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亥时命(千金难买亥时命是什么意思)

孤独是毒 2023-06-20 11:00:19 网友整理

民间故事:老汉深夜回家,见儿媳私会情郎,老汉:把他领回家里

话说在宋朝年间,汴梁城有一位叫做田丰的老汉,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年轻的时候田老汉做过不少的营生,按理说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也能积攒下一些钱财。

可田老汉为人比较实在,平日里东家长李家短的,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帮衬一番,结果到了这个年纪家中日子过得还是不算富裕。

如今年过半百,之前的营生都做不动了,两年前他便托关系谋了一个夜香工的活。

你可别小看夜香工这个活,脏是脏点,可是赚的钱可是不算少。

更让田老汉开心的是,就因为这个掏大粪的活,还让他白白捡了一个儿媳妇回来。

田老汉有一个儿子,叫做田奎,今年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有讨到老婆。

儿子小的时候,田老汉手里有些闲钱,便学着人家富人也把儿子送到了私塾学堂读书。

结果自己的儿子田奎根本不是这块料,从七八岁开始,一直读到了二十七八,结果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

眼看着儿子已经过了娶媳妇的年龄,再读下去不但浪费钱财,到时候生不出来个孩子,可是连祖宗都要对不起了。

于是田老汉咬牙逼着儿子田奎休了学,让他去跟着邻村的一个老木匠学习手艺。

虽然干木匠活比较累,可怎么说也算是一门手艺,只要是勤快、身子骨可以,这手艺到老了也能有口饭吃。

这解决了儿子谋生的事情,接下来就要想办法给儿子说上一门亲事了。

田老汉仔细算了一笔账,娶亲的媒礼大概要十两银子,再加上花茶果品、牛羊酒水等也要十两银子。自己做夜香工一月是二两银子,刨去吃喝,努力的干上一年,差不多就能给儿子娶亲了。

这人有了想法,干活也就有了劲头。

每天到了晚上宵禁以后,田老汉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这天他刚到城东,拿着大勺便准备开始掏粪,突然听到附近茅厕里有人喊救命的声音。

田老汉赶紧跑到茅厕旁边救人,却发现呼喊声是从女茅厕传出来的。

官家曾经三令五申,男女有别,有女子入厕时擅自入女茅厕的男子会被判鞭刑问罪。

田老汉是个老实人,官家说的任何话他都记在心里,从来不敢触碰。听着里面呼喊声越来越小,田老汉急的原地直打转。

田老汉朝着四下呼喊了数声,也不见有人回应。他本想着有个人能给他作证,让他能直接进去救人。

“罢了罢了,大不了被人告到官家,挨上几鞭子也就是了,还是救人要紧。”田老汉咬牙嘟囔道,说着便闯入了女厕。

等到田老汉进入女厕后,发现掉进茅厕的女子只剩下个脑袋露在外面,整个身子都陷入了屎尿中。

顾不得脏臭,田老汉一把将女子从粪池中拉了出来,等人拉上来后却发现女子已经昏死过去。

看到女子这样子,田老汉心中又犯起了愁,闯入女厕已经是有了罪名,此时如果女子再有个闪失,怕是不但要丢了夜香工的活,还要背上害人的罪名。

顾不得多想,田老汉一把将女子抱起来,放到了粪车上,拉着女子回到了自己家中。

回到家后发现儿子田奎已经回了家中,便喊儿子前来一起帮忙。

因为女子全身污浊,需要给她清洗一番,可他是个老头子怎敢污了人家女子,于是便让儿子田奎帮忙给她清洗身子。

爷俩忙活了半夜,才算是将女子给救了回来,这清洗了身子,换了一身干净衣裳,仔细一看这女子倒是生的一副俊美的模样。

女子醒来后知道是田老汉将她救了出来,又知道了自己被田奎看了身子,尽管她知道这是在救她,可她还是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可在知道田奎至今还是独自一人,并未娶亲的时候,女子便要求田奎娶了她,既然不能报官,只好以死还了自己清白。

田老汉见状大喜,自己正为儿子娶亲的事犯愁呢,如今掏粪还能捡回来个儿媳妇,不说要不要媒礼,就看女子这模样,怎么算都是他老田家沾了光了。

又听女子说自己叫慧娘,两年前没了家人,如今也是独自一人,田老汉更觉得老天都在眷顾他们家,当晚便给二人证婚,让二人入了洞房。

当初田老汉接下夜香工的营生,儿子田奎还不止一次反对过。

他认为自己怎么也算是个读书人,万一哪天自己取得了功名,这夜香工的名声会让他脸上多少不光彩。

可今天这个想法完全改变了,要不是老爹这个夜香工的营生,他田奎又哪里能娶到这么俊俏的新娘子呢。

自从成了家后,田奎干活也特别用心,为了能够跟着师父学到更多的手艺,有时候忙到深夜才能回家。

妻子慧娘竟然也是个贤惠的人,平日里操持家务,对公爹田老汉也是十分的孝顺,更重要的是她从不出家门,每天都待在家里。

慧娘的这一习惯让田奎十分的开心,他原本还担心自己白天经常不在家中,妻子慧娘如果经常出门闲逛,万一在街上遇到其他的男子诱惑,到时候再给他把老婆拐走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附近的百姓突然接到了官府的告示,说最近城外来了一拨土匪,连日来不断下山掠夺百姓家中的钱财,甚至还有几户人家被土匪害了性命。

根据这几起案件来看,土匪一般都是白天乔装打扮后混入城中,夜晚才开始掠夺钱财。

由于城里的官差人手不够,所以要在百姓中招募一批夜间巡逻人员,给的报酬也不低,每人每月给钱三两银子。

更重要的是奖励也十分丰厚,如果谁能抓到了土匪,抓一个人奖励五十两银子,如果抓到了土匪头子,可得官府奖励五百两官银。

田老汉也听说了此事,便和儿子商量着自己也要去参加巡逻队。

自从上次闯入女厕救人,担心被人看到告到官府,所以田老汉便辞去了夜香工的营生,最近一个月都赋闲在了家中。

儿子田奎一开始不愿意,说田老汉年纪大了,万一遇到土匪有了冲突,伤到性命可就不值当了。

可儿子田奎不知老爹的想法,虽然如今儿子有运气捡了个媳妇,这洞房夜过后不知道啥时候儿媳妇就会有了身孕,到时候花钱还早着呢,趁自己现在还能动,自己多干一些,儿子儿媳就能多轻松一些。

于是田老汉便不顾儿子的反对,直接报名参加了巡逻队。

自从城中有了夜间巡逻队,连着十来天也不见土匪再出来抢夺老百姓的钱财。

慢慢的城里百姓都以为土匪害怕了官军和巡逻队,说不定早就离开了城里。

巡逻队的人本身就是普通百姓,见到这种情况后也是认为土匪不会再来城中。

本来是要巡逻一夜的,慢慢的开始自发的三更天便各自回了家中。

这天巡逻到三更天,田老汉和大家分开后便回到了自己家里。

等到他走到家门口时,竟然听到自己家大门关门的声音。

田老汉有些疑惑,儿子田奎虽然平日里回来的晚,可最近因为土匪闹事的原因,戍时之前如果回不来家中,便等次日再回。

“难道说儿子又不听话,直到这个时辰才返回家中?又或者是土匪竟然来到了自己家里?”田老汉心中连着两个疑问。

如果是前者,到时候训斥儿子一番便可,如果是后者那这事可就大了。

于是田老汉压低了脚步,慢慢的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等到他来到院子里后,竟然发现儿媳慧娘关门的身影。

田老汉又开始不解,难道说刚才关大门的人是儿媳慧娘?平日里她白天都不会出门,怎么现在晚上倒出去了呢?

