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陆地面积是多少(我国陆地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万物皆甜 2023-07-17 22:39:55 互联网

我国领土面积:不止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同样不可忽视

大多数国人提到我国面积时都会脱口而出-960万平方公里,这个答案没有错但是不完整。我国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公里,还有400多万的海洋国土经常被遗忘。陆地国土不容侵犯,海洋国土同样不可以被侵犯。相比陆地守护海洋国土更为艰难。在茫茫大海上有比较大的岛礁我们可以修建永久工事驻军把守,但是依据国际法在划分海洋归属的时候,很多的海洋边界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岛屿。更多的小岛礁连简单的哨所都无法修建。为争夺海洋资源各国经常为某个海域的归属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

康泰滩

我国的南海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国土也是与南亚各国存在纠纷的海域。与我国在相关海域、岛屿的归属上纠纷最大的是越南和菲律宾。大家看地图会发现在南中国海海域画有一个U型九段虚线。这条九段线就是我国南海的边境线。线的最南端就是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在九段线里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与礁滩,每一个岛礁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些我们知道但大部分我们从未听说过。康泰滩就是这样一个不为我们熟知的暗滩。它大概的位置在南海永暑礁西部,是一处暗礁,在水下200多米处。它能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因为网上流传着一条新闻说2002年我国的科考人员在康泰滩建立了一个科考站并且派驻了人员。随着对海洋的勘探发现越来越多的丰富海底矿物,南海诸国对于南海的管辖权成为人们的焦点。许多原来与我国并没有争端的国家也卷入进来。在滩涂岛礁建立有人的科考站便意味着此地属于某个国家管理。康泰滩的位置靠近越南比较近,而越南是非法侵占我国岛礁最多的国家,网上这则消息一出自然引起我国民众的关注。

且不说这条消息的真假,康泰滩这个名字的由来就表明它自古属于中国的领土。康泰时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时期吴国国主孙权的手下,他奉命巡游南海,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暗滩。这说明两千多年前康泰滩就被纳入中国的管辖范围,孙权在只占有三分之一江山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对康泰滩的管理。

管理海洋国土的困难

在于在海洋边境线上难以驻军。即便有合适的岛屿驻军,驻军的人员也无法太多。少量的驻军除了表明国家主权之外实际上无法阻挡外敌的入侵。从本土为岛上官兵输送给养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驻岛官兵生活条件艰苦,面对茫茫大海孤寂无人,需要有强大的意志才能坚持下来。更多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派驻军队镇守。这就需要我们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海上执法队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康泰滩的重要性

康泰滩虽然位于水下,但是它处在南海航道的边缘,和我国有人驻守的永暑岛、华阳岛形成犄角之势,扼守南海航道。南海航道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可以说是我们的海上生命线。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石油大部分要经过南海航道运抵本土,对外欧洲和美国的贸易90%要经过这条航道。不仅仅是对我国来说南海航道十分重要,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南海航道同样是生命线。西北亚的韩国和日本绝大多数贸易也要通过南海航道运输。控制了南海航道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如果我国海军封锁南海航道,包括日本在内的西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支撑不过半年就会崩溃。这条航道连接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当南海航道被切断,驻守在日韩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和驻守在印度洋的第五舰队将失去联系,无法相互支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便不攻自破。这也是为何随着我国海军越来越强大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之后美国固执地要让南海航行自由,屡屡派军舰到南海对我国进行挑衅的原因。由此可见南海航道的重要性。

往小了说在康泰滩这片区域里有我国的数个岛礁被越南非法占有,这些岛礁都位于永暑岛-华阳岛-康泰滩这个三角地带之内。我们通过外交手段不能顺利地让越南归还这些岛礁时,对康泰滩这一线进行封锁,越南在这些岛礁上的非法驻军将无法获取给养。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岛上的越军就会被饿死、渴死,不用我们费一枪一弹。

