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出生人口数据(历年全国出生人口数据)

伸手挽明月 2023-06-12 07:10:11 互联网

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网1月17日讯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此外,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即10‰)。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2018年中国人口数据今日(1月21日)出炉。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45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8万人。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刘丹

专家预测,未来4年出生人口会下降至700万甚至更低,有可能吗?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里面所表现出对于人口的担忧。

如果保留现有状态,预计到2100年左右,中国总人口将降至4.79亿。预计2023年降至900万,2025年降至800万,2027年降至700万。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2038年结束。

我想说啊,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一胎的数量是直线下降,没有一胎就没有二胎,那就别谈第三胎,但是,现在拼命地在二胎和三胎上用力,属实不知道为啥?

所以,近年来出生人口总数不断下降,在2022年出现了拐点。

但是,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四年,总出生人口,就会降到700万以下。

如果是700万的数据,2015年出生人口总数仍接近1700万,那就相当于用了10年,少了1,000万出生人口。

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出生人口总量的断崖式下降,在不久的将来,幼儿园,小学,初中,顺延到高中,甚至18年后大学会会受到很大影响。

儿童医院,妇产医院,母婴用品店,以及培训机构等等,新生儿相关的行业一定断崖式会大减。

因为这几年的数据不会骗人。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797万人。

2012年,我国出生人口1973万人。

2013年,我国出生人口1776万人。

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897万人。

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1654.5万人。

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1883万人。

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65万人。

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

2020年,中国将有1200万人出生。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

短短10年间,新生儿总数减少了近一半。从统计结果来看,2011年至2017年,出生人口总数基本保持在1800万左右。

但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总数大幅下降,直到去年才跌破1000万,降至去年的956万。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恐怕不到四年出生人数就会跌破700万,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对于短时间之内顺延下去的产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数据,更加证明这一点。

首先,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人数持续下降。三个季度结婚人数仅为764.9万对,比之前下降3.1%,是2018年出生人口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放开二胎政策从2016年开始实施,想生二胎的基本都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生了二胎,还没生的都是不打算生二胎的家庭,所以2019年出生人口总数继续下降。

然而在2021年6月1号又实行了三胎政策。很明显我们能看得到,在2022年三胎政策也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因为2022年的新生儿出生人口数据在这。

物价快速上涨,工资没涨,现在也出现了就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基于三年的疫情带来的后遗症。

基于疫情下的情况,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养孩子越来越难,结果这三年的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所以,当出生人口总数呈现断崖式下降时,那些关于新生儿的行业将迎来大幅下滑。

产科医院业绩下滑。

现在只要女性怀孕了,几乎每个孕妇都会做产前检查,怀孕10个月内做一次产前检查的费用接近5000元。

那么生产阶段的门诊费、住院费、治疗费等等加起来大概5000元左右,那么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大概需要10000元左右。

去年出生人口总数为956万,与十年前的2012年1973万相比,整整减少了1017万。如果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出生的费用是1万元,那么这1017万人就是1017亿元,换句话说,这些妇产医院的年收入将减少1000多亿元。这可不是一笔很小的数目。

学生上学人数下滑。

我们可以顺延下去,从2022年来算的话,再过三四年可以。956万新生儿就准备去上幼儿园,从顶峰1850万来算,这10年,幼儿园至少要减一半。我们可以继续顺延下去,再过2~3年上小学,而小学也需要减一半。再过几年是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大学……都是出现结构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无解。

儿童医院以及未来的未成年产业产生下滑

儿童医院和母婴店赚的是婴幼儿的钱,比如给孩子买尿布、奶粉、看病。接着就是后面的小学初中延伸出来的课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对于儿童旅游产业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这的确是不可逆。

还有很多没有涉及到的,只要和新生儿有关系的行业,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且是延续性的。

未来的房地产是最能受到冲击的行业。

目前出生人口总数减少,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新增人口永远是下降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的确是不可逆,很难逆转,当我们身边的这些老人离开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总人口也将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但是现在的房地产拼命盖房子,现在那么多人住不完。人少了,就更没完没了了。而后面的问题是,这些孩子怎么继承多套房的问题。

人口红利问题是否能解决?

以现在的工业来说,对于人口红利这样的问题也不算是大问题,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无论是硬件上的工业机器人,还是软件上的人工智能,都在快速的去取代现在的体力活以及脑力活的人。

但是,有一个东西它没办法解决……那就是,当越来越少的人,没有工作就业难,就意味着没有太多青年人口了。再加上现在人口结构的问题,未来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俗称的未来的韭菜都没了,哪来的消费呢?

这些一切的问题,都是未来我们要解决的。

相信国家能想出更好的方案,更好的去解决我们现在眼下的问题,以及未来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