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城市人口数量排名(中国各城市人口数量排名最新数据)

流水随风 2023-07-25 10:57:21 互联网

最新!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100个城市!重庆3209万排第一

在中国的城市中,常住人口数量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人们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愈加庞大。那么究竟哪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排名最高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排名100强。

首先看下常住人口排名前十的城市(详见下表),排名第一的重庆市常住人口3209万,另外2000万以上的城市还有3个,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成都市,排名第十的是河南省郑州市常住人口1262万人。

全国排名

城市

所属省份

省内排名

常住人口(万人)

1

重庆市

重庆市

3,209

2

上海市

上海市

2,488

3

北京市

北京市

2,189

4

成都市

四川省

1

2,095

5

广州市

广东省

1

1,874

6

深圳市

广东省

2

1,763

7

天津市

天津市

1,387

8

西安市

陕西省

1

1,296

9

苏州市

江苏省

1

1,275

10

郑州市

河南省

1

1,262

从常住人口100强城市分布来看,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有11个城市排进了全国常住人口百强城市,河南人口最多的郑州市排进了前十,山东排名第一的临沂市全国排名第15位,最近因为“烧烤”火出圈的淄博市排名第100位,常住人口471万。另外广州也有10个城市上榜,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两个城市排进前十的省份。其余各省上榜情况见下方图表。

最后送上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排名100强全名单,来看看你的城市排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关注百晓生潍,持续更新各类数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城市城区人口前100城市排名榜新鲜出炉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排出城市城区人口前100名排名榜,这其中的前十中除上海等四个直辖市外广东省有三个入围,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东莞,前百城市排名具体如下表:

全国城市城区人口前100城市排名榜新鲜出炉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排出城市城区人口前100名排名榜,这其中的前十中除上海等四个直辖市外广东省有三个入围,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东莞,前百城市排名具体如下表:

2022,北上广深人口全部负增长!长沙第一、杭州第二、合肥第三

近日,广州发布了2022年统计公报。

至此,四个一线城市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全部出炉。

让人没想到的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常住人口全部负增长。

具体情况为:

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4.3万人;

上海减少13.54万人;

广州减少7.65万人;

深圳减少1.98万人;

合计起来就是,2022,北上广深一共减少人口27.47万人!

这应该是北上广深首次出现人口集体下降的情况。当然,202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不断,尤其是上海、广州受疫情的冲击最大。

相信在常态情况下,这种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在一线城市不会集体出现。2023年以来,一线城市的人气明显回升,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来看看2022年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从目前已公布人口数据看,长沙、杭州、合肥成为人口增长前三甲,2022年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8.13万人、17.2万人、16.9万人。

整体来看,去年人口向中西部回流现象十分明显,中部的长沙、合肥、南昌、武汉、郑州都取得较好的人口增长。

关于长沙人口增长的分析,大家可以看我们之前的这篇文章:《房价“倒数第一”,人口增长全国第一》。

不过,随着疫情管控解除,一线城市的人气显著回升,尤其是广州的人口吸引力正在强势归来。

根据百度实时迁徙地图,自今年2月份以来,广州成为全国人口流入第一城,持续时间接近两个月。

图源:百度地图慧眼、南方+

二三月份时,广州迁入人口数量约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2.74%,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北京、深圳、上海等热点城市。

看了一下最新数据,到5月份,广州排名全国热门迁入地第二名,仅次于北京。

再比如地铁客流量,今年以来,广州地铁的客运量稳居全国第三,客运强度则稳居全国第一

另外,从广州统计公报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正向数据。比如,2022年末广州户籍人口达到1034.91万人,比2021年的1011.53万增加23.38万人。

2022年年末,广州户籍人口1034.91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0.96万人,出生率10.71‰;死亡人口5.74万人,死亡率5.61‰;自然增长人口5.22万人,自然增长率5.10‰。户籍迁入人口21.77万人,迁出人口3.65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8.1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81.16%。

也就是说,广州的户籍人口增长主要靠净迁移,仅2022年就净迁移18.12万人。

2022年,受疫情冲击,很多原本生活在批发市场、城中村的常住人口迁出广州,这是广州人口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广州户籍人口仍然净迁入18.12万人,还是不错的。