康泰滩是暗滩无法派兵到上面驻守,而且距离我国本土非常之远,维护海疆的安全也就变得异常的困难。平时需要我们的海上执法队伍具备远洋巡航能力,战时需要我们的海军能够随时开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在上个世纪我国的远海能力有限,不能有效的管理海洋边疆。致使越南、菲律宾之流乘机非法侵占我国不少岛屿,有的甚至不顾我国的警告在那里开发石油等矿产。进入本世纪一零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腾飞,我国海军、海警、渔政迅速的发展壮大,今天我们可以派渔政、海警定期长航时在包括康泰滩在内的海疆内巡航来有效的保卫我国海上领土,宣誓主权。

海洋的意识淡漠

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型国家,对海洋的意识意志十分淡漠。当我们的海洋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大多数人还不知不觉。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只有外敌进入本土才能意识到受到侵略。历史上我国受到的入侵基本上是来自陆地来自北方。只有到了近代战争,我们才真正遭到来自海上的威胁。另一方面我国长久以来海军弱小,无力维护海疆过多的宣传我们的那个那个岛又被外人占领了对国内民众情绪会起到反作用,同时因为海军弱小也与外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变小。这一切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改变。另外我们要在教育中加强对海洋国土和权益的教育,同时也要对广大民众进行海洋的重要性的宣传。让我们重视起我们的海洋国土和权益。

本期视频就到这,欢迎留言评论,下期见!

我国领土面积:不止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同样不可忽视

大多数国人提到我国面积时都会脱口而出-960万平方公里,这个答案没有错但是不完整。我国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公里,还有400多万的海洋国土经常被遗忘。陆地国土不容侵犯,海洋国土同样不可以被侵犯。相比陆地守护海洋国土更为艰难。在茫茫大海上有比较大的岛礁我们可以修建永久工事驻军把守,但是依据国际法在划分海洋归属的时候,很多的海洋边界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岛屿。更多的小岛礁连简单的哨所都无法修建。为争夺海洋资源各国经常为某个海域的归属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

康泰滩

我国的南海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国土也是与南亚各国存在纠纷的海域。与我国在相关海域、岛屿的归属上纠纷最大的是越南和菲律宾。大家看地图会发现在南中国海海域画有一个U型九段虚线。这条九段线就是我国南海的边境线。线的最南端就是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在九段线里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与礁滩,每一个岛礁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些我们知道但大部分我们从未听说过。康泰滩就是这样一个不为我们熟知的暗滩。它大概的位置在南海永暑礁西部,是一处暗礁,在水下200多米处。它能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因为网上流传着一条新闻说2002年我国的科考人员在康泰滩建立了一个科考站并且派驻了人员。随着对海洋的勘探发现越来越多的丰富海底矿物,南海诸国对于南海的管辖权成为人们的焦点。许多原来与我国并没有争端的国家也卷入进来。在滩涂岛礁建立有人的科考站便意味着此地属于某个国家管理。康泰滩的位置靠近越南比较近,而越南是非法侵占我国岛礁最多的国家,网上这则消息一出自然引起我国民众的关注。

且不说这条消息的真假,康泰滩这个名字的由来就表明它自古属于中国的领土。康泰时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时期吴国国主孙权的手下,他奉命巡游南海,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暗滩。这说明两千多年前康泰滩就被纳入中国的管辖范围,孙权在只占有三分之一江山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对康泰滩的管理。

管理海洋国土的困难

在于在海洋边境线上难以驻军。即便有合适的岛屿驻军,驻军的人员也无法太多。少量的驻军除了表明国家主权之外实际上无法阻挡外敌的入侵。从本土为岛上官兵输送给养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驻岛官兵生活条件艰苦,面对茫茫大海孤寂无人,需要有强大的意志才能坚持下来。更多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派驻军队镇守。这就需要我们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海上执法队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康泰滩的重要性

