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面积(全国各省面积一览表)

超甜的布丁 2023-06-24 03:56:54 用户分享

中国各省面积排名?你的家乡排第几?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万平方公里

首府乌鲁木齐,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2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2.西藏自治区:122.84万平方公里

首府拉萨,辖6个专区、1个地区

3.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

首府呼和浩特,辖12个地级行政区,包括9个地级市、3个盟,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4.青海省:72.1万平方公里

首府西宁,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27个县,7个自治县,1个县级行委。

5.四川省:48.6万平方公里

首府成都,辖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地级市18,自治州3),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市辖区55,县级市19,县105,自治县4)。

6.黑龙江省:47.3万平方公里

首府哈尔滨,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 ;共有67个县(市),其中县级市21个;有891个乡镇,其中乡345个、镇546个;有314个街道 。

7.甘肃省:45.37万平方公里

首府兰州市,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

8.云南省:39万平方公里

首府昆明,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65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9.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万平方公里

首府南宁市,辖14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60个县(含12个民族自治县),41个市辖区,806个镇,312个乡(含59个民族乡)。

10.湖南省:21.18万平方公里

首府长沙,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6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67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422个街道、1134个镇、388个乡(其中83个民族乡)。

11.陕西省:20.58万平方公里

首府西安,辖10个地级市、31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69个县。

12.河北省:18.88万平方公里

首府石家庄,辖11个地级市、167个县。

13.吉林省:18.74万平方公里

首府长春,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9个县(其中3个自治县),354个街道、426个镇(其中6个民族镇)、181个乡(其中28个民族乡)。

14.湖北省:18.59万平方公里

首府武汉,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7个县(其中2个自治县)、1个林区,335个街道、761个镇、161个乡。

15省:17.97万平方公里

首府广州,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16.贵州省:17.6万平方公里

首府贵阳,辖6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10个县级市、50县、11自治县、1特区、832个镇、122个乡、193个民族乡。

17.河南省:16.7万平方公里

首府郑州,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2个县。

18.江西省:16.69万平方公里

首府南昌,辖11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186个街道、832个镇、552个乡、8个民族乡。

19.山东省:15.8万平方公里

首府济南,辖16个地级市,26个县级市、52个县,696个街道、1072个镇、57个乡。

20.山西省:15.67万平方公里

首府太原,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

21.辽宁省:14.8万平方公里

首府沈阳,辖14个地级市,59个市辖区,17个县,8个自治县,16个县级市。

22.安徽省:14万平方公里

首府合肥,辖16个地级市,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287个街道、1011个镇、224个乡(含7 个回族乡,1 个回族满族乡,1 个畲族乡)。

23.福建省:12.4万平方公里

首府福州,9个地级市,另设有平潭综合实验区;下设11个县级市、31个市辖区和42个县(含金门县)。

24.江苏省:10.72万平方公里

首府南京,辖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718个乡镇(其中乡19个、镇699个)。

25.浙江省:10.55万平方公里

首府杭州,辖11个地级市,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3个县(其中1个自治县),488个街道、618个镇、258个乡。

26.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

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239个街道、621个镇、157个乡、14个民族乡。

27.宁夏回族自治区:6.64万平方公里

首府银川,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

28.台湾省:3.6万平方公里

首府台北,辖6个地级市、14个县级行政区(3个县级市、11个县)。

29.海南省:3.54万平方公里

首府海口,辖4个地级市,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15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

30.北京市:1.64万平方公里

辖16个市辖区。

31.天津市:1.19万平方公里

辖16个区,共有124个街道、125个镇、3个乡,3520个村。

32.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

辖16个市辖区,107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

33.香港特别行政区:1106.3平方公里

分为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共18个区。

34.澳门特别行政区:32.8平方公里

辖5个堂区,1个城。

中国面积堪比世界大国的省份,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34个一级行政区,这34个一级行政区若是放到全球173个主要国家中,单从面积来看,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7,与亚洲排名第六大的伊朗相当。第二大省级行政区——西藏自治区,面积120.2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25,与著名的“金砖国家”南非相当。第三大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26,与南美洲排名第三大的哥伦比亚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面积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新疆、西藏、内蒙,均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这三个自治区面积合计404.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2.14%,占比接近一半,这也是我国特别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广东、江苏、山东,均为东部沿海省份,其面积分别为17.97万平方公里、10.72万平方公里、15.79万平方公里,这三省面积合计44.4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63%,占比不足一成。

