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生人口数量(2021年新生人口数量48万)

流水随风 2023-06-14 18:32:59 网友投稿

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是啥原因导致人们“不想生娃”?

大家应该留意到,家里年龄比较大的长辈,兄弟姐妹都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年轻父母这一代,通常只有一个兄弟姐妹,而到了大龄儿童的这一代,往往都是独生子女,直到现在,很多小龄儿童也很难有兄弟姐妹。

这一现象其实就是表现出了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问题。

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

由于我国长期新出生人口数量不理想,加上社会老龄化事态逐渐严重,所以于2016年开放了二孩政策,这个政策的出现,就是刺激生育,以缓解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情况,加强生力军的培养。

确实的,当二胎政策实施之后,新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了,比2015年多了131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当时人们都觉得,二胎政策的开放,将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年年上升。但是,事实却马上打脸了。

2017年,人口出生数量降到了1723万。2018年,继续降低到1523万。2019年,跌掉了1465万。2020年,断崖式地落到了1202万。

2021年,只有1062万。去年,也就是2022年,人口出生数量甚至已经不足1000万,达到了令人焦虑的956万,这比6年前少了830万。

而根据这样的形势,人们分析今年的人口出生数量可能会不足800万。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大肚子”在街上溜达了,一些幼儿园甚至小学也出现了“关闭”现象,妇科的人也不再那么多了,甚至市面上的母婴店都不热门了……

新生婴儿下降,是什么导致人们不愿意生孩子?

不足800万的人口出生数量,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不愿意生孩子呢?

1)育娃的经济投入是一个“无底洞”

原谅我说得这么直白,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儿。

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高,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甚至有些家庭中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儿女赚钱。

育儿成本极大,永远没有多余的钱去生二孩,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所以育儿理念也往往是顶着家庭收入的最高格来进行的。

比如一般家庭的家庭养一个孩子,可以给孩子好吃好喝、充足的基础学习资源。而小资家庭,则户给孩子优吃优喝,充足的学习和提升资源。而中产阶级,可能会给孩子调理营养,选择学习资源,附加培养计划等。

总之,就是尽己所能,让孩子最大程度上变得优秀。而往往“精养”孩子之后,自己的家庭经济能力已经无法以同样的方式支持第二个孩子了。

2)生活日渐“安逸”,人们惰性增强

我国的民众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在这里,没有战乱,少有天灾,设施齐全,民生物资充足,社会秩序安定,在世界范围内相较来说,基本上是最理想的一个生活环境了。

但是,日渐安逸的生活,却让很多人逐渐产生了惰性,家庭责任感减弱,更追求个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而不少的年轻家长,甚至觉得生孩子这件事非常的麻烦,从而不愿意生孩子。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拥有一定的家庭观,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独生子女。

而有些人完全丧失了家庭观念,并且了传统文化,就可能“一个不生”。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够怪他们,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种思想的产生,要想避免丁克族的产生,国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国民责任感培养等就应该加强。

3)体力、精力甚至精神的消耗无法承受

养孩子有多累?每个宝妈都知道。

养孩子有多耗费精力?每个家长都知道。

而孩子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养育问题、学习问题以及长大之后工作、婚嫁等等问题,几乎也将每一个家长的精神给掏空。

养个孩子,真的太费命了。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怀的时候担心辐射、磕碰、营养、发育等等问题,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无时不刻担心孩子的饮食、睡眠、黄疸、大小便等问题,整个月我都没有好好睡过觉。

辅食期,我又担心孩子能吃啥、不能吃啥、拿啥吃、怎么做、温度多少等问题。

孩子睡觉,我担心头型发育、空气质量、呼吸问题(估计每个家长在孩子睡着的时候,都用手探过孩子的鼻息吧?)、冷了热了、出汗怎么办等问题。

孩子学走路,操心用什么学、学步车是不是影响发育、磕了碰了怎么办、怎么减少磕碰、去哪儿走路比较好等等。

……

孩子成长那个的每一个阶段,家长都有数不尽的担忧、操心,这种精神压力,最终压倒了很多人的生育意愿。

4)不利于生育的文化环境

提到这一点,很可能人们都觉得是西方“丁克”文化的影响。但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丁克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文化的影响。

比如日渐变味的彩礼文化,网络所造就的一些伪精致文化等等。

由于普通民众较难建立客观的辨别意识,很可能会被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化影响,从而导致自己变得不再看重生育问题,或是“没有能力”去看重生育问题,比如赚不够彩礼,所以娶不上媳妇等。

写在最后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那么,面对今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可能达不到800万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愿意生二胎吗?如果不愿意,国家出台怎样的政策才能够让你愿意生二胎、三胎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中国14亿人口,平均每天有多少人死亡? 数据敲响了警钟

初看不晓得,初见时惊为天人。 中国单日死亡人数已超过2.78万人。 换算成秒,三秒一个人就离开我们了,简直惨不忍睹。

那么,14亿人中,每天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

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66万人;

2013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72万人;

2014年 ,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77万人;

2015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75万;

2016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75万人 977万;

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86

2018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93万;

死亡人数 2019年全国常住人口998万人;

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997.6万人;

2021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1014万人。

由于2022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

其中,非正常死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0万人;

2。 死亡人数为287,000;

3。 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为38.5万人;

4。 医疗事故死亡人数20万人;

5。 装修污染死亡人数13万;

...

