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数(出生人数历年统计)

气宇轩昂 2023-06-15 14:11:57 网友上传

国家统计局:去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编辑 李拓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出生人口占比,从14%下降到8%,我们经历了什么?

如果说有一天,我国的人口数量,低于尼日利亚,你会相信吗?

相信很多人会说不相信,但如果说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少于尼日利亚,或许会有很多人相信。

今日的数据,我们取1960年以来的各国出生人口数据,从出生人口这个角度,观察各国在过去的60多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下图采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的历年出生人口数据,计算得到各国出生人口,占当年世界出生人口的比例。

并使用曲线连接同一个国家,以展示出生人口的变动情况。

在1960年、1980年、2000年,我国新生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4%左右的水准。

很多人说,60年代家家户户生了很多小孩,80年代也有很多家庭是三四个小孩,所以中国人很能生。

但数据表明,我国在6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口出生情况,与我国的人口规模是匹配的。我国生得多,只说明世界在那个时期,普遍都很能生,我们不是例外的那一个。

2021年,我国新生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大约在8%左右,跟2000年相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印度,在1960年、1980年和2000年,都生出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

所以于商家而言,哪怕明知道会血本无归,仍然要去这个新生人口极多的国家做一次尝试,这便是人口规模带来的优势。

跟2000年比,2021年度印度出生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下降了4个百分点,比我国的情况稍好一些。

除印度和我国外,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韩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外的是俄罗斯,俄罗斯出生人口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0.95%上升到2021年的1.03%。

新生人口所占比例同样上升的还有尼日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埃及、巴基斯坦、肯尼亚、乌干达和安哥拉等。

尼日利亚的出生人口,2000年不到世界的4%,2021年上升到6%左右,距离我国的7.97%,大约2个百分点。

考虑到数据是2021年度的,2022年度至2025年度,尼日利亚的新生人口,将有机会超过我国。

从14%到8%,我们经历了什么?

在作者看来,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跌,与两件事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让人口从繁衍生息了两千多的广袤土地上剥离的城镇化等进程,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率最大化,但副产品之一却是生育率的下降;

让人们从高密度的居住模式,回归到低密度的小镇生活,或许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方法;

二,资本家与劳动者在劳动分配关系中的不对等地位,让我国的平均劳动时间,与主流经济体的发展模式背道而驰,即在我国,人均GDP越高,工作时间越长。

这一点,让人们失去了生育的时间,抽空生个孩子,并不是一个冷笑话,而是我们的现状。

1929-2022历年出生人口数

据WJW内部消息,“已经五月了,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都已完成,已经可以估算全年出生人数了,结论是今年可能连800万都不到”。如此看来这个数据还不如八十年前(1943年)的出生人口多。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是今年出生,未来上学将会非常宽松。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口从来没出现过负增长,而近几年新生儿逐年下降,其中的原因值得好好思考。

出生人口逐年减少的原因

1、政策影响

中国实施了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政策),限制了夫妻生育的子女数量。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最近几年逐渐放宽,但长期实施的影响仍然存在,导致生育率下降。

2、社会变迁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结构变化,许多家庭更加注重经济压力、教育负担和生活成本等因素,选择减少生育或不再生育。

3、教育压力

中国的教育竞争激烈,家长普遍面临着为子女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和更好发展机会的压力。这使得一些家庭更倾向于只有一个子女,以便更好地关注和支持他们的教育。

4、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也是影响生育率的因素之一。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经济稳定和职业发展,选择推迟生育或减少生育。

5、生活方式变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许多人更加注重个人事业、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从而影响了生育意愿和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