田老汉虽然看到了是儿媳慧娘,但却没有进屋去问,当下便想等到次日夜里好好观察一番。

等到了第二天夜里,本应该去巡逻队巡逻的田老汉给官差告了个假,说自己身子有些不舒服,今夜就不去了。

但他给家里人说的是他还是去巡逻队巡逻,让儿媳关好门看好家。

完事后他便躲藏在家门口的草垛里,只露出来个小孔监视着家门口的动静。

等到亥时初刻,田老汉发现儿媳慧娘竟然打开了院门。

刚要开口喊,心里突然又起了疑心,这晚了儿媳不在家,为何要外出?他想要仔细看看她到底去哪里。

等到儿媳走远些后,田老汉便从草垛里出来,悄悄的跟在儿媳的身后。

走了约么一刻钟的时间,儿媳慧娘在一家客栈门前停住了脚步,击了三下手掌,不一会就见门口出来个四个壮汉,其中一个人一把将儿媳慧娘扛在了肩上,一同进入了客栈中。

见到此事,田老汉心中大急,立刻就想要去官府叫人。

可转眼一想,如果儿媳慧娘这是来与人偷会,自己明目张胆的让官府将她抓去,到时候慧娘再忍不住说出来当时自己私闯女厕的事,自己可免不了挨上一顿鞭子,要是再告自己一个抢夺民女的罪名,到时候连儿子田奎也说不准要被下狱。

“不行,不行,不能告官,还是等儿媳回家后自己再好好的审问一番才好。”

当下田老汉便忍着内心的怒火,一个人返回了家中。

等到了夜里丑时,田老汉发现儿媳慧娘才返回了家中。

早就等待多时的田老汉突然冲出来,一下将慧娘给堵在了房屋门口。

“啊!公爹你怎么在这里?”慧娘发现田老汉后,惊讶的问道。

“哼!我怎么在这里,我要是还出去巡逻,就算是能防住了土匪,可却是防不住有人偷腥啊!”田老汉生气的说道。

“公爹你为何如此说,难道是你看到了什么?”慧娘惊吓的问道。

“你说,你来到我田家后,我田老汉可曾亏待于你?先不说我是你的救命恩人,就说平日里我待你如同亲闺女一样,你就不能这么羞辱我田家人!”田老汉吼道。

“公爹,此事不像你看到的那番!”慧娘着急的说道。

“那你说,我要是看到的不是真相,难道还要我闯入到房间里看个清楚吗?”田老汉问道。

慧娘见田老汉认定了自己做下了偷人的丑事,如果自己再辩解下去,说不定会将田老汉气出个好坏来。

当下便直接跪在了田老汉面前,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

原来前几日因为家中没有了米面,田老汉和田奎都不在家,慧娘便自己一个人去到街上买面。

回来的路上不料遇到了土匪,土匪一下子认出了慧娘的容貌。

这慧娘原本就是被土匪抢夺走的女人,土匪头子马三刀将她据为己有,做了压寨夫人。

慧娘因为土匪杀了她的家人,一刻也不愿意待在土匪身边,一天夜里在土匪发泄完昏睡之后她便偷偷的跑了出来。

她在前面跑,土匪便在后边追,就算是进了城,土匪也跟着追了过来。

无奈之下她只好躲进了女茅厕内,没曾想一不留神掉进了茅坑里,这才有了后边田老汉救她的一回事。

这土匪那日认出了她,非要她跟着回去。慧娘不答应,说如果土匪硬要抢走她,她便直接自尽。

土匪不吃这一套,反而拿田老汉和田奎的命做要挟。

无奈之下,慧娘便从了土匪,每晚夜里从家中出来,到客栈与土匪相会,以自己的身子换取田老汉和田奎的性命安全。

听到慧娘如此说,田老汉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腿上。

“嗨!这事让你受罪了闺女!可你也太天真了,这土匪哪是这样讲道理的人!我田老汉就是拼了老命,也不能让你受这份罪啊!”田老汉说道。

“儿媳如今把实话都告诉了公爹,我本就不是个干净的人,是休是留全凭公爹做主。”慧娘嘤嘤的说道。

田老汉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一下,心想这事不能全怪慧娘一人,恨就恨可恶的土匪做事欺人太甚!

“你这样闺女,明日夜里你再去找这帮土匪,你要把他们带到家里来。如果他们害怕有陷阱,你就告诉他们我是巡逻队的人,同时也是个贪财好色之人。挣官府的钱也是挣,挣土匪的钱也是挣,五百两银子我可以帮他们打通进出城门的事情,保证他们安全来,安全回!”田老汉说道。

“这,这事能行吗公爹?”慧娘问道。

“指定能行,如今十多天了土匪也没有机会动手,怕是心中早就烦躁不安了。你照我的话说,他们一定会来的。”田老汉又说道。

见田老汉信心满满,慧娘也就没再说什么,当下便各自回了房中。

等到第二天夜里,慧娘正常来到客栈中,同样还是被土匪扛进了屋里。

一番争斗后,慧娘便将田老汉交代给她的话告诉了土匪头子马三刀。

马三刀听到此话沉吟了一番,他不太相信田老汉会如此做事。之前抢的钱财都挥霍的差不多了,看着身前的几个兄弟,如果再没有收入,他们怕是不被官军抓到,也要被自己饿死。

征求了下其他土匪的想法后,便跟着慧娘来到了家里。

刚一进家门,土匪便被官军围了个严严实实,田老汉瞅准机会一把将慧娘从土匪身边拉了过来。

不容土匪反抗,官军上前一阵忙活,便将土匪全部捆绑了起来。

后记:

等到官差将土匪押到大堂之后,又从土匪怀中搜出来一些被抢的财物。

如今人赃俱获,证据确凿,县令直接宣判将土匪头子马三刀和其他几个土匪斩首示众。

田老汉因为报信有功,被官府奖励了六百多两官银,顺带着还给田老汉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差事。

等到田老汉的儿子田奎回到家中后,听老爹给他讲述了慧娘的事情,问他还愿不愿意继续娶慧娘为妻。

田奎可怜慧娘孤身一人受苦受罪的事迹,又因相处月余,他对慧娘也是有着不错的感情,于是便答应将慧娘留在身边。

后来慧娘为田家生下了三男一女,夫妻二人靠着官府奖励的官银做了个小买卖,一同照养孩子孝敬老人。

田老汉早年日子过得清苦,晚年却吃穿不愁,身边还有人照顾,直到九十岁时无疾而终。

正所谓是:千金难买安禄命,心胸豁达才是福。

如果田老汉不是善心之人,就不会救下慧娘这个人;如果后来因为嫌弃慧娘的过往,也不会有后来的享福命。

(本篇故事完)

故事:我是最受宠的公主,却看中一寒门探花,求旨赐婚要他做驸马

本故事已由作者:青舟醉客,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深夜有情”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今年的九月,最让我期待的,不是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也不是决定终身的凤台选婿,而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当然,科举与我无关,我关心的放榜。

今天正是科举放榜的日子,还会有状元、榜眼、探花郎披红挂彩,骑马游街。

这是多少闺中少女都期待的场景呀。

从皇城的永乐门出来,途径整个朱雀大街,一直到城南尽头的国子监结束,这是一甲三位进士,骑马游街的路线。

沿途中的客栈、茶楼、酒馆,早早地就挤满了人,还有各种卖绢花、卖香囊的,总之,很是热闹。

我自然也是要去围观的。

因为今年中的魁首状元,不是别人,正是三哥。

三哥是田昭仪的儿子,从小就手不释卷,博学多才,是真正学富五车,如圭如璧的谦谦君子,他不甘心在父皇的荫庇下成长,于是就化名参加了科举,结果,一举夺魁。

三皇兄对我很好,我小时候的启蒙,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教我的,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我自然要去给他捧场。

吉祥表姐听完我的想法,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早早地就在酒楼给我留好了位置,珍味楼的二楼,视野特别好的那种。

四皇兄和五皇兄不放心我,也陪我一块去了。

我们换上了常服,装扮成寻常人家的富贵公子和小姐,但是,沿途并什么什么人敢上前来和我搭讪。

因为五皇兄在。

五皇兄少年征战沙场,整个人就像是一把寒光凛冽的宝剑,就算身着常服,不着刀剑,也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杀伐之气,让人避而远之。