2023年,广州的经济社会活动早已恢复到常态化,相信广州的人口吸引力、产业吸引力,都在王者回归。

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4城超两千万 深圳提高落户门槛

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4城超两千万,深圳提高落户门槛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也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集聚。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梳理发现,2020年,共有18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大关,其中前十名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西安、苏州和郑州。前四城超过了2000万人。

4城超2000万人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重庆、北京、上海和成都四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其中前三名均为直辖市。

重庆以3205.42万人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一位。当然,重庆总面积达到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小省份。分区域看,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为2112.24万人,占65.90%,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34.35万人,占32.27%,主城新区常住人口为1077.89万人,占33.6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常住人口为806.46万人,占25.1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常住人口为286.72万人,占8.94%。

需要说明的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其中主城都市区面积达2.87万平方公里,是成都的2倍、北京的1.75倍、上海的4.53倍、广州3.86倍、深圳的11.7倍;中心城区面积为5472平方公里,是上海的86%、广州的73.6%、深圳的2倍多。

可见,重庆的主城都市区类似于都市圈的概念,即使按照最严格的中心城区范围来看,目前重庆也是城区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不过,总体来说,重庆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仅远小于京沪中心城区人口,而且与广深也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增加4.73个百分点,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增加6.42个百分点,主城新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1.69个百分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3.84个百分点;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0.89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大幅上升,也凸显了各地人口流动的一大趋势,即人口由中小城市、农村地区向中心城市集中,在大多数省、自治区,人口向强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强市集中,而在重庆这样的一个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市,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集中。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重庆本身就是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进程还在高速推进,重庆下辖的县和远城区人口继续向主城区集中,这是未来比较长时间内的必然现象。

重庆之后,上海以2487.09万人位居第二,北京以2189.31万位居第三。两市近十年来人口增量都未进入前十,这是因为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大,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两城人口在2014年前后达到高峰后,2015年以来增长缓慢。

这三大直辖市之后,副省级城市成都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达到2093.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581.89万人。资料显示,成都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若看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也与北上广有较大差距。

深圳收紧落户门槛

华南的两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离2000万人口大关的距离也不远。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597.58万人;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较2010年新增了714万,其中深圳近十年新增人口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产业环境、人才政策都比较好,这些年落户政策在四大一线城市最松。同时,深圳是高新产业最发达的城市,高新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

不过在大量人口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载力也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的短板较为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同时,深圳本土土地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深圳的面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或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扣除山体等生态控制区域,深圳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6月1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这意味着未来15年,深圳的人口增长空间将不足150万。

与此同时,在当前各大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在放松落户政策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深圳提高了落户门槛。此前5月25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深圳土地面积较小,承载空间有限,在七普数据公布后,深圳人口增长全国第一,而深圳地域面积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因此收紧入户政策。

西安、郑州人口总量超武汉

位居第7到第10的城市分别是天津、西安、苏州、郑州。其中,西安和郑州人口都实现快速增长,超越了九省通衢武汉,武汉人口总量退出前十。

这其中,西安十年人口增加了448.51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四。增速方面,西安人口十年增幅高达52.97%,在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这些年来,西咸新区交由西安代管,西安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很多大项目来了之后,人才也随之集聚。同时,西安大力放开落户门槛,吸引了相当多人才。此外,西安作为大西北的龙头城市,其所在的周边地区没有能与西安匹敌的中心城市,西安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能力很强。

中部的郑州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397万人,人口总量达到了1260.06万人,超越了武汉,首次登上中部人口“第一城”之位。

牛凤瑞分析,郑州也是我国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通过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设,发展前景很大,比如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都是大手笔,城市扩张很快。同时,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户籍人口过亿,河南全省的城镇化率距离全国平均水平有不小距离,在近十年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郑州作为省会,腹地相当大。

不过,尽管被郑州赶超,但大武汉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武汉作为高等教育实力前五的城市,人才红利优势十分突出,武汉也是中西部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城市。10年间,武汉市常住人口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5191人上升到33867人,高于一线城市深圳(28849人)和广州(27277人)。

作者:林小昭

来源: 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