康泰滩虽然位于水下,但是它处在南海航道的边缘,和我国有人驻守的永暑岛、华阳岛形成犄角之势,扼守南海航道。南海航道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可以说是我们的海上生命线。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石油大部分要经过南海航道运抵本土,对外欧洲和美国的贸易90%要经过这条航道。不仅仅是对我国来说南海航道十分重要,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南海航道同样是生命线。西北亚的韩国和日本绝大多数贸易也要通过南海航道运输。控制了南海航道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如果我国海军封锁南海航道,包括日本在内的西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支撑不过半年就会崩溃。这条航道连接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当南海航道被切断,驻守在日韩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和驻守在印度洋的第五舰队将失去联系,无法相互支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便不攻自破。这也是为何随着我国海军越来越强大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之后美国固执地要让南海航行自由,屡屡派军舰到南海对我国进行挑衅的原因。由此可见南海航道的重要性。

往小了说在康泰滩这片区域里有我国的数个岛礁被越南非法占有,这些岛礁都位于永暑岛-华阳岛-康泰滩这个三角地带之内。我们通过外交手段不能顺利地让越南归还这些岛礁时,对康泰滩这一线进行封锁,越南在这些岛礁上的非法驻军将无法获取给养。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岛上的越军就会被饿死、渴死,不用我们费一枪一弹。

康泰滩是暗滩无法派兵到上面驻守,而且距离我国本土非常之远,维护海疆的安全也就变得异常的困难。平时需要我们的海上执法队伍具备远洋巡航能力,战时需要我们的海军能够随时开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在上个世纪我国的远海能力有限,不能有效的管理海洋边疆。致使越南、菲律宾之流乘机非法侵占我国不少岛屿,有的甚至不顾我国的警告在那里开发石油等矿产。进入本世纪一零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腾飞,我国海军、海警、渔政迅速的发展壮大,今天我们可以派渔政、海警定期长航时在包括康泰滩在内的海疆内巡航来有效的保卫我国海上领土,宣誓主权。

海洋的意识淡漠

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型国家,对海洋的意识意志十分淡漠。当我们的海洋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大多数人还不知不觉。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只有外敌进入本土才能意识到受到侵略。历史上我国受到的入侵基本上是来自陆地来自北方。只有到了近代战争,我们才真正遭到来自海上的威胁。另一方面我国长久以来海军弱小,无力维护海疆过多的宣传我们的那个那个岛又被外人占领了对国内民众情绪会起到反作用,同时因为海军弱小也与外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变小。这一切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改变。另外我们要在教育中加强对海洋国土和权益的教育,同时也要对广大民众进行海洋的重要性的宣传。让我们重视起我们的海洋国土和权益。

本期视频就到这,欢迎留言评论,下期见!

疆域雄图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有句俏皮话是这么说的:中国陆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从尧舜禹的部落时代到“中国”概念形成再到封建王朝,中国领土从小到大,最大时候北到北海,东至库页岛,西抵帕米尔高原,南达南海诸岛。

到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领土占据全世界1/15的土地。上下五千年,无数战士、将领和帝王为国开疆拓土,比如战国时楚国南平百越、西汉攻取西域、唐灭薛延陀攻取漠北。960万平方公里象征着华夏民族的进取和韧性。

为此军武次位面将全新打造一档栏目:疆域雄图,聚焦于华夏领土的每一次“成长”,记录让中国版图扩大每一次进程。

今天就是疆域雄图的第一次更新——“中国”的形成。

农耕,华夏文明的起源DNA

恐怕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说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农耕”听起来司空见惯,但这两个字却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军武菌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理工科更喜欢从数字等客观角度理解世界,所以我们不妨从能量的角度看看,农耕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什么。

对于刚刚诞生的人类种群来说,如何让自己饿不着肚子,可以说是咱们老祖宗一天24小时都在思考的终极难题。

人类是一种非常耗能的生物,同样是一平方米的皮肤,马每小时平均出汗100克,骆驼平均出汗250克,而人类皮肤平均每小时出汗500克,峰值能达到2000克。高出汗量给人类带来的恒温功能,让人类在烈日下也能追逐猎物,但也带来了极高的耗能,这种出汗率相当于一台550-625W机器的热量耗散率。