四皇兄,是个话痨,一路上都在絮絮叨叨的跟我说,哪家酒楼菜好吃,厨子地道;哪家铺子的蜜饯香甜,用料又美又足;还有那条街巷,藏了个偏僻的小摊,虽然名气不大,味道却很好……

“除了那些吃的,喝的啊,还有玩的,”四皇兄指着一座旖旎华丽的建筑,神秘兮兮的对我说:“纯惠,那燕春楼看见了吧,我告诉你,里面的姑娘也特别漂亮,唱曲也特别好听,等有时间了,哥哥带你去玩……”

“那是戏曲班子吗?”我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四皇兄口中的燕春楼是个什么存在。

“那是青楼,去年刚刚成立的,不过口碑质量那可是一等一的,哥哥绝对不骗你……”四皇兄越说越激动,一看就是资深人士。

五皇兄回过头,淡淡的扫了一眼说的正起劲的四皇兄,幽深若寒潭的眼眸里,流露出一丝冷意。

“老五,你,你这么看我做什么?”舌灿莲花的四皇兄,瞬间变的结结巴巴,如同一个借着读书为借口实则去的纨绔子弟,瞬间被老父亲抓包。

是的,五皇兄弘彻就是年纪轻轻,就能带给人这种死亡式的压迫感。

“所以,四哥,你这是打算带纯惠去逛?”五哥言简意赅,淡漠质问。

四哥额头上流出一层冷汗,惊恐,颤栗,畏惧,想狡辩又不敢。

妈呀,打起来了?

我吃香酥花生的手一愣,盯着暗流涌动,用眼神打架的两位兄长。

四哥虽然行长,但在五哥极具压迫感的眼神下,明显就像是老鼠遇见猫。

“我,我,也是,想让纯惠长长见识……”四哥心虚的小声逼逼。

“她还小,她是姑娘,她不需要!”五哥斩钉截铁,声音冷漠:“你做兄长的,不以身作则就罢了,还想拉妹妹下水,回头你自己抄二十遍《清静经》,送到宗庙去供着吧,好好清一清你心里的荤腥浊气!”

我很想说,五哥,别样,我需要的,我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青楼呢,虽然我没有作案工具,但我也想开开眼啊。

但我不敢。

我只能继续睁着水汪汪,滴溜溜的无辜大眼睛,装出一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的样子。

四哥呢,半个不字也不敢说,只能蚊子哼哼的应下一声是。

阵阵鼓乐声传来,是游街的队伍快到了,于是我赶忙拉着两位皇兄上楼。

先是两个穿着朱衣皂靴的顺天府衙役,敲着铜锣,口中高喊着“登科及第,状元游街,请勿拥挤”之类的话语,清开了道路中间的行人和打闹的孩童,须臾又是一对,大概来了十来对,才听到鼓乐之声。

一对对凤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喇叭唢呐,鼓瑟吹笙,然后才是一对披坚执锐的羽林卫军士,簇拥着三位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的进士走来。

排在最前面的,赫赫然正是三哥,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端一个郎艳独绝的少年郎,他一出现,无数的手绢、香囊、鲜花就朝他扔去,就好像是下雨了一般,五哥依旧是板着一张冰块脸,风雨不动安如山,四哥呢,斜眼看着春风得意的三哥,满脸的不屑。

四皇兄那点小心思没有人不知道,他和三哥年纪相仿,但却处处不如三哥。

所以他能看三哥顺眼才怪呢,不,他好像看每个兄弟都不顺眼。

花朵的消耗量很快,我身边卖花的老婆婆,那一大篮子的鲜花很快就被抢光了,她望着竹篮里沉甸甸的铜板,乐的眉开眼笑。

我看到她手里里还拿着最后一朵娇艳的杜鹃花,于是问她能不能卖给我。

“那可不行,我这可是要留给探花郎的哩。”老婆婆笑的满脸和蔼。

“婆婆您年纪这么大了,竟也如此少女心性?不过我觉得还是状元郎更好看。”我和老婆婆攀谈起来。

“嗯,状元郎也好看,”老婆婆点点头:“不过单看状元郎那满身的尊贵气度,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那探花郎却只是个小乞儿,后来被人收养来,才得以读书习字,如此出身却又取得如此成绩,姑娘他你说是不是很优秀?”

我顺着老婆婆的话语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个斯文俊秀的少年端坐在马上,正是探花郎周钰。

三哥郎艳独绝,榜眼是一位成熟稳重的大叔,和他们比起来,年少的探花郎样貌平平,身材清瘦,气质也很平凡,唯有那双清澈宁静的眼眸里,盛满了坚毅的光芒。

就仿佛是一颗野草,无论遭遇什么,只要一点阳光一点土壤,就能活下去。

“的确是很优秀呢。”我赞许的回答道。

“那可不是,”老婆婆挺直了腰杆,满脸自豪:“不过姑娘你刚刚有句话说错了,老婆子我可不是什么少女心性,那探花郎是我儿子,她就是我收养的。”

我不可思议的看向面前慈眉善目老太太,果然,是我眼光狭隘了?

听着老太太的谈吐,并不是什么学富五车的人家,但却能收养乞儿,还教育成材,真的很难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老太太自述姓周,家住城南,少年孀居,膝下无子,唯有收养了八个孩子,如今均已教养成才,先后有三人中了进士,成绩最好的是五儿子周钰。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知道,那是一个身为母亲的自豪与骄傲。

“周婆婆,你看见状元郎了吗?那是我三哥,他最宠爱我了,我小时候的字都是他教的。”我也与有荣焉的同她介绍起三哥,津津乐道的我并没有注意到周婆婆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接下里的谈话,周婆婆倒是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三哥过去的情况,比如三哥在我家里过的好不好啊之类的,我只当好奇,也倾其所有的告诉她了。

三哥这些年过的很好。

他的母亲田昭仪虽然不是位高权重的后妃,但对他从小也是疼爱有加,父皇知道三哥志在学问,也总给三哥赏赐各种古籍珍本,笔墨纸砚,给他请最博学的鸿儒教学,总之,三哥这些年,按照他的说法,他活的很开心,很满足。

“那蛮好的,蛮好的。”老婆婆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释然。

回到宫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母妃和我说六姐姐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是平朔公府家的小公子,风华正茂,玉树临风,问我对自己未来的夫婿有什么想法?

想法?我捧着燕窝粥的手一愣,怎么就提到嫁人的事情上了?我还在吃饭呢。

“你这孩子,从小就比别人慢一拍,都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了,还是这么不开窍,”母妃看着痴痴愣愣的我,哭笑不得:“你慢慢想,不着急,你看中谁了,阿娘就去求皇贵妃,拜托你父皇为你赐婚,阿娘一辈子就养了你怎么一个女儿,总要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才好。”

我的母亲玉芝萝,是良妃,南疆来的贡女,从前玉锦金殿国的二公主,宫里这些年来来往往进了无数异族女子,唯有我的母亲爬到了高位,屹立不倒。

她是皇贵妃萧媚娘的人,所以她虽然朝外无根基,宫内无儿子,但是有皇贵妃的多年荫庇,我们母女的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

母妃以一个卑贱的贡女身份,一路走到了四妃之位,还生下了皇帝的小女儿,人人都说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可遗憾的是,我从小就没遗传到母亲的聪慧灵敏,脑子总是慢半拍,用从前叫我读书的女官的话来说,就是不太灵光。

六姐姐静惠不过长我半岁,小时候她已经把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认清了,我还却连说话都没学会,再后来,我们一块念书,她都开始学《论语》了,我还在背着《千字文》的第一章,总之,我就从小显得有点笨笨的。

