值为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Wind机构预期值为下降6.5%。

康义表示,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目前基本稳住了国内消费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2月份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边际变化。

“2023年,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我们充满信心。”康义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月度变化也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透露,今年各地区各部门还会在扩大消费稳定国内需求、带动经济恢复上发挥更多的作用。

2022年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率超50%

据介绍,从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来看,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8%、50.1%、17.1%。可以看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资本形成对于经济贡献最大。

康义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是2022年稳经济一个重要的抓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康义指出,从结构来看,制造业投资快于整体,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超过四成,基础设施投资也在加快。而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投资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康义说,2023年将保持增长。

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

据统计,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康义表示,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受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个别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高的时候调查失业率达到过6.1%。但从全年来看,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康义认为,一系列援企稳岗的就业帮扶政策落实落地,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康义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2年全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具体来看,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9%和4.2%。

康义介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19303元,中间收入组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47397元,高收入组90116元。

康义表示,就业稳、收入增,将有利于2023年的居民消费的表现。

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全年956万人出生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一数据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康义表示,我国人口统计是十年做一次普查。十年期间,采用抽样调查和定向追踪的方法测算。在非普查年份,人口抽样调查的时点是每年的11月1号零点。

责编:万健祎

校对:祝甜婷

直播预告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