▲每个人的热量耗散率相当于一块4090显卡

所以老祖宗们每天只办三件事:狂吃,狂吃,还是狂吃。所以各位吃货就不要苛责自己了,对高碳水、高油、高盐没有抵抗力那是老祖宗赖以生存的技能,是刻在DNA里的,所以请不要和DNA对抗,现代的健身达人们穿越到原始部落那一定会营养不良。

▲高油、高盐、高碳水,人类DNA至高无上的追求

话说回来,叨叨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在原始部落时代想养活一个人是非常难的。

如果是一个以采集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种群,是很难维持高人口密度的。有人对全球340多种文化进行过研究,发现在采集时代,低的每平方千米只能养活1个人,最高的有几百人,平均水平是每平方公里25人左右。这样的人口密度根本无法支撑分工越来越明确、层级越来越高的复杂文明社会。

而农耕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老祖宗的能量来源问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是对农耕最贴切的解释。

先明确一个概念——能量回报率。

能量回报率的意思是去获得食物用掉的能量对比获得的食物的总能量。对于史前文明来说,能量回报率必须大于1,不然干半天获得的能量还不及消耗的能量。就像一台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至少能推得动自己才可能装到火箭上。

而从采集食物变成通过耕种获得食物,在史前就属于是给电风扇战斗机换上了歼20发动机,推重比(能量回报率)直接起飞。

历史教科书上写过,中国最早发现种植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稻文化起源》里写:“这里发现的稻谷遗存极为丰富,单是1973年到1974年第一次挖掘时,就在第四文化层发现400平方米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厚度最厚处达70-80厘米。”

在距今7000-10000年左右,各地文明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比如中东的小麦和大麦,中国的小米和水稻,墨西哥的南瓜玉米,北美洲的马铃薯。

祖先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农作物,就是能量回报率太高了。一个人的耕种平均耗能在每小时700KJ左右,那么种植水稻的能量回报率是15-20倍,小米的回报率是10-20倍,玉米的回报率则能达到25-30倍。

这样一来,农耕文明就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食物来源,不仅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喂饱自己的同时还能有结余,造起人来就没有心理压力了。同时新生儿长大后又是新的劳动力,再种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如此循环往复,稳定的产业模式就搭建起来了。

而且对于农耕生产,肥沃的土地是最宝贵的不动产,依附土地资源生存的人群也是非常稳定的,同时稳定增长的人口也对更加复杂的分工劳作和阶级提供了基础操作系统。

天时还要地利

大家肯定听过“游牧”民族,游牧关键就是“游”起来。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叫逐水草而居。草的生长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牛羊吃草速度的,所以吃完一块就得搬家去另一块吃,夏天转夏场,冬天转东场,居无定所,一年总得转好几次。

早期的农耕生产一样也有“游耕”。所谓游耕,也像游牧一样属于一种打游击式的耕种方式。一开始,先人会先找一片布满荆棘的荒地,一把火烧掉原始植被。火烧后的土地变得松软,焚烧后的草木灰又是天然的肥料,然后直接在这块地撒上种子就不管了,至于收成多少全看命。

而且这样的土地不是年年都能种植的,一般要隔个1-2年才可以种下一茬。这样的生产模式,导致人口是流动的。一户人家今年在山这边生活,可能明年就到山另一边,后年就跑没影了,这样的生产模式是不利于人口的聚集和文化产生的。

和刀耕火种相对应的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则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付出更多的能量,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用完全靠天吃饭了。在耕种过程中,用上了犁、耕牛、肥料,让一块土地的能量生产率提高,单块土地的能够养活的人口增多,为中华文明的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精耕细作是最早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

大家要牢记一点,华夏文明是 一个纯正的农耕文明,对于土地的看法有且只有两种:能种地的,不能种地的。这个基本法则将在未来五千年里时刻左右着中国人对领土的认知。

话说回来,我们这节讲地利。

中国的精耕自作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在夏之前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精耕细作的萌芽。为什么精耕细作偏偏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者南方,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地利。

以夏朝二里头文化为例,从地形图上观察就会发现几乎都出现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个弯里,黄河从三门峡夺路而出,冲向豫东平原一带。