广东、江苏、山东三省面积仅为新疆、西藏、内蒙三区面积的11%。我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各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人口、面积等诸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27省份最大城市盘点:3个非省会城市逆袭,这些地方一二名差距大

直辖市以外的27个省份中,城区人口第一大城市都是谁?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之间差距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梳理发现,有24个省会城市城区人口规模位居所在省份第一,只有3个非省会城市城区人口规模超过了省会城市。在中西部不少省份中,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差距较大。而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差距相对较小。

多省尚无特大城市

城区人口是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显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从各省的城区人口第一大市来看,有12个省份的第一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500万大关,为超大或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分别是深圳、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郑州和昆明。也就是说有15个省份没有特大城市,包括了一些人口总量较少的省份,人口总量较少,省域内的第一大城市城区人口规模自然也比较少。

同时,15个省份中,也包括了部分人口总量较大的省份和沿海发达省份,比如广西、河北、福建、安徽等,其中河北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六,安徽常住人口超6000万,广西超5000万。东南沿海的发达省份福建虽然GDP位列全国第八,但也没有一个特大城市。

当前,多个省份也在积极打造特大城市。比如《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南宁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带风情的生态宜居特大城市。

去年9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在官网公示《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支持中心城市扩容升级,支持福州、厦门打造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24个省会位居第一,3个非省会城市逆袭

从各个省份的第二大城市来看,有6个省份的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其中3个城市超过了500万,进入到超大、特大城市行列。广东是唯一拥有两个超大城市的省份,其中深圳城区人口达到了1743.8万,广州城区人口也接近1500万。除了深圳、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外,东莞和佛山两个制造业大市城区人口也超过了500万,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东是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流入最多,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在有限的空间下,也容易形成大城市。

例如,数据显示,深圳本土地区(不含深汕合作区),人口密度已高达8821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居全国第一。毗邻深圳的“世界工厂”东莞2021年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

广东之后,山东和辽宁均拥有两个特大城市,且均为副省级城市。总体来看,有20个省份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只有7个省份的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少于100万,主要来自西部省份以及东部沿海人口总量较小的海南。

另一方面,从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来看,有24个省会城市城区人口规模位居所在省份第一位,另外3个省会城市城区人口规模位居所在省份第二。

3个逆袭的非省会城市分别是深圳、厦门和青岛,全部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 城市的区位也很重要,这几个城市都沿海且有大港口,优势很突出。同时,作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行政级别高,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很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说,这些城市成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是因为原来城市的地位就比较高,非常重要。总体来看,一个省域有两个中心,这种“双城记”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但这个现象主要还是在沿海地区。

在深圳、厦门和青岛之外,大连的城区人口规模与沈阳的差距也不大,均为特大城市。从经济发展来说,大连多年来GDP总量一直位居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第一位。

宁波的制造业集群十分发达,单项冠军很多。最牛地级市“苏州”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第六。这两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虽然与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某种程度上也受统计口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以宁波为例,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杭州的富阳、临安改区后,杭州的市辖区面积比较大。而宁波下辖的县市数量较多,产业、人口大量分布在下辖的慈溪、余姚等区域,这些区域与市区的联系也很紧密。因此宁波与杭州的城区人口规模差距也没那么大。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说,杭州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很多都集中在中心城区。而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高。制造业很多分布在下辖的慈溪、余姚、象山、宁海,块状经济发展突出。因此总体来说,宁波城区人口规模与杭州有一定差距,但也没那么大。

还有一类城市,是省会城市本身首位度不是很高,虽然是所在省份的第一大城市,但省内有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城市规模也不小,和省会差距不大。比如,包头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等重工业发展突出,城区人口规模达到了189.8万,仅比呼和浩特少30多万。

总体来看,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差距较大的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比如,四川、青海、陕西、湖北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的比值都超过了6,新疆、西藏、云南的这一比值也比较高。

这些省份中,一部分西部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因素,在城镇化过程中,省会是最主要的发展平台,因此省会城市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在全省的占比都较高。牛凤瑞说,自然地理条件一般的省份,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口会更加集中在省域内发展条件好的区域。

还有一类是西安、武汉、成都这些传统的大区中心城市,历史沉淀比较深厚,其高教、医疗等各种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强。例如冠名华中、中南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武汉,冠名西北的大学主要集中在西安。总体来看,这几个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都很大,省内第二大的城市与省会差距很大。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第一财经 林小昭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这个省增量居榜首

随着各地人口数据的陆续出炉

中国最新的人口版图也逐步清晰

截至4月26日

31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

已全部出炉

哪里的人口最多?