大约是我不太灵光的脑袋,总会衬的其他兄弟姐妹格外聪明,后宫的诸位娘娘们,也不用担心我会抢了她们子女的光辉,所以从小,大家都很喜欢我,对我格外宽容。

“母妃,我不知道我该嫁什么人。”我摇摇头,有些懵懂。

戏文里总说君子佳人,少年慕艾,可我却从未对谁有过那种怦然心动,小鹿乱撞的感觉。

我和六姐姐如今都是正值婚配的年纪,素日六姐姐总喜欢跟我说谁家的小公子才华横溢,谁家的小将军意气风发,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烁着光芒,可我呢,就在旁边磕着瓜子,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

“母妃,什么样的男子才算是如意郎君呢?你在我这个年纪,有过喜欢的人吗?”我好奇的问母亲。

除了偶尔听母妃说起南疆的风土人情,山川草木,我几乎没怎么听母亲提过她在南疆的生活。

“纯惠,你跟母妃是不一样的,”母妃温和的看着我,话语意味深长:“母妃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为了故国,为了南疆的黎民百姓,所以不得不背井离乡,可你不一样,你是天之娇女,是这天下最尊贵之人的血脉,你可以过你想要的人生,你可以有你想要的生活。”

母亲的声音里弥漫着淡淡的惆怅与感伤,仿佛在追忆什么,又仿佛在叹息什么,目之所及,是浓浓夜色和深深宫阙。

多年之后,我有幸去了南疆,终于探寻到母亲的一二过往,我方才知道。

母亲,原来也曾有过那样骄纵肆意,鲜衣怒马的青春。

三哥隐瞒了身份,进入翰林院当值,榜眼走通了人脉,外放做官去了。

转眼就到了重阳节,朝廷放假三日。

六姐姐正沉浸于恋爱的喜悦中,满心欢喜的准备着自己婚事,其他的皇兄皇姐也是各有各的忙事,于是我只要央求三哥陪去醉月楼买酒。

醉月楼是帝京的老牌酒楼了,每年重阳节,它们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菊花酒、茱萸酒、桂花酒等等,我喜欢他们家的一款甜丝丝的,微微带有些甘草气息的菊花酒。

我去翰林院门开,等三哥下值,然后和我一块去买酒。

“六妹妹都要嫁人了,你看看你,还是整天只知道惦念着吃,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从醉月楼出来,三哥看着笑的满脸灿烂的我,无奈的说。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喽。”我扔了一粒盐浸梅子到嘴里,又把纸袋举到三哥面前:“三哥,这梅子味道还不错,你要尝尝不?”

今年的重阳节似乎比去年热闹,街上处处扎灯缚棚,张灯结彩,将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一般,长街两侧,摊贩林立,吆喝声不断,行人往复,摩肩擦踵,很是热闹。

我拉着三哥,穿梭在长街的各个小摊之间,这里买一袋蜜饯,那里买一包肉脯,还有灯笼、泥塑、纸雕等各种新奇的小玩意也不放过。

不一会,不仅跟着我的两个宫婢,手里拎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就连跟着三个的两个侍卫,手里也拿满了东西。

可是,我的闲情逸致,很快就眼前的一幕,打破了。

在一处卖首饰的小摊,我看见大皇兄和吉祥表姐,正亲昵的挨在一起,他们背对着我们,大皇兄拿起一只珠钗,往吉祥表姐的发髻上簪,二人你侬我侬,宛如一对热恋中的小情侣。

可是,大皇兄他已经成亲了啊,他的妻子都已经怀有身孕了!

而且,吉祥表姐背后的皇贵妃萧媚娘,和大皇兄的养母淑贵妃董娇娆不对付,那是满宫皆知的事情,他们,怎么会搅到一起去了?

“三哥,大哥和吉祥表姐,他们……”我伸出手,不可思议的说道,话还没说完,就被三哥用手帕捂住了嘴。

“七妹妹,听话,前面人太多了,三哥带你去别出逛逛。”三哥神色大变,拉着我掉头就走。

逛了两个多时辰后,回到宫中,已经是亥时了,三哥送我回明霞宫歇息。

明霞宫是我的寝宫,因为种满了李子树,花开时满宫纯白,丽彩胜霞,故此得名。

“三哥,在长街上,你明明看到了,为什么要阻拦我?”我说出心中的疑问。

“那四个宫女和侍卫,我都已经叮嘱过了,纯惠,你记得,今天晚上,我们只是去买了酒,逛了夜市,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听到,记住了吗?”三哥神情严肃。

“为什么?”我心里满是疑惑。

“纯惠,大皇兄也好,吉祥表姐也罢,他们的事情都不是我们能插手的,所以,我们必须装作视而不见,日后无论发生什么,看到什么,纯惠,你且都装作无事人吧,就保持现在这副懵懵懂懂,没心没肺的样子吧,无论笑到最后的人是谁,你都会有个好结果的。”

三哥意味深长,说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话,我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乖巧的点点头。

“纯惠,你可信我?”他平视着我,目光温柔,我点点头。

“暴风雨快来了,早些嫁人才是正经,纯惠,你若信我,我给你介绍一位如意郎君如何?就是今年的那位探花郎,周钰,之前游街的时候你见过的,他虽然家世不显赫,但为人却很是踏实上进,日后必然前程远大。”

“他和三哥是好友,人品这些是没问题的,最难的可贵的,是他家中人口简单,我有一位养母,但也是极好说话的。”

“纯惠,三哥不是说你只能配寒门之子,你是公主,即便是天下最好的儿郎,也是配得的,可是,那些人口复杂,规矩森严的高门大户,真的不适合你。”

三哥说的语重心长。

我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少年那双清澈的,坚毅的眼眸,还有那位在酒楼上卖茉莉花,和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周老太太,

大约,似乎,好像,嫁入这样的人家,也好像不错?

于是我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三哥来处理,至于良妃娘娘和父皇哪儿,如果问起,你就说,你对今年的探花郎,一见钟情,记住了吗?”

三哥又叮嘱,我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重阳节两天,三哥安排了我和探花郎周钰见了面。

我们没有去什么名贵酒楼,就约在一家小巷里的面馆,面馆的阳春面很好吃,熬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配上微微泛黄的荞麦面,有一种淡淡的谷物香气,加上葱姜蒜末、肉酱卤料,再烫上两颗碧绿青翠的小油菜,很是开胃。

地方是三哥定的,周钰一开始表现得还有些拘谨,在三哥的引导下,和我大大咧咧的插科打诨下,才略微放开来。

在之后的接触中,我发现周钰的确如三哥所说的那样,是一位极好的人,确切来的来说,是一个一举一动,莫不规矩严谨的端方君子。

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不知道三哥的真实身份。

我似乎,隐隐约约感受到六姐姐说的那种,情窦初开,小鹿乱撞的感觉了。

从周钰看向我拘谨而又温和的眼神中,我能感受他,他似乎也是喜欢我的,或许就像三哥说的那样,书呆子和傻姑娘,总是最配了。

心思敏锐的三哥,自然是察觉到了这一切,于是我们再一次找了一隐蔽的酒楼包厢,进行了一次聚会。

“周钰,我之前的意思,你也知道,我有意将妹妹许配给你,你可能承诺一辈子对她?”三哥面色严肃的盯着周钰。

“欧阳兄,钰在此立誓,若有幸聘得令妹为妻,必定一生一世,白首齐眉,绝无婢妾侧室之女,绝无异腹所生之子,如违此誓,天诛地灭,永堕阎罗,不得善终。”

周钰的目光,是我从未见过的坚定与决绝。

“若我妹妹无所出,你当如何?”

“我本就是一届乞儿,不知姓氏籍贯,不知父母宗亲,是得母亲收留读书,方有今日,所谓的香火,于我而言,并无意义,子嗣之流,不过云烟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周钰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坚定:“欧阳兄,你是知道我的,我绝无诓骗之意。”

“好,好,好!”三哥朗声大笑,拍了拍周钰的肩膀:“周钰,记住你今日说的话,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我这小妹妹,是我们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你若敢欺负了她,我们必然是不会放过你的。”

“我们?”周钰微微一愣:“欧阳兄,你我虽相识已久,但我却从未听你说起过家世,钰还以为,你是门庭凋敝,难不成,欧阳兄家中乃高门大户,枝繁叶茂?如若此,令妹的婚事,欧阳兄真的能做主吗?”