由此可见,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不小。

男女性别比较及问题

中国男女性别比较,男性:51.24% 女性:48.76 总性别比为105.07.

我国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理想情况是男女各占50%。 人口性别比为100。

这与我国男女人口基数有很大关系。 这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未婚女性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以至于登记结婚的男性都处于下降的状态。

结婚的人减少了,但是相反,离婚的人每年都在增加。 家庭问题也是我的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 这对于很多找不到老婆的人来说,会大大增加选择二婚女性的概率。

这样一来,有超过3490万人连老婆都找不到,不管是二婚,三婚等等,未来几年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

如果以2021年的数据来计算,去年全国死亡人数达到1014万人,日均死亡人数超过27780.8人,平均每3.1秒就有1人死亡。 而且这个数字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还会翻一番。 每年死亡人数的峰值将达到2000万人左右,平均每1.5秒就有1人死亡。

很多人对死亡人数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和概念。 每年有多少新生儿出生?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 当我提到全国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死亡时,很多人的第一个想法是“不可能”。 怎么会有这么多? 实际数据告诉你:“有这么多”。 而且这些都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真实数据,来源是真实的,当然不可能是假的。 2021年是关键的一年。 今年,我国死亡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然而,去年的新生儿数量仅为1062万。 每年新生儿数减去每年死亡人数:1062万-1014万=48万。 也就是说,去年全国人口“净增”仅为48万。

在一个你不知道的角落,很多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的一生是短暂而有限的。

我们不知道你将来是否会在身边。

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不知道分开后还能不能再见面。

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应该珍惜。

鼓励二胎、三胎开放后,0-14岁人群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

疫情结束后,经济将全面复苏,我们希望迎来新生儿爆发的高峰期。这样一来,我们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死亡率也会缓慢上升。您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心。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1。 保持好心情

2。 久坐要活动

3. 每天多喝水

4. 少食多餐

5.多吃蔬菜水果

6.早睡身体好

生娃发钱、妇产科打折,新出生人口或将再创新低

新生人口和结婚登记数量连年下跌。

2023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护理。

最近,有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大致可以根据建档情况估算出全年出生人数,结论是今年新出生人口不足800万。

《中国慈善家》从多个基层医院了解到,今年建档孕妇数量确实在下降,有医生表示建档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专家指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生人口下降趋势很难改变。当务之急仍是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鼓励生育,为年轻人生育解决后顾之忧。

新生儿“6连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

《中国慈善家》梳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发现,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883万人,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随后以平均每年减少150万人的速度连续下降6年。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2022年首次跌破千万。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释说,人口增长持续放缓,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二是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

2016年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护理区,护士在护理“猴宝宝”。

从地方的数据来看,虽然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几十年来首次下降,但户籍人口达到10049.7万人,成为全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同时达到过亿体量的省份。

2017年,广东省全年出生人口151.63万人,随后逐年走低,2022年仅105.2万人。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2022年的自然增长人口是62年来首现负增长,出生率下降0.58‰。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民政部公布的婚姻登记情况: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这一数据创下了近30年新低。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7.49%。记者梳理发现,这一数据也同样出现连续9年下降的局面。

比以往更安静的产科

2023年5月7日,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发布公告,暂停产科助产服务。

年初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的产科一同经历着一场“寒冬”——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有的医院因此缩小产科规模,甚至直接取消产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而到了2022年,这个减少的幅度已经达到近500万人。

2023年5月,江苏淮安,盱眙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产房为新生儿做登记。

广东某综合医院妇产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任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介绍说,这几年孕妇的数量明显减少,今年更为明显,“我所在的医院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

“疫情之前,时常能看到生三胎四胎家庭,现在就很少有生二胎三胎的,大部分来医院的都是生第一胎。”这位医生说,“实际上,不管一孩还是多孩的孕妇,都在减少。”

从全国范围看,孕妇数量锐减始于2016年,但这位医生说,他真正感觉到变化比较大的是从2021年开始。“疫情期间,很多人阳了以后推迟了生育计划。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年轻人不想生孩子,考虑到生活压力,即使生也只生一个。”

为了争夺产妇资源,很多医院开始给产妇提供各种优惠服务。例如江西省一家知名妇幼医院特需病房床位打出5折优惠。

河南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孕妇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下降,“现在产检几乎不用排队,产科清静了很多。为了吸引更多孕妇,有的医院还提供免费接送。”

生娃发钱杯水车薪

为了鼓励生育,地方政府纷纷放出“大招”。今年5月1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方案,生娃最高补贴6万,被称“史上最强”补贴政策。方案明确对2023年1月1日后满足相关条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儿补贴1万元,最长可享受至6周岁,这意味着最高补贴6万元。