黄河流过上游黄土高原,裹挟着土壤淤泥从三门峡奔涌而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对于上古农耕文明,肥沃的土地就是最强生产力,约等于那个时代的Chat GPT。

同时这片区域在中国第二、三级阶梯交汇之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到这里部分被西边的山脉阻挡,所以这里还有一定降水量。同时虽然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总体上属于半干旱草原,但在黄河两岸还是形成了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生态环境。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一块这样的土地在文明发展初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周军武菌玩文明6就非常有体会,我开局在一块只有巴掌大的岛屿上,更可怕的是岛中间有一座火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文明的头上。火山时不时爆发,我的文明就会遭受一次次灭顶之灾,当对手的火枪兵踏上我的领土时,我的战士们还在用弓箭。

在这个天胡开局点上,中华文明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为了解决排水洗碱、把土地改造良田的难题,发展出了垄作、等先进的耕种技术,在精耕细作中,土地、人力、气候的协调牢牢种在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里,是国家领土观念出现的基础动力。

“中国”概念和领土观的形成

对现代国家来说,领土是最基本的国家的特征,包括陆地、水域以及地下层和上空,但对于古代的领土观,主要针对国家所管辖的陆地部分。要说古人什么时候有的领土概念,先得搞清楚“中国”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武王时,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尊周成王时代青铜器上刻着周武王攻灭商的事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后,给老天爷祭(hui)祀(bao):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在中国这里,治理天下民众。”

这的的“中国”意思是天下的中心,实际上说是“京师”更加贴切。商的都城叫大邑商,是商王直接通知的区域,又被称为中心区,都城周围的领土则被称为是东土、西土、南土、北土,大邑商居于四方之中,“中国”表达的就是这种天下之中的意思。

同时在商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更加广义的用法,代指整个国家的领土。尚书·梓材中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里的先王指的是周武王,中国就代指商的领土了,这种广义上,“中国”和九州、四海等称呼是一个意思。

夏商时代的国家概念不同于咱们现代的理解,在中央理论上管辖的区域内存在着许许多多地方,这些地方诸侯国被称为万邦,万邦指的就是在“中国”范围里众多的诸侯小国。

在夏商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领土观念已经有了基本认知,他们把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为天下、四海、九州,包括了中原地区以及东西南北各族人居住的广大地区,构成了“初代”中国的领土范围。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东周时代,由于四周少数民族的逐渐强大和内迁,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了强调中原这的正统性,他们把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统称为“华夏”,这里的“华夏”和“中国”是一样的概念。

中国(中原诸侯国)之外的土地就被叫做夷、蛮、戎、狄四夷之地,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称呼是为了和四夷对举的,古人把中国和四夷合称为“五方”,比如南方的蛮、北方的狄、东方的夷、西方的戎和中间的华夏诸侯国。

秦始皇结束诸侯混战,一统天下后,中国的概念有了新的体现。在用法上基本摒弃了原来那种代指京畿地区的概念,同时把代指“天下”的用法大力发扬,同时废除从前的分封制,在领土范围内普遍施行郡县制,由此“中国”的国家概念和领土观念逐渐成熟。

秦统一六国以后,御史称当时的形式是:“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中国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代。

同时国家主权观念、领土观念也随之形成和成熟,“中国”作为国家通用名称的概念自秦开始深入人心,和“天下”“四海”同等概念,互相通用,中国的领土自秦以后包括了中原和“是四夷之地”,国家观念和领土观念基本成型,“大一统”成为每个人最执着的追求,堪称古代版“一点都不能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时期西方也出现过大帝国,而历史上欧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一统国家,非常像中国前秦时诸侯的状态,到现在尽管有欧盟,但也离心离德。

中国从到大一统,中间的分水岭是秦国,那么这个从统一六国到亡国不过14年的王朝,到底做了什么,办成了欧洲两千多年没做到的事?咱们下期疆域雄图,将聚焦于这个问题。

我国实际控制面积为2平方千米蓬勃暗沙

蓬勃暗沙位于北纬9度26分,东经116度55分。蓬勃暗沙环礁浅湖水深为29到36米。直径为2千米,底是沙质,浅湖四周水深边缘,退潮时期露出水面。蓬勃暗沙浅湖发育比较完整,没有水道连接外海 由于蓬勃暗沙东北端有0.6米马祖岩,所以称为“乙辛石”。