哪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带着这些疑问

记者对数据进行了梳理

↓↓↓

广东稳居人口第一大省

从常住人口总量上看,广东、山东、河南前三的地位稳如泰山,2022年末依次为12656.8万人、10162.79万人、9872万人。广东和山东也成为“唯二”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

此外,记者结合各省份GDP数据发现,经济大省的常住人口排名也相对靠前。2022年GDP排名前10的省份,除福建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9省份均位居常住人口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广东常住人口出现下降,但该地出生人口仍是最多。

这是9月11日拍摄的深圳市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广东省统计局发文称,2022年,广东全省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8.30‰,死亡63.0万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42.2万人,自然增长率3.33‰。广东出生率不但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3个千分点,也高于人口第二大省山东1.59个千分点;而死亡率持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比同期全国平均值低2.40个千分点。

“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五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广东省统计局表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记者表示,广东人口基数本来就比较大,此外该省一些地区传宗接代的愿望更强烈,因此广东的出生率相对较高,这两方面促使广东的出生人口最多。

广东省统计局还提到,据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返乡的跨省流动人口,2月已有84%回流广东。广东省统计局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常住人口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18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

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具体到地方上,2022年,仍有18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

这些省份分别是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江苏、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宁夏、甘肃、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福建、重庆、山西。

其中,浙江常住人口增量位居榜首。数据显示,2022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6577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6540万人相比,增加3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全省出生人口为41.2万人,死亡人口为40.9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为0.3万人。由此可见,浙江人口增长主要归功于人口流入。

在苏剑看来,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的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发展比较快,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向这边流动。

记者注意到,浙江近年来也在“抢人”方面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口和人才的政策。

以杭州为例,该地落户门槛逐渐降低。其中杭州在2022年规定,针对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可在杭州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今年4月,杭州再次出台政策,明确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不含35周岁)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毕业生可以落户市区,4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

记者还注意到,受益于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多个中西部省份吸引人口回流。

其中,江西2022年末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0.58万人。

江西省统计局对此表示,全省人口总量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净流出规模减少,据测算,2022年全省净流出约506万人,比2021年减少约9万人。一是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回流。2022年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大,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返乡创业或就近务工;二是人才吸引力度加大。全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地相继推出人才发展新政策,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

四川2022年末常住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从人口流动来看,净流入24.2万人,人口来川回流趋势明显。

对此,四川省统计局分析称,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就业机遇增加,四川吸引了更多人口回流。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更多青年人才面临的户籍、安居等痛点难点也逐步被解决。

长沙、合肥增长明显

和很多人印象中“一线城市、东南沿海城市最吸引人才”的情况不同,2022年,长沙、合肥、西安、武汉、南昌等中西部强省会城市人口聚集能力明显提升。

2022年,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长沙以18.13万的常住人口增量,位居第一。此外,杭州(17.2万人)、合肥(16.9万人)、西安(12.29万人)、武汉(9.01万人)的人口增量,分别为位列第二到第五位。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长沙打造的“房价洼地”效应,正在凸显。

最近几年,在全国多城因“炒房”问题被住建部约谈时,长沙却以“让炒房客有去无回”而著称。住建部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建设工作简报》中,曾刊载《长沙市落实主体责任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文,公开表扬长沙。

2023年初,长沙房价均价约为1万元左右,在全国排在60名之外,不及不少东部地区的普通县城。

此外,2022年,长沙GDP约1.39万亿,同比增长4.5%,在各大城市中,增速靠前。目前,长沙拥有85家A股上市公司,位居中部城市之首。

除了长沙之外,2022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为16.9万人,成绩同样较为亮眼。

近年来,被誉为“最强风投城市”的合肥,不仅坐拥一众半导体龙头企业,还牵手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这些新兴产业,同样吸纳大量外地人口的流入。

根据2023年合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招引大学生首超30万人。

转自:央视网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