听着书呆子周钰一口一个欧阳兄,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三哥,都这时候了,你还要瞒着他吗?”我忍俊不禁。

“周钰,实不相瞒,其实,欧阳辞并非是我的真名,欧阳也不过是我的虚假姓氏罢了。”三说。

“那,那,你是怎么过考场核验的,难不成,你竟是权贵之子?不应该啊,今上治国严谨,今年的科考,又是由田昭仪之父,田学士亲自主持的,田学士最是端方严谨,断无作弊之可能啊。”书呆子周钰一脸茫然,还没反应过来。

“你口中的田昭仪,是我三哥的母妃,田学士是我三哥的外祖父,我在家中行七,名为纯惠,你现在知道我们的身份了吧?”我笑靥如花,饶有趣味的看着他。

“参见三皇子,参见七公主,臣,臣该死,臣多有冒犯……”明白我们身份的周钰,吓得赶忙跪到了地上。

“周钰,这还没洞房花烛呢,你要跪,也要等我父皇赐婚的圣旨下来才是。”我扶起他,打趣到。

周钰被我这话说的满脸通红,拘谨的站在原地。

十一月二十八日,良辰,在六姐姐出嫁后的半个月,父皇正式赐婚我和探花郎周钰。

众人都不理解我怎么就看上了一个寒门出身的探花郎,用正在和新郎好的蜜里调油的六姐姐的话来说,那就是个书呆子,样貌也没有多英俊,家世也没有多高贵,甜言蜜语也不会说,真不知道我究竟看上他哪里了。

我说,六姐姐,没关系的,这一切都关系的,我只是觉得,他是个极好的端方君子,很合我的心意。

大家见我如此说吧,也就纷纷恭喜我喜得佳婿,作为媒人的三哥,更是笑的春风得意。

唯有五哥哥弘彻,阴沉着一张脸,再然后,就是三哥被五哥揍了,打的鼻青脸肿的那种。

五哥跟我说,他本来已经给我看中了军中的一位少年将军了,头角峥嵘,英姿飒爽,是世间顶好的儿郎。

五哥都打算介绍我们认识了,却被三哥抢先保媒拉纤,给我介绍了一个书呆子,他很是为我鸣不平,觉得周钰配不上我。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吉祥表姐。

她竟主动请缨,操办我的婚事,还把婚礼的日期,从来年的三月挪到了腊月。

吉祥表姐手眼通天,简在帝心,又有着襄国公主的名头,说起来甚至比我们一众姐姐妹妹还要体面,宫中上上下下,各府各司无不卖她面子。

她又是那样的精明能干,我的婚事有了她的操办,虽然时间急促,却也井井有条。

母妃说,这未尝不是皇贵妃萧媚娘的意思,母妃替皇贵妃兢兢业业效力多年,皇贵妃大约也有借着我的婚事,施恩于母妃的意思。

可是,日子也没必要这么急促啊。

我心有疑惑,但并不好问出口,直到吉祥表姐,带着一件华美异常的嫁衣来找我。

嫁衣繁复华丽,鸾鸟朝凤的满绣,灵芝牡丹的回纹,金银克丝的装饰,珍珠宝石的点缀,就连衣料,用的都是每年只能进贡数匹素华锦,裙裾迤逦,宝光璀璨,还有一顶沉甸甸的,镶珠嵌玉的凤冠,差点闪瞎我的眼睛。

“这是给我的?”我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流光溢彩的嫁衣和凤冠。

我敢肯定的说,前面的五个姐姐出嫁的是时候,她们穿的嫁衣都没有这件华丽珍贵。

就连德妃所出的,外家是富甲天下的尚城周氏的五姐姐,她那件曾惊艳满宫的嫁衣,都比不上我面前的这件精致。

“嗯,我让针宫局加紧赶出来的,穿上试试,看看可合尺寸,”吉祥表姐笑意盈盈,抚摸着嫁衣上流光溢彩的宝石跟我介绍:“这些宝石,就算是宫里,也找不出几颗的,这都是从前,你如意表姐送我的,在叶峪都是珍品级别的。”

“这太贵重了吧?”我受宠若惊。

“千金难买我乐意,不是吗?从前五公主出嫁的时候,我就看你对着她的那件嫁衣,看的眼睛都直了,如今我送你一件更美丽,更华贵的嫁衣,难道不好吗?”吉祥表姐不置可否,笑着说道。

我怀着激动、雀跃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换上这件价值连城的嫁衣,望着镜子中珠光宝气的人影,我甚至觉得,此时此刻,我就连呼吸,都弥漫着金钱的腐朽气息。

“表姐,我知道你是为我打算,可是我的婚事,为什么要安排的这么紧呢?”我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问。

“有些事啊,早定下来早好,再等下去,被耽误了就不好了。”吉祥表姐低声呢喃,似是感慨,又似是另有所指。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我有些不解。

她看着我镜中的声音,神情温柔,声音平静:“纯惠,你知道为什么宫中所有人都喜欢你吗?就连冷面煞神般的老五还有那个无赖浪子般的老四?”

我摇摇头,在我十多年的记忆里,似乎每个人都对我很好,我也很好奇,为何我这样脑子不灵光的姑娘,竟会有如此好人缘。

“宫里的每个人,都活的很复杂,唯有你,从始至终的表里如一,至纯至真”吉祥表姐拉着我的手:“所以啊,我们都愿意成全你,纯惠,这世间总有人要幸福,要有自己的爱情,要有自由的人生,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出嫁的日子,如期而至。

三哥为我送嫁,在城南新建起来的公主府里,我再次见到了那位卖花的周老太太,她拉着我和周钰的手,一口一个佳儿佳妇,眉开眼笑。

我是最受宠的公主,却看中一寒门探花,求旨赐婚要他做驸马

“周老太君,日后我妹妹就要劳您老人家多多关照了,她从小心思单纯,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望您多多包涵。”三哥和周老太太打招呼。

“怎么会呢,纯惠公主,自然是极好的,极好的,”周老太太和蔼的看向三哥:“这一切,自然都是极好的。”

夫君疼爱,长辈慈爱,家中人口简单,无半点勾心斗角,我和周钰婚后的日子,过的很幸福,郎情妾意,举案齐眉。

在我出嫁后的一个多月,也就是来年的春天,宫中失火,皇后自焚于丹凤宫,父皇悲痛咳血,缠绵病榻。

听母妃说,父皇在昏迷时,一直念叨着宋皇后的名字,闻者无不伤心落泪。

没有人敢追问,父皇和宋皇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宋皇后会选择如此惨烈的死法。

总之,父皇一时间老了很多,帝京也一时间风声鹤唳。

可我,不知怎么的,就忽然想到出嫁前,吉祥表姐给我送嫁衣时说的话——

她说,再等下去,被耽误了就不好了。

她说的,是这事吗?