此前,四川省攀枝花市在2021年首先开启“生娃发钱”模式,规定从二孩开始,每月每孩发放500元,直至孩子3岁,三年每孩可领1.8万元补贴金。

随后,山东、甘肃、黑龙江、云南、宁夏等地多个市县相续出台补贴政策。

《中国慈善家》梳理发现,大部分地区的补贴范围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只有少数地区将补贴对象拓展到一孩,比如温州市给生育一孩的家庭一次性补贴1000元,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3000元。

除了“生娃发钱”模式外,多地在孩子高考、带薪产假、购房购车优惠方面打出“组合拳”。比如湖南长沙让符合条件二孩家庭可购买第三套住房、杭州多孩家庭可直接申领车牌、山西泽州在二(三)孩满周岁前父母可晚上班或早下班1小时。

2023年4月,北京,公园里一位老年人正在看护孩子。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钢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生育补贴表明了政府鼓励生育的态度,但必须看到,补贴的钱相对于家庭的育儿成本仍然是杯水车薪。

“目前,中国二孩及以上对生育率的贡献达到了40%以上,而一孩的贡献率太低,这不是正常现象。现在主要是解决一孩问题。”杨成钢说。

不少国内人口学者主张加大对“一孩”生育的支持力度,但也有人认为,与无孩家庭相比,一孩家庭更有生育意愿,相对做工作容易,用一些政策去激励,就会生育二孩或三孩。

杨成钢认为,目前,中国抚育孩子的成本仍然偏高,社会必要消费标准的提高,使得中产家庭也有些力不从心。此外,观念因素也极大影响生育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及文化潮流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对于人口增长伤害很大。凡是经济发达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杨成钢说,这在人口学中称为“第二次人口转变”,它有三个特征:一是未婚同居的比例上升,而结婚的比例下降;二是平均初婚年龄推迟,普遍都在30岁以上;三是离婚率高。

短期内难以触底反弹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于较低水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水平出现短期回升,之后逐渐下行,在低水平徘徊。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因为构成低生育率陷阱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二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上述负责人表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是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首次低于1.5,是否会持续低于1.5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杨成钢指出,总和生育率为2.1才能达到生育更替水平,但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从理论上讲,等上一次人口出生高峰那代人的下一代进入生育年龄,人口总量和现在相比会出现反弹。但从近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来看,短期内没有触底反弹的苗头,短期内人们的生育观念很难改变。”

杨成钢认为,政府激励生育的政策不能碎片化,要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要把生育激励、支持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一孩生育上。

“除了育儿补贴、幼儿照料外,孩子将来的入托、上学等多方面都要有政策发力。还要对母亲在就业、社会地位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杨成钢建议,必须尽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解决与生育直接密切相关的“不愿生、生不了、养不起、没人带”等问题。

作者:温如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如果我国每年新生人口降至500万,普通人生活会更好吗?答案来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人口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热点,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很多人在讨论人口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新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零新增人口的现象。

这样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的关注,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口数量,只有有足够多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多财富和价值。

但是当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面对着老龄化日益严重、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等问题时,很多人也会思考,如果中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到了500万以后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人口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人口数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科技、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那么快速的发展,跟他们有着充足的人口数量有很大关系,而西方国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等问题时,也能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但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等问题时,美国也是非常头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生育,比如给父母们发放育儿津贴、延长生育假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国人口现状

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口问题也日趋复杂。从规模上看,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根据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是14.14亿,而且据一些专家分析,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一数字将会持续增加。

就年龄结构而言,到2021年末,60岁及以上老人有26736万,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人有20056万,占总人口的14.2%。在人口数量和结构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必然会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些影响。

出生率降低对经济的影响,要辩证看待问题

如果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经济发展是需要人口的支撑,但是新生人口不断减少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降低了,那么对经济的影响也就越大。同时对于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减少了消费,那么市场上的产品就会减少,这样就会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新生儿数量减少也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因为企业经营需要足够多的员工才能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而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时,员工数量也会随之减少。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利润也会降低。

但出生率降低也并不是只有弊端,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因为如今就业变得这么困难,大家的薪资都不高,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工业,大多都是低端,所以,我们的工业,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就业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一些高学历的人才,一旦踏上了社会,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泛滥”,同样的工作,一个人不干,另一个人干,过度的内卷,让我们的收入很难提升。因此,如果将来有一天,人口下降了,那么工人的工资就会上涨,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此外,随着新生儿出生率降低,人们去医院、去旅游景点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拥挤的问题了,生活也会变得更加舒适。同时,随着人口的下降,社会的福利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减轻,他们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的提高。

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压力大

但是出生率持续下降又会带来另外一个弊端:那就是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 老龄化问题随之又会引发一系列的老年人养老,社保福利等问题,这些问题像是蝴蝶效应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老年人都要面临着经济困难、疾病缠身等问题,这也是非常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老龄化问题在世界上比较普遍,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老龄化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而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到了500万以后,我们国家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老龄化问题。

根据专家们的预测,在未来的30年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以上,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国新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到了500万以后,我国社会发展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我国社会发展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总结:

通过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它也会让我们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会加速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和生子,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因此我们国家必须要采取措施来促进人们生育孩子和结婚生子,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