蓬勃暗沙

1947年,国民政府公布南海岛礁标准名称,当时公布蓬勃暗沙是标准名称,这个名字一直只用到现在。蓬勃暗沙一直被我国渔民称为东头乙辛。我国渔民把日积礁称为西头乙辛。

蓬勃暗沙

20世纪70年代,由于南海海域发现石油。石油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石油发现极大刺激东南亚国家纷纷侵占南海石油。其中越南是侵占南海岛礁最积极国家。越南从20世纪50年始就对我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有领土野心。

外国侵占南沙群岛岛礁

永暑岛

华阳岛

永暑岛

1954年,南越趁法国撤出西沙群岛机会侵占西沙群岛珊瑚岛,金银岛和晋卿岛三岛。1973年,南越又派遣海军部队侵占南沙群岛鸿庥岛在内十二个岛礁。1975年,越南实现国家统一后,越南派遣海军部队接手南越侵占南沙群岛岛礁。

20世纪70年代,越南派遣部队登上蓬勃暗沙,当时越南对蓬勃暗沙并没有修建大规模工事,只是修建几个简易工事和高脚屋。由于蓬勃暗沙原来越南大陆 ,这里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只有30千米。当时菲律宾与越南是属于敌对关系。越南不想花费巨大精力控制蓬勃暗沙。南海海域形成一场强台风,这次台风直接正面袭击蓬勃暗沙,越南修建工事和高脚屋被台风摧毁。越南选择从蓬勃暗沙撤退,当时蓬勃暗沙是属于无人控制。

蓬勃暗沙

蓬勃暗沙

根据网上资料披露,20世纪90年代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登上蓬勃暗沙,并修建工事,但是驻守人数不详。

2011年,菲律宾军方宣称“发现我国船只在蓬勃暗沙卸下一些建筑材料,和浮标。菲律宾媒体添油加醋对着这件事件报道。菲律宾外交部最后向东方大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出交涉。后来根据越南媒体发现图片,蓬勃暗沙海域是我国渔船在这里捕捞作业,只不过这艘渔船设施比较奇怪。

越南媒体拍照现场渔船

菲律宾公布当时蓬勃暗沙海域情况

2015年,我国对美济岛在内南沙七岛进行 吹沙填海工程。这次吹沙填海工程面积为13平方千米。其中美济岛面积为5.66平方千米,是南沙群岛第一大岛。美济岛经过4年多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一艘不沉航母。美济岛修建美济岛机场,美济岛机场飞机跑道长度为2660米,宽度为50米。美济岛机场覆盖包括蓬勃暗沙在内南沙群岛东部岛礁。美济岛还扩建港口,港口还停靠大批军舰,比如导弹快艇等。如果美济岛周边海域发生冲突,美济岛可以做出反应。美济岛还修建对空警戒雷达,对空警戒雷火炮和通信设施。美济岛还修建图示馆,医院,游泳馆等生活设施。现在美济岛已经可以容纳生活1万生活。我国目前利用美济岛已经实现对周边岛礁控制,比如五方礁,仙娥礁,仙宾礁,三角礁,信义礁,半月礁,蓬勃暗沙等十几岛礁。美济岛出现极大改善我国在南沙群岛东部战略态势。

美济岛

美济岛

美济岛机场

现在蓬勃暗沙我国可以修建渔政基地。修建渔政基地可以实现真正对蓬勃暗沙控制。我国已经对美济岛实行大规模建设,花费巨大资金。没有必要对蓬勃暗沙实现大规模建设,只需要修建渔政基地,这样成本不会太高,也可以避免刺激菲律宾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现在我国与东南亚积极落实《南海和平宣言》,避免南海海域爆发战争冲突。

三沙市

南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