我心里一惊,遍体生寒。(原标题:《宫墙柳:帝姬纯惠》)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故事:我是最受宠的公主,却看中一寒门探花,求旨赐婚要他做驸马

本故事已由作者:青舟醉客,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深夜有情”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今年的九月,最让我期待的,不是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也不是决定终身的凤台选婿,而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当然,科举与我无关,我关心的放榜。

今天正是科举放榜的日子,还会有状元、榜眼、探花郎披红挂彩,骑马游街。

这是多少闺中少女都期待的场景呀。

从皇城的永乐门出来,途径整个朱雀大街,一直到城南尽头的国子监结束,这是一甲三位进士,骑马游街的路线。

沿途中的客栈、茶楼、酒馆,早早地就挤满了人,还有各种卖绢花、卖香囊的,总之,很是热闹。

我自然也是要去围观的。

因为今年中的魁首状元,不是别人,正是三哥。

三哥是田昭仪的儿子,从小就手不释卷,博学多才,是真正学富五车,如圭如璧的谦谦君子,他不甘心在父皇的荫庇下成长,于是就化名参加了科举,结果,一举夺魁。

三皇兄对我很好,我小时候的启蒙,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教我的,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我自然要去给他捧场。

吉祥表姐听完我的想法,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早早地就在酒楼给我留好了位置,珍味楼的二楼,视野特别好的那种。

四皇兄和五皇兄不放心我,也陪我一块去了。

我们换上了常服,装扮成寻常人家的富贵公子和小姐,但是,沿途并什么什么人敢上前来和我搭讪。

因为五皇兄在。

五皇兄少年征战沙场,整个人就像是一把寒光凛冽的宝剑,就算身着常服,不着刀剑,也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杀伐之气,让人避而远之。

四皇兄,是个话痨,一路上都在絮絮叨叨的跟我说,哪家酒楼菜好吃,厨子地道;哪家铺子的蜜饯香甜,用料又美又足;还有那条街巷,藏了个偏僻的小摊,虽然名气不大,味道却很好……

“除了那些吃的,喝的啊,还有玩的,”四皇兄指着一座旖旎华丽的建筑,神秘兮兮的对我说:“纯惠,那燕春楼看见了吧,我告诉你,里面的姑娘也特别漂亮,唱曲也特别好听,等有时间了,哥哥带你去玩……”

“那是戏曲班子吗?”我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四皇兄口中的燕春楼是个什么存在。

“那是青楼,去年刚刚成立的,不过口碑质量那可是一等一的,哥哥绝对不骗你……”四皇兄越说越激动,一看就是资深人士。

五皇兄回过头,淡淡的扫了一眼说的正起劲的四皇兄,幽深若寒潭的眼眸里,流露出一丝冷意。

“老五,你,你这么看我做什么?”舌灿莲花的四皇兄,瞬间变的结结巴巴,如同一个借着读书为借口实则去的纨绔子弟,瞬间被老父亲抓包。

是的,五皇兄弘彻就是年纪轻轻,就能带给人这种死亡式的压迫感。

“所以,四哥,你这是打算带纯惠去逛?”五哥言简意赅,淡漠质问。

四哥额头上流出一层冷汗,惊恐,颤栗,畏惧,想狡辩又不敢。

妈呀,打起来了?

我吃香酥花生的手一愣,盯着暗流涌动,用眼神打架的两位兄长。

四哥虽然行长,但在五哥极具压迫感的眼神下,明显就像是老鼠遇见猫。

“我,我,也是,想让纯惠长长见识……”四哥心虚的小声逼逼。

“她还小,她是姑娘,她不需要!”五哥斩钉截铁,声音冷漠:“你做兄长的,不以身作则就罢了,还想拉妹妹下水,回头你自己抄二十遍《清静经》,送到宗庙去供着吧,好好清一清你心里的荤腥浊气!”

我很想说,五哥,别样,我需要的,我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青楼呢,虽然我没有作案工具,但我也想开开眼啊。

但我不敢。

我只能继续睁着水汪汪,滴溜溜的无辜大眼睛,装出一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的样子。

四哥呢,半个不字也不敢说,只能蚊子哼哼的应下一声是。

阵阵鼓乐声传来,是游街的队伍快到了,于是我赶忙拉着两位皇兄上楼。

先是两个穿着朱衣皂靴的顺天府衙役,敲着铜锣,口中高喊着“登科及第,状元游街,请勿拥挤”之类的话语,清开了道路中间的行人和打闹的孩童,须臾又是一对,大概来了十来对,才听到鼓乐之声。

一对对凤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喇叭唢呐,鼓瑟吹笙,然后才是一对披坚执锐的羽林卫军士,簇拥着三位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的进士走来。

排在最前面的,赫赫然正是三哥,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端一个郎艳独绝的少年郎,他一出现,无数的手绢、香囊、鲜花就朝他扔去,就好像是下雨了一般,五哥依旧是板着一张冰块脸,风雨不动安如山,四哥呢,斜眼看着春风得意的三哥,满脸的不屑。

四皇兄那点小心思没有人不知道,他和三哥年纪相仿,但却处处不如三哥。

所以他能看三哥顺眼才怪呢,不,他好像看每个兄弟都不顺眼。

花朵的消耗量很快,我身边卖花的老婆婆,那一大篮子的鲜花很快就被抢光了,她望着竹篮里沉甸甸的铜板,乐的眉开眼笑。

我看到她手里里还拿着最后一朵娇艳的杜鹃花,于是问她能不能卖给我。

“那可不行,我这可是要留给探花郎的哩。”老婆婆笑的满脸和蔼。

“婆婆您年纪这么大了,竟也如此少女心性?不过我觉得还是状元郎更好看。”我和老婆婆攀谈起来。

“嗯,状元郎也好看,”老婆婆点点头:“不过单看状元郎那满身的尊贵气度,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那探花郎却只是个小乞儿,后来被人收养来,才得以读书习字,如此出身却又取得如此成绩,姑娘他你说是不是很优秀?”

我顺着老婆婆的话语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个斯文俊秀的少年端坐在马上,正是探花郎周钰。

三哥郎艳独绝,榜眼是一位成熟稳重的大叔,和他们比起来,年少的探花郎样貌平平,身材清瘦,气质也很平凡,唯有那双清澈宁静的眼眸里,盛满了坚毅的光芒。

就仿佛是一颗野草,无论遭遇什么,只要一点阳光一点土壤,就能活下去。

“的确是很优秀呢。”我赞许的回答道。

“那可不是,”老婆婆挺直了腰杆,满脸自豪:“不过姑娘你刚刚有句话说错了,老婆子我可不是什么少女心性,那探花郎是我儿子,她就是我收养的。”

我不可思议的看向面前慈眉善目老太太,果然,是我眼光狭隘了?

听着老太太的谈吐,并不是什么学富五车的人家,但却能收养乞儿,还教育成材,真的很难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老太太自述姓周,家住城南,少年孀居,膝下无子,唯有收养了八个孩子,如今均已教养成才,先后有三人中了进士,成绩最好的是五儿子周钰。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知道,那是一个身为母亲的自豪与骄傲。

“周婆婆,你看见状元郎了吗?那是我三哥,他最宠爱我了,我小时候的字都是他教的。”我也与有荣焉的同她介绍起三哥,津津乐道的我并没有注意到周婆婆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接下里的谈话,周婆婆倒是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三哥过去的情况,比如三哥在我家里过的好不好啊之类的,我只当好奇,也倾其所有的告诉她了。

三哥这些年过的很好。

他的母亲田昭仪虽然不是位高权重的后妃,但对他从小也是疼爱有加,父皇知道三哥志在学问,也总给三哥赏赐各种古籍珍本,笔墨纸砚,给他请最博学的鸿儒教学,总之,三哥这些年,按照他的说法,他活的很开心,很满足。

“那蛮好的,蛮好的。”老婆婆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释然。

回到宫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母妃和我说六姐姐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是平朔公府家的小公子,风华正茂,玉树临风,问我对自己未来的夫婿有什么想法?

想法?我捧着燕窝粥的手一愣,怎么就提到嫁人的事情上了?我还在吃饭呢。

“你这孩子,从小就比别人慢一拍,都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了,还是这么不开窍,”母妃看着痴痴愣愣的我,哭笑不得:“你慢慢想,不着急,你看中谁了,阿娘就去求皇贵妃,拜托你父皇为你赐婚,阿娘一辈子就养了你怎么一个女儿,总要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才好。”

我的母亲玉芝萝,是良妃,南疆来的贡女,从前玉锦金殿国的二公主,宫里这些年来来往往进了无数异族女子,唯有我的母亲爬到了高位,屹立不倒。

她是皇贵妃萧媚娘的人,所以她虽然朝外无根基,宫内无儿子,但是有皇贵妃的多年荫庇,我们母女的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

母妃以一个卑贱的贡女身份,一路走到了四妃之位,还生下了皇帝的小女儿,人人都说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可遗憾的是,我从小就没遗传到母亲的聪慧灵敏,脑子总是慢半拍,用从前叫我读书的女官的话来说,就是不太灵光。

六姐姐静惠不过长我半岁,小时候她已经把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认清了,我还却连说话都没学会,再后来,我们一块念书,她都开始学《论语》了,我还在背着《千字文》的第一章,总之,我就从小显得有点笨笨的。

大约是我不太灵光的脑袋,总会衬的其他兄弟姐妹格外聪明,后宫的诸位娘娘们,也不用担心我会抢了她们子女的光辉,所以从小,大家都很喜欢我,对我格外宽容。

“母妃,我不知道我该嫁什么人。”我摇摇头,有些懵懂。

戏文里总说君子佳人,少年慕艾,可我却从未对谁有过那种怦然心动,小鹿乱撞的感觉。

我和六姐姐如今都是正值婚配的年纪,素日六姐姐总喜欢跟我说谁家的小公子才华横溢,谁家的小将军意气风发,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烁着光芒,可我呢,就在旁边磕着瓜子,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

“母妃,什么样的男子才算是如意郎君呢?你在我这个年纪,有过喜欢的人吗?”我好奇的问母亲。

除了偶尔听母妃说起南疆的风土人情,山川草木,我几乎没怎么听母亲提过她在南疆的生活。

“纯惠,你跟母妃是不一样的,”母妃温和的看着我,话语意味深长:“母妃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为了故国,为了南疆的黎民百姓,所以不得不背井离乡,可你不一样,你是天之娇女,是这天下最尊贵之人的血脉,你可以过你想要的人生,你可以有你想要的生活。”

母亲的声音里弥漫着淡淡的惆怅与感伤,仿佛在追忆什么,又仿佛在叹息什么,目之所及,是浓浓夜色和深深宫阙。

多年之后,我有幸去了南疆,终于探寻到母亲的一二过往,我方才知道。

母亲,原来也曾有过那样骄纵肆意,鲜衣怒马的青春。

三哥隐瞒了身份,进入翰林院当值,榜眼走通了人脉,外放做官去了。

转眼就到了重阳节,朝廷放假三日。

六姐姐正沉浸于恋爱的喜悦中,满心欢喜的准备着自己婚事,其他的皇兄皇姐也是各有各的忙事,于是我只要央求三哥陪去醉月楼买酒。

醉月楼是帝京的老牌酒楼了,每年重阳节,它们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菊花酒、茱萸酒、桂花酒等等,我喜欢他们家的一款甜丝丝的,微微带有些甘草气息的菊花酒。

我去翰林院门开,等三哥下值,然后和我一块去买酒。

“六妹妹都要嫁人了,你看看你,还是整天只知道惦念着吃,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从醉月楼出来,三哥看着笑的满脸灿烂的我,无奈的说。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喽。”我扔了一粒盐浸梅子到嘴里,又把纸袋举到三哥面前:“三哥,这梅子味道还不错,你要尝尝不?”

今年的重阳节似乎比去年热闹,街上处处扎灯缚棚,张灯结彩,将黑夜照的如同白昼一般,长街两侧,摊贩林立,吆喝声不断,行人往复,摩肩擦踵,很是热闹。

我拉着三哥,穿梭在长街的各个小摊之间,这里买一袋蜜饯,那里买一包肉脯,还有灯笼、泥塑、纸雕等各种新奇的小玩意也不放过。

不一会,不仅跟着我的两个宫婢,手里拎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就连跟着三个的两个侍卫,手里也拿满了东西。

可是,我的闲情逸致,很快就眼前的一幕,打破了。

在一处卖首饰的小摊,我看见大皇兄和吉祥表姐,正亲昵的挨在一起,他们背对着我们,大皇兄拿起一只珠钗,往吉祥表姐的发髻上簪,二人你侬我侬,宛如一对热恋中的小情侣。

可是,大皇兄他已经成亲了啊,他的妻子都已经怀有身孕了!

而且,吉祥表姐背后的皇贵妃萧媚娘,和大皇兄的养母淑贵妃董娇娆不对付,那是满宫皆知的事情,他们,怎么会搅到一起去了?

“三哥,大哥和吉祥表姐,他们……”我伸出手,不可思议的说道,话还没说完,就被三哥用手帕捂住了嘴。

“七妹妹,听话,前面人太多了,三哥带你去别出逛逛。”三哥神色大变,拉着我掉头就走。

逛了两个多时辰后,回到宫中,已经是亥时了,三哥送我回明霞宫歇息。

明霞宫是我的寝宫,因为种满了李子树,花开时满宫纯白,丽彩胜霞,故此得名。

“三哥,在长街上,你明明看到了,为什么要阻拦我?”我说出心中的疑问。

“那四个宫女和侍卫,我都已经叮嘱过了,纯惠,你记得,今天晚上,我们只是去买了酒,逛了夜市,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听到,记住了吗?”三哥神情严肃。

“为什么?”我心里满是疑惑。

“纯惠,大皇兄也好,吉祥表姐也罢,他们的事情都不是我们能插手的,所以,我们必须装作视而不见,日后无论发生什么,看到什么,纯惠,你且都装作无事人吧,就保持现在这副懵懵懂懂,没心没肺的样子吧,无论笑到最后的人是谁,你都会有个好结果的。”

三哥意味深长,说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话,我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乖巧的点点头。

“纯惠,你可信我?”他平视着我,目光温柔,我点点头。

“暴风雨快来了,早些嫁人才是正经,纯惠,你若信我,我给你介绍一位如意郎君如何?就是今年的那位探花郎,周钰,之前游街的时候你见过的,他虽然家世不显赫,但为人却很是踏实上进,日后必然前程远大。”

“他和三哥是好友,人品这些是没问题的,最难的可贵的,是他家中人口简单,我有一位养母,但也是极好说话的。”

“纯惠,三哥不是说你只能配寒门之子,你是公主,即便是天下最好的儿郎,也是配得的,可是,那些人口复杂,规矩森严的高门大户,真的不适合你。”

三哥说的语重心长。

我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少年那双清澈的,坚毅的眼眸,还有那位在酒楼上卖茉莉花,和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周老太太,

大约,似乎,好像,嫁入这样的人家,也好像不错?

于是我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三哥来处理,至于良妃娘娘和父皇哪儿,如果问起,你就说,你对今年的探花郎,一见钟情,记住了吗?”

三哥又叮嘱,我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重阳节两天,三哥安排了我和探花郎周钰见了面。

我们没有去什么名贵酒楼,就约在一家小巷里的面馆,面馆的阳春面很好吃,熬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配上微微泛黄的荞麦面,有一种淡淡的谷物香气,加上葱姜蒜末、肉酱卤料,再烫上两颗碧绿青翠的小油菜,很是开胃。

地方是三哥定的,周钰一开始表现得还有些拘谨,在三哥的引导下,和我大大咧咧的插科打诨下,才略微放开来。

在之后的接触中,我发现周钰的确如三哥所说的那样,是一位极好的人,确切来的来说,是一个一举一动,莫不规矩严谨的端方君子。

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不知道三哥的真实身份。

我似乎,隐隐约约感受到六姐姐说的那种,情窦初开,小鹿乱撞的感觉了。

从周钰看向我拘谨而又温和的眼神中,我能感受他,他似乎也是喜欢我的,或许就像三哥说的那样,书呆子和傻姑娘,总是最配了。

心思敏锐的三哥,自然是察觉到了这一切,于是我们再一次找了一隐蔽的酒楼包厢,进行了一次聚会。

“周钰,我之前的意思,你也知道,我有意将妹妹许配给你,你可能承诺一辈子对她?”三哥面色严肃的盯着周钰。

“欧阳兄,钰在此立誓,若有幸聘得令妹为妻,必定一生一世,白首齐眉,绝无婢妾侧室之女,绝无异腹所生之子,如违此誓,天诛地灭,永堕阎罗,不得善终。”

周钰的目光,是我从未见过的坚定与决绝。

“若我妹妹无所出,你当如何?”

“我本就是一届乞儿,不知姓氏籍贯,不知父母宗亲,是得母亲收留读书,方有今日,所谓的香火,于我而言,并无意义,子嗣之流,不过云烟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周钰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坚定:“欧阳兄,你是知道我的,我绝无诓骗之意。”

“好,好,好!”三哥朗声大笑,拍了拍周钰的肩膀:“周钰,记住你今日说的话,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我这小妹妹,是我们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你若敢欺负了她,我们必然是不会放过你的。”

“我们?”周钰微微一愣:“欧阳兄,你我虽相识已久,但我却从未听你说起过家世,钰还以为,你是门庭凋敝,难不成,欧阳兄家中乃高门大户,枝繁叶茂?如若此,令妹的婚事,欧阳兄真的能做主吗?”

听着书呆子周钰一口一个欧阳兄,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三哥,都这时候了,你还要瞒着他吗?”我忍俊不禁。

“周钰,实不相瞒,其实,欧阳辞并非是我的真名,欧阳也不过是我的虚假姓氏罢了。”三说。

“那,那,你是怎么过考场核验的,难不成,你竟是权贵之子?不应该啊,今上治国严谨,今年的科考,又是由田昭仪之父,田学士亲自主持的,田学士最是端方严谨,断无作弊之可能啊。”书呆子周钰一脸茫然,还没反应过来。

“你口中的田昭仪,是我三哥的母妃,田学士是我三哥的外祖父,我在家中行七,名为纯惠,你现在知道我们的身份了吧?”我笑靥如花,饶有趣味的看着他。

“参见三皇子,参见七公主,臣,臣该死,臣多有冒犯……”明白我们身份的周钰,吓得赶忙跪到了地上。

“周钰,这还没洞房花烛呢,你要跪,也要等我父皇赐婚的圣旨下来才是。”我扶起他,打趣到。

周钰被我这话说的满脸通红,拘谨的站在原地。

十一月二十八日,良辰,在六姐姐出嫁后的半个月,父皇正式赐婚我和探花郎周钰。

众人都不理解我怎么就看上了一个寒门出身的探花郎,用正在和新郎好的蜜里调油的六姐姐的话来说,那就是个书呆子,样貌也没有多英俊,家世也没有多高贵,甜言蜜语也不会说,真不知道我究竟看上他哪里了。

我说,六姐姐,没关系的,这一切都关系的,我只是觉得,他是个极好的端方君子,很合我的心意。

大家见我如此说吧,也就纷纷恭喜我喜得佳婿,作为媒人的三哥,更是笑的春风得意。

唯有五哥哥弘彻,阴沉着一张脸,再然后,就是三哥被五哥揍了,打的鼻青脸肿的那种。

五哥跟我说,他本来已经给我看中了军中的一位少年将军了,头角峥嵘,英姿飒爽,是世间顶好的儿郎。

五哥都打算介绍我们认识了,却被三哥抢先保媒拉纤,给我介绍了一个书呆子,他很是为我鸣不平,觉得周钰配不上我。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吉祥表姐。

她竟主动请缨,操办我的婚事,还把婚礼的日期,从来年的三月挪到了腊月。

吉祥表姐手眼通天,简在帝心,又有着襄国公主的名头,说起来甚至比我们一众姐姐妹妹还要体面,宫中上上下下,各府各司无不卖她面子。

她又是那样的精明能干,我的婚事有了她的操办,虽然时间急促,却也井井有条。

母妃说,这未尝不是皇贵妃萧媚娘的意思,母妃替皇贵妃兢兢业业效力多年,皇贵妃大约也有借着我的婚事,施恩于母妃的意思。

可是,日子也没必要这么急促啊。

我心有疑惑,但并不好问出口,直到吉祥表姐,带着一件华美异常的嫁衣来找我。

嫁衣繁复华丽,鸾鸟朝凤的满绣,灵芝牡丹的回纹,金银克丝的装饰,珍珠宝石的点缀,就连衣料,用的都是每年只能进贡数匹素华锦,裙裾迤逦,宝光璀璨,还有一顶沉甸甸的,镶珠嵌玉的凤冠,差点闪瞎我的眼睛。

“这是给我的?”我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流光溢彩的嫁衣和凤冠。

我敢肯定的说,前面的五个姐姐出嫁的是时候,她们穿的嫁衣都没有这件华丽珍贵。

就连德妃所出的,外家是富甲天下的尚城周氏的五姐姐,她那件曾惊艳满宫的嫁衣,都比不上我面前的这件精致。

“嗯,我让针宫局加紧赶出来的,穿上试试,看看可合尺寸,”吉祥表姐笑意盈盈,抚摸着嫁衣上流光溢彩的宝石跟我介绍:“这些宝石,就算是宫里,也找不出几颗的,这都是从前,你如意表姐送我的,在叶峪都是珍品级别的。”

“这太贵重了吧?”我受宠若惊。

“千金难买我乐意,不是吗?从前五公主出嫁的时候,我就看你对着她的那件嫁衣,看的眼睛都直了,如今我送你一件更美丽,更华贵的嫁衣,难道不好吗?”吉祥表姐不置可否,笑着说道。

我怀着激动、雀跃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换上这件价值连城的嫁衣,望着镜子中珠光宝气的人影,我甚至觉得,此时此刻,我就连呼吸,都弥漫着金钱的腐朽气息。

“表姐,我知道你是为我打算,可是我的婚事,为什么要安排的这么紧呢?”我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问。

“有些事啊,早定下来早好,再等下去,被耽误了就不好了。”吉祥表姐低声呢喃,似是感慨,又似是另有所指。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我有些不解。

她看着我镜中的声音,神情温柔,声音平静:“纯惠,你知道为什么宫中所有人都喜欢你吗?就连冷面煞神般的老五还有那个无赖浪子般的老四?”

我摇摇头,在我十多年的记忆里,似乎每个人都对我很好,我也很好奇,为何我这样脑子不灵光的姑娘,竟会有如此好人缘。

“宫里的每个人,都活的很复杂,唯有你,从始至终的表里如一,至纯至真”吉祥表姐拉着我的手:“所以啊,我们都愿意成全你,纯惠,这世间总有人要幸福,要有自己的爱情,要有自由的人生,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出嫁的日子,如期而至。

三哥为我送嫁,在城南新建起来的公主府里,我再次见到了那位卖花的周老太太,她拉着我和周钰的手,一口一个佳儿佳妇,眉开眼笑。

我是最受宠的公主,却看中一寒门探花,求旨赐婚要他做驸马

“周老太君,日后我妹妹就要劳您老人家多多关照了,她从小心思单纯,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望您多多包涵。”三哥和周老太太打招呼。

“怎么会呢,纯惠公主,自然是极好的,极好的,”周老太太和蔼的看向三哥:“这一切,自然都是极好的。”

夫君疼爱,长辈慈爱,家中人口简单,无半点勾心斗角,我和周钰婚后的日子,过的很幸福,郎情妾意,举案齐眉。

在我出嫁后的一个多月,也就是来年的春天,宫中失火,皇后自焚于丹凤宫,父皇悲痛咳血,缠绵病榻。

听母妃说,父皇在昏迷时,一直念叨着宋皇后的名字,闻者无不伤心落泪。

没有人敢追问,父皇和宋皇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宋皇后会选择如此惨烈的死法。

总之,父皇一时间老了很多,帝京也一时间风声鹤唳。

可我,不知怎么的,就忽然想到出嫁前,吉祥表姐给我送嫁衣时说的话——

她说,再等下去,被耽误了就不好了。

她说的,是这事吗?

我心里一惊,遍体生寒。(原标题:《宫墙柳:帝姬纯惠》)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